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前培训(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厂界最近距离为 ,则该项目的大气环境评价等级为( )。 答案: B 找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和其对应的距离 70 有关评价等级的特殊规定: 同一项目排放同种污染物的多个源,分别确定取最高; 高耗能行业(钢铁、铝冶炼、铜冶炼、铁合金等)的多源,不低于二级。 减排效果明显的改扩建项目,可低于一级。 位于一类区,或主要评价因子的环境质量已接近标准,或项目排放严重有毒有害污染物的特殊项目(垃圾焚烧发电 — 二恶英),不低于二级。 以城市道路为主的新、扩项目,考虑交通线源的影响,不低于二级。 (不同于轨道交通项目中主要考虑噪声和振动,点源) 公路、铁路,考虑沿线集中排放源(服务区、车站等大气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计算评价等级。 (不考虑汽车尾气) 71 评价范围的确定 旧:不同等级有不同的规定 新:按照 D10%来确定,以排放源为中心点,以 D10%为半径的圆或以 2D10%为边长的矩形。 注意: ① 最远距离超过 25km时,取 D10%为 25km,(主要根据模式的精确度来判断)。 ② 评价范围的直径或边长一般不应小于 5km(主要考虑环境监测和敏感点调查)。 ③ 对于以线源为主的城市道路等项目,评价范围可设定为线源中心两侧各 200m的范围。 72 熟悉大气污染源调查与分析对象 一、二级评价项目,只需调查 A. 本项目的所有污染源(改扩建项目新老污染源); B. 评价区域内与本项目排放污染物 有关 的 在建项目 C. 评价区域内与本项目排放污染物 有关 的 已批复环评文件的未建项目 D. 但当项目为区域替代项目时,还应调查评价范围内所有的拟替代污染源。 特殊情况:在环境监测背景值中已经包括拟替代污染源的,在预测的时候,需要将这些拟替代污染源的影响值去掉。 73 三级评价项目:可只调查分析项目污染源。 74 熟悉各等级评价项目大气污染源的调查对象域要求 一级评价项目污染源调查内容: 满负荷 排放下,按分厂或车间逐一统计各有组织排放源和无组织排放源的主要 污染物排放量 ; 改扩建项目给出:现有工程排放量、扩建工程排放量,以及现有工程经改造后的污染物预测削减量,计算最终排放量。 毒性较大的污染物应估计其非正常排放量; 周期性排放的污染源,还应给出周期性排放系数( 01), 一般可按季节、月份、星期、日、小时等给出周期性排放系数。 上述调查为一、二、三级评价均需要调查的内容,三级评价项目只调查本项目污染源排污概况。 75 点源调查内容: A. 排气筒底部中心坐标及海拔高度( m); B. 排气筒几何高度( m)及出口内径( m); C. 烟气出口速度( m/s); D. 排气筒出口处烟气温度( K); E. 各主要污染物正常排放量 (g/s),排放工况,年排放小时数( h); F. 毒性较大物质的非正常排放量 (g/s),排放工况,年排放小时数( h); 76 面源调查内容: ( m); ( m); (g/),排放工况,年排放小时数( h); :起始点坐标、面源长度 (m)、宽度( m),与正北方向逆时针的夹角; :多边形面源的顶点数或边数以及各顶点坐标; :中心点坐标,近圆形半径( m),近圆形顶点数或边数。 77 体源调查内容 体源中心点坐标,体源所在位置的海拔高度( m); 体源高度( m); 体源排放速率( g/s),排放工况,年排放小时数( h); 体源的边长( m); 初始横向扩散参数( m),初始垂直扩散参数( m) 78 线源调查内容: A. 线源的几何尺寸(分段坐标),线源距地面高度( m), 道路宽度( m),街道街谷高度( m); B. 各种车型的污染物排放速率( g/); C. 评级车速( km/h),各时段车流量(辆 /h)、车型比例。 79 例题: 大气环境污染源排污概况调查的内容包括( ) 70﹪ 以上工况下,按分厂或车间逐一统计各有组织排放源和无组织排放源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按分厂或车间逐一统计各有组织排放源和无组织排放源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三本账” E.对于周期性排放的污染源,应给出周期性排放系数。 80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 掌握现状监测因子与监测制度 监测因子: A. 凡项目排放的污染物属于常规污染物的应筛选为监测因子; B. 凡项目排放的特征污染物有国家或地方环境质量标准的 , 或有 TJ36中的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的 , 应筛选为监测因子; C. 对于没有相应的环境质量标准的污染物 , 且属于毒性较大的 , 应按照实际情况 , 选取有代表性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因子 , 同时给出参考标准值和出处。 81 现状监测制度 内容 一级评价 二级评价 三级评价 监测季节 二期(冬、夏) 一期不利季节 近 3年资料或补充监测 监测时段 有季节代表性的 7天有效数据 采样时间 符合 GB3095对数据有效性的规定 符合现状调查、污染源验证和预测模式需要 不具备连续采样时小时采样规定 02, 05, 08, 11,14, 17, 20, 23时 8个小时浓度 02, 08, 14, 20时 4个小时浓度 特殊规定 评价范围内没有排放同种特征污染物的项目可减少监测天数;无法进行连续监测的特征污染物,可监测其一次浓度值,监测时间满足标准 82 现状监测布点原则 一级评价 二级评价 三级评价 监测点数 ≥10 ≥6 24 布点方位 在约 0186。 