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sns研讨会全程文字稿(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dget上面停留的时间是多少。 你就写这么几行话,够可以融到资。 牟志坚:我们做的不仅仅是聊天室,我们主要还是 1对 1的聊天,我们主要是视频聊天和语音聊天。 戴志康:语音聊天肯定也需要一个 API吧。 牟志坚:不需要。 廖伟:大家好。 我是来自北京分众传媒的,我们公司本身叫热酷(音译)。 我本身是做通信行业的,是去年年底转过来做热酷(音译)的。 我们希望在 ,可以做到 ,所以我很赞同谢文老师的划分,互联网慢慢地会像传统行业一样,成长为一个平台提供商、服务提供商这样一个产业链的环节。 我们公司的定位,希望在这个产业链条里面可以做到一个应用提供商,一个优秀的应用提供商。 目前我们公司开发的 widget 产品,前期主要是跟图片和相册有关的产品,现在开发了一个产 品叫做魔法相册。 现在已经跟国内绝大部分已经开放了 API的网站,包括刚才戴总提到的搜狐、 Myspace都在合作。 包括我们没有开放的 API的 BLOG我们也有一些深度的合作。 后期我们在做一些新的 widget,我们是希望借助于 ,我们希望可以在这个行业里面让大家一起来立足于我们自己的强项,我们是想做一个很好的应用提供商。 这就是我和我的搭档为什么要做这个的前提。 从北美的经验来看,好的应用超过了 2020个 ,我们希望在这个产业链条里面可以做一个很好的 widget,做一个优秀的 :去年研究这个行业的比较多,在这个行业里面研究比较早的还有一个朋友,就是孔铁山,他以前在网址上面有一个 ID叫做 CNSAS,他用这个 ID开始写博客是从 05年开始的。 那么你怎么看这个事情。 孔铁山:一个是论坛游 50万个安装量了,现在在推 UCenter ,你们怎么推广论坛和 UCenter Home。 李明顺:我不是做技术的,可能回答得不准确。 你问论坛和 UCenter Home 什么关系。 其实大家看到了一个易拉宝,一个叫做 Ucenter这是一个用户中心,那么 UCenter Home是围绕 UC的应用或者是组建的软件。 其实,我们公司所有的产品都是基于 UC开发的,不是过去意义上的完整的软件。 由于这里面是没有注册环节的,而用户注册的中心包括用户的身份信息、行为信息的记录,都在 UC上面。 这个 UC是在网站的 服务器 上面。 孔铁山:这个我可以理解,但是很多的站长可能不能理解,就是这些收入是从哪里来的。 李明顺:我们第一收入是广告,第二收入是会员捐赠,第三个收入是会员收费。 孔铁山:我们说一下广告收入,如果这个网站安装了 UCenter Home 以后,很多的用户到了 UCenter Home上,我觉得在相同的访问量下,论坛的广告点击会大于 UCenter Home.这个区别是非常重要的。 李明顺:请运营问占的给我一些感觉。 请畜牧人的黄伟谈一下,他做了一个网站是畜牧行业。 孔铁山:实际上我想重复一下我的问题,您安装了 UCenter Home,同时您有 Discuz。 论坛,那么在起步一个阶段以后,点击量的差别变化以及广告收入的差别变化,有没有还是说根本没有。 黄伟:我们网站是一个比较行业性专业的网站,那么我觉得 UCenter Home,如果说你是去靠点击率,因为我们是行 业网站,不注重点击率。 很多的人来看你这个社区的人群是不是他们的目标客户,我们可能没有广告,可能你们一个月可以收入几千元,根本维持不了我们这个东西,所以我们不注重点击率方面。 我们可能是注重使用 UCenter Home里面的人群,就是有公司关注到我们的时候,我们怎么样把这个信息反馈到我们用户里面去。 如果真正地投放广告, UCenter Home 肯定没有论坛的 效果 好。 孔铁山:也就是说当用户安装 UCenter Home 的时候,他必然跨过了这个心理门槛,就是收入会发生下降。 黄伟:就我自己的了解,因为我还 做游戏一类的网站,如果使用 UCenter Home 的话,可能在那边不存在流量,很多的刷新都是属于内部的刷新。 点击率可能都没有,有的页面就停留在那里就可以了,不需要去别的地方。 孔铁山:这也是我来之前想了解的。 那么,我重新讲一下康盛推出 UCenter Home 的产品,对于 SNS的影响,我完全有自己的感觉。 