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cpa会计教材word版第3章(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59 借:银行存款等 1 25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 —— 成本 1 250 假定在 20 2年 1月 1日, XYZ 公司预计本金的一半(即 625 元)将会在该年末收回,而其余的一半本金将于 20 4年末付清。 遇到这种情况时, XYZ 公司应当调整 20 2年初的摊余成本,计入当期损益。 调整时采用最初确定的实际利率。 据此,调整上述表中相关数据后如表 3— 2所示: 表 3— 2 金额单位:元 年份 期初摊余成本 ( n) 实际利息( b) (按 10%计算) 现金流入( c) 期末摊余成本 ( d=a+bc) 20 2年 1139*[white2] 114** 684 569 20 3年 569 57 30*** 596 20 4年 596 60 656 0 *1 138=684( 1+10% ) 1 +30( 1+10%) 2 +655( 1+10%) 3 (四舍五入) **114=1 138 10%(四舍五入) ***30=625 %(四含五入) 根据上述调整, XYZ 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 1) 20 2 年 1 月 1 日,调整期初摊余成本: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 —— 利息调整 53 贷:投资收益 53 ( 2) 20 2年 12月 31日,确认实际利息、收回本金等: 借:应收利息 59 持有至到期投资 —— 利息调整 55 贷:投资收益 114 借:银行存款 59 贷:应收利息 59 借:银行存款 625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 —— 成本 625 ( 3) 20 3年 l2月 31日,确认实际利息等: 借:应收利息 30 持有至到期投资 —— 利息调整 27 贷:投资收益 57 借:银行存款 30 贷:应收利息 30 ( 4) 20 4年 l2月 31日,确认实际利息、收回本金等: 借:应收利息 30 持有至到期投资 —— 利息调整 30 贷:投资收益 60 借:银行存款 30 贷:应收利息 30 借:银行存款 625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 —— 成本 625 假定 XYZ公司购买的债券不是分次付息,而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且利息不是以复利计算。 此时, XYZ 公司所购买债券的实际利率 r,可以计算如下: ( 59+59+59+59+59+1 250)( 1+r) 5 =1 000(元),由此得出 r≈ % 据此,调整上述表中相关数据后如表 3— 3所示: 表 3— 3 金额单位:元 年份 期初摊余成本 ( a) 实际利息( b) (按 %计算) 现金流入( c) 期末摊余成本 ( d=n+bc) 20 0年 1 O 1 20 1年 1 0 1 20 2年 1 O 1 20 3年 1 0 1 20 4年 1 * 1 545 *考虑了汁算过程中出现的尾差 元。 根据上述数据, XYZ 公司的有关账务处理如下: ( 1) 20 0 年 1 月 1 日,购入债券: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 —— 成本 1 250 贷:银行存款 1 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 —— 利息调整 250 ( 2) 20 0 年 12 月 31 日,确认实际利息收入: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 —— 应计利息 59 —— 利息调整 贷:投资收益 ( 3) 20 1 年 12 月 31 日,确认实际利息收入: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 —— 应计利息 59 —— 利息调整 贷 :投资收益 ( 4) 20 2 年 12 月 31 日: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 —— 应计利息 59 —— 利息调整 贷:投资收益 ( 5) 20 3 年 12 月 31 日,确认实际利息: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 —— 应计利息 59 —— 利息调整 贷:投资收益 ( 6) 20 4 年 12 月 31 日,确认实际利息、收到本金和名义利息等: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 —— 应计利息 59 —— 利息调整 贷:投资收益 借:银行存款 1 545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 —— 成本 1 250 —— 应计利息 295 (三)持有至到期投资转换 企业因持有至到期投资部分出售或重分类的金额较大,且不属于企业会计准则所允许的例外情况,使该投资的剩余部分不再适合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企业应当将该投资的剩余部分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并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 重分类日,该投资剩余部分的账面价值与其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所有 者权益,在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或终止确认时转出,计入当期损益。 