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程混凝土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中有组织排放量为 t/a。 ( 3)噪声污染因素分析 本项目噪声主要来源于装载机、搅拌楼、运输车辆、水泵、物料传输装置生产过程中生产的噪声。 搅拌机 机型先进,噪声较小;皮带输送机、水泵噪声相对较小;螺旋输送机正常运行时的噪声较小,但如因堵料等原因运行不畅时,噪声较大。 所用设备噪声级如下。 表 各整体声源的平均噪声级 设备名称 数量 LAeq 备注 搅拌机 1 75~90 皮带输送机 2 65~70 螺旋输送机 1 65~70(正常工况) 80(堵料) 水泵 2 70~75 混凝土运输车 22 70~75 散装水泥运输车 70~75 装载机 1 77~86 载荷大时声级较大 本项目运输车辆均为大吨位载重车,噪声级数值较大。 声波特点为以低频声能为主,故传播距离较大。 21 ( 4)固废污染因素分析 本项目固废物主要来源有废弃的砂石料、废弃的混凝土,各类废水产生的沉淀物以及职工生活垃圾等。 生产废料主要有不合用的砂石料及剩余的少量混凝土。 其产生量直接取决于生产管理。 通过提高原料进货把关能力,可杜绝不合格砂石料入厂;通过改善生产经营信息流的传输效率,可使剩余混凝土发生量减少。 剩余混凝土浇铸预制板或其它预制物件出售。 消除需废弃的不合格原料。 实践证明省内许多混凝土搅拌站基本无生产废料产生。 废水产生的沉淀物:由搅拌机和混凝土运输车冲洗水夹带 的沉淀物 576t/a。 晾干后可作为填方材料外运处理。 根据省内混凝土搅拌站的经验,可添加约 30%水泥和骨料制成约 ,用于铺设次要道路及围墙。 职工生活垃圾以每人每天 计,年产生量约 3t 左右。 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处理。 则本项目共产生固体垃圾 579t/a。 ( 5)“三废”防治措施 废水:企业拟在搅拌楼周围及厂区边界设置两道集水沟,搅拌楼的西南侧设置废水沉淀池,搅拌楼及混凝土运输车、地面冲洗水集中在池中,经沉淀后可循环使用。 厂区采用不冲水卫生公厕,污水用作附近农田 农肥,不排放。 项目所建沉淀池要求一备一用,并采用钢砼结构,废水处理流程如下图: 设计处理水量: 15180t/a,。 污水处理系统水力停留时间: 24h。 污水 地沟或坡降 调节池 初沉池 混凝沉淀 二沉池 回用 22 初沉池设计尺寸约 50m3,调节池 250m3,混凝池 80m3,沉淀池 80m3,二沉池200m3,以 FeSO Fe2(SO4)3为混凝剂。 采用以上工艺处理后,类比同类企业杭州冠宇混凝土搅拌公司(已采用废水回用工艺),污水可以实现零排放 废气:砂料堆按照一定比例设置喷嘴,定期喷水,保持砂堆表层湿润。 保持表层含水率 ≥%;清洗、冲洗汽车运输道路,保持地面清洁,可有效降低地面动力起尘;水泥筒库呼吸孔采用单机布袋除尘;要求散装水泥车抽料时,用毡料布袋手工扎紧放空口,使水泥不能散失。 固体废弃物:生产剩余混凝土可制成预制板或其它预制件出售;废水产生沉淀物可添加约 30%水泥和骨料制成低强度水泥砖块外售;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外运至垃圾填埋场。 环保投资概算 : 项目环保投资估算表 序号 分类 治理措施 数量 投资(万元) 备注 1 废气治理 布袋除尘器 4 30 2 废水治理 废水回用装置 1 10 总计 40 23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污染物 名称 处理前生产浓度 及产生量(单位) 排放浓度及排放量 (单位) 大气 污染物 无 组 织 排 放 运输车辆起尘 粉尘 抽料时放空口产生的水泥粉尘 砂堆扬尘 有组织排放 水泥筒库顶呼吸孔及库底粉尘 1008 t/a t/a 合计 t/a t/a 水 污染物 搅拌机、运输车辆 、作业地面清洗 SS 3000 mg/L 固体 废物 职工日常生活、生产、废水处理 废弃的砂石料、废弃的混凝土 少量 - 各类废水产生的沉淀物 576t/a 0t/a 生活垃圾 3 t/a 0t/a 噪 声 项目噪声主要来源于装载机、搅拌楼、运输车辆、水泵、物料传输装置生产过程中生产的噪声,最高噪声级约为 90dB。 