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全国高考化学试卷分类汇编(13个专题)(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为: (5+ 3) 1= 8,根据化合价升 降总值相等得:在 Zn(NO3)2 前配 4, NH4NO3 前配 1,然后根据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找出其他物质的系数。 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为: 4Zn+10HNO3(稀 )===4Zn(NO3)2+ NH4NO3+ 3H2O,当生成 1mol的 Zn(NO3)2时,被还原的 HNO3为。 答案: D。 3.( 08 上海卷) 下列物质中,只有氧化性、只有还原性,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顺序排列的一组 是( ) A. F K、 HCl B. Cl Al、 H2 C. NO Na、 Br2 D. O SO H2O 解析:元素具有最高价时只有氧化性,注意 F2没有最高化合价,元素具有最低化合价时只有还原性,而处于中间价态时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答案: A E曲一线高考网 10 4.( 08 上海卷) 已知在热的碱性溶液中, NaClO 发生如下反应: 3NaClO 2NaCl+ NaClO3。 在相同条件下 NaClO2也能发生类似的反应,其 最终产物是 ( ) A. NaCl、 NaClO B. NaCl、 NaClO3 C. NaClO、 NaClO3 D. NaClO NaClO4 解析:在已知反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 1→+ 5 和+ 1→- 1,既然 NaClO2 也有类似的反应,即氯元素的化合价既有升高,也有降低,选项 A中均降低;选项 B、 C 与题意相符;选项 D化合价均升高,但选项 C 中 NaClO 不是最终产物。 答案: B 5.( 08 重庆卷) 下列做法中用到物质氧化性的是( ) A.明矾净化水 B.纯碱除去油污 C.臭氧消毒餐具 D.食醋清洗水垢 解析: 臭氧能够杀菌,是由于臭氧具有强氧化性,能使细菌结构被破坏。 答案: C。 6.( 08 广东 理科基础 33) 氮化铝( AlN, Al 和 N 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 27 和 14)广泛应用于电子、陶瓷等工业领域。 在一定条件下, AlN 可通过反应 Al2O3++ N2+ 3C 高温 2AlN+ 3CO合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上述反应中, N2是还原剂, Al2O3是氧化剂 B.上述反应中,每生成 1molAlN 需转移 3mol电子 C. AlN 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3 D. AlN 的摩尔质量为 41g 解析: N 的化合价: 0→- 3,化合价降低, N2 作氧化 剂, C 的化合价: 0→+ 2,化合价升高, C作还原剂; Al 的化合价无改变,所以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AlN 的摩尔质量为41g mol- 1。 答案: B 7.( 08 宁夏卷) 为测试一铁片中铁元素的含量,某课外活动小组提出下面两种方案并进行了实验(以下数据为多次平行实验测定结果的平均值): 方案一:将 a g铁片完全溶解于过量稀硫酸中,测得生成氢气的体积为 580mL(标准状况); 方案二:将 10a g铁片完全溶解于过量稀硫酸中,将反应后得到的溶液用 L1 的 KMnO4 溶液滴定,达到终点时消耗了 KMnO4溶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平下面的化学方程式(将有关的化学计量数填入答题卡的横线上): □ KMnO4+□ FeSO4+□ H2SO4=□ Fe2(SO4)3+□ MnSO4+□ K2SO4+□ H2O (2)在滴定实验中不能选择 式滴定管,理由是 ; (3)根据方案一和方案二测定的结果计算,铁片中铁的质量分数依次为 和 ;(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以 计) (4)若排除实验仪器和操作的影响 因素,试对上述两种方案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做出判断和分析。 ①方案一 (填“准确”“不准确”“不一定准确”),理由是 ; ②方案二 (填“准确”“不准确”“不一定准确”),理由是。 解析:( 1) Mn:+ 7→+ 2,改变数为 5, Fe:+ 2→+ 3,改变数为 2,根据化合价升降的总数相等,所以在 Fe2(SO4)3 前配 5, MnSO4 强配 2,然后在根据方程式两边的原子个数相曲一线高考网 11 等配平其它元素的原子。 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 + 10FeSO4 +8H2SO4===5Fe2(SO4)3+ 2MnSO4+ K2SO4+ 8H2O。 (2)不能选用碱式滴定管,因为碱式滴定管的下端有一段橡皮管,以被酸性的 kmno4 氧化而被腐蚀。 (3)由电子守恒得:方法一: m(Fe) 2= mol1 2, m(Fe)= , Fe 的质量分数为:a 100%。 方法二:m(Fe) 1= L1 5, m(Fe)= , a10 100%= 100%。 (4)①不一定准确。 