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减速器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YFa Y Fa/ [σ F]) / (φ dεαZ12)}1/3 1. 确定公式中各计算数值 (1) 计算载荷系数 根据 kHα= 及 b/h= 由 [1]图 1013,查得: kFβ= 得到: k =kA kv kFα kFα =1 =2 (2) 因为 εβ= 由 [1]图 1028, 查得:螺旋角影响系数 Yβ= (3) 由 [1]表 1018, 查得:弯曲疲劳寿命系数 kFN1=, kFN2= 取安全系数 SF= 又已知 σ FE1= 500Mpa , σ FE2= 380Mpa 最终得到: [σ F]1=( kFN1σ FE1 )/ SF =280Mpa [σ F]2= (kFN2σ FE2 )/ SF = (4) 计算当量齿数 Zv1 , Zv2 由 Zv1=Z1 / ( cosβ t)3=24 / ( cos15o)3 = 由 Zv2=Z2 / ( cosβ t)3=132/ ( cos10o)3 = (5) 由 [1]表 105 中可查得(用插值法得到): SF= [σ F]1 =280Mpa [σ F]2 = Zv1= Zv2= YFa1= YFa2= YSa1= YSa2= YFa1 YSa1/ [σ F]1= YFa2 YSa2/ [σ F]2= YFa YFa/ [σF] = mt≥ 21 齿形系数: YFa1= , YFa2= 应力校正系数: YSa1= , YSa2= (6) 计算大小齿轮的 YFa1 YFa1/ [σ F], 并加以比较 因为 YFa1 YSa1/ [σ F]1= YFa2 YSa2/ [σ F]2= 取二者中的大值,得到 YFa YFa/ [σ F] = 2. mt≥ {2kT1 Yβ( cosβ t)2 (YFa Y Fa/ [σ F]) / (φdεαZ12)}1/3 ={2 ( cos15o)2 66200 (1 242)}1/3 = 分析对比计算结果 由计算结果可知,由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得到的法面模数 mn 大于由齿根弯曲强度计算得到的法面模数。 故而取 mn=2mm(为标准模数 ),即可满足齿根弯曲强度。 同时为了保证齿面接触强度,就要保证 d1≥,则需要按 d1=。 因为 z1 = d1cosβ t/ mn =(54 cos15o) / 2 = 圆整取 z1=27 所以 z2 =μ z1 = 27 =104 z1=27 z2 =104 a=136mm β= o 22 圆整取 z2 =104 几何尺寸计算 中心距 a a= mn (z1+z2) /2cosβ=2 (27+104) /2cos15=136mm 圆整取 a=136mm 按圆整后的中心距修正 β β=cos1 [mn (z1+z2) /2a] = cos1 [2 (27+104) /(2 136)] = o 计算两齿轮的分度圆直径 d1 = mn z1 / cosβ =2 27/ =55 d2 = mn z2 / cosβ =2 1104/ o =216mm 齿宽 齿宽系数 : b=φ dd1=1 55=55mm 圆整后取: B2 =55mm, B1 =60mm 齿顶圆直径,齿根圆直径: da1= d1+2mn =55+22=59 mm d1 =55mm d2 =216mm B2 =55mm B1 =60mm da1=59mm da2=220mm df1=50mm df2=261 mm 高速轴上齿轮设计合理 23 da2= d2+2mn =216+22=220 mm df1= =552=50 mm df2= =2162=261 mm 验算 kAFt / b 因为 Ft=2T1/d1 =2 66200/55 = 所以 kAFt / b=1 100N/mm , 与初设相符 综上所述,高速轴上齿轮设计合理,且强度能够胜任工作。 高速级齿轮传动参数实际值 由设计计算得高速级齿轮传动的: 实际传动比: i1= Z1 / Z2 =104/ 27 = II 轴实际转速: nII = nI/ i1 =554/ =146 r/min II 轴实际转矩: TII = 106 PII / nII = 106 =244000N•mm 24 低速级齿轮传动设计计算 原始数据 输入转矩 TII =244000 N•mm 小齿轮转速 nII = nI/ i1 =554/=146 r/min 理论齿数比 μ= i180。 