其 他 —— 主要 生态 影响 —— 24 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 : 本项目选择地原为废弃土地,主要是建筑垃圾和噪声造成的影响。 噪声:主要为施工过程中,建筑机械和工人产生的噪声。 机械噪声对声环境影响较大,项目建设地附近存在居民区,夜间应严格禁止使用高噪声设备,施工单位在施工安排上需提高重视,加强施工期的环境管理。 装修粉尘:装饰材料加工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粉尘,应避免在自然风作用下对外界产生影响;地面需经常实施洒水抑尘,有效地控制粉尘,尽可能减少对工人的影响。 建筑垃圾:工程完工后,会有不少废建筑材料。 建设单位应要求施工单位不要随意倾倒建筑垃圾,应集中妥善处置。 施工污水:在建设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施工污水和工人生活污水,建 筑工人的生活污水的排放量约 4m3/d,主要污染因子为 CODcr、 BOD5 和 SS 等,由于建设期市政管网还未完成,因此应设置临时公厕,定期由粪车拉走放入市政污水管网内,则对环境影响不大。 25 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 水环境影响分析 由工程分析可知,该项目生产过程中无工艺废水排放。 企业在搅拌楼周围及厂区边界设置了两道集水沟,搅拌楼的西南侧设置了钢砼结构废水沉淀池,搅拌楼及混凝土运输车、及地面冲洗水集中在池中,经沉淀后可循环使用。 厂区采用不冲水卫生公厕,污水用作附近农田农肥,不排放。 办公及职工居住均租用现有楼房及 农居,生活污水排放去向与现状相同。 在此基础上本项目污水排放对周围水环境影响较小。 声环境影响分析 噪声源主要是 装载机、搅拌楼、运输车辆、水泵、物料传输装置生产过程中生产的噪声 等。 本评价采用整体声源评价法对声源进行预测评价。 整体声源法的基本思路是:其基本思路是将整个连续噪声区看作一个特大声源,称为整体声源。 预先求得该整体声源的声功率级,然后计算该整体声源辐射的声能在向受声点传播过程中由各种因素引起的衰减,最后求得预测受声点的噪声级。 受声点的预测声级按下式计算: Lp=Lw— ∑ Ai 式中: Lp 为受声点的预测声级; Lw 为整体声源的声功率级; ∑ Ai 为声传播途径上各种因素引起声能量的总衰减量, Ai 为第 i 种因素造成的衰减量。 ( 1)整体声源声功率级的计算方法 使用上式进行预测计算的关键是求得整体声源的声功率级。 本评价按简化的Stueber 公式计算: Lw=Lpi+10lg(2S) 式中: Lw—— 整体声源的声级功率级; 26 Lpi—— 整体声源周界的声级平均值; S—— 整体声源所围成的面积; ( 2)∑ Ai 的计算方法 声波在传播过 程中能量衰减的因素颇多。 在预测时,为留有较大余地,以噪声对环境最不利的情况为前提,只考虑屏障衰减、距离衰减,其他因素的衰减,如空气吸收衰减、地面吸收、温度梯度、雨、雾等均作为预测计算的安全系数而不计。 A. 距离衰减 Ar Ar=10lg(2π r2) 其中 r 为受声点到整体声源中心的距离。 B. 屏障衰减 Ad Ad=10lg(3+20N) 其中 N 为菲涅尔系数。 从不利角度, 本评价预测时 仅考虑声源几何扩散衰减和建筑的隔声的衰减 ,空气吸收衰减和附加衰减量作为安全系数不 予考虑。 根据上述公式 以及本项目的平面布置进行 预测计算。 本项目噪声执行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309693) 2 类区标准 昼间:60dB;夜间: 50dB。 预测结果 根据上述公式 以及本项目的平面布置进行 预测计算 ,本项目对厂界噪声及周边环境的贡献值如下: 序号 监测点 预测值 备注 1 西南厂界(离整体声源 30 米) 2 东南厂界(离整体声源 30 米) 3 东北厂界(离整体声源 50 米) 4 西北厂界(离整体声源 95 米) 5 西南民居(离整体声源 60 米处) 6 东面 3 层民居(离整体声源 70 米) 27 由表可知,东北、西北面厂界昼间噪声范围为 (A)~ (A),即使叠加背景值后仍能达标,厂界东南、西南两面超标。 由于厂界东、西南均有居民,对环境的影响较大。 