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夏季广州市高中毕业考试指导书〔历史〕(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件和马神甫事件 4 《天朝田亩制度》关于土地分配的原则是 A、“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勻” B、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 C、“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D、“天下一家,共享太平” 5 造成太平天国出现“国中无人”“朝中无将”危险局面的事件是 A、北伐失败 B、天京变乱 C、安庆陷落 D、天京被围 6 近代先进中国人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是 A 《海国图志》 B 《资政新篇》 C 《定国是诏》 D 《瀛环志略》 7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首先兴起于沿海地区的 ** A 上海、广东、天津 B 辽宁、天津、福建 C 广东、上海、山东 D 广东、福建、浙江 8 《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要求,突出表现在 A 赔偿日本巨额军费 B 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C 逼开新的通商口岸 D 允许在华投资设厂 9 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限制,其主要目的是 A 辅助军事工业的发展 B 发展工商业,与外人商战 C 发展工业 ,“自强”“求富” D 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 10 维新思想发展成为爱国救亡政治运动的标志是 A 维新派同封建顽固势力进行论战 B 康有为呈递《应诏统筹全局折》 C 康有为领导的“公车上书” D 康有为在北京发起组织救亡团体保国会 11 孙中山民生主义思想的核心是主张 A 抵制外货 B 实业救国 C 平均地权 D 扶助农工 12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性质的宪法是 A 《钦定宪法大纲》 B 《临时约法》 C 《中华民国约法》 D 《共同纲领》 13 中国近代最早的高等学 府京师大学堂创办于 A 洋务运动期间 B 维新运动期 C 辛亥革命期间 D 北洋政府时期 14 为阻止国民党组织责任内阁,袁世凯指使部下刺杀了 A、黄兴 B、李烈钧 C、胡汉民 D、宋教仁 15 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是 A、民主和科学 B、民主与共和 C、独立与统一 D、实业救国 16 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二十一条” ,工人阶级队伍壮大 17 北伐战争期间,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突出成果是 A 北伐军占领南京,进驻上海 B 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 C 国民政府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 D 推翻北洋军阀统冶,完成了国家的统一 18 中国共产党点燃“工农武装割据”星星之火的是 A 发动南昌起义 B 召开“八 七”会议 C 开展土地革命 D 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 中国共产党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是 A 遵义会议 B 《八一宣言》 C 瓦窑堡会议 D 《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20 下列政策措施中,有利于团结各阶层人士共同抗日的是 A、大生产运动 B、整风运动 C、精兵简政 D、三三制原则 21 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最根本的要求是 A、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 B、国民党结束“训政”,实施“宪政” C、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D、改组国民政府,召开国民大会 22 建国初,为抵制资产阶级的腐蚀,党和政府决定在国家机关和企业中开展 A、“五反”运动 B、“三反”运动 C、镇压反革命运动 D、民主改革运动 23 1956 年底, 国家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其历史意义是 * A 建立起社会主义性质国营经济 B 开始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C 结束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束缚 D 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 24 中共八大确定的经济建设方针是 A 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B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C 适当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 D 集中力量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标志是 A、基辛格秘密访华 B、中美“乒乓外交” C、中美建交 D《中美联合公报》签订 26 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的是 A、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B、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C、平反了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 D、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上的讲话 27 人民公社化影响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主要原因是 A、分配上的平均主义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B、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急于求成 C、生产资料高度集中,忽視商品生产 D、政社合一,瞎指挥,违反经济规律 28 1978 年后,为解放和进一 步发展农村生产力,中共中央和政府决定在全国农村 A 推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责任制 B 改变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 C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 29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是 A 沿海经济特区 B 国营企业 C 农村 D 城市 30 14—— 16 世纪期间,首先主持并进行了环球航行的航海家是 A. 麦哲伦 31 文艺复兴运动中,人文主义思想家最崇尚的是 .. A.法治 C.