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cpa无师自通-会计3(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公司按年计算利息。 相关会计处理如下: ( 1) 2020年 1月初购入时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 —— 成本 100 (即面值) —— 利息调整 6 (即溢价) 贷:银行存款 106 ( 2) 2020年 12月 31日计算应收利息和确认利息收入 ①应收利息 2020年应收利息=票面金额 100万元票面利率 10%= 10 万元。 本金 100 6% = 6 贷款摊余成本 105实际利率 ②利息收入 利息收入=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计算该债券的实际利率 r=%。 计算过程如下: 10247。 (1+r) + 10247。 (1+r)2+ 110247。 ( 1+ r) 3= 106 当 r= 8%时: 10247。 (1+8% ) + 10247。 (1+8% )+ 110247。 ( 1+ 8%)= + += (万元) 当 r= 7%时: 10247。 (1+7% ) + 10247。 (1+7% )+ 110247。 ( 1+ 7%)= + + = (万元) 8% r 106 7% (r 8%)247。 ( 7%- 8%)=( 106- )247。 ( - ) r=( 106- )247。 ( - )( 7%- 8%)+ 8% = 247。 (- 1%)+ 8% = (- 1%)+ 8% = 8%- %= % ③计算利息收入(实际利率法) 项目 应收利息 利息收入 溢价摊销 (还本) 本金( 摊余成本 ) ① =面值 票面利率 ② =上一期④ 实际利率 ③ =① ② ④ =上一期 ④ ③ 106 2020. 12. 31 10( 本息 ) 2020. 12. 31 10 2020. 12. 31 10 100 合计 30 24 6 借:应收利息 10 贷:投资收益 (利息收入) 持有至到期投资 —— 利息调整 (即溢价摊销,还本额) 借:银行存款 10 贷:应收利息 10 ( 3) 2020年 12月 31日计算应收利息和确认利息收入 借:应收利息 10 贷:投资收益 (利息收入) 持有至到期投资 —— 利息调整 (即溢价摊销,还本额) 借:银行存款 10 贷:应收利息 10 ( 4) 2020年 12月 31日计算应收利息和确认利息收入,还本 借:应收利息 10 贷:投资收益 (利息收入) 持有至到期投资 —— 利息调整 (即溢价摊销,还本额) 借:银行存款 11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 —— 成本 100 (即面值) 应收利息 10 【例题】 甲股份有限公司于 2020年 1月 1日以 20420万元购入乙公司发行的面值总额为20200万元的公司债券确认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该债券系 5年期,按年付息 ,票面年利率为 6%,实际利率 %,甲公司对债券的溢折价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 2020年 12月 31日应确认该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为 ( )。 【答案】 C 【解析】 2020年末摊余价值= 20420+20420 %- 20200 6%= 2020年末摊余价值= + % 20200 6%= 上例是比较常见的单选题类型。 附:各年期末摊余成本计算表 年份 年初摊余成本 a 利息费用b=ar 现金流量 c 年末摊余成本d=a+bc 每期 摊销利息调整额 e=cb 2020 20420 1200 2020 1200 2020 1200 2020 1200 2020 21200 如果中途改变现金流量情况要调整改变期的期初数 例 如假设 2020年末将赎回 50%,上表为: 年份 年初摊余成本 a 利息费用b=ar 现金流量 c 年末摊余成本d=a+bc 每期摊销利息调整额 e=cb 2020 20420 1200 2020 1200 2020 11200 2020 600 2020 10600 () 其中: 2020年期初数调整= 11200/( 1+%) +600/( 1+%) 2 +10600/( 1+%)3 = 2020年初与 2020年末摊余价值的差= =。 【例题】 沿用前例题,假设题目没有给出实际利率,要求计算实际利率并求各年的摊余成本,其会计处理的步骤包括: ( 1) 计算实际利率。 实际利率是指债券 存续期间未来现金流量折现为 初始 确认时 所使用的利率。 即: 1200/(1+R) + 1200/(1+R)2 +1200/(1+R)3+1200/(1+R)4+ 21200/(1+R)5 =20420万元 R的确定可以使用插入法,设 R= 6%,计算 当前账面价值 = 20200万元, 设 R= 5%,计算 当前账面价值 = ,得出: (R5% )/(6% 5% )=()/(), 确定实际利率为: R= 5% +( 6% 5%) ()/()=% (注意如果题目给出年金现值系数和复利现值系数可直接计算,如本例: 项目 年金现值系数 复利现值系数 利率 5%, 5年期 得出: R= 6%时, 当前账面价值 即面值= 20200万元, R= 5%时, 当前账面价值 = 1200 +20200 = ,然后按照插入法列式计算即可。 下同) ( 2) 计算 2020年 12月 31日该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价值。 2020年末摊余价值= 20420+20420 %- 20200 6%= 20420 = 2020年末摊余价值= = ( 3) 2020年的会计处理是: 借:应收利息 1200 贷:投资收益 持有至到期投资 —— 利息调整 附:各年期末摊余成本计算表 年份 年初摊余成本 a 利息费用b=ar 现金流量 c 年末摊余成本d=a+bc 每期摊销利息调整额 e=cb 2020 20420 1200 2020 1200 2020 1200 2020 1200 2020 21200 以上插入法计算实际利率在会计考试中尚没有考过。 