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世界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分析(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2020年第 3 期 11 从产业格局看,全球 90%以上的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软件及 网络浏览器等基础软件和大部分通用套装软件、高端软件产品被美国公司所垄断,绝大部分产品标准的控制权也掌握在美国手中 ; 从区域分布看,在全球软件市场中,美国软件市场是发展最为成熟的地区市场,代表了软件市场与技术发展的方向 ;从发展趋势看,网络化对软件产业的影响是巨大和深远的。 美国正将重点转移到网络软件的核心技术和产品上,以微软为代表的世界软件巨头正试图在网络时代建立新的垄断联盟 ; 从国际产业分工来看,美国公司掌握着多数软件核心技术,又有非常完善的风险投资机制,资金供给相对充足。 因此,美国的软件产业优势主要集中在技术、 资金密集的软件领域,如平台类软件、基础类软件和大量的创新软件产品等 ; 从产业组成上来看,美国的软件产业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以商业销售或租赁为目的,设计和生产软件产品的公司;二是开发因特网和电子商务技术,提供网上信息和服务的公司;三是专为计算机提供软件服务的公司。 美国软件产品主要分为系统基础设施软件(占 23%)、应用软件(占 51%)、软件开发工具(占 26%)三大类。 ( 3)信息内容产业一马当先,引领发展方向。 信息内容产业,或者说数字内容产业,在美国一般被称为“电子内容( econtent)产业”。 可以说,信 息内容产业是在美国诞生和成长起来之后,才逐渐被世界各国所认识和重视的。 美国的信息内容产业,也一直是世界信息内容产业的领跑者和风向标。 二、 2020 年世界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特点 在经历了 2020 年的增长高峰后, 2020 年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一)技术标准和知识产权成为争夺产业制高点的重要手段进一步凸显 IT研究 2020年第 3 期 12 电子信息产业是一个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产业,而作为一种重要的竞争手段,技术标准和知识产权的争夺已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 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在核心技术和关键领域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从企业拥有技术 专利的排名来看,在美国专利与商标局公布的最新专利排名中,世界最大的计算机服务公司 IBM拥有的技术专利连续十三年保持了世界第一的位置, 2020 年拥有专利数量为 2941 件,比位居第二的佳能公司高出 1113 件。 在计算机领域, 2020 年, 64 位处理器发布、双核处理器进入个人电脑领域、液晶显示器成为主流、笔记本电脑越来越大众化、各种配件同步升级换代,美国 Intel 和 AMD 公司因为掌握核心关键技术而成为主导产业发展的领导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产业的垂直整合能力,控制着整个产业的游戏规则。 在软件领域,如果企业的 产品或服务能领先成为事实标准,就能产生锁定效应,从而获取高额市场利润, 2020 年,在网格计算标准方面, Globus 联盟、IBM 和 HP 等联合 发布了新的网格标 准草案 WSRF(Web Services Resource Framework),在 Linux 标准方面,中、日、韩就三国的双字节语音输入、语音打印输出、字库、公文传递等内容提出相应标准,同时加强与 FSG 合作,开展标准化基准 (LSB)版本 2()的翻译转化测试认证工作。 在通信领域,绝大多数通信技术领域的专利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美国在语音通信、信息 传输、图像通信、多路复用通信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而日本在图像通信、传输技术专利方面表现较为活跃。 此外,韩国在通信技术方面的专利数量已超过德国、荷兰、法国、加拿大、英国和瑞士等国家。 (二)设计个性化和生产规模化成为电子信息产品的显著特征 随着技术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个性化逐渐成为潮流,人们对电子IT研究 2020年第 3 期 13 信息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这也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特点。 