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各地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之五年的老人有情有义,那么我们做人更应该有情义。 ②我觉得 文中的猎人富有同情心,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主动关心与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③文中的乡人不但出钱掩埋了老人,而且 给死去的猴子立了一块碑,由此可见他们的善良与淳朴,这是值得现代人学习的。 此外还可以从老人或老人的女儿的角度来回答。 十四 . (2020 年湖北省宜昌市 )下边的古诗、联、文,表现了古代的高雅之士对自然之美、环境之美的热爱和追求。 请借助工具书,认 真阅读下边几段材料,然后答题。 (本题共7小题,计 14 分) 【材料1】 书湖阴先生壁① □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②送青来。 【材料2】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 (a)林间自在啼。 【材料4】 养鸟有道 □郑板桥 予未尝不爱鸟,但养之有道尔。 欲养鸟莫如多种树,使绕屋数百株扶疏茂密为鸟国鸟家。 将旦时,睡梦初醒,尚展转在被,听一片啁 啾( zhōu jiū),如《云门》、《咸池》之奏;及 (b)披衣而起„„见 ( 1) 扬翚振彩③,倏往倏来,目不暇给,固非一笼一羽 ( 2) 乐而已。 大率平生乐处,欲 以天地为囿,江汉为池,各适其天,斯为大快。 【注释】①这是作者题在湖阴先生居室墙壁上的一首诗。 ②排闼( t224。 ) :意思是推门(而入)。 ③扬翚( hu236。 )振彩 :扇动五彩翅膀。 1. 材料1前两句诗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人勤。 请你也用 2 个字概括后两句诗的内容。 ( 2 分) 2. 请在材料3下联中的横线上,填写能够与上联相对应的 3 个字。 (2分) 3. 将材料4中加波浪线的句子多读几遍,然后用 2 个逗号把它断开。 (2分) 4. 文言文中“之”、“其”、“而”、“以 ”„„这样的词语很多,多读便能读顺口、读明白。 请你凭语感,在所给的文言词中,选 择 2 个分别填入材料 4 的⑪、⑫处,使文句通畅。 (2分) 5. 根据上下文,分别写出材料 2 和材料 4 中加点的“及”字的意思。 ( 2 分) 6. 用名人名言、诗文名句对文章进行概括,是一种读书方法。 请你在材料 2 中选择恰当诗句对材料4进行概括。 ( 2 分) 7. 古代的高雅之士常在诗文中表现他们对居室环境之美的追求,请你举出一个这样的句子。 (2分) ( 2 分)评分说明:能用 2 个字概括出后两句是写自然环境美的意思即可。 答案 示例:“景美”或“景秀”、“境美”等,答案不必 强求与“人勤”二字对仗。 ( 2 分)评分说明:不考虑平仄因素,基本能对上即可;第 1 个字为动词即得1 分;所填内容基本符合对联意境即得全分。 答案示 例:“吐幽香”、“着新装”等。 ( 2 分)使绕屋数百株,扶疏茂密,为鸟国鸟家。 评分说明:对一处得 1 分。 ( 2 分)( 1)其;( 2)之。 评分说明:对一个得 1 分。 ( 2 分)及 (a):比得上;及 (b):等到。 评分说明:意近即可。 ( 2 分)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评分说明:只 写出后一句得 1 分。 ( 2 分)评分说明:本题答案不唯一。 考查的核心能力点:记诵积累。 答案示例: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宁可食无肉,不可居 无竹。 十五 . (2020 年盐城市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第 10~ 13 题。 ( 13 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②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 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 不知。 至舍③,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④持汤沃灌,以衾拥覆 ,久而乃和。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注〕①怠:懈怠。 ②箧:书箱。 ③舍:学舍,书馆。 ④媵人:服侍的人。 〔乙〕任末①年十四,负笈②从师,不惧险阻。 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 或③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④,削荆⑤为笔,刻树汁为 墨。 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蒿⑥自照。 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 门徒悦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⑧之。 临终诫曰:“夫人 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 〔注〕①任末:人名。 ②笈:书箱。 ③或: 有时。 ④庵:茅草小屋。 ⑤荆:灌木名。 ⑥麻蒿:植物名,点燃后可照明。 ⑦悦:敬 佩。 ⑧易:交换。 10.请用“ | ”为下面两个句子标明朗读停顿。 ( 2 分) ( 1)手 指 不 可 屈 伸 ( 2)夫 人 好 学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 4 分) ( 1)媵人持汤沃灌 汤: ( 2)以衾拥覆 衾: ( 3)负笈从师 负: ( 4)编茅为庵 为: 12.翻译下列两个句子。 ( 4 分) ( 1)录毕,走送之。 ( 2)人若不学,则何以成。 13.〔甲〕〔乙〕两段文字在内容 上有哪些共同点。 ( 3 分) 10.( 1)手指 / 不可屈伸( 1 分) ( 2)夫 / 人 好学 (画出此处即可。 每小题1 分) 11.( 1)汤:热水 ( 2)衾:被子 ( 3)负:背,背着 ( 4)为:做,做成(每题 1 分) 12.( 1)抄完了,赶紧(或跑着)把书还给人家。 ( 2)人如果不好好学习,那么凭什么成功(或“成就事业”)。 (关键词翻译准 确,语言通顺)(每小题 2 分) 13.都表现了从师学习时不惧险阻,不图物质享受,勤奋好学的精神。 (三点“精神”答对一点给 2 分,答对两点即可给 3 分。 只答 “从师学习”,给 1 分) 十六 .( 2020 年山东省荷泽市 )课外阅读。 参照注释,阅读下列文言文片段,完成1 12 题。 ( 4 分) 陈胜王凡①六月。 已为王,王陈②。 其故人尝与庸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 ”宫门令③欲缚之。 自辩数,乃置,不 肯为通。 陈王出,遮④道而呼涉。 陈王闻之,乃召见,载入俱归。 注释:①凡:总共;一共。 ②陈:陈县。 ③宫门令:守卫宫门的长官。 ④遮:拦住。 11.对下列四句话中“之”字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 ①其故人尝与庸耕者闻之。 ②之陈。 ③宫门令欲缚之。 ④陈王闻之。 A.①与④同 B.①与③同 C.③与④同 D.四个都不同。 12.针对上述文言文,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2 分)( ) A.陈涉称王六个月,把陈县定为王都。 B.陈涉的老朋友到陈县想见陈涉。 C.守宫门的长官想把敲打宫门的那个人绑起来,不肯向陈涉通禀。 D.陈王出巡,宫门令拦住去路呼叫陈涉。 11. D 12. D 十七 . (2020 年青岛市 )阅读《邹孟轲母》选文,完成 1012 小题。 (本题满分 7分) 邹孟轲母( 节选) 邹孟轲母,号孟母。 其舍近墓。 孟子之少时,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 孟母曰:“此 非吾所以居处子。 ”乃去,舍市傍。 其嬉游为贾人⑪炫卖⑫之事。 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 ”复徙舍学宫之旁。 其嬉游乃 设俎豆⑬,揖让进退。 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 ”遂居。 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 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⑭。 注:( 1)贾人,商人。 ( 2)炫卖,叫卖。 ( 3)俎豆,古代祭祀用的礼器。 ( 4)渐化,逐渐濡染。 10.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 分 ) ( 1)乃去,舍市傍 ( 2)及孟子长 11. 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2 分) 复徙舍学宫之旁 12. 简答题( 3 分) 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则故事的主要内容,然后谈谈这个故事给你的启示。 内容: 启示: 10. ( 1)离开 ( 2)等到,至。 (有 2 个或 2 个以上错别字该项不得分) 11. 再一次把家迁到一所学堂旁边。 (有 2 个或 2 个以上错别字,该句不得分) 12. ( 1)叙述了孟母三迁的故事。 ( 2)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 十八 . ( 2020 年陕 西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5~ 20 题。 ( 15 分) 晋王羲之,字逸少,旷①子也,七岁善书。 十二见前代笔说②于父枕中,窃而读之。 父曰:“尔何来窃吾所秘。 ”羲之笑而不答。 母 曰:“尔看用笔法。 ”父见其小,恐不能秘之,曰:“待尔成人,吾授也。 ”羲之拜请 :“今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幼令③也。 ”父喜, 遂与之。 不盈期月,书便大进。 卫夫人④见,语太常王策曰:“此儿必见用笔诀,近见其书,便有老成之智。 ”流涕曰:“此子必蔽吾名。 ” 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⑤,工人削之,入木三分。 (选自张怀瓘《书断 ?王羲之》) 注释:①旷:王旷,王羲之之父。 ②笔说:论书法的书。 ③幼令:幼年时的美好才华。 ④卫夫人:东晋书法家。 王羲之少时,曾经 跟她学习书法。 ⑤祝版:祭神的木板。 15.认真通读全文,用“ /”标出下列句子的诵读节奏。 ( 2 分) 今 而 用 之 使 待 成 人 恐 蔽 儿 幼 令 也。 1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 3 分) ( 1)恐不能秘之 ( ) ( 2)待尔成人,吾授也 ( ) ( 3)不盈期月 ( ) 17.下面方框中的文字出自《古 汉语常用字字典》。 “七岁善书”中的“善”应选择的义项是 (只填序号)。 ( 2 分) 善 sh224。 n①好,好的,善良的。 《韩非子 ?有度》:“刑过不避大臣,赏~不遗匹夫。 ”②友好,亲善。 《战国策 ?秦策二》:“齐、楚 之交~。 ”③善于,擅长。 《史记 ?孙膑传》:“~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④爱惜。 《荀子 ?强国》:“~日者王,~时者霸。 ”⑤应答 之词。 表示同意。 《三国志 ?魏书 ?郭嘉传》:“太祖曰:‘~。 ’乃南征。 ”⑥副词。 好好地。 《左传 ?昭公十三年》:“子~视之。 ” 18.