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成本核算和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分步法可以提供按原始项目反映的成本结构,不需要进行成本还原; 在产品是指狭义在产品。 平行结转分步法的特点 各步骤不计算半成品成本,只计算本步骤各种产品发生的费用及应由产成品负担的份额,因而也称不计算半成品法,或非积累分步法; 成本计算对象:各种产成品成本及其所经过的各步骤的份额; 半成品成本不随实物一同结转,只在产成品验收入库时结转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 月末各步骤要从成本计算单上转销应由本月产成品负担的份额,按产品类别平 行汇总,计算出产成品成本; 应用范围:大量大批多步骤装配式生产的企业,半成品种类繁多,但很少对外销售,所以一般不需要计算半成品成本。 平行结转分步法月末需要选择适当的方法,将各步骤生产费用在产成品和广义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从而计算各步骤生产费用应由产品成本负担的份额。 约当产量法 计算各步骤的约当产量 =完工产品耗用本步在产品+以后步骤月末在产品+该步骤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 =该步骤完工半成品+以后步骤月初在产品+该步骤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 确定各步骤生产费用应由产成品负担的份额 确定月末在产品成本 平行 结转分步法例题 资料:某企业大量大批生产甲产品,经过三个生产步骤,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月末在产品按约当产量法计算,各步骤在产品完工程度均为 50%。 有关产量记录和生产费用记录资料如表 1和表 2所示。 要求:该企业不要求计算各步骤半成品成本,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完工产品成本。 表 1 产量记录 项 目 一步骤 二步骤 三步骤 月初在产品数量 80 60 30 本月投产数量 120 160 120 本月完工产品数量 160 120 100 月末在产品数量 40 100 50 在产品完工程度 50% 50% 50% 表 3 约当产量计算表(法一) 项 目 一步骤 二步骤 三步骤 直接材料 其他费用 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 40 20 50 25 完工产成品数量 100 100 100 100 以后步骤月末在产品 100+ 50= 150 150 50 —— 约当产量合计 290 270 200 125 表 4 约当产量计算表(法二) 项 目 一步骤 二步骤 三步骤 直接材料 其他费用 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 40 20 50 25 本步骤完工产品数量 160 160 120 100 以后步骤月初在产品 60+ 30= 90 60+ 30= 90 30 —— 约当产量合计 290 270 200 125 表 5 第一步骤产品成本计算单 项 目 直接 材料 燃料 及动力 直接 工资 制造 费用 合计 月初在产品 12 000 2 400 3 500 2 200 20 100 本月发生费用 31 500 6 240 8 650 5 900 52 290 合 计 43 500 8 640 12 150 8 100 72 390 产品产量 完工产成品产量 100 100 100 100 —— 广义在产品产量 190 170 170 170 —— 合 计 290 270 270 270 —— 单位成本 150 32 45 30 257 应计入产成品中份额 15 000 3 200 4 500 3 000 25 700 月末在产品成本 28 500 5 440 7 650 5 100 46 690 表 6 第二步骤产品成本计算单 项 目 直接 材料 燃料 及动力 直接 工资 制造 费用 合计 月初在产品 —— 2 200 3 120 2 000 7 320 本月 发生费用 —— 5 800 7 280 5 800 18 880 合 计 —— 8 000 10 400 7 800 26 200 产品产量 完工产成品产量 —— 100 100 100 —— 广义在产品产量 —— 100 100 100 —— 合 计 —— 200 200 200 —— 单位成本 —— 40 52 39 131 应计入产成品中份额 —— 4 000 5 200 3 900 13 100 月末在产品成本 —— 4 000 5 200 3 900 13 100 表 7 第三步骤产品成本计算单 项 目 直接 材料 燃料 及动力 直接 工资 制造 费用 合计 月初在产品 —— 650 890 600 3 140 本月发生费用 —— 2 350 3 235 2 400 7 985 合 计 —— 3 000 4 125 3 000 10 125 产品产量 完工产成品产量 —— 100 100 100 —— 广义在产品产量 —— 25 25 25 —— 合 计 —— 125 125 125 —— 单位成本 —— 24 33 24 81 应计入产成品中份额 —— 2 400 3 300 3 400 8 100 月末在产品成本 —— 600 825 600 2 025 表 8 完工产品成本汇总计算表 项 目 直接 材料 燃料 及动力 直接 工资 制造 费用 合计 第一步骤 15 000 3 200 4 500 3 000 25 700 第二步骤 —— 4 000 5 200 3 900 13 100 第三步骤 —— 2 400 3 300 2 400 8 100 转出完工产成品成本 1 5000 9 600 13 000 9 300 46 900 单位成本 150 96 130 93 469 平行结转分步法小结 各步骤只核算本步骤本月发生费用及月末计入产成品成本份额,不计算完工半成品成本; 厂部会计部门月末汇总各车间成本计算单,计算出完工产成品成本; 在产品是指广义在产品; 关键是计算各步骤期末产品约当产量合计。 第 2讲 标准成本制度 一、标准成本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1903年,泰罗《工厂管理》,给标准成本制度以启示 1904年,美国效率工程师哈尔顿•爱默森首先在美国铁道公司应用标准成本法 1911年,美国会计师卡特•哈里 逊第一次设计出一套完整的标准成本制度 1920年,美国会计人员与工程技术人员设计了一套将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结合的方法 1930年,哈里逊出版《标准成本》一书,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标准成本的专著 二、标准成本制度的特点 预先制定标准成本,作为员工工作努力的目标和衡量实际成本节约或超支的尺度,进行成本事前控制; 生产过程中将实际消耗与标准消耗进行比较,及时揭示和分析脱离标准的差异,并迅速采取措施加以改进,加强成本事中控制; 月末将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相比较,揭示各成本差异,分析差异原因,评估业绩,并制定有效措施, 实现成本事后控制。 三、标准成本制度的优点 有利于增强员工的成本意识 有利于成本控制 有利于价格决策 有利于简化会计工作 有利于正确评价业绩 四、实施标准成本制度的步骤和条件 实施标准成本制度的步骤 制定成本标准(价格标准179。 用量标准); 归集成本资料,计算产品实际成本; 根据实际产量和成本标准计算标准成本; 比较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计算标准成本差异,并分析成本差异原因; 进行标准成本及其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 实施标准成本制度的条件 企业具备完善的各项成本管理基础工作 企业具备健全的成本管理组织 企业 具有较强的成本意识 五、标准成本的制定 制定方法 工程技术测算法:根据企业机器设备、生产技术先进程度,对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投入产出比例进行估计。 历史成本推测法:根据企业前期历史有关原材料、人工费用等的实际发生数加以推算。 预测法:考虑未来企业内外因素的变化对标准成本的影响。 期望法:反映企业管理阶层对成本耗费的期望。 标准成本项目的制定 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通过工程技术部门取得产品原材料消耗量,通过供应部门取得原材料的标准单位价格。 直接人工的标准成本:通过161。 176。 时间和动作研究161。 177。 ,按照加工工序制定标 准工时,根据人力资源部门提供的计划工资率作为标准价格。 制造费用的标准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