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cpa小税种简表(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金,如果是房地产开发企业,是营业税、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如果是其他企业,还包括印花税。 ( 5)从事房地产开发的纳税人可按【( 1) +( 2)】 20% 加扣 2 销售存量房地产,即销售旧房 ( 1)旧房及建筑物的评估价格 =由政府批准设立的房地产评估机构评定的重置成本价成新度折扣率 ( 2)能提供已付地价款的凭据的,可扣除 ( 3)转让过程中交纳的税金(三税一费) 考点集中在: 1 应纳税额的计算,特别注意房地产开发企业加扣 20%的规定, 2 征税范围的理解 3 转让房地产的成交价格低于房地产评估价格,又无正当理由的。 4 旧房建筑物买卖 号 税种 纳税人及征税范围 计税依据 税率 减免税 征收管理及纳税申报 备注 6 城镇土地使用税 征税范围:拥有土地使 用权的单位和个人,除农村集体所有土地外的国有和集体所有的土地, 包括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 考点集中 在:以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征税,与企业相关的税后优惠 计税依据:应税土地面积 全年应纳税额 =实际占用应税土地面积(平方米)适用税额 面积:测定面积,土地使用证上确定的面积,纳税人自行申报的面积 不用记 1 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军队自用地。 免征 2 由国家财政部门拨付事业经费单位自用的土地。 3 宗教寺庙、公署、名胜古迹自用土地。 免征(生产经营除外) 4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含国家外汇管理局)所属分支机构自用的房产,免征 5 市政街道、广场、绿化地带等公共用地。 直接用于农、林、牧、渔业的生产用地。 免征 6 企业办的学校、医院、托儿所、幼儿园,其用地能与企业其他用地明确区分的,免征 7 免税单位无偿使用纳税单位的土地,免征。 纳税单位无偿使用免税单位的土地,照征。 8 其他。 ( 1)对企业厂区以外的公共地和向社会开放的公园用地,暂免。 ( 2)对林业系统所属林区的育林地、运材道、防火道、防火设施用地 ( 3)直接用于采摘、观光的种植、饲养的土地,免( 4)利用林场土地兴建度假村等休闲娱乐场所的,其经营、办公和生活用地,征 1 采用按年计算、分期缴 纳的征收方法。 2 土地所在地缴纳 3 购置新建房,交付使用次月。 4 购置存量房,办理手续,签发证书之次月 出租、出借,自交付房产之次月 6 房地产开发企业自用、出租、出借其建造的商品房,在交付之次月。 7新征用的耕地,自批准使用之日起满一年 8 新征用的非耕地,自批准征用次月 免征( 3)对高校后实体免征 二.下列土地由 地方税务局 确定减免 1 个人所有的居住房屋及院落用地。 2 房产管理部门在房租调整改革前经租的居民住房用地。 3 免税单位职工家属的宿舍用地 4 民政部举办的福利工厂用地 5 集体和个人办的各类学校、医院、托儿所、幼儿园用地 7 房产税 纳税人:在征税范围内的房屋产权所有人。 包括产权所有人、承典人、代管人或使用人 征税对象:房产。 指有屋面和围护结构,能遮风避雨。 独立房屋之外的建筑屋不属于房产。 计税方法 计税依据 税率 税额计算公式 1. 2. 3. 4条与城镇土地使用税一样 5 个人所有非营业用的房产,免征 6 财政部批准免税的其他房产: ( 1)损坏不堪使用的房屋和危房;因企业停产、撤销而闲置不用的房产;大修停用半年以上的房产,免征。 ( 2)以高校后勤实体免征 ( 3)对非营得医疗 机构、疾病控制机构和妇幼机构等卫生机构自助用的房产,免征。 对营利性医疗机构自用的房产,自 2020年起免征 3 年 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1 纳税人将原有房产用于生产经营, 从生产经营之月起, 缴纳 2 纳税人自行新建房屋用于生产经营,从 建成之次月起 ,缴纳。 3 纳税人委托施工企业建设的房屋 从办理验收手续之次月起 ,缴纳 对居民住宅区内业主共有的经营性房产,由实际经营(包括自营和出租)的代营人或使用人缴纳房产 税。 从价计征 房产计税余值 % 全年应纳税额 =应税房产原值( 1扣除比例) % 从 租计征 房屋租金 12 %个人4% 全年应纳税额 =租金收入 12%(个人为4%) 从价计征时,房产税依照房产原值一次减除10%~ 30%后的余额计算缴纳。 号 税种 纳税人及征税范围 计税依据 税率 减免税 征收管理及纳税申报 备注 7 房产税 征税范围:位于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的房屋,不包括农村房屋。 不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 考点集中在: 应纳税额计算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注:一、从价计征 1 对投资联营的房产,共担经营风险的,按房产余值计征房产税;不承担经营风险,只收 取固定收入的,实际是以联营名义取得房产租金,因此应由出租方按租金收计征房产税 2 融资租房屋的,以房产余值为计税依据,租赁期内该税的纳税人,由当地税务机关根据实际情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