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公交车自动报站器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信号接低电平时,对 ROM的读操作(执行程序)限定在外部程序存储器;当 EA—— 接高电平时,对 ROM的读操作(执行程序)从 内部开始。 例如,内部带程序存储器的 80C51,在使用时 EA—— 应接高电平。 输入输出引脚( 32根) 8 ~ ( 39~ 32): P0 口的 8 条引脚可使用于两种不同的情况,在不接片外存储器与不扩展 I/O接口时,可作为准双向口 I/O接口,用于传输用户输入输出的数据;在接有片外存储器或扩展 I/O接口时,在 CPU 访问外部存储器时先传输片外存储器低 8 位地址,后传送 CPU 对片外存储器的读写数据,此时 P0口为 地址 /数据分时复用。 ~ ( 1~ 8): P1口可作为 8位准双向 I/O接口使用。 对于 MCS52子系列单片机, 还有第 2功能, /计数器 2的计数脉冲输入端 T2, 可作为定时器 /计数器 2 的外部控制端 T2EX。 ~ ( 21~ 28):这组引脚也有具有两种功能,一种是可作为准双向 I/O 接口使用,此时同上述两个口的第 1 功能;另一个功能与 P0口配合,在接有片外存储器或扩展 I/O接口且寻址范围超过 256B时, P2口用于传输片外存储器高 8位地址。 ~ ( 10~ 17):此端口除了作为准双 I/O 接口使用外,还可以将每一位用于第 2 功能,而且P3口的每一条引脚均可独立定义为第 1功能下的输入输出或第 2功能。 P3 口的第 2功能如表 1所示 【 7】。 表 1 P3 口的第 2 功能 【 3】 引脚 第 2 功能 功能代号 作用 RXD 串行接口输入端 TXD 串行接口输出端 INT0———— 外部中断 0 请求输入端,低电平有效 INT1———— 外部中断 1 请求输入端,低电平有效 T0 定时器 /计数器 0 计数脉冲输入端 T1 定时器 /计数器 1 计数脉冲输入端 WR—— 外部数据存储器写选通信号输出端,低电平有效 RD—— 外部数据存储器读选通信号输出端,低电平有效 MCS51系列单片机在外扩程序存储器、数据存储器及 I/O接口时都采用并行总线扩展方式。 单片机引脚主要分为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用户端口 4个部分,如图。 各个部分的特点如下: 1)数据总线 数据总线是指从单片机 P0口直接输入 /输出的 8位三态传送通道, P0端口是复用端口,还以分时方式用于地址总线的一部分。 P0端口的负载能力为可带 8个 LS TTL负载。 2)地址总线 地址总线是指从单片机 P0口以分时方式传输地址总线的低 8位和从 P2端口输出地址总线的高 8位。 P2 端口可带 4 个 LS TTL负载。 P0口和 P2 口组成寻址外部存储器的 16 位地址线,可寻址 64KB外部存储空间。 3) 控制总线 控制总线是指从单片机 P3端口第二功能提供的控制线,以及单片机本身输出和输入的控制信号线。 9 4)用户端口 用户端口是由单片机的 P1和 P3第一功能共同组成的。 通常 P3端口被单片机系统作为第二功能占用,不可被用户使用。 用户端口主要指的是 P1端口提供的输入 /输出功能。 P1端口可带 4个 LS TTL负载 【 6】。 图 MCS51 系列的单片机的对外总线结构 单片机的复位分为上电自动复位和按钮手动复位两种。 图 ( a)为上电复位电路,图 3( b)为按钮手动复位电路。 上电复位是利用电容充电来实现,即上电瞬间 RST/VPD 端的电位与 Vcc 相同,随着充电电流的减少RST/VPD 端的电位逐渐下降。 图 3( a)中的 电阻是斯密特触发器输入端的一个下拉电阻。 只要 Vcc的上升时间不超过 1ms,振荡器建立时间不超过 10ms,这个时间常数足以保证完成复位操作。 上电复位所需的最短时间是振荡器周期建立时间加两个机器周 期时间,在这个时间内 RST/VPD端的电平应维持高于斯密特触发器的下阀值。 图 3( b)是按下复位按钮时,电源对外接电容充电,使 RST/VPD端为高电平,复位按钮松开后,电容通过内部下拉电阻放电,逐渐使 RST/VPD端恢复低电平 【 3】。 ( a)上电复位 ( b)按钮电平复位 图 80C51 单片机的两种复位电路 10 外部晶振的选用 时钟电路用于产生单片机所需要的时钟信号,单片机在时钟信号的控制下各部件 之间同步协调工作。 根据产生的方式不同,分为内部和外部两种时钟电路。 在 MCS51芯片内部有一个用于构成振荡器的高增益反相放大器,其输入端为芯片引脚 XTAL1,其输出端为引脚 XTAL2。 而在芯片的外部, XTAL1 和 XTAL2 之间跨接晶体振荡器和微调电容,从而构成一个稳定的自激振荡器,在引脚 XTAL1和 XTAL2上输出 3V 左右的正弦波,这就是单片机的振荡电路,如图 4( a)所示。 ( a)振荡电路 ( b)外部时钟电路 图 8051 时钟电路 通常,电容 C1和 C2取 30pf左右,主要作用是帮助振荡器起振,晶体的振荡频率范围是 ~ 12MHz。 晶体振荡频率高,则系统的时钟频率也高,单片机运行速度也就快。 在通常应用情况下, MCS51使用振荡频率为 6MHz或 12MHz。 在由多片单片机组成的系统中,为了各单片机之间时钟信号的同步,应当引入唯一的公用外部脉冲信号作为各单片机的振荡脉冲 [2]。 这是,外部的脉冲信号时经过 XTAL2引脚注入,其连接如图 ( b)所示,由于 XTAL2端逻辑电平不是 TTL的,故需要外接一个上拉电阻, 外接信号应为时钟频率低于 12MHz的方波信号 【 3】。 语音提示电路 目前,自动语音服务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其中美国 ISD公司生产的 ISD系列语音录放电路以其电路简单、应用方便、单片录放、不拍掉电、单色纯真、品种齐全、性价比高等特点,在众多的语音录放电路中独领风骚。 本设计使用的是 ISD1700系列的语音芯片 ISD1730. ISD1730的简介 通过 STC89C51单片机控制 ISD1730语音芯片的录放,并用单片机对录放时间的设定和控制。 ISD1730 芯片提供了多项新功能,包括内置专利的 多信息管理系统,新信息提示 ,双运作模式,以及可定制的信息操作指示音效。 芯片内部包含有自动增益控制、麦克风前置扩大器、扬声器驱动线路、振荡器与内存等的全方位整合系统功能。 此芯片的性能特点是: 1) 可录、放音十万次,存储内容可以断电保留一百年。 2) 两种控制方式,两种录音输入方式,两种放音输出方式。 3) 可处理多达 255 段以上信息。 11 4) 有丰富多样的工作状态提示。 5) 多种采样频率对应多种录放时间。 6) 音质好,电压范围宽,应用灵活,价廉物美。 ISD1730的芯片管脚如图 : VCCD( 1脚):数字电路电源。 LED——— (2脚 ): LED指示信号输出。 RESET————— ( 3脚):芯片复位。 MISO( 4脚): SPI 接口的串行输出端口。 ISD1700 在 SCLK 下降沿之前的半个周期将数据放置在 MISO 端。 数据在 SCLK 的下降沿时移出。 MOSI( 5脚): SPI 接口的数据输入端口。 主控制芯片 在 SCLK 上升沿之前的半个周期将数据放置在 MOSI 端。 数据在 SCLK 上升沿被锁存在芯片内。 此管脚在空闲时,应该被拉高。 SCLK( 6脚): SPI 接口的时钟。 由主控制芯片产生,并且被用来同步芯片 MOSI 和 MISO 端各自 的数据输入和输出。 此管脚空闲时,必须拉高。 图 ISD1730 芯片的管脚 SS—— ( 7脚):为低时,选择该芯片成为当前被控制设备并且开启 SPI 接口。 空闲时,需要拉高。 VSSA( 8脚):模拟地。 Anain( 9脚):芯片录音或直通时,辅助的模拟输入。 需要一个交流耦合电容(典型值为 ),并且输入信号的幅值不能超出。 APC 寄存器的 D3 可以决定 Analn 信号被立刻录制到存储器中,与 Mic 信号混合被录制到存储器中,或者被缓存到喇叭端并 经由直通线路 AUD/AUX 输出。 MIC+( 10脚):麦克风输入 +。 MIC( 11脚):麦克风输入。 VSSP2( 12脚):负极 PWM 喇叭驱动器地。 SP(13脚 ): 喇叭输出。 12 VCCP( 14脚): PWM 喇叭驱动器电源。 SP+(15脚 ):喇叭输出 +。 VSSP1( 16脚):正极 PWM 喇叭驱动器地。 AUD/AUX( 17脚):辅助输出,决定于 APC 寄存器的 D7 ,用来输出一个 AUD 或 AUX 输出。 