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高考题汇总按题型分类总结(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道光通宝②咸丰通宝③乾隆通宝④光绪通宝 A.③④① B.①②④ C.③②① D.①②④ ,提出并促成清政府向美国派遣留学生的是 , 1900年,义和团大败西摩尔率领的八国联军的战斗主要是在 ,廊坊 ,北仓 , 大沽口 年广东,中国近代科学家李善兰,华蘅芳和徐寿的共同经历在于①参加爱制造了中国第一台蒸汽机②同清政府的洋务机构有联系③翻译过西书④主要成就在数学方面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③ 全国,瓦德西说“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这表明列强①瓜分中国计划破产②已放弃灭亡中国的企图③仍需要扶持清政府以华制华④看到了中国人民的不屈斗争 A.①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下列对于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会的主要矛盾 ,清政府对义和团的策略由“剿灭”改为“招抚”是为了 击帝国主义 ,加速了它的灭亡 ,促进了人民的觉醒 春季上海,下列条约中,涉及即割地又赔款的是①《南京条约》②《北京条约》③《马关条约》④《辛丑条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春季上海, 19 世纪 90 年代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条约与 4060 年代的条约相比,最显著的不同是 ,本世纪初第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发生在中国的 全国,下列各国,在鸦片战争后割占过中国领土的有① 英国②法国③德国④俄国⑤日本 A.①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清末“新政”未能挽救清朝灭亡命运的根本原因是 A.“新政”只是骗局,没有真正实行 “新政”之名增加税收,引起人民反抗“新政”,制造障碍 D.“新政”不能解决当时的各种社会矛盾 15 , 20世纪初,资产阶级领导的以上海为中心的反帝爱国运动是 ,清政府派五大臣出国考察政治后 ,于 1906年 《钦定宪法大纲》 “预备仿行立宪” ,清政府的“预备立宪”之所以是一场骗局,主要是因为 “预备”之名拖延立宪 护君主专制权力 ,清政府的“预备立宪”骗局破产的标志是 A.“皇族内阁”成立 B.“成都血案”发生 《钦定宪法大纲》 ,在 20世纪初出现的资产阶级革命组织中,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上第一个资产阶级 革命政党,因为它 资产阶级革命纲领和组织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 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次革命 202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民充分的民主和自由权利 ,武昌起义敲响了清王朝的丧钟,具体组织和发动这次起义的团体是 中会 ,中国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掀起了反帝爱国运动,其中影响较大的是 、莱阳抗捐起义、南昌起义 、萍浏醴起义、黄花岗起义 起义、江孜抗英起义、安庆起义 、收回利权运动、抵制美货运动 ,辛亥革命爆发后英美列强积极扶植袁世凯的主要原因是 在华利益 “国内秩序” ,中国近代史上,共和政体确立的标志是 北军政府成立 举借外债兴办铁路 ,在中国历史上规定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离政治体制的第一个文件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钦定宪法大纲》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国民国宪法》 ,武昌起义后,列强由准备武装干涉转为“严守中立”,导致这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 ,争执不下 “ 门户开放”政策的约束 列强的预期 ,下列武昌起义成功的原因中,最主要的是 改变策略乘机符合 ,下列各项属于孙中山“三民主义”中“民生主义”的是 ,反对民族压迫 ,建立国民政府 、集会、著作自由 、征收地租税,向地主收买土地 , 1913年在印度召开的西姆拉 会议 “麦 16 克马洪线” ,“二次革命”的主要战场在 年广东,在辛亥革命、二次革命、二次革命和护国运动中都曾经宣布独立的省份是 ,袁世凯同五国银行团签订《善后借款合同》,主要是为了 ,下列各项,符合 20世纪初梁启 超史学主张的是①反对把史学写成帝王之谱牒②提倡用章节体编写史书③批判近代西方史学理论④强调探讨社会进化之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梁启超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一文是 ,下列关于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D.最终都未取得成功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 1913年二次革命爆发背景的是 《善后借款合同》 ,“二次革命”的导火线是 《临时约法》 ,下列政党和团体按其建立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 、同盟会、中国国民党、中华革命党 、中华革命党、同盟会、中国国民党 、兴中会、中华革命党、中国国民党 、兴中会、同 盟会 、中国国民党 ,下列关于张勋复辟的叙述,正确的是 持 ,民国初年两次帝制复辟失败的共同原因是 反对 ,下列关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社会现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更迭频繁 ,“府院之争”的激化,从根本上反映了 , 1913年在印度召开的西姆拉会议 “麦克马洪线” ,在右图(新青年)所示刊物上提出过著名口号是 ,适者生存 、联共、扶助农工 ,新文化运动时期,教育家蔡元培提倡“兼容并包”宗旨是 17 、智育、美育、德育均衡发展 界限聘任人才 ,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等先进知识分子强调科学与民主并重,在政治上实行 ,下了关于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前提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功绩在于 “民主”和“科学”的主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的新篇章 ,“问题”和“主义”之争的实质,在于要不要 问题 ,在 20 世纪第二个十年间,堪称中国历史转折之里程碑的是 、中华民国成立 B.《新青年》创办、武昌起义 、《新青年》创刊 D.中华民国成立、五 四运动 ,使中国人第一次感受到社会主义在本质上不同于帝国主义的事件是 世纪初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全国,陈独秀被毛泽东称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主要是因为他①最早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②出任北大文科学长并直接领导了五四运动③领导了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作了思想准备④联系进步青年和社团,指导和推动运动发展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剧 ,中共一大确定的任务与目标包括①领导工人运动②打到封建军阀③争取民族独立④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①②③④ ,与中共一大相比较,中共二大最重要的贡献是确立了 奋斗的目标 ,孙中三的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因为它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内容 形成的 ,与以往的军校相比,黄埔军校的特点有①聘请外国军事教官②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同等重要③开设自然科学课程④国共两党合作的产物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④ D.