我没有做 SNS,基本上属于是旁观者,那么旁观者说话基本上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情况。 我觉得 UCenter Home 的推出,至少是改变了在中国 SNS的一个竞争的模式、格局。 那么,在过去的情况下 , SNS对于大多数的站长来说,由于有比较高的门槛,所以被一些有专业技术的团队垄断,可以说这是一个小的俱乐部。 那么, UCenter Home 出来之后,变成了大家的工具,那么这使很多人迈过了技术的门槛。 第二个影响,使那些原来的专业团队,感到提升了他们的竞争门槛。 我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更多小的站长或者是小的团队,他们有自己线下独特的资源,他可以利用 UCenter Home去做一些他们认为的 ,都是由一些大的团队去做的,那么现在的改变使得那些大的团队会有一些竞争压力。 这种竞争压力我 不知道有多大,校内的人士会感觉到。 不管以后怎么发展, SNS会越来越多,那么相应地插件也会越来越多, widget也会越来越多。 似乎我们很多的 widget感觉到这是一个机会,我们可以很好地发挥。 但是,还有一个问题是, widget当越来越多的时候,同样类型的 widget也会面临着非常强的竞争。 所以,能才的方式是尽快,而不是拖延时间,到后面开发的话,可能依然会很难。 就是这些,谢谢大家。 李明顺:其实您把很重要的今天讨论的话题引出来了。 就是做 UCenter Home或者是 SNS收入怎么办。 或者是怎么样看 待做这个事情的动机。 其实,我想大家都在建,现在洪波搞了一个 5GSNS,那么你做这个是想带来收入还是想做其他的。 今天顾晓斌来了,他们也搞了。 洪波:其实这个跟收入没有太大的关系,一个行业尤其是做互联网的行业,还是需要沟通。 构造这个行业的焦烈的意愿非常强,可以看到在各个地方举办的线下活动的参与人数就知道,交流的意愿非常强。 而且,由于康盛创想的工作导致这个圈子在扩大,越来越多的人成为站长,他们也需要交流。 所以,我们希望做一个垂直的业内人士交流的地方,还是有它的意义。 顾晓斌:本来有一群业内的人 士经常交流,然后以论坛这种方式,相对来讲是比较随便一些的。 那么,像 SNS相对来讲可能有一些更紧密的联系,也方便一些非行业能的评论观点的东西。 相对来讲, SNS更能够拉近整个网站用户之间的距离,这就是我们为什么想上 SNS最重要的理由。 李明顺:那么,我问问你,刚才还是老孔说的,你看中不满中这里面带来的收入。 或者是你怎么样看待它对于你整个网站的影响。 顾晓斌:我没有想到 SNS可以带来收入,我还是希望做这个网站原来是做 资讯 的,比说资讯的深度或者是独家的深度。 一个是时间方面,另外是用户的忠诚度。 另 外,我们通过做 SNS之后,我们发现用户 在线 的时间比 BBS还长了很多, UV转换成PV的数字是多少倍的关系。 李明顺:多少倍。 顾晓斌:至少是 30到 40左右。 在纯粹做资讯的网站之间,这种可能性几乎是没有的。 李明顺:这些 PV是不是炳叔给造的。 炳叔:我觉得刚才洪波跟晓斌都说了,它首先是交流,解决了一个交流的问题,而不是解决盈利的问题。 所以,我想劝大家,如果你没有想清楚,贸然地上很可能丢失钱。 所以,我们 5GSNS上了以后,我们的论坛没有人看了,都去了 5GSNS了。 一秒钟发一个 BLOG, 2秒有 5到 6个回复。 所以,你上 BBS挣钱,你等于是把自己挥刀自贡了。 所以,我劝做媒体的,你赶快上。 比如说你隔壁小区有一个发廊,大家都跑了。 因为媒体本身原来是靠用户转化成 PV,然后卖广告。 那么,现在同质化那么厉害,凭什么去你那个破网站看广告。 李兵:我们不是做媒体的,因为我们蚂蚁网可能在坐的行业内的人士上得比较少一些。 我说一下我自己的看法。 像康盛这边做的 UCenter,我觉得它让很多人 …… 李明顺:其实我们叫做 UCenter Home,我们中文叫做 UCH油菜花。 李兵:其实刚才谢老师说了,整个的行业分为三个层次,标准、平台、应用。 那么,从标准的我们掌握得不是很多,那么在平台这一块,这有 5到 10个领头的同步,那么还有大量的油菜花的使用者。 那么,在这一块,我觉得油菜花的产品,做得比较大的有一个桌面的技术,刚才说的 UCenter和 UCenter Home,最有含量的包括 widget等等,这里面对于大家的技术层面、思想层次、合作层面 其实都是很大的挑战。 这一点可能是我们比较关注的重点,如果一个网站要发展起来,比较大的话,这是第一个要比较关注的。 