人性 32 关于《权利法案》的表述,正确的是 A 竭力维护英国海外贸易的利益 B 限制国王的权力,约束国王的作为 C 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的完成 D 准备了技术革命的前提 33 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是《人权宣言》强调的 A 人性理想 B 人权内容 C 宪法原则 D 公共意志 34 独立战争胜利后,明确规定美国实行共和制政体的文件是 .. A 1787 年宪法 B 《独立宣言》 C 《宅地法》 D 《门罗宣言》 35 19 世纪中期以来,客观上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事件包括 ①西进运动 ②颁布《宅地法》③通过《独立宣言》④大量欧洲资本和欧亚移民涌入 A ③④ B ②④ C ①③ D ①②④ 36 构成日本倒幕派主体的政治力量是 A 高利贷商人 B 新兴地主 C 中下级武士 D 大名和商人 37 牛顿在科学上最重要的贡献是 A 创立了力学体系 B 建立了近代数学 C 证明了电磁感应现象 D 提出了物理学的相对论 38 二月 革命胜利后,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并存的权力机关是 A 罗曼诺夫王朝 B 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 C 工农苏维埃政府 D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政府 39 帝国主义战胜国召开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共同目的是为了 A 惩罚和削弱德国 B、分割太平洋地区的势力范围 C 、建立新的国际秩序 D、维护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40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項目包括 ①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②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③调整农业政策 ④推行“以工代赈”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1 在二战中,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A 美国宣布对日作战 B 苏联卫国战争的爆发 C 《大西洋宪章》的发表 D 《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42 二战结束后,为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美国的主要决策是 A 对社会主义国家发动“冷战” B 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 实施“马歇尔计划” D 扶持联邦德国复兴 43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一个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的多边贸易体制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A 欧洲共同体成立 B 世界贸易组织正式运转 C 亚太经合组织成立 D “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 44 二战结束后,世界发展的主流是 A 和平与民主 B 民主与科学 C 冷战与竞争 D 和平与发展 45 20 世纪 70— 80 年代,在东南地区首先成为现代化工业国家的是 A 泰国 B 新加坡 C 马来西亚 D 印度 46 下列新科学技术项目中,中国参与合作研究并取得成果的是 A “曼哈顿计划” B 重组 DNA 生物基因工程 C 培养克隆羊“多利”成功 D 公布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 共 31 分〕 二、材料解释题:本题 2 小题,第 47 题 7 分,第 48 题 5 分,共 12 分。 4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从我们接管城市的第一天起,我们的眼睛就要向着这个城市的生产事业的恢复和发展。 „„如果我们在生产工作上无知,不能很快地学会生产工作,不能使生产事业尽可能迅速地恢复和发展,获得确实的成绩,首先使工人生活有所改善,并使一般人民的生活有所改善,那我们就不能维持政权,我们就会站不住脚,我们就会要失败。 ” 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 材料 1952 年主要工业产品 产量简表 品 种 1952 年产量 比 1949年增加 钢 135 万吨 % 煤 6649 万吨 105% 电 亿千瓦时 % 原 油 44 万吨 272% 请回答: 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国初期人民政府面临的经济形势。 (1 分 ) ②根据材料 材料 2 并结合所学知识,扼要指出党和人民政府为恢复和发展工业生产,改善人民生活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就〔 6 分〕 措施; 48 阅读 下列材料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为支柱的一系列高新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和飞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的生活。 科学技术日益渗透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成为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的最活跃的因素,并且归根到底是现代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 现代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 ” 引自江泽民《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武装起来》的材料 请回答 ①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取得重大突破和飞速发展的高新技术主要有哪些。 〔 2 分〕 ②材料所述,“科学技术„„归根到底是现代社会进 步的决定性力量”主要要阐明了什么观点。 〔 1 分〕 ③江主席把现代国际间的竞争归结为“综合国力的竞争”和“科学技术的竞争”。 联系所学知识,指出“综合国力”主要包括了哪些方面的实力。 中共中央和政府为参与“科学技术的竞争”制定的重大决策是什么。 〔 2 分〕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2 小题,第 49 题 9 分,第 50 题 10 分,共 19 分。 49 简述洋务派的主张、洋务运动兴起和发展的概况,并指出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主要影响及其破产的根本原因。 50 简述机器生产的发展推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进程的情况,并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 ,科学技术应用于工业的主要表现。 五 2020 年毕业考试样卷 第一部份选择题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 46 小题,每题 1. 5 分,共 69 分。 A、破坏中国政府的财政收入 B、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C、制造侵华战争的借口 D、掠夺中国廉价原料 2.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为了 A、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B、使英国人取得进入广州的特权 C、报复英国舰队在大沽口遭炮击 D、解决“亚罗”号事件 3.洋 务运动后期,洋务派兴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是为了 A、“自强”“求富” B、辅助军事工业 C、促进生产方式变革 D、与外国进行商战 4.近代先进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方案是 A、《海国图志》 B、《钦定宪法大纲》 C、《资政新篇》 D、《变法通议》 5.为“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奠定了思想基础的主张是 A、“经世致用” B、“君民共主” C、“师夷长技以制夷” D、开民智,讲西学 6.太平天国出现“国中无人”“朝中无将”危险局面开 始于 C .安庆陷落 7.《马关条约》中反映列強对中国资本输出进入新阶段的条款是 A、开辟内河新航线 B、清政府承认朝鲜“独立自主” C、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 D、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8.对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的评述,最确切的是 A、弹劾封建顽固派的重大行动 B、各地维新政治团体的联合行动 C、维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