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20xx成果简介(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竹质立芯板材结构是由上、下表层和芯层三层结构胶合而成,其中上、下表层是竹片横拼板或木单板或薄型中密度板;芯层是竹片竖拼板,所述的竹片厚度为 4~5 m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板材符合可持续性利用,再生或循环利用以及绿色环保性的要求;具有硬阔叶材的诸多优点;继承了竹材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和收缩率低的特性;具有幅面大、变形小、尺寸稳定、强度大、刚度好、大幅度、耐磨损的特点;可进行锯截、刨削、镂铣、开榫、钻孔、砂光、装配和表面装饰等加工方式。 一种薄壳结构增强型人造板 申请(专利)号 申请人 南京林业大学 发明人 张晓冬等 一种用二次热压法制成的薄壳结构增强型人造板,其特征是竹青帘采用异氰酸酯胶粘剂施胶 ,木单板浸渍酚醛树脂胶粘剂,经组坯、热压后先制成高密度木单板、竹青帘复合薄板; 8 再以高密度木单板、竹青帘复合薄板为面层材料,普通速生杨木单板或其它低强度人造板为芯层材料,施胶、热压后制成薄壳结构增强型人造板。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制造工艺与组坯结构,可有效利用竹材人造板加工企业废弃的大量珍贵竹青资源,大大提高了竹材的利用率。 一种竹青增强胶合板 申请(专利)号 申请人 南京林业大学 发明人 张晓冬等 本发明的主要技术解决方案为:将竹青加工成篾条、木材加工成单板后干 燥,竹青篾条采用异氰酸酯胶粘剂、木单板采用酚醛树脂胶粘剂施胶;木单板和竹青篾条的纤维方向同向排列构成一个组坯单元;将每个组坯单元再次组坯、热压后即可制成竹青增强胶合板。 本发明可有效利用现有竹材人造板加工企业所废弃的大量珍贵竹青资源。 由于只针对竹青使用异氰酸酯胶粘剂,生产成本的增加并不显著,而成品的物理力学性能可以达到很高的指标。 象牙色工艺木扇颜色漂白处理与制造技术 课题来 源 科技合作 组织鉴定单位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鉴定时 间 2020年 3月 30日 完成单 位 南京林业大学木材工业学院、苏州正牌檀香扇 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 吴智慧、李 军、顾正石、孙耀文 简要技术说明 该项目主要研究目标为:利用现代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制扇产业 ,对石斑木等普通代用木材的扇坯进行漂白处理并制成高档精致的象牙色工艺木扇(又称“玉檀扇”),使其质量性能达到象牙扇或檀香扇的要求,并且工艺技术先进。 该项目开展了象牙色工艺木扇制造工艺技术的系统性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木扇。 技术将用 CAD设计的装饰图案印刷到扇柄与扇面上。 ,能将木方刨切成厚度符合要求的扇边及扇芯。 通过样品的试制与产品的批量生产,以及产品性能和废水环境的检测等表明: 可行的。 ,漂白脱水后的变形废品率小于 5%、漂白整体合格率达到 92%以上、成本低、正品率较高 ,并达到无公害及环保的要求。 、提高了制扇木材的利用率、改善了工艺木扇的性能、提升了木扇产品的档次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扇片根数、外观质量、冲花质量、画面图案(丝网印刷)、 9 香气等均达到苏州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的苏州檀香扇厂企业标准 Q/320500TX021998 香木扇的各项要求,其性能优于普通石斑木扇。 工艺木扇的制造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包含木扇的造型与结构设计、木扇树种的选择、木扇扇坯的制备加工、木扇扇坯的颜色处理、木扇扇坯的整形加工、扇柄 与扇面(扇边及扇芯)的装饰加工、组扇与最后处理等。 该项目的系统性研究,工艺技术先进,填补了国内空白,处于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 象牙色工艺木扇的制造方法及漂白技术已获得 2项发明专利。 推广应用前景 在我国,扇子的历史十分悠久,它既是拂凉实用品,也是艺术欣赏品,更是人们美化生活和馈赠亲友的工艺珍品。 其中,以珍贵檀香木制成的“檀香扇”已有近百年的历史。 它以材质细致、彩色美观、香气扑鼻、造型新颖、式样独特、纤巧玲珑、芬芳馥郁、品种繁多的风貌热销国际扇子市场和被世人所知晓。 目前,随着檀香木原料愈见珍贵稀少、进口檀 香木价格不断上涨,以及我国各种类型的扇厂(庄)不断涌现,使得檀香扇的仿制品、低档品、劣质品、假冒品不断冲蚀国内外檀香扇市场,使得一些规模和市场较大、曾经有过辉煌的生产企业陷入了困境,虽然一些生产企业也曾利用香红木、侧柏(柏香)、荷木、梨木、石斑木(蔷薇科石楠属)等一些代用材开发生产高档木扇,但产品均远不如用檀香木好,价格也比檀香扇低得多,因此,许多企业出现了产品销路中断,造成大量积压。 