【例 3— 6】 20 7 年 3 月,由于贷款基准利率的变动和其他市场因素的影响,乙公司持有的、原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某公司债券价格持续下跌。 为此,乙公司于 4 月 1 日对外出售该持有至到期债券投资 10%收取价款 1 202000 元(即所出售债券的公允价值)。 假定 4月 1日该债券出售前的账面余额(成本)为 10 000 000 元,不考虑债券出售等其他相关因素的影响,则乙公司相关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 1 200 00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 —— 成本 1 000 000 投资收益 200 000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 成本 10 800 00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 —— 成本 9 000 000 资本公积 —— 其他资本公积 1 800 000 假定 4月 23日,乙公司将该债券 全部出售,收取价款 11 800 000 元,则乙公司相关账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 11 800 00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 成本 10 800 000 投资收益 1 000 000 借:资本公积 —— 其他资本公积 1 800 000 贷:投资收益 1 800 000 第四节 贷款和应收款项 一、贷款和应收款项概述 贷款和应收款项,是指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比如,金融企业发放的贷款和其他债权,但又不限于金融企业发放的贷款和其他债权。 非金融企业持有的现金和银行存款、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形成的应收款项、企业持有的其他企业的债权(不包括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的债务工具)等,只要符合贷款和应收款项的定义,可以划分为这一类。 企业不应当将下列非衍生金融资产划分为贷款和应收款项:( 1)准备立即出售或在近期出售的 非衍生金融资产,这类非衍生金融资产应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2)初始确认时被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3)初始确认时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4)因债务人信用恶化以外的原因,使持有方可能难以收回几乎所有初始投资的非衍生金融资产,如企业所持有的证券投资基金或类似的基金等。 划分为贷款和应收款项类的金融资产,与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金融资产,其主要差别在于前者不是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的金融资产,并且不像持有至到期投资那样在出售或重分类方面受到较多限制。 如果某债务工具投资 在活跃市场上没有报价,则企业不能将其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二、贷款和应收款项的会计处理 贷款和应收款项的会计处理原则,与持有至到期投资大体相同。 具体而言: 1.金融企业按当前市场条件发放的贷款,应按发放贷款的本金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 一般企业对外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形成的应收债权,通常应按从购货方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作为初始确认金额。 2.贷款持有期间所确认的利息收入,应当根据实际利率计算。 实际利率应在取得贷款时确定,在该贷款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保持不变。 实际利率与合同利率差 别较小的,也可按合同利率计算利息收入。 3.企业收回或处置贷款和应收款项时,应将取得的价款与该贷款和应收款项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例 3— 7】 20 6 年 1 月 1 日, EFG银行向某客户发放一笔贷款 100 000 000 元,期限 2 年,合同利率 10%,按季计、结息。 假定该贷款发放无交易费用,实际利率与合同利率相同,每半年对贷款进行减值测试一次。 其他资料如下: ( 1) 20 6 年 3 月 31 日、 6 月 30日、 9 月 30 日和 12 月 31 日,分别确认贷款利息 2 500 000 元。 ( 2) 20 6 年 12 月 31 日,综合分 析与该贷款有关的因素发现该贷款存在减值迹象采用单项计提减值准备的方式确认减值损失 10 000 000 元。 ( 3) 20 7 年 3 月 31 日,从客户收到利息 1 000 000 元,且预期 20 7 年度第二季度末和第三季度末很可能收不到利息。 ( 4) 20 7 年 4 月 1 日,经协商, EFG 银行从客户取得一项房地产(固定资产)充作抵债资产,该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 85 000 000 元,自此 EFG银行与客户的债权债务关系了结;相关手续办理过程中发生税费 200 000元。 EFG 银行拟将其处置,不转作自用固定资产;在实际处置前暂时对外出租。 ( 5) 20 7 年 6 月 30 日,从租户处收到上述房地产的租金 800 000元。 当日,该房地产的可变现净值为 84 000 000 元。 ( 6) 20 7 年 12 月 31。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