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段船舶溢油应急计划(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法是以溢油点为中心作同心圆式、网络 —— 断面式或放射型布点。 分为三个时段,初始和中期监测为应急反应对策提供依据,清污结束后的最终监测则主要为污染损害取证提供依据。 ( 1)事故现场观测:事故船舶等设施的状态、准确地点、水深、油类排放方式、油品种类、油类通过指定点的宽度和厚度、采集油样、录像、摄影、现场污染情况描述等。 ( 2)油种的鉴别及该油种的理化性质。 ( 3)跟踪浮油:漂浮油带的宽度、长度、厚度、漂流方向、表层流等。 ( 4)油膜覆盖的范围、覆盖率、形状、色泽、根据船舶装载油量和剩余油量估算溢油量。 ( 1)气象要素:风向、流速、气温、气压等。 ( 2)水文要素:水温、水深、表层流、水色等。 ( 3)水质:溶解氧、生化需氧量、 pH 值、油类等。 ( 4)底质:沉积物类型、氧化还原电位、油类等。 ( 5)生物:浮游生物、鱼类试捕(含水底栖生物)。 按有关规定执行。 测结果 包括文字报告、有关图集、监测数据汇编、相集、录像。 索赔与赔偿 关于油污损害的索赔和赔偿,按《 1992 年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和国务院规定的船舶油污保险、油污损害赔偿基金制度等具体办法执行。 应急计划修订 修订时间 每年进行一次小修订,每 3 至 5 年进行一次全面修订。 主要修订内容 溢油应急计划因下列情况需定期修订,使其符合实际和更加完善: ( 1)由于国家有关政策和法规的变化及政府机构的发展,需对应急组织机构和政策作相应调整。 ( 2)通过日常溢油演习和实际溢油事故的应急 反应行动取得的经验等,对计划进行完善修订。 王军波 15 ( 3)根据环境敏感区的变化,应急技术的进步,设备的报废等情况进行修订。 3 溢油应急反应 溢油应急反应是溢油应急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溢油发生后的全过程。 溢油事故的应急反应由应急指挥部组织实施,反应过程主要包括评估溢油风险、优化清污方案、调配应急资源、按事故等级采取应急反应行动。 溢油应急反应程序图(附图 ) 溢油事故报告 船舶发生溢油事故应通过一切可能的手段,首先向距事故发生地最近的海事机构报告。 此外,发生溢油事故的最初报告也可能来自主管机关的巡逻艇、任何其他船舶、码头、设施和其他部门及个人。 任何部门和个人发现溢油或可能引发溢油的事故后均有义务立即向最近的海事机构报告,采取必要和可能的措施防止危害扩大。 王军波 16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为溢油报告提供便利,不得阻拦。 严禁谎报和不实报告。 任何单位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南京海事局总值班室报告或向其所属海事处报告。 紧 急报告电话如下: 各级海事机构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溢油应急指挥部报告。 溢油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也应及时通报相关海事海事机构。 受理报告应了解如下基本情况: ( 1)事故发生的船舶名称、所属单位及确切地点。 ( 2)造成污染的油种、数量、飘流方向及现状。 ( 3)记录报告人姓名、单位、电话或联系方式。 溢油事故的 初始评估 溢油应急指挥部接到溢油报告后,除要求报告单位和报告人对溢油的泄漏和扩散等情况继续报告和做出补充报告外,还要立即对溢油事故进行初始评估,通过初始评估,尽快确定报警(通报)部门和采取应急反应措施。 初始评估的主要内容有: ( 1)根据溢油源的类型、溢出油的种类、事故的地点、事故原因、气象、水流等,评估溢油的可能规模,初步预测溢油的扩展趋向。 ( 2)对溢油发生火灾、爆炸的可能性进行评估。 ( 3)评估溢油对人身安全、公众健康构成的威胁。 ( 4)评估溢油对周围环境敏感区和易受损害资源可能造成的影响。 