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b省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明显增强。 国内生产总值到 2020年力争比 2020年翻两番,也就是 2020年的 GDP 要是 2020 年的 4 倍。 A项中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应该为 3000美元, B 是十五大的目标, D项不是十六大提出的目标。 【解析】江泽民 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一定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 【解析】邓小平说过,国家的主权、国家的安全要始终放在第一位。 当前我们在对外开放经济合作、利用外资和借鉴国外经济的同时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绝不可忘掉把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绝不放弃国家、民族、人民的权益。 【解析】 2020 年 4 月 27 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其第一百零 七条规定:本法自 2020年 1月 1日起施行。 【解析】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是由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 第一,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第二,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第三,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解析】国务院组成部门包括各部、各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和审计署。 选项 A、 C、D是国务院的直属机构和办事机构,而不是组成部门。 【解析】《宪法》第六十条规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 年。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任期届满的两个月以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必须完成下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 如果遇到不能进行选举的非常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以全体组成人员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可以推迟选举,延长本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任期。 在非常情况结束后一年内,必须完成下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 【解析】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加强立法工作, 提高立法质量,到 2020 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二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选项 A、 D是行政处分,而不是具体的行政行为。 选项 B属于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不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解析】同级政府、同级政府各部门、上级政府部门与下一级政府可以联合行文;政府与同级党委和军队机关可以联合行文;政府部门与相应的党组织和军队机关可以联合行文;政府部门 与同级人民团体和具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也可以联合行文。 【解析】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在一个社会里,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是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因为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在思想上、精神上也必然占统治地位。 【解析】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 2020 年 10 月 11 日至14 日在北京举行。 全会认为,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 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有利于维护公有财产权,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有利于保护 私有财产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有利于各类资本的流动和重组,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有利于增强企业和公众创业创新的动力,形成良好的信用基础和市场秩序。 这是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是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基础。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三条规定:“立法应当遵循宪法的基本原则,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坚持改革开放。 ”因此我国的立法必须以宪法为依据,任何法律、行政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解析】文件连续性,即是指对同一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的各个文件之间,应该保持必要的继承关系,不能各自孤立,互相矛盾。 【解析】我国《国家赔偿法》第二条规定,“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 ”同时在第五条规定“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题中选项 A、 C、 D 所列情况都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使职权的公务行为,可适用国家赔偿,而选项 B 所列情况是政府工作人员的私人行为,与行使职权无关 ,因此不适用国家赔偿。 【解析】我国《刑法》第十八条规定: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不负刑事责任。 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危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酌情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解析】“正本”是指具有法定效用,格式规范并具备各种生效标志的正式文本。 “草稿”并不具有法定效用,“副本”不具备所有的生效标志,“定稿”具有法定效用,但并不具备所有生效标志。 【解析】《国家公务员奖励暂行规定》第二条规定,对国家公务 员的奖励,应当坚持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以精神奖励为主的原则。 【解析】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1979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并决定在深圳、珠海、厦门试办经济特区。 1980 年国务院决定进一步开放从大连到北海的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和海南岛。 开放城市实行经济特区的某些政策,扩大自主权。 1985 年国务院又决定进一步开放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区等地区。 1988 年又决定将海南岛改制为海南省,办成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解 析】这句话是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文的表述。 【解析】唯物主义与形而上学在以下几个方面对立: ( 1)联系观点与孤立观点的对立;( 2)发展观点与静止观点的对立;( 3)全面观点与片面观点的对立;( 4)承认矛盾观点和否认矛盾观点的对立,这是最根本的对立,是二者对立的焦点,也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之间的根本分歧。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践在人和世界相互作用中的作用。 干扰项 A否认了实践在人和世界改变中的作用,是明显的事实性错误。 干扰项 B 含义过宽,干扰项 D含义过窄,都不合题意。 C是惟一正确选择。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二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解析】公文效用的生成条件:( 1)公文作者必须依法成立并具有法定职权;( 2)公文内容不得与宪法、法律和上级机关制定的公文相抵触;( 3)公文必须注明作者并加盖印章或由主要负责人签署,必须注明生效年月日;( 4)公文的制发必须履行法定程序与审批手续。 【解析】经济体制是指一定生产关系或经济制度的具 体表现形式,反映社会经济采取的资源配置方式。 依据此定义,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指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所采取的具体形式。 【解析】《行政复议法》第九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由此可以看出,只要行政相对人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不服该具体行政行为的,就可以引发行政复议。 28 .B 【解析】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是建立在近代科学原子论基础上的哲学观点,即把自然科学变成哲学观点,因此这种观点有科学依据, 不否认物质的客观性。 但它把某种特殊的物质形态误认为物质的一般形态。 即用个性来取代共性,也就是不懂得一般和个别之间的辩证关系。 【解析】《国家公务员法》第五条规定,公务员的管理,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 第二十一条规定,录用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 因此,首要原则是公开。 【解析】接受抄送的机关不可以向其他机关抄送;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