为了适应市场的这一变化,柔性生产技术得到快速发展,满足不同消费群需求的产品应运而生。 同时,电子信息产品大部分具 有显著的规模经济效益,达不到一定生产规模,产品则很难在市场竞争中立足。 目前,产品的生产规模要求越来越大,跨国公司彩电年产量一般在 400 万台以上,个人计算机(通信产品)年产量规模普遍在 500 万台 (万线 )以上,彩管产量 300 万只以上,片式电阻的月产量甚至达到 100 亿只以上,主要片式钽电容器生产企业年产量均在 15 亿只以上。 因此,电子信息产业进入门槛越来越高,没有巨额的资金投入,很难形成真正有竞争力的产品。 (三)制造环节利润率进一步下降 近年来,电子信息产业制造环节利润持续下降,而产品设计能力、特别是外观设计能力 成为满足消费者体验的关键成功因素。 2020 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 38411 亿元,同比增长 %,然而利润却只有 1307 亿元,同比增长仅为 %,行业利润率降至 %的谷底。 而韩国很多企业重视消费者体验,如三星电子遵循贴近市场需求的产品设计路线,在全球各地设立了多家设计学院,并与国际知名的 Parsons School of Design 合作,设立了 Samsung Art and Design Institute,以激发员工外观设计创意。 为了贴近市场需求,三星电子还在全球设立了 13家研发中心, 专门从事面向当地市场产品的研发,定期调查消费者需求,再针对他们的需求进行个性化的外观设计。 (四)竞争与合作成为跨国公司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跨国公司凭借其领先的技术和产品优势、强大的研发能力和人才基础、卓越的品牌形象、世界化的物流网络、巨大的资金规模、丰富的管理经验,在世IT研究 2020年第 3 期 14 界范围内配置、整合和利用资源,成为世界电子信息产业国际分工的主导力量,从而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世界产业竞争格局。 跨国公司之间一方面进行激烈的市场竞争,甚至发生购并。 另一方面,出于商业模式的变迁或研发成本与风险等考量,跨国公司之间也进行不同层 次的合作。 在同一竞争行业内,如集成电路领域,技术发展到 65 纳米以后,更多厂商选择联合研发和制造,如 ST、飞利浦和飞思卡尔合作的 Crolles2 微电子联盟, IBM、英飞凌、特许和三星组成的65纳米和 45 纳米技术项目,以富士通、 NEC 电子、瑞萨和东芝为核心,包括 11家主要的日本半导体制造商组成的半导体前沿技术公司研发协会 ( Selete) ,台联电、 ARM、 Artisan、美国国家半导体和 Synopsys 之间的五方合作等。 在不同行业之间,摩托罗拉宣布与 Google 建立合作关系,将在其手机里加入具有Google 搜索引 擎功能的软件,用户可以用手机进行网上搜索,同时用户还可以对地点进行精确查找;松下、三星与美国有线电视运营商 Comcast 的合作,共同推广高清电视机顶盒;摩托罗拉与柯达签定了长达 10 年的合作计划,使手机用户可以使用快捷键方便地进行图片的发送、存储和打印等。 (五)亚太地区的地位愈发凸显 当前,电子信息产业的国际梯次转移趋势方兴未艾。 发达国家在加强技术创新的同时,把相对成熟的产品和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作为世界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最快的地区,亚太地区无疑吸引了最多的投资者。 在计算机领域,亚太地区在世界计算机产业格局 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 2020 年亚太地区占世界计算机类产品市场份额达到 %,比 2020 年提高了近 2 百分点。 2020 年,由于价格、以及 笔记本 市场的火爆等因素拉动,整个亚太地区(不包括日本) 2020年的整个 PC 销售量达到了 4110 万台,增长率达到了 5 年以来的最高点,达到IT研究 2020年第 3 期 15 18%。 在软件领域,由于软件业的分工越来越细,软件和服务的国际外包也越来越普遍,特别是一些劳动密集型软件生产环节 ,正在加速向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转移。 在半导体领域,到 2020 年 12 月份,亚太地区的半导体销售收入占世界销售收入的 %。 在电信领域,近年来,亚太地区逐渐发展成为世界移动通信的制造中心和世界最大的移动用户市场。 未来几年,亚太市场将成为欧美市场之外的第二大区域。 这些重要领域发生的情况表明,世界电子信息产业的重心正在全面向亚太地区转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