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中级经济法辅导(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的名义与第三人订立合同;( 3)委托合同中的受托人可以以 委托人 的名义 ,也可以以 自己 的名义与第三人订立合同,但如果以自己的名义与第三人订立合同,则负有披露义务。 代理人直接向 第三人 进行意思表示。 由于 代人保管物品 不涉及第三人,因此不属于代理。 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 独立地 进行意思表示。 由于 传递信息 、 居间行为 不能独立地进行意思表示,因此不属于代理。 代理行为的法律后果直接归属于 被代理人。 因此,在无权代理的情况下,不对被代理人产生任何法律效力。 【例题】下列行为中,属于代理行为的是( )。 物品行为 【答案】 D 【解析】( 1)在居间合同中,居间人只是向委托人报告订立合同的机会或者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不能独立地对第三人进行意思表示,因此,选项 A不属于代理;( 2)在行纪合同中,行纪人只能 以自己的名义 与第三人订立合同,因此,选项 B不属于代理;( 3)代人保管物品与 第三人 没有关系,因此选项 C不属于代理;( 4)保险公司的业务员是在代理权限内,以保险公司的名义,独立地、直接向投保人(第三人)进行揽保行为,由被代理人(保险公司)承担保险合同责任,因此,选项 D属 于代理。 五 、代理的适用范围 可以代理的行为 代理适用于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或者终止权利义务的法律行为,也适用于法律行为之外的其他行为(如申请行为、申报行为、诉讼行为)。 不能代理的行为: 13 ( 1)依照法律规定或行为性质必须有本人亲自进行的行为(如遗嘱、婚姻登记、收养子女); ( 2)具有严格人身性质的行为(如约稿、预约绘画、演出); ( 3)违法行为不得适用代理。 【例题】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下列行为中,可以进行代理的是( )。 【 答案】 D 六 、授权不明的责任界定 在委托代理中,授权委托书应当载明代理人的姓名或名称、代理事项、代理的权限范围和代理权的有效期限,并且由委托人签名盖章。 授权不明 的,被代理人应当对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代理人负连带责任。 【案例】 2020 年 4 月 1 日甲委托乙以 2- 3 元的价格去买矿泉水,但在授权委托书中未明确矿泉水的数量。 4 月 3 日,乙代理甲以甲的名义和丙签订了 100瓶矿泉水的买卖合同(合同标的额 250 元),丙于当日向甲送货,但甲拒绝付款。 在本案中,甲对乙的授权属于“授权不明”,因此被代理人甲应当 对第三人承担合同责任,代理人对第三人负连带责任。 如果甲拒绝付款,丙可以要求代理人乙支付 250 元的货款。 乙对外承担连带责任后,可以向被代理人甲进行追偿,因为被代理人承担“最终的”合同责任。 【例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规定,被代理人出具的授权委托书授权不明的,应当由( )。 A、 被代理人对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代理人不负责任 B、 代理人对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被代理人不负责任 C、 被代理人对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代理人负连带责任 D、 先由代理人对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代理人无法承担责任的,由被代理人承担责任 【答案 】 C 代理授权不明 的情况下,如果善意相对人有理由相信代理人有代理权的(表见代理),该代理行为有效,直接由被代理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例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规定,被代理人出具的授权委托书授权不明的,应当由( )。 ,代理人不负责任 ,被代理人不负责任 ,代理人负连带责任 ,代理人无法承担责任的,由被代理人承担责任 【答案】 C 【解析】( 1)授权委托书授权不 明的,被代理人应当对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代理人负连带责任;( 2)代理授权不明的,属于表见代理,被代理人应当承担代理的法律后果。 【例题 1】甲公司未授予王某代理权,王某以甲公司名义与乙企业实施民事行为,甲公司知道该事项而不作否认表示的,王某所为的代理行为的法律后果应由甲公司承担。 ( ) 14 【答案】√ 【解析】在无权代理的情况下,如果经过本人追认或者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义实施民事行为而不作否认表示的,视为有权代理,无权代理人所为代理行为的法律后果归属于被代理人。 【例题 2】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下列情形中 ,属于代理权滥用的是( )。 ,损害被代理人的利益 【答案】 ACD 【解析】选项 B属于无权代理。 第 四 节 经济法的实施 本节大纲: 一 、 经济法实施的概念 经济法的实施是指经济法主体使经济法律规范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实现的活动 二 、 违反经济法的法律责任及其实现 ( 一 ) 经济法责任的概念 经济法责任是指经济法主体因实施了违反经济法律规范的行为而应承担的法律 后果 ( 二 ) 违反经济法的法律责任形式 违反经 济法的法律责任形式主要有三种 民事责任 行政责任 刑事责任 ( 三 ) 经济法责任的实现 经济法责任的实现是指经济法责任确定后当事人因此而产生的经济职责经 济义务或其他负担 三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 ( 一 ) 仲裁 仲裁是指仲裁机构根据纠纷当事人之间自愿达成的协议以第三者的身份对所 发生的纠纷进行审理并作出对争议各方均有约束力的裁决的解决纠纷的活动 仲裁的基本原则包括自愿原则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公平合理地解决纠纷原则仲裁组织依法独立行使仲裁权原则一裁终局 原则 仲裁法的适用范围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 合同纠 纷和其他财产纠纷可以仲裁与人身有关的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 以及由强制性法律规范调整的法律关系的争议行政争议不能仲裁 仲裁协议仲裁协议包括合同中订立的仲裁条款和以其他书面方式在纠纷发 生前或纠纷发生后达成的请求仲裁的协议 仲裁协议具有以下效力仲裁协议中为当事人设定的一定义务不能任意 更改终止或撤销合法有效的仲裁协议对双方当事人诉权的行使产生一定的 15 限制仲裁协议具有排除诉讼管辖权的作用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或 无效不影响仲裁协议的效力 仲裁协议对仲裁事项或仲裁委员会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当事人可以补充协 议达不成补充协议的仲裁协议无效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仲裁协议无效约定的仲裁事项超过法律规定的仲裁 范围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仲裁协议一方 采取胁迫手段迫使对方订立仲裁协议的 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未声明有仲裁协议人民法院受理 后另一方在首次开庭前提交仲裁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当驳回起诉但仲裁协议无效 的除外另一方在首次开庭前未对人民法院受理该起诉提出异议的视为放弃仲裁协 议人民法院应当继续审理 仲裁程序 仲裁的申请和受理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向仲裁委员会递交仲裁协议 仲裁申请书及副本 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书之日起日内决定是否受理 仲裁庭的组成仲裁庭可以由名仲裁员或名仲裁员组成仲裁员有法定 回避情形的必须回避当事人也有权提出回避申请 