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之煤矿实习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训类型 新进员工岗前培训:新进员工进入公司报到时,由人力资源部组织岗前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公司概况、主导产品介绍,公司理念、文化,公司规章制度及其它必须熟知的事项。 新进员工试用培训:新进员工在试用期间由其直属主管进行工作指导,使其熟悉作业环境、作业流程并逐步掌握作业技能; 在职培训:公司正式员 工的“专业技术培训”和其它培训。 (二)培训方式 内训:由公司自任讲师或外聘讲师到公司培训; 外训:由公司委派员工到有培训资格的机构进行培训或参加供应商组织的专业培训。 (三)职责: 部门主管:负责提报年度培训需求计划或临时性的培训需求并组织实施。 人力资源部: 11 (1)负责年度培训计划的汇总及确认。 (2)负责新进员工培训及公共类技能培训。 (3)监督各部门培训计划的实施。 (4)负责培训记录的保存。 总经理:年度培训计划和临时培训需求的审核批准。 (四)培训工作流程 提出培训需求: (1)各部门主管于每年 12 月份提出次年年度培训计划,由部门经理审核后,送至人力资源部。 (2)如因新技术或新设备引进需临时提出培训需求的,应至少提前一周以《培训需求申请表》形式提出。 确认与汇总: 人力资源部确认各部门的培训需求内容及课程安排,并汇总出公司的《年度培训计划表》,内容包括培训内容、培训对象、组织部门、培训时间等。 审核: (1)人力资源部将所汇总的《年度培训计划表》呈总经理审批。 (2)审核过程中如有不当之处,人力资源部负责协调沟通。 培训实施: (1)各部门根据《年度培训计划表 》的安排组织实施培训。 (2)属通用性项目由人力资源部统筹安排集中培训。 12 (3)内训所需的教材及讲师由各部门自行安排或委托人力资源部协调安排。 内部讲师由各部门主管或部门内技术人员担任;内部讲师人员无法胜任的课程可由人力资源部聘请外部讲师到公司上课。 外训由人力资源部统一安排。 (4)必要时在培训前同员工签署《培训协议书》。 根据国家法律法规需要取得特种作业资格证书的岗位,由资质管理办公室提出具体要求,人力资源部负责联系有资质的培训单位进行培训取证工作。 考核与评估 (1)员工参加培训应在《培训记录表 》上签到。 (2)内训后,讲师进行培训结果考核,培训时间在 4 小时以内的,以口试的方式进行考核, 4 小时以上的,用笔试、现场操作考试或其他辅助评价手段进行评价。 考核结果记录在《培训记录表》上。 (3)外部培训者在接受培训后的一周内,向人力资源部提交《培训内容提纲及心得报告》。 有结业证书或其他证书时,应将正本交于人力资源部保管。 (4)部门负责人要跟踪员工培训后的工作绩效,若发现不能胜任本职工作或工作绩效没有改善提高的,应提交人力资源部安排再培训或转换工作岗位,以使其具备的能力与从事的工作相适应。 记录的保存 13 (1)无论是内训或外训,所需要的《培训需求申请表》、《培训内容提纲及心得报告》、《培训记录表》、考核记录、培训教材副本等均由人力资源部存档。 (2)人力资源部针对每位员工编制《员工培训记录卡》,记录该员工每次参加培训的情况。 (3)培训相关记录保存期限为 2 年,存入个人档案的培训记录保存期限同个人档案一致。 (五 )相关文件 《培训协议书》 (六 )相关表单 《培训需求申请表》 《年度培训计划表》 《培训记录表》 《培训内容提纲及心 得报告》 《员工培训记录卡》 Ⅲ 、员工异动管理 (一)异 动类型 升职:公司根据工作需要,对工作表现及考核评价结果优秀、并且符合拟任职位的管理水平、专业知识、业务能力等要求的员工予以升职。 降职:公司对工作表现差、不能担任目前工作职责、年终考核不合格的员工予以降职。 14 调职:公司因培养后备员工或机构调整等需要,结合员工个人特点,对员工的工作岗位进行定期调整与转换,各级员工应主动配合,如有异议可向有关部门提出,但不得无故拒绝。 辞退:符合公司《关于职工离职的管理制度》中辞退职工条件的员工予以辞退处理。 辞职:员工辞职必须根据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及公司 《关于职工离职的管理制度》办理辞职手续。 退休: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及本公司实际情况实施退休制度。 (二)异动程序 升职:用人部门负责人或人力资源部提出申请,人力资源部综合平衡各项职位要求,报总经理审批。 降职:同上。 调职:同上。 辞退和辞职:程序详见《关于职工离职的管理制度》。 (三 )相关文件 《关于职工离职的管理制度》 (四 )相关表单 《内部人事调动审批表》 《职工主动辞职申请书》 《离职手续办理表》 《离职人员工作交接表》 《部门请求员工辞职申请表》 15 《员工辞职受理或辞退通知书》 Ⅳ 、合同管理 (一)合同类型 试用期合同:试用合同期限一般为二个月。 应届大中专毕业生在毕业前入公司的,试用期延长至 7 月 31 日,但试用期上班时间不低于 3个月。 特殊岗位根据情况可适当延长试用期,但不能超过《劳动法》规定的最长期限。 试用期合同一式两份,员工签字按手印,公司相关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司人力资源专用章后生效,公司及个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