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全球华人地理学家大会开幕式及大会报告议程(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中心第三会议室主持人:陈智文 崔海亭1. 鄭勝華 澳洲塔斯馬尼亞島生物多樣性與自然保育研究2. 蔡宗夏 法国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以及中法对比研究3. 李迈和 The state of knowledge on alpine treeline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4. 林振山 人类活动影响下的生态序的谱结构5. 刘 康 秦岭山地植被复合体水文生态效应及生态保育6. 曾 辉 鄱阳湖自然保护区生境特征及水鸟保护策略研究7. 主持人1分钟点评10:00~10:20茶点第二节时 间:8月17日上午10:20~12:00地 点:交流中心第三会议室主持人:蔡宗夏 李迈和1. 崔海亭 从Sophora japonica和Catalpa ovata种植界限的北移看气候变化2. 刘鸿雁 中国暖温带高山林线的植被地理研究3. 贺金生 植物功能属性的大尺度格局4. 吉成均 中国水青冈解剖特征的地理变异5. 唐志尧 中国山地生物多样性的分布格局及其保护6. 主持人1分钟点评第三节时 间:8月17日下午13:30~15:30地 点:交流中心第三会议室主持人:鄭勝華 林振山1. 陈智文 改性膨润土对石灰性土壤磷的有效性研究2. 陈振楼 上海市郊旱作农田氮磷渗漏和径流流失过程的研究3. 赵牡丹 区域水土流失地形因子研究4. 许信旺 不同土地利用对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影响5. 李 硕 流域氮磷迁移过程和通量分布式计算机模拟6. 方精云 中国植被碳源/碳汇的大小和分布7. 主持人1分钟点评15:30~15:50茶点第四节时 间:8月17日下午15:50~17:30地 点:交流中心第三会议室主持人:陈振楼 赵牡丹1. 殷水清 用等间隔降雨资料估算降雨侵蚀力指标的方法研究2. 石 文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壤容许流失量图制图研究3. 罗建美 赣南地区小流域地表水中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性研究4. 孙媛媛 亚热带小流域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和风化侵蚀作用研究5. 王襄平 中国高山林线优势种的分布和气候的关系6. 王志恒 高黎贡山种子植物物种丰富度的垂直分布格局7. 赵 俊 基于地形植被相关关系的山地生物地理格局模拟8. 郭兆迪 新疆主要草地类型的物种丰富度和地上生物量9. 谢正磊 环境容量变化对物种多度影响的研究10. 主持人1分钟点评9 环境与健康安全分会日程召集人:王五一 杨林生第一节时 间:8月17日上午8:30~10:00地 点:交流中心第一会议室主持人:王五一 杨木壮1. 王起超 二松汞污染净化规律2. 王文华 典型汞污染地区汞污染生物效应研究3. 阮迪云 环境铅污染对儿童智力发育的影响及药物的修复机制4. 汪惠丽 尼古丁对慢性铅暴露大鼠海马CA1区突触可塑性的影响和细胞机制5. 龚胜生 论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6. 主持人1分钟点评10:00~10:20茶点第二节时 间:8月17日上午10:20~12:00地 点:交流中心第一会议室主持人:龚胜生 王起超1. 郭成浩 环境高碘与布加综合征的关系研究2. 杨木壮 珠江三角洲海侵过程与土壤氟元素污染效应3. 王五一 农村室内空气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4. 吴代赦 燃煤型氟中毒地区氟的来源研究进展5. 主持人1分钟点评第三节时 间:8月17日下午13:30~15:30地 点:交流中心第一会议室主持人:王文华 吴代赦1. 杨林生 西藏土壤类型分布与大骨节病关系研究2. 刘 琳 基于GIS的危险废物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研究——以兰州市危险废物地理信息系统为例3. 欧冬妮 河口生物体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富集规律及其生物有效性4. 常 静 城市地表灰尘累积与径流污染研究5. 主持人1分钟点评15:30~15:50茶点第四节时 间:8月17日下午15:50~17:30地 点:交流中心第一会议室主持人:杨林生 阮迪云1. 侯立军 潮汐循环对潮滩沉积物中营养盐迁移与转化过程的影响2. 马洪康 巢湖水富营养化的对策研究3. 余 婕 长江口潮滩生态系统氮的微循环过程中大型底栖动物效应实验模拟研究4. 季红兵 待定5. 主持人1分钟点评10 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召集人:毛汉英 柴彦威第一节时 间:8月17日上午8:30~10:00地 点:交流中心贵宾室主持人:毛汉英 周國屏主题报告:张 雷 资源环境基础论:中国人地关系研究的出发点张耀光 中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一般报告:1. 雍际春 论人地关系与生态文明2. 张耀光 中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3. 谭海樵 城市的水文区位与可持续发展4. 沈正平 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以江苏省为例5. 高 红 循环经济:深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6. 主持人1分钟点评10:00~10:20茶点第二节时 间:8月17日上午10:20~12:00地 点:交流中心贵宾室主持人:张 雷 沈正平1. 王传胜 西部生态经济类型区划分及其基本特征研究2. 贾 利 黑龙江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3. 