20xx年小学教育学第八章练习题及答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育过程具有多端性。 10. A.小学德育中最常用的基本方法是说服教育法。 11. A.自我评价能力是进行自我教育的认识基础。 l 2. D.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统一过程。 13. B.根据榜样 示范法的定义可以判断。 14. A.见学习精要中品德评价法的定义。 15. D.这句话反映了德育的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16. C.为达到德育目的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是德育方法。 17. B.在知、情、意、行四个德育环节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 见学习精要中这四要素之间的关系。 二、填空题 1.道德教育 2.生活性开放性 3.思想教育 道德教育 4.德育内容 德育方法 5.自我评价 6.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7.教育者 学生中的好榜样 8.人格感化环境陶冶 9.知 行 10.实际活动 11.品德评价强化 12.表扬奖励操行评定 三、简答题 1.确立小学德育目标的依据有: (1)我国社会发展对小学生政治、思想与道德提出的新的要求。 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德育,其目标要体现一定社会对所培养的人的要求。 不同的发展时期有不同的社会思想道德行为准则,德育目标的确立要考虑社会发展的新的要求。 (2)教育目的对学校德育所要达到的结果做出的总的规定。 德育目标的确立必须依据教育目的中对学校德育要达到的结果的总的规定。 (3)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 只有依据受 教育者身心发展特点与规律确立的德育目标,才是与其主体发展需要相适应的目标,在这样的目标指导下的德育 T 作才能被学生自觉接受。 2.小学德育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础和保障。 通过德育促进小学生的品德发展,以保证所培养的人的发展方向,为其全面发展提供基础和保障。 (2)儿童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 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时期,也是他们的思想道德品喷形成与发展的关键时期。 儿童的可塑性更强,他们又容易受各种思想、道德的十扰和影响。 因此,必须运用正确的思想和方法对他们进行教育,以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品德,促进他们沿着社会主义要求的方向健康成长。 (3)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奠基工程和未来保证。 学校德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和保证。 小学德育将对我国未来的社会风气、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3. (1)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儿童知、情、 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 一般来说,德育过程是沿着知、情、意、行的顺序形成和发展的。 但是,知、情、意、行在发展方向和水平上常处于不平衡状态,德育过程可以从培养知、情、意、行任何一方面开始,这就是德育过程的多端性。 (2)德育过程是一个促使儿童品德结构不断建构完善的过程。 儿童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以道德认知为基础,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为激励,发展道德行为的整体运动过程。 (3)德育过程是一个多种因素互动、反复且长期逐步提高的过程。 德育过程是一系列复杂的过程,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受到多种凶素的共同作用。 这些因素的作用往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