夜间如生产,声源强度基本相似,则四面厂界均有不同程度的超标,特别是东南、西南面厂界超标较多。 整体声源对西南面民居的贡献值为 ,对东面民居的贡献值为 ,影响较大。 现业主计划租用东面民居作为办公用房,项目噪声对该处的影响可视为内部影响;西南面民 居受到的影响较大,要求企业与其协商搬迁;东南厂界以东为造船厂,受本企业的影响较小。 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大气污染物主要为粉尘,来源有运输车辆动力起尘、水泥筒库顶呼吸孔及库底粉尘、散装水泥车抽料时放空口产生的水泥粉尘以及砂堆扬尘。 a、一般情况下,道路在自然风作用下产生的扬尘所影响的范围在 100m以内。 如果对车辆行驶的路面实施洒水抑尘,每天洒水 4~5 次,可使扬尘量减少 70%左右,在实施每天洒水抑尘作业 4~5 次后,其扬尘造成的 TSP 污染距离可缩小到20~50m范围。 对本项目而言,主要是一些运输建材的大型 车辆,若管理不善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扬尘,危害环境,因此必须在大风干燥天气对经过的道路实施洒水进行抑尘,洒水次数和洒水量视具体情况而定。 如以上措施得以满足,则车辆行驶动力扬尘对附近的行人和居民的影响不大。 b、根据 1998~ 2020 年杭州市的气象资料,杭州市全年平均风速为 ,全年主导风向为 NW,风向频率 为 %,对应的平均风速为 ;其次为 SSW、N 和 NNW 风向,其频率分别为 %、 %和 %,对应的平均风速分别为 、。 本项目采用高斯高架点源模式的修正式预测砂石堆场( 30m 30m)扬尘的最大落地浓度。 高斯高架点源模式的计算公式为: C(x,y,0)=Q(π uσ yσ z) 1exp[y2/(2σ y)He2/(2σ z)] 式中: C(x,y,0)— 相对于排放源( x,y)处的地面浓度, mg/m3; 28 Q— 污染物排放量, mg/s; u— 排气筒出口处平均风速, m/s; y— 垂直于风向的水平横向距离, m; He— 排气筒有效排放高度, m; ς y— 横向大气扩散参 数; ς z— 垂直向大气扩散参数。 如果面源的面积较小( S1km2),仍可以按点源扩散模式计算(此时 He 即为平均排放高度, u为平均风速),只是对ς y和ς z作适当的修正,即: σ y= 1 x1 + y /, σ z =2 x2 + H/ 式中: y— 面源在 y方向上的长度 m; H— 面源的平均排放高度 m; 1( 2)、1( 2)分别为横向和垂直扩散参数的回归指数和回归参数。 预测源强 为无组织扬尘排放量为 ,即。 预测结果 如下表 下风向扬尘最大落地浓度和出现距离 风向 平均风速 ( m/s) 稳定度 最大浓度 ( mg/m3) 最大落地浓度离堆场中心 距离( m) NW B ( 100, 100) D ( 100, 100) E ( 100, 100) SSW B ( 0, 0) D ( 100, 200) E ( 100, 200) 由以上预测可知,在全年主导风向( NW 风)和次主导风向( SSW)下,各类稳定度的最大落地浓度为 ,比标值为 (与日均值,比较保守),符合二类标准的要求。 砂石堆场处在厂区的北部,其边界离南面农居距离在 70m 以外,堆场扬尘对此处民居的影响不大。 东面 3 层小楼距离堆场在 60m 以外,因为处在顺风向因此受到影响较为严重,由于业主计划租用该处住宅作为办公用房,可 29 以考虑将其看作是内部影响。 这类扬尘的主要特点是与风速和尘粒含水率有关,因此,减少建材的露天堆放和保证一定的含水率是抑制这类扬尘的有效手段。 尘粒在空气中的传播扩散情况与风速等气象条件有关,也与尘粒本身的沉降速度有关。 以砂尘土为例,其沉降速度随 粒径的增大而迅速增大。 当粒径为 250 微米时,沉降速度为 ,因此当尘粒大于 250 微米时,主要影响范围在扬尘点下风向近距离范围内,而真正对外环境产生影响的是一些微小尘粒。 根据现场的气候情况不同,其影响范围和方向也有所不同。 所以应特别注意扬尘的防治问题,须制定必要的防止措施,以减少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敏感点影响分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