报警(通报) 溢油应急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接到报告后,立即向指挥部总指挥报告,并在指挥部设立应急指挥办公室协调指挥工作。 指挥部应及时发出溢油事故警报(通报),警报的主要部门如下(按事故等级)。 ( 1)南京市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 ( 2)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海事局、南京海事局及其所属的相关海事处。 ( 3)长江南京段船舶溢油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 ( 4)如溢油事故影响或可能影响下游相关水域,则向受影响或可能受影响水域的溢油应急指挥部报警。 ( 5)应急反应队伍、监测监视部门。 ( 6)可能受到污染影响的单位。 进一 步评估 溢油事故进一步评估的信息来源 ( 1)溢油事故报告单位和报告人的继续报告和补充报告。 ( 2)接受报警或通报单位和个人的反馈意见。 ( 3)监视监测系统对溢油扩散信息的报告。 ( 4)溢油漂移扩散模型对溢油扩散的报告。 ( 5)根据周围环境敏感图的分析。 ( 6)智能信息系统提供的信息。 王军波 17 ( 7)其它途径提供的溢油污染信息。 进一步评估的内容 ( 1)根据尽可能准确的溢油和环境条件资料,采用溢油模拟预报系统预测溢油在未来的轨迹和归宿,评价不同程度、不同内容溢油影响的范围。 ( 2)结合模拟预报结 果和监测结果,在环境敏感图上了解溢油轨迹和归宿对主要敏感资源的威胁,包括:威胁可能性、威胁范围、距离远近、最短威胁时间、优先保护顺序等。 ( 3)在智能信息系统的支持下,根据溢油风险、应急设备和人员分布等情况,评估本地区应急反应的人力、设备、器材是否能满足应急反应的需要,是否需要其他地区的支持,以便进一步确定溢油应急反映行动方案。 应急反应对策 现场指挥采取的对策 一旦接到溢油事故报告,指定的现场指挥应立即赶赴现场。 在指定的现场指挥到达现场前,由最先到达现场的海事监督人员中级别最高者担当临 时现场指挥。 现场指挥(临时现场指挥)应立即采取以下应急行动: ( 1)确定溢油事故现场的准确地点和溢油原因(包括船名、船型、碰撞 /搁浅、 船东 /货主),及时向溢油应急指挥部报告,同时组织紧急处置。 ( 2)及时报告溢油种类、溢油事故的规模(包括油迹的长、宽、形状、颜色),现场风速、水流状况及浮油漂流动向,组织必要的监视监测,并定时(一般为 10 分钟)向溢油应急指挥部报告溢油漂流动向。 ( 3)及时根据现场情况预测并报告进一步溢油的可能性,判断溢油应急反应等级,责令责任方采取可能做到的一切防溢油措施,要求应急指挥部 迅速调动应急队伍及装备。 ( 4)溢油应急队伍及装备到达现场后,组织指挥现场溢油围控和清除,并根据溢出油种类、规模、地点、扩散方向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 5)采取任何应急反应行动,均应根据溢油规模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确定相应的应急等级,并及时报告溢油应急指挥部。 溢油应急指挥部采取的对策 接到溢油事故报告后,迅速指派现场指挥赶赴现场,并在各方面全力支援、接应和指导现场对抗溢油的应急反应行动。 迅速启动监视、监测和智能信息等支持系统,必要时召集应急技术咨询专家组根据现场指挥提供的溢油应急等级,紧急评 估溢油事故的环境污染风险,拟定应急方案,并通过组织指挥系统、通信联络系统、设备库网络系统和后勤保障系统等作出如下反应: ( 1)及时报告上一级溢油应急指挥部。 ( 2)迅速组织及指派专业溢油清污队伍携应急反应设备赶赴现场。 ( 3)根据应急等级通报相关的溢油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并采取相关的对抗溢油措施。 ( 4)指派船艇对溢油源周围水域和溢油区域实行警戒或交通管制。 ( 5)必要时请求实施溢油扩散空中监视和溢油控制与清污作业空中支援。 ( 6)重(特)大溢油事故,向上一级溢油应急指挥部请求应急援助,并通知有关政府部门、 企业、附近居民开展预防溢油污染的应急反应行动。 