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中考语文试题汇编--诗歌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① 从“ ”到“ ”,写出了 词中女子等等远行爱人归来的时间 之长。 ② “ ”一词,写出了词中女子一次次失望之后内心的痛苦和哀伤。 参考答案: ①梳洗 斜晖 ②断肠 江西省 2020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阅读下面古词,完成第 5— 7题。 (6分 ) 鹧鸪天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①。 平岗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 ②。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释:①些:语气词。 ②青旗沽酒有人家:指山村酒家。 青旗,酒家招牌。 沽,卖。 ] 这首词的内容与《西江月 明有别枝惊鹊》相同,都是描写。 (2分 ) 词的上片在描写春天的景象里,有哪几个词用得非常传神。 (2分 ) “春在溪头荠菜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分 ) 参考答案: 3A教育 中小学课外辅导专家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 38 号逸升轩 520 室(首师大对面) 电话: 68437068 88422360 网址: 农村 (田园、乡村 )风光 破、鸣、点。 (答对一个给 1分 ) 表达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欣赏、流连之情。 (其它相同意思的答案,均给分 ) 2020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嘉兴卷) 题 春晚 (宋)周敦颐 花落柴门拾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 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 阅读《题春晚》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 3分) ( 1)这首诗中哪一 句话交代了诗人观景的立足点。 ( l分) ( 2)诗人描写昏鸦时为什么用“点”而不用“只”。 说说你的理解。 ( 2分) 参考答案: ( l)吟余小立闲干外。 ( 2)因为诗人写的是晚景,天色昏暗,加上距离较远,望过去,昏鸦自然更像“点”,用“点”比用“只”更形矣。 衡阳市 2020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试卷 诗歌欣赏。 (5分 ) 阅读下面新诗,按要求答题。 妈 妈 ①读了这首诗,根据你对生活的体验和本诗的理解,说说诗中所抒发的情感。 (2分 ) 答: 彳艮深 也模糊了您的身影 从此思念像一条长长的线 连着你 牵着我 思念您的笑容 思念您的嘱托 从此我知道了 妈妈的爱很深 很深 这是一个晴朗的日子 妈妈 我背起行囊走向远方 春日阳光暖暖的 而我的心空却下着 绵绵雨丝 雨丝润湿了我的双眼 也润湿了您的双眼 雨丝模糊了我的视线 3A教育 中小学课外辅导专家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 38 号逸升轩 520 室(首师大对面) 电话: 68437068 88422360 网址: ②从下面两个诗句中选取一句作简要赏析。 (3分 ) (1)春日阳光暖暖的/而我的心空却下着/绵绵雨丝 (2)从此思念像一条长长的线/连着你/牵着我 答:。 参考答案: 6.示例:① (1)抒 发了儿子对妈妈深长思念之情; (2)抒发了儿子对妈妈的依依惜别之情; (3)抒发了儿子和妈妈相互思念之情; (4)抒发了儿子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评分标准:答对第一项的给满分 2分,答了其他三项或意思差不多的酌情给分。 ②( 1)作著运用反衬和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与妈妈离别时那种依依不舍的心情。 (2)作者把思念妈妈的情怀比喻为一条长长的线,心与妈妈相牵连,表现了作者对母亲的思念割舍不断,绵绵悠长。 评分标准:酌情给分,意思差不多就可以给满分。 湖北省荆门市二 00六年初中升学考试试卷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此诗又名《 》或《 》,入乐后便成为别席离宴的绝唱。 ( 2分) 1诗中写饯别饮酒为什么用 “ 更尽 ” 而不用 “ 更进 ”。 ( 3分) 答: 1诗的前两句除交代送别时间、地点与环境外,还有其它作用,请写出两点来。 ( 3分) ( 1) ( 2) 参考答案: 1《阳关曲》《阳关三叠》 1 “ 更尽 ” 给人以一饮而尽的畅快淋漓之感, 更能表达老朋友之间痛快豪爽之情,传递朋友之间的深厚情意。 (本题 3 分,意思对即可) 1( 1)以此地美景暗示关内外环境的巨大反差( 2)作者留客之心,不舍之情寓于美景之中(本题 3分,意思对即可) 3A教育 中小学课外辅导专家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 38 号逸升轩 520 室(首师大对面) 电话: 68437068 88422360 网址: 湖北省黄冈市 2020年初中升学统一考试 过零丁洋 (文天祥 )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7.诗中以“风飘絮”、“雨打萍”的形象比喻,抒写了 的悲哀;借 和 两个地名,暗示了形势的险恶和作者境况的危苦。 (2分 ) 8.结合我国历代名人志士对待生死的价值观,举例谈谈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 (2分 ) 答: 参考答案: 7.国破家 亡 惶恐滩 零丁洋 (2分,第 1空 1分,第 3两空各 ) 8.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一片丹心垂于史册,映照千古,诗句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如: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慨。 (2 分,意近即可。 其他符合要求的答案亦可 ) 河源市 2020年高中阶段字校招生考试 (一 )(6分 )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 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5.诗中运用比喻表现宋朝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句子是第 联。 (1分 ) “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 这句千古名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答: (3分 ) 7.律诗中的第二联又称颔联、第三联又称 —— 联。 律诗对这两联在形式方面的特殊要求是:。 (2分 ) 参考答案: 5. 1分 第二联 (或颔联 ) 6. 3分 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