、 45186。 、 90186。 、135186。 、 180186。 、 225186。 、270186。 、 315186。 等方向布点,下风向加密,也可根据局部地形、风频、环境功能区、环境空气保护目标所在方位调整 至少在约 0186。 、 90186。 、180186。 、 270186。 等方向布点,下风向加密,也可根据局部地形、风频、环境功能区、环境空气保护目标所在方位调整 至少在约 0186。 、 180186。 等方向布点,下风向加密,也可根据局部地形、风频、环境功能区、环境空气保护目标所在方位调整 布点要求 各监测期的环境空气敏感区内的监测点重合,预计受项目影响的高浓度区的监测点应根据季风的主导方向进行调整。 83 城市道路项目(线源): 在评价范围内,选取有代表性的 环境空气保护目标 设置监测点;监测点的布设还应结合敏感点的 垂直空间分布 进行设置。 公路、铁路项目,分别在各主要集中式排放源(车站、服务区等)评价范围内,选取有代表性的 环境空气保护目标 设置监测点,点位数参照上面表格执行。 84 熟悉大气环境现状监测结果统计分析内容 分析各点、各期、各主要污染物浓度范围 各取值时间最大浓度值占相应标准浓度限值的百分比和超标率 浓度日变化及季节变化规律 浓度与地面风向、风速及排放源排放的关系 分析重污染时间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85 气象观测资料调查 熟悉气象观测资料调查的基本原则 A. 调查要求与 评价等级 、评价范围内 地形的复杂程度 、水平流场是否均匀一致 、 污染物排放 是否 连续稳定有关。 B. 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包括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 C. 各级评价均应调查评价范围 20年以上的主要气候统计资料。 D. 一、二级评价项目,应调查逐日、逐次的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及其它气象观测资料。 86 了解一级、二级评价项目气象观测资料的调查要求 评价等级 一级 二级 地面气象观测资料 近 5年内至少连续 3年常规地面气象资料。 如果 没有地面站 ,设立地面站,进行 1年观测 近 3年内至少连续 1年常规地面气象资料。 如果 没有地面站 ,设立地面站,做 2个月以上观测 高空气象探测资料 近 5年内至少连续 3年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 如果没有探空站,可采用中尺度气象模式模拟50km内的格点气象资料。 近 3年内至少连续 1年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 如果没有探空站,可采用中尺度气象模式模拟50km内格点气象。 87 了解一级、二级评价项目气象观测资料的调查要求 评价等级 一级 二级 评价范围 50km 50km 50km 50km 气象资料年限 近 5年内至少连续 3年 近 5年内至少连续 3年 地面气象观测资料 必须 按选取的模式要求 必须 按选取的模式要求 高空气象探测资料 必须 按选取的模式要求 必须 按选取的模式要求 补充气象资料观测的前提 地面气象站与项目距离超 50km, 且 地面站与评价范围地理特征不一致; 高空探测站与项目距离超 50km。 补充观测时限 1年 2个月以上 一般要求 调查评价范围内 20年以上的主要气候统计资料 88 熟悉 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调查的主要内容 ( 1)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调查的主要内容; 地面气象观测站选择先后顺序: 先基准站、次基本站,后一般站。 收集每日实际逐次观测资料。 89 90 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调查的主要内容 调查资料的时次:一般至少调查每日 1次(北京时间 08时)的距地面 1500m高度以下的高空气象资料。 调查内容:时间、探空数据层数、每层的气压、高度、气温、风向、风速。 91 了解常规气象资料分析内容 温度: 温度统计量:统计长期 地面 气象资料中每 月平均温度 的变化情况, 绘制年平均温度月变化曲线图。 温廓线:对于一级评价项目,需酌情对污染较严重时的 高空 气象探测资料做温廓线分析,分析逆温层出现的频率、平均高度范围和强度。 风速: 风速统计量:统计月平均风速随月份的变化和季小时平均风速的日变化。 绘制两张图。 风廓线:对于一级评价项目,需酌情对污染较严重时的 高空 气象探测资料做风廓线分析,分析大气边界层内的风速变化规律。 92 风向、风频 风向玫瑰图:要求附气象站多年气候统计资料的统计结果。 主导风向:指风频最大的风向角范围。 风向角范围一般为 45度之间的夹角。 某区域的主导风向应有明显的优势,其主导风向角风频之和应 ≧ 30%,否则称没有主导风向或主导风向不明显。 没有主导风向的地区,应考虑项目对全方位的环境空气敏感区的影响。 93 例题 下列内容属于常规气象资料风频分析内容的是( )。 A.温廓线 B.主导风向 C.