L= 选定齿轮类型、精度等级及齿数 (1) 根据设计方案,采用标准斜齿圆柱齿轮 (2) 该减速器用 于传送型砂,其工作速度较低,周围环境中粉尘偏高,故采用闭式软齿面。 于是,小齿轮 45Cr 调质处理 HBS1 = 280HBS; 大齿轮 45 钢正火处理 HBS2 = 240HBS σ Hlim1 = 552Mpa , σ FE1= σ Hlim2= 517Mpa , σ FE2= (3) 精度等级为 7 级 (4) 初选 Z1=20 得: Z2=Z1μ=20 =64 圆整取: Z2=64 (5) 初选螺旋角 β t=15o 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 由 d1t≥ {2kTII(μ+1)(ZHZ E/[σ H ])2/(φ dμεα)}1/3 确定公式中各计算数值 (1) 初选载荷系数 Kt = 由 [1]表 107, 取得:低速级确定 齿宽系数 φ d=1 σHlim1 = 552Mpa σFE1= σHlim2= 517Mpa σFE2= Z1=20 Z2=64 β t=15o Kt = 25 (2) 由表 106, 得:弹性影响系数 ZE=(Mpa)1/2 (3) 由图 1030, 得:区域系数 ZH=(αn=20o, β t=15o) (4) 由 P215 页 表 1026, 得: εα1=, εα2= 所以 εα1+ εα2= (5) 应力循环系数 N1=60n1 Lh j =60 146 (8 2 260 8) 1 = 108 N2= N1 /μ = 108/ = 108 (6) 由 [1]图 1019, 查得: kHN1=, kHN2= (7) 通用齿轮和一般工业齿轮,按一般可靠度要求选取安全系数 SH 所以, 取 SH=1 (8) [σ H]1 = kHN1σ Hlim1/SH=( 600) /1=552Mpa [σ H]2= kHN2σ Hlim2/SH=( 550) /1=517Mpa [σ H] = ([σ H]1+ [σ H]2)/2 = ≤ [σ H]2 所以取 [σ H]= 558 Mpa 计算 (1) d1t≥ {2ktT II(μ+1)(ZHZ E/[σ H ])2/(φ dμεα)}1/3 ={2 244000 (+1) ( )2 / (1 )}1/3 N1= 108 NN2= 108 kHN1= kHN2= d1t≥ V 26 = (2) 齿轮的圆周速度: V=π d1t nII / (60 1000) =π 146/ (60 1000) = m/s (3) 齿宽: b=φ dd 3t = 1 = 得: mnt= d1tcosβ t /z1 =( cos15o) /20= 齿高: h= mnt = = 齿宽齿高之比: b / h= /= 纵向重合度: εβ= d Z1 tgβ t = 1 20 tg15 o = (4) 计算载荷系数 k a. 由 [1]表 102 查得 kA=1 b. 又根据 V=由 [1]表 108 查得动载系数 kv= c. 假设 kAFt / b100 N/mm 由 [1]表 103 ,查得齿间载荷分配系数: kHα=kFα= d. 由 [1]表 104, 查得并用插入法得到齿向载荷分布系数V= m/s b= mnt= h= b / h= εβ= kA=1 kv= kHα=kFα= k= 27 kHβ= e. 所以得到动载系数 k=kA kv kHα kHβ =1 = (5) 按实际的载荷系数校正所得的分度圆直径 D3=d3t ( k / kt )1/3 = ()1/3 = (6) 计算模数 mn mn= d1 cosβ t / Z1= cos15o/20= 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 由 [1]式 (1017), mn≥ {2kT1 Yβ( cosβ t)2 (YFa Y Fa/ [σ F]) / (φ dεαZ 12)}1/3 1. 