仲裁裁决仲裁应当开庭进行当事人协议不开庭的仲裁庭可以根据仲 裁申请书答辩书以及其他材料作出裁决仲裁一般不公开进行 当事人应当对自己的主张提供证据并有权申请证据保全 申请仲裁后当事人可以自行和解达成和解协议的可以请求仲裁庭根据和解 协议作出裁决书也可以撤回仲裁申请 仲裁庭在作出裁决前可以先行调解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与裁决书 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裁决按多数 仲裁员的意见作出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仲裁效力当事人应当履行仲裁裁决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 人可以按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当事人提出证据证明裁决有依法应撤销情形的可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个月 内向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 ( 二 ) 行政复议 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 权益依法向特定行政机关提出申请由受理该申请的行政机关对原具体行政行为依 法进行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活动 行政复议的范围行政复议法对可以申请行政复议的情形 和不得申请行政 复议的事项作出了具体规定 行政复议程序 复议申请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 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但是法 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日的除外 行政复议申请已被行政复议机关依法受理的或者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先向复议机 关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在法定行政复 议期限内不得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16 复议管辖根据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的不同类型及级别行政复 议法分别规定了具有行政复议管辖权的行政复议机关申请人应当 依法向具有管辖 权的行政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 复议受理行政复议机关收到行政复议申请后应当在日内进行审查并 决定是否受理 复议决定行政复议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日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 但是法律规定的行政复议期限少于日的除外 行政复议机关作出行政复议决定应当制作行政复议决定书并加盖印章行政 复议决定书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 被申请人应当履行行政复议决定不履行或无正当理由拖延履行的行政复议机 关或有关上级行政机关应当责令其限期履行 ( 三 ) 诉讼 诉讼是指人民法院根据纠纷当事人的请求运用审判权确认争议各方权利义务 关 系解决经济纠纷的活动 诉讼管辖诉讼管辖是指各级人民法院之间以及不同地区的同级人民法院 之间受理第一审经济案件的分工和权限管辖有许多种类其中最重要的是地域管 辖和级别管辖 地域管辖地域管辖分为一般地域管辖和特殊地域管辖 级别管辖是根据案件的性质影响范围来划分上下级人民法院受理第一 审经济案件的分工和权限 诉讼参加人诉讼参加人包括当事人和诉讼代理人当事人包括原告被告 共同诉讼人诉讼中的第三人诉讼代理人包括法定代理人指定代理人委托代 理人 诉讼时效 ( 1) 诉讼时效的概念。 诉讼时效 , 是指权利人不在法定期间内行使权利 而失去诉讼保护的制度。 ( 2) 诉讼时效期间的概念和种类。 诉讼时效期间 , 是指权利人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其民事权利的法定期间。 《 民法通则 》 规定 , 诉讼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 , 但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 20年的 , 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诉讼时效期间可分为以下两种 : 普通诉讼时效期间。 《 民法通则 》 规定 , 普通诉讼时效期间为 2年。 特别诉讼时效期间。 《 民法通则 》 规定 , 身体受伤害要求赔偿的 ; 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 ; 延付或拒付租金的 ; 寄存财物被丢失或损毁的 , 诉讼时效期间为 1年。 ( 3) 诉讼时效的中止 、 中 断与延长。 诉讼时效的中止 , 是指诉讼时效进行中 , 因发生一定的法定事由而使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 , 暂时停止计算诉讼时效期间 , 以前经过的诉讼时效期间仍然有效 ,待阻碍诉讼时效进行的事由消失后 , 继续计算诉讼时效期间。 《 民法通则 》 规定 ,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 6个月内 , 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 ,诉讼时效中止。 从中止诉讼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 , 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诉讼时效的中断 , 是指在诉讼时效进行中 , 因发生一定的法定事由 , 致使已经经过的诉讼时效期间统归无效 , 待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消除后 , 诉讼时效 17 期间重新计算。 《 民法通则 》 规定 , 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 、 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 诉讼时效的延长 , 是指人民法院对已经完成的诉讼时效 , 根据特殊情况而予以延长。 审判程序审判程序包括第一审程序第二审程序等 第一审程序第一审程序分为普通程序和简易程序 第二审程序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日内向上 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 之日起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执行程序对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和其他应由人民法院执行 的法律文书当事人 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 行申请执行的期限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双方或者一方当事人是公民的为年双方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为个月 本节串讲: 这一节要记的内容多,从以往考试题中看,考到第一章,这一节一般都会考到。 一 、 违反经济法的法律责任 知道有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就成。 民事责任 民事责任主要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 行政责任 ( 1)行政处罚包括 :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 ( 2)行政处分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刑事责任 ( 1)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 2)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