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全国重点省市中考文言文试题精选精解解(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分 ) .今诸生学 于 . 太学 无冻馁 之 . 患 A B . 其一犬坐 于 . 前 醉翁 之 . 意不在酒(《醉翁亭记》) 流辈甚称 其 . 贤 余故道为学之难 以 . 告之 C D 其 . 如土石何 (《愚公移山》 ) 是以先帝简拔 以 . 遗陛下 (《出师表 》 ) 答 [ ]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4 分 ) 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4.作者认为:“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请联系自身的学习实际,从学习条件与学有所成的关系的角度,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3分 ) 参考答案: 1. C(3分 ) 2. C(3分 ) 3.凡是应该有的书都集中在这里,不必像我那样亲 (动 )手抄写,要向别人借来书才看得到。 (4分 ) 4.不设统 — 答案。 要求:能够阐明学习条件与学有所成之间的关系 (2 分 ),语言通顺(1分 )。 (3分 ) 示例:良好的天资、优越的学习环境等条件并不是学有所成的决定因素,人要有所成就,要靠自己主观努力。 十、 上海 市 阅读下文,完成 1— 3题( 8分) 黄生借书说(节选) ①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 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行诸梦。 其切如是。 故 有所览辄省记。 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螵灰丝时蒙卷轴。 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②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 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 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1.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 4分) ( 1)余幼好书,家贫难致( 2)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2.第 ① 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论证了 的观点。 ( 2分) 3.本文的作者是朝 (代)的 (人名)。 ( 2分) 参考答案: 1. ( 4分,各 2分)( 1)我小时候喜欢书。 (但)家里贫穷很难得到书。 (关键词:好,致) 2.( 2分)书非借不能读。 (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 3.( 2分,各 1分)清 袁枚 阅读下文,完成 1— 3( 10分) ① 北人生而不识菱 ① 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 或日: “ 食菱须去壳。 ” 其人自护所短,日: “ 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 ” 问者日: “ 北土亦有此物否。 ” 答日: “ 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 ② 夫菱生于水而日土产,此坐 ② 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 ]① 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 吃。 ② 坐:因为。 1.理解文中加点词语,完成题目。 ( 4分) ( 1)下列与 “ 席上食菱 ” 中的 “ 食 ” 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衣食所安 B谨食之,哩而献焉 C 设酒杀鸡作食 D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2)下列与 ” 欲以去热也 ” 中的 ” 去 ” 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今日存 ,明日去 B去死肌 ,杀三虫 C 乃记之而去 D俸去书来 .(4分 ) 夫菱生于水而日土产 ,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 ,说说你对北人 ” 强不积压以为知 ” 的看法 . (2分 ) 参 考答案: 1.( 4分,各 2分)( 1) D ( 2) B 2.( 4分)菱角生长在水中却说成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硬把不知道的说成说成知道的。 (关键词:日,土产,强,知) 3.( 2分)得分要点,提出看法:提出看法 1分,表述完整 1分。 十一、 无锡市 (一)( 10分) 约不可失 魏文侯①与虞人②期猎。 是日,饮酒乐,天雨。 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 ”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 ”乃往,身 自罢③之。 (选自《魏文侯书》) 【注释】①魏文侯:战国时魏国国君,在诸侯中有美誉,曾任西门豹为螂守。 ②虞人:掌管山泽的官。 ③罢;停止,取消。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 4分) ①魏文侯与虞人期猎( ) ②是日,饮酒乐,天雨 ( ) ③公将焉之 ( ) ④岂可不一会期哉 ( ) 2.与 “ 公将焉之 ” 中 “ 焉 ” 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 A.且焉置土石 B.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C.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D. 不复出焉 3.翻译下面的句子。 ( 2分) 乃往,身自罢之。 4.这则小故事中,魏文候表现出来的 的品德至今还值得我们学习。 ( 2分) 参考答案: 1.①约定 ②下雨 ③到„„去,往 ④难道,哪里(各 1分) (2分 ) 3.(魏文侯)于是前往,亲自取消了打猎活动。 (2 分,意思对就行,“之”的指代义要译出。 ) 4.言而有信,或讲信用。 (2分 ) 十二、 武汉市 文言文阅读 (15分 ) 终不知车 越 ① 无车,有游者得车于晋楚之郊,辐 ② 腐而轮败,輗折而辕毁 ,无所可用。 然以其乡之未尝有也,舟载以归而夸诸 ③ 人。 观者闻其夸而信之,以为车固若是,效而为之者相属④。 他日,晋楚之人见而笑其拙,越人以为绐 ⑤ 己,不顾。 及寇兵侵其境,越率敝车御之。 车坏,大败,终不知其车也。 注: ① 越:越国。 ②“ 辐 (f)” 与下文的 “ 輗 (n237。 )” 、 “ 辕 (yu225。 n)” 均是古代大车上的部件。 ③ 诸:相当于 “ 之于 ”。 ④ 相属: — 个接着一个。 ⑤ 绐: d224。 i,欺骗。 解释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意义。 (4分 ) ① 辐腐而轮败 败: ② 以为车固若是 固: ③ 效而为之者相属 效: ④ 越人以为绐己,不顾 顾: 2.翻译下列句子。 ( 6分) ① 舟载以归而夸诸人 译文: ② 及寇兵侵其境 译文: 读了这则故事后,你从越人身上吸取了哪些教训 ?(5分 ) 答: ① ② 参考答案: (4)) ① 坏、毁坏; ② 本来; ③ 模仿、仿效; ④ 理睬。 (6分 )① 用船运回家并向别人夸耀。 ② 等到敌人侵入他们的国境。 (5分 )① 不要不懂装懂,胡乱吹嘘 ① 不要轻信,不能盲目模仿 ③ 不能凭主观判断事物,应认识事物的本质 ④ 不要自以为是 ⑤ 要听从劝告,接受正确的建 议。 十三、 浙江省嘉兴市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 22— 26题。 [甲 ]天下事有难易乎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 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 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 !”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 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 [乙 ]黄生允修借书。 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书非借不能读也。 子不闻藏书者乎 ?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 ?汗 ① 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 ?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非夫 ② 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 ③ 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 ④ 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 (选自袁枚《黄生借书说》 ) [注释 ]①汗:使„„流汗。 ②夫:那。 ③摩玩:摩挲玩弄 ,抚弄。 ④庋 (guǐ):搁起来。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5分 ) (1)贫者 语 . 于富者 (2)子何 恃 . 而往 (3)西蜀之 去 . 南海 (4)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 无论 . . 焉 (5)惴惴焉摩玩之不 已 . 2.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不同意思。 (4 分 ) (1)人之 为 . 学有难易乎 若业 为 . 吾所有 (2)吾欲 之 . 南海 富贵家 之 . 书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6分 ) (1)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 (2)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4.运用文中原话回答下面问题。 (4分 ) (1)甲文中令富者“有惭色”的原因是什么 ? (2)乙文中哪些语句是表现借者心态的 ? 、乙两篇短文说的都是有关读书求学方面的事,你读了以后有什么启示 ?请写出你感受最深的一点。 (3分 ) 参考答案: 1. (1)语:告诉、说 (2)恃:凭借、依靠 (3)去:距离 (4)无论:更不必说、不要说 (5)已:停止 2. (1)为:做、求;被 (2)之:往、去、到;的 3. (1)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西部边境的那个穷和尚吗 ? (2)不仅书籍是这样,世上的事物都 是这样。 4. (1)“贫者自南海还”,或“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也可。 (2)“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 ” 5.如:“事在人为,人应该努力为自己创造学习条件”、“主观努力在学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懂得读书机会的难得,珍惜有利时机勤奋学习”等。 十四、 安徽省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韩愈 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 董生举进士,连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 吾知其必有合也。 董生勉乎哉。 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强仁 者皆爱惜焉,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 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 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 董生勉乎哉。 吾因子有所感矣。 为我吊望诸君之墓,而复观于其市,复有昔时屠狗者乎。 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 【注】望诸君:即战国时燕国名将乐毅。 他忠心耿耿,战功卓著,后被人离间,受到燕王怀疑,被迫离燕至赵,赵封他为望诸君。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 2分) ( 1)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 易 . 易:____ ( 2)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 仕 . 矣 仕:____ 标示句子的诵读节奏,选择词的 恰当义项。 ( 4分) ( 1)苟 慕 义 强 仁 者 皆 爱 惜 焉 ( 2)下面方框中文字出自《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解释“皆爱惜”中的“惜”,应选择第__义项。 (只能序号) 惜 Xī①爱惜。 《韩非子难二》:“~草茅者耗禾穗,惠盗贼者伤良民。 ”(耗:减损。 惠:给人好处。 )②吝惜,舍不得。 蔡琰《悲愤诗》:“岂敢~性命。 ”③痛惜,哀伤。 贾谊《惜誓》:“~余年老而日衰兮。 ” “郁郁适兹土”的“适”解释为“往,到”。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不能解释为“往,到”的一项是( 2分) A、由是先王遂 诣 . 亮 B、 去 . 国怀乡,忧谗畏讥 C、辍耕 之 . 垄上 D、 造 . 饮辄尽,期在必醉 翻译下面的句子。 ( 3分) 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 根据文意,联系“望诸君”的注释,谈谈你对韩愈委托董邵南“吊望诸君之墓”的认识。 ( 4分) 参考答案: ( 2分)( 1)易:改变。 ( 2)仕:做官。 (每小题 1分) ( 4分)( 1)苟 /慕义强仁者 /皆爱惜焉 (共 2分;每处 1分) ( 2)③ ( 2分) ( 2分) B ( 3分)姑且凭你这次的前往测定一下吧。 ( 4分)①借乐毅的经历宽慰董邵南,说明政治上失意的人古已有之,对于“不得志”不要太在意。 ( 2分) ②借乐毅在赵受封一事暗示董邵南:有才能的人终会有用武之地的。 ( 2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