溢油应急指挥部有关成员采取的对策 接到溢油应急指挥部关于溢油事故情况通报后,发出紧急报警或类似的紧急通报,告知有关单位和部门。 接到报警或通报后,各有关单位和部门应根据应急指挥部的指令在职责范围内迅速采取尽可能的应急反应王军波 18 行动以控制和消除危害,包括后勤保障和空中支援等,并将行动情况及时反馈给溢油应急指挥部,同时应做好应急行动中的情况记录。 敏感资源的保护 长江南京段环境敏感区及易受损害资源主要有以下几类: ( 1)生态自然保护区。 ( 2)生活用水取水口。 ( 3)水产养殖区。 ( 4)工业用水取水口。 ( 5)风景旅游区。 ( 6)岸线。 ( 1)一旦发生溢油污染,首要目标是保护重要区域和控制溢油扩散,以减少污染损害的程度,其次是清除污染。 ( 2)通知敏感区保护目标,首先动用本单位的防护能力,进行防护和控制。 ( 3)如果本计划拥有的应急设备、人力、材料不足以对所有敏感资源提供全面保护,则必须按优先顺序,首先保护好最重要的区域。 ( 4)确定优先保护顺序时应考虑以下多种因素: ① 该区域对油污染的敏感性、 易受损害的程度。 ② 保护某种特定资源的实际效果。 ③ 清除作业的能力和可能性。 ④ 季节影响的程度。 现场指挥必须综合以上各种有关因素,确定敏感资源的优先保护顺序。 ( 5)本计划对敏感区和资源优先保护的基本顺序为: ① 生态自然保护区。 ② 生活用水取水口。 ③ 水产养殖区。 ④ 工业用水取水口。 ⑤ 风景旅游区。 ⑥ 岸线。 溢油的控制与清除 选择适宜对策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围控、回收或清除水面溢油,防止其漂及岸边,污染岸线。 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风、浪、流、温度、环境敏感资源)和溢油特性(黏度 、挥发性、溶解度、油膜厚度、风化程度等),选择适当的水面和岸上清除对策,选择参考见表 31,可供选择的主要对策见表 32。 王军波 19 选择清污对策时,必须考虑是否具有专门或替代的设备、器材和材料,同时还要考虑相应的辅助设施及配套设备,如: ( 1)围油栏拖带船及指挥船。 ( 2)回收油接收设施。 ( 3)溢油分散剂喷洒设备和载带船舶或飞机。 ( 4)回收废油及污染物的处置设施等。 明确清污作业限制要求 王军波 20 ( 1)在浪高水域,溢油可能会溅过围油栏,发生溅油的条件如下: ① 波浪高度高于围油栏的水上部分。 ② 波浪波长与波高之比小于 510∶1。 ( 2)水流流速较大时会影响围油栏的滞油性能,流速对围 油栏的垂直分量达到 节时为临界流速,必须采用减少垂直分量的办法才能提高围油栏的滞油性能,包括: ① 避免使围油栏沿与水流流向垂直的方向布放,以降低作用于围油栏的垂直流速分量。 ② 在使围油栏与水流之间形成一定角度的同时要考虑各阶段围油栏连接后的整体刚性。 ( 1)水面比较平静时撇油回收效果较好,但在风浪大情况下一般不能使用,具体限制如下: ① 风可以卷起轻质油,使其离开水面。 ② 波浪较大、特别是出现短波和骇浪时,撇油器不能跟随波浪,使其性能受到影响。 或使撇油器的集油机构移动,离开水面油 膜,影响回收。 ③ 急流使溢油在围油栏下面逃逸,高流速使水面溢油太快地移过撇油器的集油机构,不能有效回收。 ( 2)溢油粘度是影响撇油器回收效果的主要因素,具体限制为。 ① 溢油粘度大于 2, 000cst时,一般撇油器不能正常工作。 ② 溢油在风蚀过程中粘度会显著上升,严重乳化的原油粘度甚至高达 130, 000170, 000cst,影响撇油器的有效性。 ③ 对于高倾点的原油和沥青球,可采取油拖网作为撇油装置替代一般撇油器。 ( 3)油膜厚度是决定撇油系统有效性的另一重要因素,只要油膜有足够的厚度,则几乎任何一种撇油装置都 是有效的,而当积聚的溢油减少时,撇油器的回收效率都会下降,简单的撇油装置(如抽吸型撇油器)受油膜厚度影响最为明显。 ( 4)在撇油器工作环境中如果有杂物,则可能使撇油器的运行发生障碍,某些撇油器如亲油型撇油器,对杂物很敏感。 ( 1)任何情况下使用化学消油剂,均应经溢油应急指挥部批准。 并且喷洒化学消油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