阿勒玛斯乌拉孜别克 新疆哈萨克文化地理特征4. 狄乾斌 承载力研究的新领域——海域承载力研究5. 尹海伟 基于生态足迹的吴江东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6. 郗 静 西安市人口、就业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与对策研究7. 主持人1分钟点评第三节时 间:8月17日下午13:30~15:30地 点:交流中心贵宾室主持人:黃觀貴 柴彦威1. 王冬根 Jobhousing relation and muting in Beijing,China2. 杨新军 西安市市民出行特征调查与分析——以中心商务区为例3. 杜 瑜 试论西方人文地理学流派对中国人文地理学发展的影响4. 王 珺 用时空间理论衡量生活方式与居住分布结构——以上海为例5. 李雅琳 西拉雅族小林社區文化營造之個案研究6. 李昌霞 中国城市老年人日常活动的时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7. 主持人1分钟点评15:30~15:50茶点第四节时 间:8月17日下午15:50~17:30地 点:交流中心贵宾室主持人:方创琳 谭海樵1. 周國屏 台灣三大都市(台北、台中、高雄)人口遷移之比較研究2. 张志斌 兰州—西宁城市整合与协调发展3. 黃觀貴 以人為本的城市綠地規劃:北京市居民對城市綠地的感觀4. 黃躍雯 水庫移民的社經衝擊及其社會正義議題:台北翡翠水庫案例的探討5. 曹小曙 穗港走廊通达性及其空间格局研究6. 龚 健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思路探讨——以湖北省为例7. 吴智刚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若干重大问题的讨论8. 主持人1分钟点评11 中国经济地理变化的现象和机制召集人:樊 杰 贺灿飞第一节时 间:8月17日上午8:30~10:00地 点:理教123室主持人:丁四保 贺灿飞主题报告:魏也华 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问题:制度转向、制度厚度与区域发展王辑慈 试论区域发展中企业的地理邻近和关系邻近一般报告:1. 石敏俊 区际贸易、地区间竞争与地区经济格局变动2. 李二玲 企业网络的契约性质:心理契约探讨3. 卢明华 生产网络与北京电子信息产业发展4. 钱紫华 大芬油画产业发展模式初探5. 主持人1分钟点评10:00~10:20茶点第二节时 间:8月17日上午10:20~12:00地 点:理教123室主持人:王缉慈 魏也华1. 林彰平 转型期广州市金融机构微观集聚案例研究2. 陈 东 我国金融市场与金融流的空间格局及其区域效应3. 王雪平 虚拟地理环境在金融地理学中的应用初探4. 郝莹莹 利用跨国公司提升本国研发能力:国际经验及其启示5. 李 郇 区域一体化中的省界效应与变化6. 主持人1分钟点评第三节(A)时 间:8月17日下午13:30~15:30地 点:理教123室主持人: 魏也华 栾维新1. 孟晓晨 中国主要省区人力资本利用效率及流动方向研究2. 贺灿飞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制造业地理集中研究3. 郑 蔚 具有行业和区域特征的中国创新活动模型研究4. 刘春霞 基于距离的北京市制造业空间集聚与分散研究5. 曹 俊 近年来上海房价的时空分布及变化研究6. 主持人1分钟点评第三节(B)时 间:8月17日下午13:30~15:30地 点:理教124室主持人:肖 玲 孟晓晨1. 石培基 欠发达地区中心城市转型与城市经济区整合探讨——以兰州为例2. 苗长虹 国家与都市空间的生产:郑州都市空间演变的案例研究3. 孙尚志 西南地区黄金发展期交通建设的宏观思考4. 王成金 中国海上集装箱运输的组织网络研究5. 林 涛 本地专业化市场的形成机制分析6. 主持人1分钟点评15:30~15:50茶点第四节(A)时 间:8月17日下午15:50~17:30地 点:理教123室主持人:张占仓 石培基1. 丁四保 我国条件下经济地理学应用研究面临的三个议题2. 栾维新 长山群岛区域发展的地理基础与差异因素研究3. 林 坚 土地利用规划:地理学发展的重要应用领域——兼论《北京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52020年)》修编思路4. 王 利 基于地理学理论方法的地区“五年规划”体制改革研究5. 刘 伟 “点-轴系统”理论在中小尺度区域交通经济带规划中的应用6. 智瑞芝 日本都市圈规划空间结构差异分析7. 主持人1分钟点评第四节(B)时 间:8月17日下午15:50~17:30地 点:理教124室主持人:苗长虹 石敏俊1. 肖 玲 “绿岛模式”研究——一个循环农业企业案例分析2. 张占仓 中部崛起的产业走向研究3. 陈庆秋 节水减污工业结构调整研究——以珠江三角洲为例4. 王泽宇 东北乡镇工业圆区建设与小城镇发展的互动机制研究5. 李玉江 山东省东西部人口差异及形成机制研究6. 主持人1分钟点评12全球化与中国城市转型召集人:周一星 吴缚龙第一会场第一节时 间:8月17日上午8:30~10:00地 点:交流中心第二会议室主 题:全球化与城市转型(1)主持人:许学强 吳連賞1. 吴缚龙 全球化与中国城市2. 吕拉昌 全球城市、全球城市体系的研究进展及评析3. 嚴勝雄 全球化發展下台北、台中、高雄的區域分工與角色4. 王 坦 中国跨国公司总部与内地和香港金融服务业中心发展——金融地理学的角度5. 鍾湘芸 「全球在地化」下美濃地方特色之重塑6. 主持人1分钟点评10:00~10:20茶点第二节时 间:8月17日上午10:20~12:00地 点:交流中心第二会议室主 题:全球化与城市转型(2)主持人:吴缚龙 周春山1. 吳連賞 全球化與高雄市的轉型發展2. 王缉宪 全球供应链与中国港口城市的演变3. 刘志林 Institutional transformation and urban space: A new institutional perspective on transitional urban China4. 于 良 国际贸易流与组团:全球与区域模式5. 王建军 全球化新经济背景下中国大都市空间“二元”结构研究6. 主持人1分钟点评第三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