风廓线 D.风向玫瑰图 E.统计所收集的长期地面气象资料中,每月、各季及长期平均各风向风频变化情况。 94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 ( 1)掌握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的一般步骤 ( 2)熟悉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因子和预测范围确定的原则 (预测范围应略大于评价范围,还可以做适当调整。 ) ( 3)掌握各类污染源计算清单的内容 (即污染源调查内容) ( 4)熟悉大气环境影响预测计算点的分类 ( 5)熟悉各等级评价项目大气环境影响的预测内容及 要求; ( 6)掌握常规预测情景的组合 (7)熟悉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的主要内容; ( 8)掌握常用推荐模式的适用条件。 95 熟悉大气环境影响预测计算点的分类 计算点分类:环境空气敏感区、预测范围内的网格点和区域最大地面浓度点。 所有 环境空气敏感区 中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作为计算点。 预测网格点要保证精度: 离源中心 1000m,网格间距 100500m; 离源中心 ≦ 1000m,网格间距 50100m。 最大地面浓度点的预测网格设置,在高浓度分布区,计算点间距应不大于 50m。 96 熟悉各等级评价项目大气环境影响的预测内容及 要求; 一级评价项目预测内容: A. 全年逐时或逐次小时气象条件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网格点处的地面浓度和评价范围内的最大地面小时浓度; B. 全年逐日气象条件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网格点处的地面浓度和评价范围内的最大地面日平均浓度; C. 长期气象条件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网格点处的地面浓度和评价范围内的最大地面年平均浓度; D. 非正常排放情况,全年逐时或逐次小时气象条件下, 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和评价范围内的 最大地面小时浓度 ;(不。全国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前培训(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户生成一个进程。 这个进程是 通过使用授权的包,例如默认的 来执行的。 如果授权是成功的,lsass 就会产生用户的进入 令牌,令牌别使用启动初始的 shell。 其他的由用户初始化的进程会继承这个令牌的。 这个进程是管理用户登录和退出的。 而且 winlogon 在用户按下 CTRL+ALT+DEL时就激活了,显示安全对话 试着用命令行安全模式修复一下。 或用 ‘ 最后一次正确进入系统 ’
凡是脚手架施工的建筑物四周、空洞、小天井等,烟囱、 水塔、园筒库的周围、市区施工、翻修房屋的加层,以及沿街道、路口或安全上的必要之处 (如三步以上脚手架、操作层上脚手板不能满铺时 )应设置海底笆、围棚及张安全网等有效措施。 架子工在搭设脚手架过程中,必须集中思想,统一指挥,禁止多人集中在同一块脚手板上进行工作。 三、瓦工 严格遵守《建筑安装工人安全生产基本规定》。 上下脚手架应走斜道。
力求要做到从一开始就不能失败,这种管理叫源头管理。 在日本企业里,新产品开发的阶段和责任部门见附件 简单介绍一下设计的金字塔原理 二、大量收集分析信息 要使开发的新产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取胜,企业在新产品开发之前,必须收集大量的信息,并进行系统大分析,以确定新产品开发的依据。 对市场型产品,在产品的策划阶段,信息的收集和分析是至关重要的, 不仅要掌握顾客的现在要求
有内容为必填项, 个别填写 项 如无内容,请填写“无”。 点击“增加资质 情况 ” 按钮,弹出对话框 ( 如下图 ), 全国水利建设市场信用信息管理系统操作手册 8 选择 并填写 企业 对应 资质 信息 , 通过“浏览”上传资质证书扫描件后 点击“确定”。 提示: ( 1)资质类别:根据“水利建设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的十类市场主体所对应的资质类别 填写。 ( 2)专业类别与级别
. 方程 133 xx 的三根 1x , 2x , 3x ,其中 1x 2x 3x ,则 2x 所在的区间为 ( ) A . )1,2( B . ( 0 , 1 ) C . ( 1 , 23 ) D . (23 , 2 ) ( 0,+∞)的函数 是 ( ) A、 125 xy B、 113xy C、 12xy D、 1 12x 11. 函数
) A. Zxxx ,30| B. Zxxx ,30| C. Zxxx ,01| D. Zxxx ,01| 答案 B 二、填空题 12.( 2020年北京)已知集合 1 axxA , 0452 xxxB ,若 BA ,则实数 a 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 3,2 13.( 2020 年 上海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