“卫夫人见, 语太常王策曰”中“语”的意思与下列句中“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2 分) ,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不足为外人道也。 ” ,恐惊天上人。 19.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 2 分) 此子必蔽吾名。 20.概括文中王羲之成功的原因,并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联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 ( 4 分) 原因: 认识: 15.( 2 分)今 而 用 之 / 使 待 成 人 /恐 蔽 儿 幼 令 也。 评分标 准:每标示正确一处得 1 分,共 2 分。 16.( 3 分)( 1)严守秘密;( 2)传授,教授;( 3)满,到。 评分标准:每小题 1 分,共 3 分。 17.( 2 分)③ 评分标准:序号选择正确,得 2 分。 18.( 2 分) C 评分标准:选择正确得 2 分,选错或多选不得分。 19.( 2 分)这孩子(将来)一定会掩蔽(掩盖、超过)我的名声的。 评分标准:“蔽”“名”两个关键词语翻译准确,句子意思明白通顺得 2 分;关键词翻译欠准确,句子大意通顺得 1 分;关键词翻译不 准确,句子不通顺不得分。 20.( 4 分)原因:天资聪颖、喜好书法、主观努力及教导得法等。 认识: [答案示例 ]在实际学习中,我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王羲之正是因为喜欢写字,好学上进,才成为书圣的。 评分标准:能概括出王羲之成功原因中的两项,意思对即可 2 分;联系实际谈认识,言之成理即可得 2 分。 共 4 分。 十九 . ( 2020 年台州市)阅读下面两则短文,完成 21- 25 题。 【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王曰:“缚者何为者也。 ”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 固善盗乎。 ”晏于避席 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 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 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王笑回:“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 【乙】景公①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②。 公被③狐白之裘,坐堂侧陛④。 妻子入见,立有间。 公日:“怪哉。 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 晏子对曰:“天不寒乎。 ”公笑。 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今君不知也。 ”公曰: “善。 寡人闻命矣。 ”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 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20xx年各地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场投资策略分析及研究报告资料 10 形分布。 这说明,下岗职工中具有一定技术职能的愿转岗的人相对较少,建筑业用工多为农民工。 (四)向高科技产业发展 本次抽样调查显示,被调查私营企业中高科技企业占企业总数的 3. 84%。 与前几次调查相比,高科技企业所占比重明显加大。 此外, 2020 年有 43. 6%的被调查企业对新产品、新技术、新项目的研发投入了资金,其投资金额的中位数为 30 万元,占
8 超市理货员 初级 超级市场商品知识、职业道德、法律常识、部组核算、商品编码陈列等 全年 中级 高级 9 家电维修工 初级 彩电、空调、 VCD、 DVD 等基础知识、故障检修等 全年 中级 高级 10 猪 屠 宰 加 工 工 初级 活猪的验收与宰前管理,浸烫、脱毛、剥皮,胴体整理,胴体入冷却间,胴体分割、包装与冷藏及副产品整理等。 全年 中级 高级 11 商场管理员 楼层主管 管理学基本理论
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的原料是什么。 为什么 2, 4二硝基酚能够抵消或防止 Pasteur效应。 何谓 RNA转录后的加工,其加工过程包括那些。 PCR操作每一周期包括那几个阶段。 血浆缓冲体系中为什么说碳酸氢盐缓冲对特别重要。 三、论述题 尿液的 PH
示是测量通电螺线管 A 内部磁感应强度 B及其与电流 I 关系的实验装置。 将截面积为 S、匝数为 N 的小试测线圈 P 置于螺线管 A 中间,试测线圈平面与螺线管的轴线垂直,可认为穿过该试测线圈的磁场均匀。 将试测线圈引线的两端与冲击电流计 D 相连。 拨动双刀双掷换向开关 K,改变通入螺 线管的电流方向,而不改变电流大小,在 P 中产生的感应电流引起 D的指针偏转。 ( 1)将开关合到位置
袁隆平,养活了几亿中国人民的伟大农民,坚持了十年,他终于在中国的历史上画上了一道金黄的风景。 尾声 睁开眼,天已大亮,枕头旁放着的书仍翻在第一页,上面赫然写着:只有坚持到底,才能欣赏到最美丽的风景,才能创造出最美好的风景。 【点评】这篇文章的出彩之处在于运用了 “蒙太 奇 ”手法,把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历史 “风景 ”巧妙地连接在一起,这样的体式,取材广泛自由,不受时空的约束
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 益 . 慕圣贤之道。 又 患 . 无硕师名人与游,尝 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