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可研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新疆农业技师学院 ” 、 “ 自治区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 ”。 2020 年,学院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作为理事长单位牵头建设“新疆第一产业职教园区”。 新疆第一产业职教园区是在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导下,由涉及第一产业的职业院校、科研院所、科技园区、科技推广中心、企业 和地方政府等多类型、多层次单位自愿组成的联合体。 园区以乌昌地区职业院校、科研院所、涉农企业为核心,辐射全疆第一产业各类职业教育机构和企业,构建以“教育 +培训 +就业 +创业”为特色,适应地区发展需求的第一产业高技能人才培训与服务平台。 各成员单位共建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师资队伍、招生与就业市场、教育教学管理平台、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和职业技能培训网络,形成初、中、高三个层次结合,区、地、县、乡、村五级共同发展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最终形成具有自我发展能力的职业教育集团。 14 以上这些技术条件均为实训基地的建设提供极有力 的技术支撑,同时实训基地的建设完成,将成为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科研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也将增强新疆第一产业职教园区的实力。 15 第 四 章 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现代化农业技术教育培训,以为自治区第一产业发展提供优秀人才、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加快现代化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提供平台为目标,利用项目区的区位优势,对项目区的资源进行科学合理整合,打造出基础设施完备、科研技术先进、管理教学理念超前、各项服务完善的 农业技术创新基地 、 科技 推广普及的培训基地 、 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建设成为自治区农业人才培养与交流、农业技术研究与推广的中心之一,并逐步成为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引领者之一。 二、规划原则 ( 1) 科技先导原则。 综合运用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现代农业生产手段和现代经营管理方式,实现农业 科技 与 教学培训 的有机结合。 ( 2) 培训模式多样化 的原则。 从培训对象的特点出发,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因地制宜、因时而异、选择最佳的培训模式。 ( 3) 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 只有坚持统一规划,才能保证具有较高的整体性;只有分步实施才能重点突出,才能解决好近 期与远期、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 4) 易于推广原则。 现代农业示范项目既要保持领先性,又要具有可推广性 , 带动当地产业升级和现代化建设。 三、规划目标 借园之势 — 借昌吉 农业科技园区 力争 以 天山北坡经济带排头兵大 环境 的 推动 辐射效应 , 促进实训基地高标准、高起点的发展 ; 借 田 16 之势 利用丰富多样的农业资源,构建现代农业示范区; 借学之势 —借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师资以及先进的办学理念、办学方法, 加快 实训基地的 农业科技创新、提升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水平; 借景之势 — 借这远离大都市的喧嚣和嘈杂的一方田园净土,再度 提升环境品质,强化景 观生态功能, 打造生态家园。 围绕 教学培训 、 科学研究 、示范推广 三大 功能 ,最终将其打造成 与现代化 风貌 相匹配、 昌吉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 新疆 乃至全国 现代农业示范培训 的知名品牌、 新疆 现代农业 示范培训 的优秀典范。 四、规划水平年 本规划以 2020 年为现状水平年。 根据经济水平和发展需要分 两个阶段 建设: 第一阶段: 2020—2020 年 ,第二阶段: 2020— 2020 年。 