如果铁片中存在与稀硫酸反应并能生成氢气的其他金属,会导致结果偏高;铁片中存在与稀硫酸反应而溶解、但不产生氢气的铁的氧化物,会导致结果偏低;如果上述情况均不存在,则结果准确。 ②不一定准确。 如果铁片中存在与稀硫酸反应而溶解的其他金属,生成的金属离子在酸性溶液中能被高锰酸钾氧化,会导致结果偏高;如果铁片中存在与稀硫酸反应而溶 解的铁的氧化物,生成的 Fe3+离子在酸性溶液中不能被高锰酸钾氧化,会导致结果偏低;如果上述情况均不存在,则结果准确 答案: (1)2; 10; 8; 5 ; 2; 1; 8。 (2)碱; KMnO4 是强氧化剂,它会腐蚀乳胶管 (3) 100%; 100%。 (4)①不一定准确。 如果铁片中存在与稀硫酸反应并能生成氢气的其他金属,会导致结果偏高;铁片中存在与稀硫酸反应而溶解、但不产生氢气的铁的氧化物,会导致结果偏低;如果上述情况均不存在,则结果准确。 ②不一定准确。 如果铁片中存在与稀硫酸反应而溶解的其他金属,生成的金属离子在酸性溶液中能被高锰酸钾氧化,会导致结果偏高;如果铁片中存在与稀硫酸反应而溶解的铁的氧化物,生成的 Fe3+离子在酸性溶液中不能被高锰酸钾氧化,会导致结果偏低;如果上述情况均不存在,则结果准确。 注:本小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若考生回答“准确”或“不准确”且理由合理,可酌性给分。 例如:考生回答 方案一准确,因为铁片中不存在能与稀硫酸反应并能生成氢气的其他金属,也不存在铁的氧化物 方案一不准确,如果铁片中存在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其他金属,会导致结果偏高;如 果存在与稀硫酸反应而溶解、但不产生氢气的铁的氧化物,会导致结果偏低 方案二准确,铁片溶于稀硫酸后,除 Fe2+外,其他可能存在的金属离子在酸性溶液中均不能被高锰酸钾氧化,也不存在氧化铁 方案二不准确,如果铁片中存在与稀硫酸反应而溶解的其他金属,生成的金属离子在酸性溶液中能被高锰酸钾氧化,会导致结果偏高;如果存在与稀硫酸反应而溶解的铁的氧化物,千百万的 Fe3+离子在酸性溶液中不能被高锰酸钾氧化,会导致结果偏低 8.( 08 上海卷) 某反应体系的物质有: NaOH、 Au2O Na2S4O Na2S2O Au2O、 H2O。 (1)请将 Au2O3之外谁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别填入以下空格内。 曲一线高考网 12 (2)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是 _______,还原剂是 ____________。 (3)将氧化剂与还原剂填入空格中,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4)纺织工业中常用氯气作漂白剂, Na2S2O3可作为漂白后布匹“脱氯剂”, Na2S2O3 和 Cl2 反应的产物是 H2SO NaCl和 HCl,则还原剂与氧化剂物质的量之比为 __________。 解析:因为 Au2O3为反应物,则 Au2O 必定为生成物,在 Au2O3中 Au 的化合价为 + 3, Au2O 中Au 的化合价为+ 1,即 Au 在反应中化合价降低,则另一种元素的化合价必定升高,在Na2S2O3中 S 的化合价为+ 2, Na2S4O6中 S 的化合价为 价,所以 Na2S2O3 为反应物,Na2S4O6 为生成物,根据化合价的升降总数相等,在 Na2S4O6 前配 2,由 S 守恒,可知 Na2S2O3前配 4, Au2O3和 Au2O 前分别配 1,再根据 Na+ 守恒,则生成物中必定为 NaOH,且配平系数为 4,则 H2O 为反应物,在其前面配 2,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为: Au2O3+ 4Na2S2O3+ 2H2O===Au2O+ 2Na2S4O6+ 4NaOH。 答案: (1)Au2O Na2S2O H2O、 Na2S4O Au2O、 NaOH。 (2)Au+3; Na2S2O3。 (3) (4)1∶ 4。 9.( 08 天津卷) ( 1)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__ C2O42+__ MnO4+__ H+= __ CO2+__ Mn2++__ H2O (2)称取 g 含 H2C2O4 2H2O、 KOH、 KHC2O4和 K2SO4的试样,加水溶解,配成 250mL溶液。 量取两份此溶液各 25mL,分别置于两个锥形瓶中。 ①第一份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滴加 ,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 该溶液被中和的 H+ 的物质的量为___ mol。 ②第二份溶液中滴加 ,此时溶液颜色由__变为__。 该溶液中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为___ mol。 ③原试样中 H2C2O4 2H2O 的质量分数为___。 KHC2O4的质量分数为___。 解析:( 1) C:+ 3→+ 4,改变量( 4- 3) 2= 2, Mn:+ 7→+ 2,改变量( 7- 2) 1= 5,根据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所以在 C2O42- 前配 5, MnO4- 前配 2,根据 C 和 Mn 原子守恒,分别在 CO2 和 Mn2+ 前配 10 和 2,再由电荷守恒在 H+ 前配 16,最后根据离子方程式两边的 H 个数相等在水前面配 8,经检验离子方程式两边的氧原子相等。 (2)①由 H+ + OH- ===H2O 知, n(H+ )=n(OH- )= L- 1 =。 ②原溶液无色,而 KMnO4为紫红色,所以当溶液中的 H2C2O4 和 KHC2O4反应完全时,溶液呈紫红色。 由电子守恒得: n(还 ) 2= L- 10 .016L5, n(还 )=。 ③由于实验时所取溶液均为配置时的 110,所以①、②中计算的数据均为配置溶液中溶曲一线高考网 13 质的 110,由①得: 2n(H2C2O4 2H2O)+ n(KHC2O4)=,由②得: n(H2C2O4 2H2O)+ n(KHC2O4)=,解上述两个方程式得: n(H2C2O4 2H2O)= , n(KHC2O4)= , H2C2O4 2H2O 的质量分数为: 126gmol- 16g 100%=21%,KHC2O4 的质量分数为: 128gmol- 16g 100%= 64%。 答案:( 1) 5 2 16 10 2 8 (2) ① ; ② 无色;紫红色;。 ③ 21% ; 64%。 10.( 08 全国Ⅰ卷) 实验室可由软锰矿(主要成分为 MnO2)制备 KMnO4,方法如下:软锰矿与过量固体 KOH 和 KClO3 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锰酸钾( K2MnO4)和 KCl:用水溶解,滤去残渣,滤液酸化后, K2MnO4转化为 MnO2 和 KMnO4;滤去 MnO2沉淀,浓缩滤液,结晶得到深紫色的针状 KMnO4。 请回答: (1)软锰矿制备 K2MnO4 的化 学方程式是。 (2) K2MnO4 制备 KMnO4 的离子方程式是。 (3)若用 (含 MnO280%)进行上述实验,计算 KMnO4的理论产量。 (4) KMnO4能与热的经硫酸酸化的 Na2C2O4 反应生成 Mn2+和 CO2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上述制得的 KMnO4产品 ,恰好与 Na2C2O4 反应完全,计算该 KMnO4的纯度。 解析: ( 1)主要考查氧化还原方程式的缺项配平,先根据化合价的升降总数相等,在 MnO2 和K2MnO4前分别配 3, KClO3和 KCl 前分别配 1,再根据 H 和 O 原子数确定生成物中还有水。 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为: 3MnO2+ 6KOH+ KClO3 高温 KCl+ 3K2MnO4+3H2O。 (2)主要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和缺项配平。 3MnO42- + 4H。20xx年全国高考化学试卷分类汇编(13个专题)(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os2s i n32s i n xxx 中国高考网 中国高考网 第 6 页 共 13 页 ( 18) 解: (Ⅰ)设“甲投球一次命中”为事件 A,“乙投球一次命中”为事件 B 由题意得 16111 22 pBP 解得 43p 或 45 (舍去),所以乙投球的命中率为 43 (Ⅱ)由题设和(Ⅰ)知
(1)最高统治者,被统治者, (2分 ) 有限定的公民 (除奴隶、妇女、未成年人、外邦人以外的居民 )(1分 ) (2)说明材料二中“民主”的含义。 根据伯利克里的说法,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 (5分 ) (2)人民主权, (2分 )少数服从多数。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人唯贤。 (3分 ) 27. (12分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9531985年中国农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 时 间
m。 (2)用下列器材组装成描绘电阻 R伏安特性曲线的电路,请将实物图连线成为实验电路。 微安表 μA(量程 200μA,内阻约 200 ); 电压表 V(量程 3V,内阻约 10K ); 电阻 R(阻值约 20k ); 滑动变阻器 R(最大阻值 50 ,额定电流 1 A). 电池组 E(电动势 3V,内阻不计 ); 开关 S及导 线若干。 (3)某同学利用单摆测定当地重力加速度
的高等教育类科研论文共 3013 篇,占 %;境外高等院校共 32 篇,非普通高等院校(大部分为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共 268 篇,占 %。 下 表为 2020 年在14 家核心期刊上发表高等教育科研论文 2 篇以上的高职高专院校,它们占被统计论文总量的 %。 全国高职高专院校 2020年在 14家核心期刊上发表高等教育科研论文 我院 在 2020 年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教育科研论文排序中位于第 14
1 1 1 1ABC D A B C D 中, P 为棱 AB 上一点,过点 P 在空间作直线 l,使l与平面 ABCD和平面 AB 11CD均成 030 角,则这样的直线 l的条数为 ( ) A. 1 B .2 C. 3 D .4 如图 3, 从双曲线 22 1( 0 , 0 )xy abab 的左焦点 F引圆 2 2 2x y a的切线,切点为 T.延长 FT
+)= ,当电路中通过 电子时,理论上析出金属质量最大的是 + + + + [考查的主要知识 ] 电解的原理应用。 [解析 ] 题目中涉及到了五种阳离子,当电解时,其放电的先后顺序是: Ag+ 、 Cu2+ 、H+ 、 Pb2+ 、 Zn2+,当电路中通过 电子时,理论上析出金属质量依次是:Ag:108g/mol=。 Cu:64g/mol=。 Pb:()247。 2207g/mol=。 Z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