AUD 是一个单端电流输出,而 AUD/AUX 是一个单端电压输出。 他们能够被用来驱动一个外部扬声器。 出厂默认设置为 AUD。 APC 寄存器的 D9 可以使其掉电。 AGC( 17脚):自动增益控制。 VOL( 18脚):音量控制。 ROSC(19脚 ):振荡电阻, ROSC 用一个电阻连接到地,决定芯片的采样频率。 VCCA( 21脚):模拟电路电源。 FT—— ( 22脚):在独立芯片模式下,当 FT 一直为低, Anain 直通线路被激活。 Anain 信号被立刻从 Anain 经由音量控制线路发射到喇叭以及 AUD/AUX 输出。 不过,当在 SPI 模式下, SPI 无视这个输入,而且直通线路被 APC 寄存器的 D0 所控制。 该管脚有一个内部上 拉设备和一个内部防抖动电路,允许使用按键开关来控制开始和结束。 PLAY———— ( 23脚):播放控制端。 REC——— ( 24脚):录音控制端。 ERASE————— ( 25脚):擦除控 制端。 FWD——— ( 26脚):快进控制端。 RDY / INT( 27脚):一个开路输出。 Ready( 独立模式 )该管脚在录音,放音,擦除和指向操作时保持为低,保持为高时进入掉电状态。 Interrupt(SPI 模式 )在完成 SPI 命令后,会产生一个低信号的中断。 一旦中断消除,该脚变回为高。 VSSD( 28脚):数字地。 ISD1730内部结构 ISD1730语音芯片采用 CMOS技 术,内含晶体振荡器、防混叠滤波器、平滑滤波器、自动静噪、音频功率放大器及高密度多电平闪烁存储阵列等,如图 ,因此只需很少的外围器件就可构成一个完整的声音录放系统。 ISD1730 的独立按键工作模式录放电路非常简单且功能强大。 不仅有录、放功能,还有快进、擦除、音量控制、直通放音和复位等功能。 这些功能仅通过按键就可完成。 在按键模式工作时,芯片可以通过/LED 管脚给出信号来提示芯片的工作状态,并且伴随有提示音,用户也可自定 4 种提示音效: 录音操作: 按下 REC 键, /REC 管脚电平变低后开始 录音,直到松开按键使电平拉高或者芯片录满时结束。 录音结束后,录音指针自动移向下一个有效地址。 而放音指针则指向刚刚录完的那段语音地址。 放音操作: 放音操作有两种模式,分别是边沿触发和电平触发,都由 /PLAY 管脚触发。 13 1)边沿触发模式: 点按一下 PLAY 键, /PLAY 管脚电平变低便开始播放当前段的语音,并在遇到 EOM 标志后自动停止。 放音结束后,播放指针停留在刚播放的语音起始地址处,再次点按放音键会重新播放刚才的语音。 在放音期间, LED灯会闪烁直到放音结束时熄灭。 如果在放音期间点按放音键会停 止放音。 图 ISD1730 内部结构图 2)电平放音模式: 如果一直按住 PLAY 键,使 /PLAY 管脚电平持续为低,那么会将芯片内所有语音信息播放出来,并且循环播放直到松开按键将 /PLAY 管脚电平拉高。 在放音期间 LED 闪烁。 当放音停止,播放指针会停留在当前停止的语音段起始位置。 快进操作: 点按一下 FWD 按钮将 /FWD 端拉低,会启动快进操作。 快进操作用来将播放指针移向下一段语音信息。 当播放指针到达最后一段语音处时,再次快进,指针会返回到第一段语音。 当下降沿来到/FWD 端时,快 进操作还要决定于芯片当时的状态: 1)若芯片在掉电状态并且当前播放指针的位置不在最后一段,那么指针会前进一段,到达下一段语音处。 2) 若芯片在掉电状态并且当前播放指针的位置在最后一段,那么指针会返回到第一段语音处。 3)若芯片正在播放一段语音(非最后一段),那么此时放音停止,播放指针前进到下一段,紧接着播放新的语音。 4)若芯片正在播放最一段语音,那么此时,放音停止,播放指针返回到第一段语音,紧接着播放第一段语音。 擦除操作: 擦除操作分为单段擦除和全体擦除两种擦除方式,区别如下: 单个擦除:只有第一段或最后一段语音可以被单个擦除。 点按一下 ERASE 健将 /ERASE 管脚拉低,这时具体的擦除情况要看播放指针的状态: 1)如果芯片空闲并且播放指针指向第一段语音,则会删除第一段语音,播放指针指向新的第一段语音(执行擦除操作前的第二段); 2。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