17 第 五 章 总体规划 一、规划构思 紧紧 围绕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中心工作,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 将校企合作 研发 区 建成新疆现代农业科研成果创 新孵化基地;围绕粮、棉、果、畜、特色农业、设施农业建设,建成新疆现代农业新技术、新品种试验和展示基地。 以粮、棉、果、畜、特色农业、设施农业为主,建设现代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推广基地; 以 农业高新 技术为 主, 建 设 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生物制药等高新产业加工基地。 积极开展 现代农业示范工作 , 加强与区内外科研单位的合作, 积极 争取科研示范项目 , 建设 高产玉米良种繁育示范 区 、高产高效棉花展示区 、生态经济林良种展示 区 、自动化灌溉系统示范 区 等。 通过示范、专业教学、培训、展示推广农业高新技术 ,服务园区规划的产业发展。 一个主题: 研究 示范推广农业高新技术 运用线性布局方式,以农为主题,串联实训基地各功能区及景观节点。 “农”是体现代农业示范 基地 永恒的主题,无论是现代农业示范区还是教学实训区,都将围绕农业这个主题去建设、生产、教学、培训。 基地将建成新疆乃至全国知名的农业职业教学和现代农业示范中心,示范区将建设成为区域以及新疆现代农业示范的优秀典范。 规划区将围绕着农业这个主题,建设和塑造农业精品形象。 两重风光:田园风光和现代风貌 将蔬菜、花卉、苗木、农作物及养殖等各产业类的发展和建设与大田景观以及教学实训和谐地融合,一方面充分展示本区域原本 自有的清新、自然、恬静的田园风光,另一方面,结合教学高起点、高标准的建设要求,充分展示现代风貌。 同时,注重教学实训区与农业示 18 范区之间的结合,做大生态概念,利用规划区绿地优势,使得核心区的人工界面与示范区生态界面的有机结合,展示规划区高品质的田园风光和现代风貌。 三大功能:教学培训、科学研究、示范推广 现代农业技术实训基地首先应该突出教学实训和现代农业示范两大功能,同时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新疆农业实用技术的领跑者,更应在农业科研方面大有作为,目前有先进的农业职业培训和教学理念和方法,被胜赞“学院有一套完整的先进的 办学理念和办学思想,以就业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走出了一条正确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职业教育发展道路,走在了全疆乃至全国职业院校的前列,为全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创造了宝贵的经验”,为此应当将学院的农业技术优势充分发挥,一方面搞好一般农业技术的教学和培训,同时要搞好创新农业技术的科学研究和示范推广。 多项融合:经济融合、技术融合、环境融合、信息融合 昌吉农业科技园区 正处于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自治区优先发展天山北坡经济带战略的有利时机,在争当天山北坡经济带排头兵为目标的要求下 , 发挥农业科技园 区农业科技示范与辐射功能、现代农业科技的孵化功能和新型农业科技人才的培训功能,加强农业技术的组装集成和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传统农业的改造与升级,为加快昌吉州乃至新疆现代农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 ,经济总量显著增加,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推动了农产品向优质、高产、高效 方向发 展,自治区新型工业化和乌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为该地区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为此,要真正实现现代农业示范中心的教学和示范,基地的建设就必须要与当地经济特别是农业经济 19 高度融合,在示范区示范项目的选择上,要与当地的农业技术发展相协调,不搞重复建设,而且要在创新农业技术服务上有先导优势,通过示范区的科研、实践、推广,有效地带动周边地区的农业经济和技术的发展,以带动的周边地区为带动区,辐射更远更多地区的创新农业技术发展。 这就要求基地的建设不仅要与区域的经济发展相融合,而且成为新疆先进和创新农业技术交流的平台,同时要在建设项目、技术手段等方面都要与区域高度融合,注意规划区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以确保建成后的示范区拥有完整、连续的田园景观生态界面,与周边环境和谐统一的同时又突出本规划区的特色。 二、功能定位 功能定位: (一)针对当前和未来专业布局,建设国内一流的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 具体为: ( 1) 作物优质高产生产技术生产性实训基地; ( 2) 作物制作技术生产性实训基地。 ( 3) 作物新技术科研 、 示范展示基地。 ( 4) 优质苗木繁育生产性实训基地。 ( 5) 食用菌生产技术实训基地。 ( 6) 设施农业技术(与东泉基地互补)生产性实训基地; ( 7) 农村能源新技术示范培训基地(与其它项目配套); ( 8) 休闲农业服务与管理人才实训基地等。 ( 9) 建好具有休闲观赏和教学功能的“四个园”,即“作物标本及新品种展示园”、“特菜采摘体验园”、“花卉 种苗观赏园”、“特色畜禽养殖观赏园”。 20 (二)在现有基础设施上,开发生态餐饮、休闲旅游、培训会议等功能,高标准完善基地功能,美化生态环境。 (三)按照与财政厅签订的协议,依托温室完成蔬菜生产提供任务。 具备教学培训、科学研究、示范推广三大基本功能,还具有科普教育、信息交流、观光旅游等多种功能。 各功能之间相互衔接、共依共存、有机结合,将发展成为一个集培训、示范、创新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 实训基地。 产业定位: 绿色设施园艺种植业、创新农技服务业、休闲观光农业。 形象定位: 规划对示范 实训基地 的环境氛围与人文气息进行 深度挖掘与高度概括后,提出了明确的形象定位,即: 品质园区,创新田园。 形象定位包含了示范 实训基地 的六个特征,即 “ 生态性、文化性、体验性、现代性、亲人性、科学性 ”。 三、功能分区与规划布局 (一)功能分区与规划布局 根据基地建设的指导思想及原则,结合 实训基地 的实际情况及今后培训功能要求,为现代农业示范培训、先进农业技术应用与推广提供良好的服务平台,最终形成集培训、示范、科研、教学和校企合作的功能布局。 “一心、四区”为基地具体建设区域,“二层”为示范带动区域,同时也是可以充分利用其现有资源共同发展的区域。 ◆“ 一心” —— 核心区: 主要功能是为培训、科研、教学、管理及生活提供场所,共划分为教学培训区、公寓生活区和运动文化区三 21 大功能区。 校园主要结合现有的办公楼、教学楼及生活区进行建设,布置在 实训基地 的最南部,规划面积 100 亩。 ◆“四区” —— 校企合作区: 指核心区外的部分区域,占地面积为 亩,具体分为生物技术校企合作研发区、农产品加工校企合作研发区、制种校企合研发作区、葡萄酒校企合作研发区。 ◆“示范区” —— 除基地核心区、校企合作区以外区域,主要有制种区(作物、瓜菜等)、粮棉优质高效示范区、优质苗木繁育时运基地 等。 规划面积 3000 亩。 ◆ “外围层” —— 带动区: 基地位于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该区域农民素质高接受新技术能力强,是良好的示范带动区域,也是示范区辐射带动的外缘发展区。 ◆ “外缘层” —— 辐射区: 是指以 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为中心的周边区域,乃至全疆。 结合新疆第一产业职教园区的建设,将先进的农业技术应用到全疆,将优秀的农业人才输送到农业生产中,带动相关区域乃至全疆的农业发展。 每个功能区都不是独立存在的,都体现了各自不同的功能和特色,是一个相互联系、互相依存、有机联系的整体。 校园主要是实习培训、职工生活区域,并 行使对 实训基地 主要功能区的管理、实施、建设等职能。 “四区”、“示范区”、“外缘层”在为“核心区”服务的同时,也是“核心区”科研、教学、培训和示范的一个展示平台。 同时“核心区”、“示范区”也带动着“外围层”、“外缘层”的农业技术、农业生产的发展。 (二)土地利用规划 土地是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资源和载体,根据今后的发展方向, 22 土地利用主要以种植业为主,同时兼顾防护林配套建设和设施农业发展。 随着土地整理工作的开展,其他土地(盐碱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沟渠)、住宅用地(农村宅基地)的面积将逐步减少,耕地、林地和 交通运输用地的面积将会增加,到 2020 年,耕地面积将达到2574 亩,占土地总面积的 %;林地面积 186 亩,占土地总面积的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面积 627 亩,占土地总面积的%;交通运输用地面积 161 亩,占土地总面积的 %;其他土地面积 45 亩,占土地总面积的 %。 土地利用率达 100%。 2020 年各用地规划面积与 2020 年保持一致。 各水平年土地利用面积规划详见表。 表 土地利用面积规划表 序号 地类 规划水平年 一级类 二级类 面积(亩 ) 比例 1 耕地 水浇地 2574 2 林地 有林地 186 3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 科教用地 612 公共设施用地 15 小计 627 4 交通运输用地 公路用地 57 23 农村道路 小计 161 5 其他土地 设施农用地 45 合计 100 ( 1)耕地 耕地是农业生产中最主要、最珍贵的一种用地,它 为 实训基地 提供粮食、蔬菜及其他工业原料等产品。 根据条田现状及灌溉要求,规划的条田方向为南 — 北向,条田长度为 810m,宽度为 170250m,这有利于机械作业及田间管理。 规划 2020 年和 2020 年耕地面积均为2574 亩,占土地总面积的 %。 ( 2)林地 为使项目区在生产运行中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保障农业生产而设置防护林带。 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