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中央、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卷(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C ,合同一方当事人对复议决定不服而向人民法院起诉,应以 ( )为被告。 C ,合同一方当事人对复议决定不服而向人民法院起诉,应由 ( )。 (二 )阅读下面的案例,作答第 115~117题。 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错选、少选不得分;每小题 2分,共 6分 ) 在实施地方机构改革后,某省财政厅税政处人员编制从原来的 7人减少到 4人,实有人员 4人。 人 员精简了,扯皮的事少了,但该处张处长却感到事务繁忙、没有头绪,事情还是那么多,原来两个人干的活现在压到了一个人身上。 因此,该处又从下面的一个县的财政局借调了一名办事员,该县财政局领导也很支持和配合。 张处长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办法,将来这位办事员离开了,还可以从其他县借调人员,既不占编制,还不用发工资。 ,你认为主要原因有 ( )。 ( )。 ( )。 ,不享受正式公务员的待遇 机构改革的关键是转变政府职能 五、公文纠错题 (共 10 分 ) 阅读下面的公文文稿,作答第 118~122题。 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错选、少选不得分,每小题 2分 ) 同意你校设立新材料研究室的请示 东海市职业学校: 你校东职发[ 1998] 9号《东海市职业学校关于设立新材料研究中心的请示》以及东职发[ 1998] 15号文收悉,经研究讨论,兹批复如下: (一 )不同意在你校设立新材料研究中心,其理由恕不详述。 (二 )目前可在你校先行设立新材料研究室。 (三 )拟原则同意在你校修建新材料检测实验楼,有关 具体事宜待专门批复。 专此函复。 东海市教育局 一九九八年五月三十日 ( )。 ( )。 “你校” 之处是 ( )。 ,后引标题 ,又引标题 ,没有引标题 ( )。 ( )。 A.“兹”、“收悉”等词语过于简单 B.“拟原则同意”语意含混 C.“经研究讨论”中“讨论”二字多余 D.“专此函复”不能用作本文的结语 六、综合分析题 (共 10 分 ) 阅读下面的材料,作答第 123~127题。 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错选、少选不得分,每小题 2分 )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指出,二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使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迈上了一个大台阶,商品短缺状况基本结束,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中日益明显地发挥基础性作用,经济发 展的体制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开放型经济迅速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我们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前两步战略目标,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 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现代化建设的前两步战略目标”是指 ( )。 ①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 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②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 1980年翻两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③第二步,到 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达到人均 1000美元,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④第二步,到 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人均 800美元,实现小康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的目标是 ( )。 、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5000美元,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基本实现现代化 4000美元,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二十 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的成就说明 ( )。 ( )。 127.“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是指 ( )。 经济向市场经济的重大变化 : 2020 年中央、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 《公共基础知识》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判断题 1.√ 2. 【解析】理论无论正确与否都可以用来指导实践,只是两者产生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前者是促进社会的发展,后者是阻碍社会的发展。 3.√ 4. 【解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逻辑证明只是一种推理过程,是思维方法,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5. 【解析】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所以社会主义不是贫穷。 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就是要发展生产力。 由此可见,在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强调经济对政治的基础和决定作用,这是主要的,而政治对经济的反作用是次要的。 只有经济搞好了,政治才能搞好,社会主义才能实现。 6. 【解析】社会主义承认社会价值,但同时社会主义也承认个人价值,而且认为只有让个人价值得到充分的实现,才能真正实现社会价值。 7.√ 8.√ 9. 【解析】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而不是两大主流。 10. 【解析】宏观调控 和市场经济都是资源配置的方式,市场经济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可能带来不公平的现象,所以我们还需要通过宏观调控来解决公平的问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只有通过宏观调控和市场经济的共同作用才能解决公平和效率之间的矛盾。 此题中的“完全解决”一词太绝对了。 11.√ 12.√ 13. 【解析】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除非法律、法规规定必须先申请行政复议的,行政争议当事人可以自由选择申请行政复议还是行政诉讼。 其中,对于侵犯已经依法取得的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具体行政行为,必须首先申请行政复议。 由此可见,并 不是所有的行政行为都可以既能申请行政复议,又能提起行政诉讼的。 14.√ 15.√ 16.√ 17. 【解析】新颁布的《公务员法》明确规定:解除降级、撤职处分的,不视为恢复原级别、原职务。 18. 【解析】我国法律制度并没有规定行政领导不得在事业单位兼任实职或者名誉职务。 相反,实际上有很多行政领导是在事业单位有兼职的。 19. 【解析】行政决策是指各种组织在管理活动中为了达到目标所做出的决定,分析面临的问题,然后寻求不同的方案,并加以优化选择的过程。 而且广义上的决策包括了执行的过程。 决策和执行是一个连续的统一的过程。 20.√ 21.√ 22. 【解析】接受上行文的受文者多是上级政府部门或机关。 上行文多为请示报告,需要在一定期限内予以回复,这对受文者是一个具有强制性的规定。 23. 【解析】通知基本上是下行文,但也允许主送平级和不相隶属的机关。 24.√ 25.√ 26.√ 27.√ 28.√ 29. 【解析】 2020年 4月,在非洲统一组织和欧洲联盟主持下在开罗举行了一次非欧首脑会议,首脑会议通过了宣 言和行动计划,其中论及贸易和市场准入,故原命题错误。 30.√ 31. 【解析】 2020年 6月 26日,中、日、法、德、英、美六国 16个中心组成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公益协作组同时宣布人类基因组“工种框架图”绘制成功。 32.√ 33. 【解析】在第二十七届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共夺得了 28枚金牌、 16枚银牌、15枚铜牌,位居金牌榜和奖牌榜第三位。 34. 【解析】 2020年申奥口号为:新北京,新奥运。 二、单项选择题 【解析】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对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 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惟一标准。 【解析】马克思主义认为,唯物主义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也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归根结底,是物质世界的产物。 意识的存在依赖于人类的存在,只有人类的存在,意识才会存在,这一观点也正是唯物辩证主义的观点。 【解析】一般是从个别中抽象出来的共同具有的特性。 每个个别都具有一般的共性,所以每个个别都是一般。 但是个别还具有一般所不包括的特性,所以一般不是个别,也不能包括个别。 【解析】认识的客体是进入人的实 践领域并与主体相关联的客观存在,即人的实践和认识的对象,主要包括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三种形式。 【解析】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中有质的区别的两个阶段。 感性认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上升为理性认识,同样,理性认识必须应用到实践中来,才能改造世界,所以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解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思想上层建筑要通过政治上层建筑来体现并保证其实现。 【解析】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有力 地推动和保证了拨乱反正与全面改革的进行,是中国共产党的一次历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