该项目的研究和获得的成果,可使制扇企业既拓宽了工艺木扇用的树种和开发了高档工艺木扇的品种,也提高了制扇工艺的技术水平和改善 了工艺木扇的质量性能,还增加了木材的利用率和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对利用现代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制扇产业 ,使制扇企业摆脱困境、改革工艺落后状况、开拓木扇花色品种、抓住加入 WTO的机遇、适应时代的进步和消费观念的更新、扩大国内外市场销路,极具实际意义和推广应用前景。 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南方型杨树(意杨)木材加工技术研究与推广 课题来 源 科技合作 组织鉴定单位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鉴定时 间 2020年 12月 25日 完成单 位 南京林业大学、苏福马股份有限公司、盐城轻通机械有限公司、江苏胜阳实业股份有限 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 张齐生、华毓坤、周定国、徐咏兰、朱典想、李大纲、张 洋、徐永吉、王心男、张永干、夏友忠 简要技术说明 我国森林资源缺乏,木材供应紧张,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南京林业大学从 1972 年起在苏北地区引进国外速生杨树(南方型杨树,俗称“意杨”),取得了很大成功,形成了丰富的木材资源。 针对南方型杨树本身密度低、材质软、变异性大等特点,课题组从 20世纪 70年代末开始,在国内率先对南方型杨树的材性与栽培和加工利用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应用基础研究,为南方型杨树木材加工技术研究与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就南 方型杨树木材加工技术进行研究与推广。 20 多年来,不断进行科技创新,坚持“产学研”相结合,成功地研制开发了一系列新技术、新装备和具有高技术含量的南方型杨树加工系列产品,取得了一系列自 10 主知识产权,为南方型杨树木材利用产业化提供了技术支撑。 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 应用现代手段,解剖杨树的结构组成,分析杨树化学成分,测定杨树物理力学性能,探讨南方型杨树材性与杨木产品加工工艺和质量的关系,为杨树木材加工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为实现根据杨木用途进行定向培育创造了条件。 究。 通过实验室试验和工厂生产试验,研制成功了利用南方型杨树制造胶合板、细木工板和单板层积材的成套工艺技术。 着重围绕单板旋切、干燥、胶合热压等关键工序对小径级杨木的单板加工、利用率的提高以及产品质量控制进行技术攻关。 研究成果已在江苏广大胶合板厂推广应用。 以枝桠材、小径级原木、采伐剩余物和加工剩余物为原料,研究开发了芯层为杨木碎料、表层为杨木单板的复合刨花板,形成了杨木普通刨花板的成套工艺技术,研究成果已在江苏推广建厂。 以枝桠材和小径材为原料,研究 杨木纤维分离技术,优化热压工艺条件,提出杨木高中密度纤维板成套工艺技术,并开发了室内防潮型杨树中密度纤维板、室外型杨树中密度纤维板、阻燃型杨树中密度纤维板等功能性中密度纤维板新产品。 研究成果已在工厂推广应用。 通过与设备制造厂合作,研制开发了胶合板、细木工板、刨花板和中高密度纤维板成套设备,为南方型杨树加工利用各种新产品的产业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研究成果的总体上在同类研究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该项目中,产品的各项性能指标均能满足标准的规定。 具体标准名称如下: 胶合板国 家标准( GB/T ) 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国家标准( GB/T 1786561999) 装饰单板饰面人造板国家标准( GB/T 7510494) 浸渍胶膜纸饰面人造板国家标准( GB/T 1510294) 刨花板国家标准( GB/T 489792) 中密度纤维板国家标准( GB/T 117181999)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 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的国家标准( GB 185802020)等。 推广应用前景 该项目重点研究了利用南方型杨树木材制造各种产品(包括普通胶合板、多层 胶合板、细木工板、单板层积材、集成材、普通刨花板、高中密度纤维板等)的工艺技术,并可以提供各种不同系列规模生产线成套设备。 在江苏及其具有杨树资源的周边省份推广建厂,仅江苏就有大中型企业 100 多家。 2020 年苏北杨树产业产值达 78亿元,其中 60%是加工产值,预计2020年可达 85亿元,杨树产业被苏北有些县市列为支柱产业,杨树加工收入已成为苏北许多县市财政和广大农民经济的主要来源。 