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中考一轮复习知识梳理与强化训练(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角度射到 0 点,经平面镜的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 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使 ∠i 减小,这时 ∠r 跟着减小,使 ∠ i 增大, ∠r 跟着增大, ∠r 总是 ∠i ,说明 (2)如图乙,把半面纸板 NOF 向前折或向后折,这时,在 NOF 上看不到 ,说明 ,公路边设有一个大平面镜,我们从镜中看到一辆汽车向东驶到十字路口向右拐弯,这辆车实际上是向 ___________行驶,向 ___________拐弯。 ,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 30176。 ,经镜面反射后,反射光线刚好沿原路返回, 则两块平面镜之间的夹角是 __________。 6 32 题 38 题 第 7 题 ,水平桌面上斜放着一个平面镜,桌面上有一个小球向镜面滚去,要使平面镜中小球的像沿竖直方向向下落,则镜面与桌面之间的夹角应为 ____________。 , 在方框中画出适当的平面镜,并完成光路。 31. 32.如图所示,平面镜上方有一竖起挡板 P,在 AB和 CD之间的区域内可以看见挡板左侧的一个发光点 S在平面镜中的像,在图中找出挡板左侧这个发光点的位置。 33.已 知一点光源 S,发出的两条光 线,经镜面反射后,反射光线分别是 AB和 CD,通过作图确定出点光源 S的位置。 35.( 1)如图所示,点光源 S在镜面中所成的像为 S’ ,试确定平面镜的位置及 SA的反射光线; ( 2)如图所示,平面镜前有一个点光源 S,其中一条光线经过平面镜反射后经过 A点,画出这条光线。 和 生活 中常用到下列光学器具: ① 显微镜 ② 穿衣镜 ③ 潜望镜 ④ 老花镜 ⑤ 汽车观后镜 ⑥ 近视镜。 其中利用光的反射定律制成的是 ( ) A. ①②④ B. ①④⑥ C. ②③⑤ D. ③④⑥ 37.电 视机遥控器可以发射一种不可见光,叫做红外线,用它来传递信息,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 不把遥控器对准电视机的控制窗口,按一下按钮,有时也可以控制电视机,这是利用(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折射 C、光的反射 D、光的可逆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 20176。 时,反射角也为 20176。 B. 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 C. 入射角增大 5176。 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 5176。 D. 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 的反射定律 7 所示,暗室中 A 点放一支燃烧的蜡烛,墙壁上有一面平面镜 MN。 室中甲、乙、丙、丁四个同学中能通过平面镜看到烛焰的是 ________。 ,一间房子的墙壁上挂着一面平面镜 MN,其对面的墙上有一窗户。 A 为人眼,试作出人眼 A从镜子里所能看到的窗子外面的景物范围 41.如图 15所示, — 束光射向三棱镜,画出这束光两次折射的大致光路。 A BA CA DA 33 题 30176。 34 题 S S’ S AS ( 1) 35 题 ( 2) A 30 题 7 42.画出光线 AO经过半圆形玻璃砖折射后的光路图.( O为圆心) ⑤ 通 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 的关系,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 ,在观察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橡皮泥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是虚像 B平面镜成像遵循光的反射规律 C橡皮泥与像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D把橡皮泥移近平面镜时,它的像会远离平面镜 12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如果有 3mm厚和 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________mm 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3)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将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使点燃的蜡烛在两个不同的位置,分别测出物距和像距相等的两组数据,得出实 验 结 论 之 一 :“ 像 距 与 物 距 相 等 ”。 你 认 为 这 种 方 法 是 否 合 理。 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 为玻璃板, B 为点燃的蜡烛, C 是和 B完全相同但未点燃的蜡烛。 我们在玻璃板中看到 B 的像是因光的 所形成的虚像。 当把 C移到 B 的像所在的位置时,无论怎样沿水平桌面移动蜡烛 C都不能使C 与 B 的像完全重合,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眼睛透过玻璃板看见的“蜡烛 C”实际上是 (选填“光的反射所形成的虚像”、“光的 折射所形成的虚像”或“蜡烛 C本身”)。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某同学用玻璃板、相同的两个 棋子 A和 B、刻度尺、白纸、橡皮泥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 17所示. (1)在寻找棋子 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棋子 ▲ (选填 “ A”或“ B” )这一侧观察,移动玻璃板后的棋子月,使它与棋子 A 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 (2)实验中使用刻度尺,是为了测量 ▲ ; (3)移开棋子 B,用白纸做屏幕放在该位置,直接观察白纸,通过 ▲ 现象,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⑥ 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 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实际的是 ( ) ,被照者应站在距 镜头二倍焦距以外 ,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 ,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 2. 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发生折射,图 1中描述折射的四幅光路图正确的是 ( ) 8 、乙两物体的成像情况.实验时甲、乙两物体直立于光具座上,且甲物体比乙物体长些,它们经凸透镜成像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若它们都成放大的实像,则甲的像一定比乙的像长 B. 若它们都成等大的实像,则甲的像一定比乙 的像短 C. 若它们都成缩小的实像,则甲的像一定比乙的像长 D. 不论成放大还是缩小的实像,甲的像都有可能比乙的像短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已测得凸透镜的焦距为 8cm,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如图所示,调节光屏位置,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像,则在光屏上观察到的像是( ) l2cm,将物体放在主光轴上距透镜中心 7cm处,物体经透镜在光屏上所成清晰像是 ( ) A.正立、放大的虚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等大的虚像 ⑦ 通过观察和实验,指导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比较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不同现象。 4所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