【例题】 (应用前例题条件,改为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甲股份有限公司于 2020年 1月 1日以20420万元购入乙公司发行的面值总额为 20200万 元的公司债券确认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该债券系 5年期,到期一次还本付息且利息不计复利 ,票面年利率为 6%,实际利率 %,发行价格总额为 20360万元,甲公司另外支付交易费用 60 万元。 甲公司对债券的溢折价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计算实际利率和 2020年 12月 31 日该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为。 (实际利率计算: 26000/(1+R)5 =20420万元,计算得出 R=%,其中 26000=1200+1200+1200+1200+21200) 2020年 12月 31日账面价值 2020年 12月 31日账面价值= 20420 %= 2020年 12月 31日账面价值= = 各年的摊余价值计算如下。 年份 年初摊余成本a 利息收入b=aR 现金流量 c 年末摊余成本d=a+bc 每期摊销利息调整额 e=1200b 2020 20420 2020 2020 2020 2020 26000 0 会计处理( 2020年)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 —— 应计利息 1200 贷:投资收益 持有至到期投资 —— 利息调整 ( 2020年)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 —— 应计利息 1200 贷:投资收益 持有至到期投资 —— 利息调整 – 借:银行存款 26000 贷:持有至到期 投资 —— 成本 20200 持有至到期投资 —— 应计利息 6000 (四)贷款和应收款项 1.贷款和应收款项概述 ( 1)贷款和应收款项,是指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 2)贷款和应收款项泛指一类金融资产,主要指金融企业发放的贷款和其他债权,但不限于金融企业发放的贷款和其他债权(注:如委托贷款)。 非金融企业持有的现金和银行存款、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形成的应收款项、企业持有的其他企业的债权 (不包括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的债务工具 )等,只要符合贷款和应收款 项的定义,可以划分为这一类。 划分为贷款和应收款项类的金融资产,与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金融资产, 其主要差别在于前者不是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的金融资产,并且不像持有至到期投资那样在出售或重分类方面受到较多限制。 2.贷款和应收款项的会计处理 贷款和应收款项的会计处理原则,大致与持有至到期投资相同。 也分为三个步骤: ( 1)取得时 金融企业按当前市场条件发放的贷款,应按发放贷款的本金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 一般企业对外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形成的应收债权,通常应按从购货方应收的合同或 协议价款作为初始确认金额。 ( 2)持有期间 ①应收利息=贷款本金贷款利率期限 ②利息收入=贷款和应收款项摊余成本实际利率期限 贷款持有期间所确认的利息收入,应当根据实际利率计算。 实际利率应在取得贷款时确定,在该贷款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保持不变。 实际利率与合同利率差别较小的,也可按合同利率计算利息收入。 ( 3)处置时 企业收回或处置贷款和应收款项时,应将取得的价款与该贷款和应收款项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1.未发生减值 ( 1)企业发放的贷款 借:贷款 — 本金(本金) 贷:吸收存款等 贷款 — 利息调整(差额,也可能在借方) ( 2)资产负债表日 借:应收利息(按贷款的合同本金和合同利率计算确定) 贷款 — 利息调整(差额,也可能在贷方) 贷:利息收入(按贷款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 合同利率与实际利率差异较小的,也可以采用合同利率计算确定利息收入。 ( 3)收回贷款时 借:吸收存款等 贷:贷款 — 本金 应收利息 利息收入(差额) 2.发生减值 ( 1)资产负债表日 ,确定贷款发生减值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贷款损失准备 同时: 借:贷款 — 已减值 贷:贷款(本金、利息调整) ( 2)资产负债表日确认利息收入 借:贷款损失准备(按贷款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 贷:利息收入 同时,将按合同本金和合同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利息金额进行表外登记。 ( 3)收回贷款 借:吸收存款等 贷款损失准备(相关贷款损失准备余额) 贷:贷款 — 已减值 资产减值损失(差 额) 3.对于确实无法收回的贷款 借:贷款损失准备 贷:贷款 — 已减值 4.已确认并转销的贷款以后又收回 借:贷款 — 已减值 贷:贷款损失准备 借:吸收存款等 贷:贷款 — 已减值 资产减值损失(差额) 项目 初始计量 后续计量 资产负债表日处理 贷 款 和应收 贷款: 本金 +相关费用-成本 一般企业应收类: 合同确定价款 摊余成本 -利息收入 -应收利息 -利息调整 【例】一般情况下应收账款按账面余额作为摊余成本 甲公司出售 商品取得含税收入 100万元,货款未收: 借:应收账款 1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因该应收账款为短期应收账款,一般不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 【例】长期应收款按摊余成本计量 2020年 1月 1日,甲公司对乙公司提供一项技术转让,应收价款为 2020万元,分别在2020年末和 2020年末收取 1000万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