第二个是 SNS网站在运营的过程当中,对于垂直类的,比如说 5G 等等,因为它有一群比较忠实的用户,像我们大家可能每天都要去。 那么,这个时候用户引导过,够会比较容易一些。 包括油菜花的使用者,他们原来都有 Discuz。 的论坛,那么从开始做这样一个论坛或者是网站的话,那么这种推广和运营,其实也是一个蛮大的挑战。 所以,这方面如果只是单纯地让用户通过邀请的方式,可能效果不是特别好,可能推广方面, 我觉得对能否把这个网站做起来,也是一个很关键的应用。 谭晨辉: UCenter Home 这边出来了以后我们就上了。 我们比 5G Techweb 上得早。 但是我们有一个感受,其实我们在应用,主要是线下的活动比较多,而且他们的关系比较明确,我们觉得这个运营得还可以。 他们早期进来认识得人比较少,而且油菜花站内的人不太多,所以我们加了一些资讯,希望可以出现交互。 我们的现在看来不太好,可能也与炳叔他们有关系,我希望这边可以把三个平台打通了。 实际上,我个人的体会,现在要给他们上帮客的一个理由。 所 以,我们在后面也做了一些工作,实际上我现在可以说一下,我现在的角色有一些变换,帮客现在在运营,另外一个角色我们在专注做 APP的运营。 也已经转到了这个地方来了。 我们大概是这样一个情况,所以可能说身份在变,而不是一个村长。 李明顺:做出来 地址 先告诉我们一下。 刚才一直是男士在讲,刚才有一位女士想给我们讲两句。 舒骋:我来自随锐科技,我们下面有 4个垂直门户,还有两个 4个小区,但是自己每个小区里面都没有超市,每天辛苦地在想,每天进出我们小区的有上千万的人群,怎么样把我们的人留住。 我们现在仅靠我们的编辑在做网站的运营,这样很累。 前期我们从技术到运营的人员都在研究 SNS,也在想怎么样把上千万的人群最后可以留住,提高用户的黏度和忠诚度。 前期我们比较谨慎,半只脚迈进来, 1只半脚还在外面。 我们一直在想 SNS是我们自己做还是拿别人的来做。 前期也有人员说我们在测试 UCenter Home 的产品,测试的结果还不知道。 今天听完了这个会,像谢老师说的,这是大势所趋,没有时间在整个的互联网的生态链上我们不可能自己做所有的内容、所有的环节。 所以,我们也是借力拿来,所以通过这个会议,也想今天跟以后 跟康盛有更好的合作,我们想把他们已有的模式拿过来,怎么样提高我们的竞争力。 谢文: ,但是这个革命特大的好处在哪呢。 以前干的活儿全部白费,包括不只于。 刚才说到的 BBS和以人为中心的 UCenter这样的,这二者之间完全可以。 所以,我觉得这二者是没有必选其一,或者是要毁家革命,不存在这个问题。 它的互联网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人们的需求、行为方式发生了变化,我们在跟而已。 是什么。 一个是通讯一个是服务,。 活。 生活就把所有 的服务全包了。 这包括了工作生活和专业生活。 你只要调整一下角度,包括你的生命力和资源。 舒骋:我们的 4个网站有娱乐门户、体育门户,还有两个 IT 网站。 我们的定位是做互动传媒的平台,也是通过 4个垂直门户,先把人群进行初步的分流。 进来的人有不同的行业分类和兴趣分类。 我们更多地不仅仅是依靠广告,因为进来的人已经越来越多了,我们是希望把他们变成共享方、资源的提供方,把他们变成网站的主体。 现在我们发现我们提供的资讯服务很多的网站都有,用户的黏度、忠诚度比较低。 那么,怎么样让他们进来以后不想走,让他们跟其他的 小区的业主成为朋友,那么让他们一起进行商业活动。 这是我们一直在想的问题。 谢文:我当然很高兴了, 04年我就忽悠这点事,到 08年我看大家都下海了。 这就是决定性的胜利,我觉得以后讨论问题共鸣会很多。 原来我一个人有点声嘶力竭了。 我有一个说法叫做 ,垂直的。 这是什么意思。 看看我们现实,这是石油城里长大的。 有没有矿山城、大学城、义乌小商品成,有的话是一个主业会有一点人口靠这个为生。 但是,这些城市一般都是中小型的城市,大家都想做大,而且大势所趋,你弄不好就变成了别 人的卫星城了,弄不好你就由地级市变成了县级市,然后改城镇了。 这是一个大的形势的转换,我们一定要变成一个大的都会或者是一个大的城市群,像三角洲,比如说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我们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