成果可以在具有杨树资源的广大地区推广,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该课题研究组可提供包括起草可行性研究报告、工艺设计、设备选型、设备安装、人 员培训和质量控制在内的交钥匙工程服务。 厚型中高密度纤维板制造技术 课题来 源 科技合作 组织鉴定单位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11 鉴定时 间 2020年 12月 28日 完成单 位 南京林业大学、广东蕉岭德兴隆中密度纤维板厂、江苏盐城轻通机械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 徐咏兰、华毓坤、周定国、陈德忠、王守祥、金菊婉、卢晓宁、周晓燕、冯长富、车风仁、梅长彤、张永干、陈利洪 简要技术说明 中高密度纤维板生产线的生产规模,取决于热压机的生产能力,而决定压机能力的关键是制品的热压周期。 目前中高密度纤维板的热压,均是通过热压 板对板坯接触传导加热方式,由于纤维是热的不良导体,加之板坯中含有一定量的空气,大大影响板坯的传热速度,从而使制板的热压周期较长,压制厚板则更为困难。 通常若需压制厚板,只能采用延长热压时间,不仅生产能力下降,而且还会降低制品的外观及内在质量。 该项目重点在于解决上述现有工艺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制造技术,即在现有的热压机上增加了对板坯喷射蒸汽和真空负压抽吸系统,采用既保留原有对板坯接触传热,又采用饱和蒸汽作为热介质,直接对板坯喷注的方式,从而实现制造厚型中高密度纤维板的热压方法。 该制造技术可使板坯中心快速达 到胶粘剂固化所需的温度,从而可大幅度缩短热压时间,提高生产能力,同时不仅不会降低制品质量,使制品结构更均匀,而且可一定程度提高某些重要的性能指标。 现常规多层间歇热压线,一般压制制品厚度控制在 25mm 以内。 进口平行连续热压线,虽然可压制厚度增至 40mm,但由于生产线生产能力过低,因而一般企业也不会采用。 该工艺技术的特点: 450~880kg/m3范围、厚度在 25~60mm或更大厚度。 30~50s/mm,缩短至 5~15s/mm,制品厚度越大,缩短时间效果越显著 ,单位能耗越小。 25%~50%,制品断面密度分布偏差比传统工艺明显减小。 ,仅在 ~。 ,游离甲醛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板子性能测试结果: 性能 喷蒸热压工艺 常规热压工艺 国家标准 mm 1 2 3 4 19/30 30/45 厚度 (mm) 密度 (g/cm3) 含水率 (%) 4~ 13 MOR(Mpa) 18 17 MOE(Mpa) 2300 1920 2710 2350 2100 1900 握钉力 正面 (N) 1342 1086 1090 1440 1000 1000 侧面 (N) 1492 1038 1386 1020 750 700 IB(Mpa) TS(%) 8 6 注: 2为双面喷 蒸, 3为单面喷蒸, 4为常规热压工艺热压 该项技术填补了采用国产设备与技术生产厚型中高密度纤维板的空白,总体技术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并达到了国外同类技术的先进水平。 推广应用前景 该技术是广东蕉岭德兴隆中密度纤维板厂为了提高原生产线的生产能力,增加制品规格品 12 种,引进南京林业大学和江苏盐城轻通机械厂拥有的喷蒸压机专利技术 (ZL 99229141),对原生产线加以技术改造,完善喷蒸―真空热压系统,使该生产线除保持原中密度纤维板制品,又可生产厚型中高密度纤维板产品。 由于技改后的生产线,热压时间可大幅度减小,从而 达到原生产线生产能力成倍增长。 喷蒸压机专利技术已在广东、江苏、湖北、山东等多家企业应用。 利用该技术生产的厚型中高密度纤维板具有较高的尺寸稳定性和内结合强度,在承受一定负荷的情况下保持不变形,密度、厚度、强度均匀一致,具有优良的二次装饰和机械加工的性能,适用于任何木材的黏结剂、油漆,可制作各种款式新、品位独特、类似实木的家具,适应现代家具流行新趋势。 木材干燥及热处理远程自动监测系统 课题来 源 学校自选项目 组织鉴定单位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鉴定时 间 2020年 12月 11日 完成单 位 南京林业大学 主要完成人员 甘英俊、周宏平、郑加强、许林云、周凤芳、黄根容 简要技术说明 1999 年,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关于印发《木质包装热处理操作规程(试行)》的通知”(国检动 [1999]75 号),明确规定了出入境木制包装热处理的操作规程及操作办法,并要求“温度检测记录仪应具有自动多点检测、打印检测数据和不可人为修改的功能”。 随着我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三电工程”及“电子大通关”工程的不断推进,“电子监管”在我国进出口检验检疫中也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