②④ , 1923年中共三大就国共合作问题决定 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使之成为民族资产阶级政党 ,孙中山晚年指出,阻碍中国实现统一的关键因素是 18 ,新三民主义发展了同盟会的政治主张,主要体现在 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共产党人开始参加国民党的改组工 作是在 年秋改组国民党会议期间 年国民党特别会议期间 D.国民党一大期间 ,第一次国共合作采取了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党内合作”方式,最早提出这种方式的是 ,第一次国共合作得以实现的条件有①中国共产党需要团结各种力量作为革命同盟军②中国国民党在当时各政党中是“比较革命的民主派”③共产国际提出了实行国共合作的建议④“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A.①② B.①② 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对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的准确表述是 A.“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中国国民党宣言》 ,下列事件中,属于反对分裂,维护国家统一的是 ①明代的“土木之变”②北伐战争前的国民会议运动③美国的南北战争④“蒙巴顿”方案的提出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1927年,大革命失败了,这里所说的失败,主要是指 、汪精卫背叛革命 占了上风 12 1995 年上海,下列事件按发生时间先后排列,应是①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②孙中山在北京逝世③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④国民政府出师北伐 A.①④③② B.②③④① C.②④③① D.④③②① ,与孙中山领导的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相比,北伐战争的一个显著特点是 “新军”反对北洋军阀 D.依靠地方军阀反对北洋军阀 ,官僚资本开始在国民经济中占统治地位是在 ,官僚资本的根本特征是 业专卖政策获得巨额利润 ,下列各项,冯玉祥没有直接参与的是 D.“围剿”工农红军 ,下列关于 19271936年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 国民政府的政策支持 , 1928年蒋介石在南京建立政权,其性质是 ,对国民政府“改定新约运动”目的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自主”的形象 ,增加军费 平等条约 上海,“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 „„秋收时节幕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19 (毛泽东 1927年一首词),这首词赞颂的是 ,从 1927到 1930年上半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和红军得到了迅速发展,其根本措施是 展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 ,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和巩固 ,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端 ,在 1930年毛泽东制定的土地革命路线中,对富农的政策是 ,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和巩固 “党指挥枪”的新型人民军队的基础 ,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 1932年 10月,国际联盟调查团在所谓“中日冲突”的报告中提出 “满洲国”统治东北 实行“国际共管” ,下列关于“九一八事变”影响,不正确的是 即作出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主张 —— 华盛顿体系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及时发表宣言、通电、提出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当年红军“远征”的直接原 因是 ,扩大革命根据地 ,华北告急。 中华民族危机空前C.“避其主力,打其虚弱”,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 “围剿”失利,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下列关于遵义会议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左”倾错误路线 情况下挽救了党和红军 ,下列各项,周恩来直接领导或参加的是①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②南昌起义③广州起义④八七会议⑤红军第四次反“围剿”⑥遵义 会议 A.①②⑤⑥ B.②③⑤⑥ C.①②④⑥ D.①②③④ ,即将公布的张学良回忆录,引起了海内外史学界的关注。 这主要是因为张曾经是 ,下列事件,与《何梅协定》直接有关的是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全国,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西安事变②一二八抗战③华北事变④一二九运动 A.③④②① B.④②①③ C.②③④① D. ①②④③ ,日寇在中国不断挑起事变,进而发动全面战争,下列事变发生在上海的是 二八事变和七七事变 二八事变和八一三事变 一八事变 20 一三事变和九一八事变 ,在日寇侵略上海的两次事变中,都率军奋勇抵抗的爱国将领是 ,大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阶层广泛参加 ,下列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应是①淞沪会战②《论持久战发表》③七七事变④台儿庄战役 A.④③②① B.④③①② C.③①④② D.①③②④ ,从北伐战争到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所在地迁移的顺序是 — 武汉 — 南京 — 重庆 — 南京 — 武汉 — 重庆 — 武汉 — 重庆 — 南京 D. 广州 — 南京 — 重庆 — 南京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掀起了三次反共高潮。 其中,最为险恶、影响最大,反共面目也暴露最彻底的一次事件发生在 年秋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独裁统治的特征是 、特务统治、经济垄断 、特务统治、保甲制度 、经济垄断、保甲制度 、经济垄断、新闻检查 ,下列关于皖南事变的表述,正确的是①它是国民党顽固派破坏抗战的行为②英美支持国民党发动③中国共产党坚决回击顽固派的进攻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由此完全破裂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 D.①③④ ,抗日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的主要意义在于①提高农民的抗日积极性②促进经济发展③实行精兵简政④联合地主阶级抗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