确定公式中各计算数值 (1) 计算载荷系数 K 根据 kHβ= 及 b/h= 由 [1]图 1013, 查得 : kFβ= 所以 k =kA kv kFα kFβ =1 = (2) 因为 εβ= 由 [1]图 1028, 查得:螺旋角影响系数 Yβ= (3) 由 [1]图 1018, 查得:弯曲疲劳寿命系数 kFN1=, d3= mn= kFβ= k = Yβ= kFN1= kFN2= 28 kFN2= 取安全系数 SF= 又因为已知 σ FE1= 500Mpa ,σ FE2= 380Mpa 从而得到 : [σ F]1= kFN1σ FE1 /SF = [σ F]2= kFN2σ FE2 /SF = (4) 计算当量齿数 由 Zv1=Z1 / ( cosβ t)3 =20 / ( cos15o)3 = 由 Zv2=Z2 / ( cosβ t)3 =64/( cos15o)3 = (5) 在 [1]表 105(用到插值法得到) , 查得齿形系数: YFa1=, YFa2= 查得应力校正系数: YSa1=, YSa2= (6) 计算大小齿轮的 YFa1 YFa1/ [σ F]值,并比较大小 YFa1 YSa1 / [σ F]1= / = YFa2 YFa2 / [σ F]2= / = 取二者中的大值,得到 YFa YFa/ [σ F] = 2. mt≥ {2KTII Yβ( cosβ t)2 (YFa Y Fa/ [σ F]) / (φ [σF]1= [σ F]2= Zv1= Zv2= YFa YFa/ [σF] = 29 dεαZ 12)}1/3 ={2 ( cos15o)2 244000 / (1 202)}1/3 = 分析对比计算结果 由计算结果可知,由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得到的法面模数mn大于由齿根弯曲强度计算得到的法面模数。 故而取 mn= (为标准模数 ),即可满足齿根弯曲强度。 同时为了保证齿面接触强度,就要保证 d1≥ , 则需要按 d1= 重新计算应有的齿数。 z1 = (d1cosβ t)/ mn=( cos15o)/= 所以圆整取 z1=20 z2 =μ z1 = 20=64 圆整取 z2 =64 几何尺寸计算 1. 中心距 a= mn (z1+z2) /2cosβ。二级减速器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二)混合料组成设计 按《公路路面基层施工规范》( JTJ03493)的有关规定进行混合料组成设计。 〔图纸已给出,二灰土配合比为,石灰(其中 1/10 为水泥):粉煤灰:土 =10: 30: 60〕。 ,试验项目见下表: 试验项目 材料名称 频度 含水量 土、砂砾、碎石等集料 每天使用前测 2个样品 颗粒分析 砂砾、碎石 等集料 每种土使用前测 2个样品,使用过程中每 2020m3 测 2
、重伤 ☆ 0块、悬臂浇注、挂篮施工 高处坠落 安全 设施 作业人员本身 轻、重伤 ☆ 起重伤害 作业 不当 同一作业面其它人员 轻、重伤、死亡 ☆ 坍塌 施工 人员 作业人员本身及同一起所其它人员 重伤、 死亡 ☆ ☆ 物体打击 物体 打击 同一作业面其它人员 轻、重伤 ☆ 机械伤害 操作 不 当 作业人员本身 轻、重伤 ☆ 贵州省仁赤高速公路 RCTJ9合同段 二郎河特大桥 风险评估报告
设计计算错误 B.检验制度不严密 C.检测设备配备不齐 D.地质情况估计错误 E.监理人员不到位 87.施工过程中政府质量监督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 ( )。 P161 A.工程实体质量 B.质量控制资料的完成情况 C.施工组织设计文件 D.质量管理组织架构 E.参与工程建设各方的质量行为及质量责任制的履行情况 88.施工安全的技术保证体系由 ( )等类别构成。 P165 A.专项工程 B.专项制度
时间等等,因此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 国内一些高速公路的监测实验结果也相差较远,长安大学曾用人工降雨的方法在西安~三原公路上形成桥面径流,在车流量和降雨量已知的情况下,降雨历时一小时,降雨强度为 ,在一小时内按不同时间采集水样,测定结果见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降雨近期到形成桥面径流的 30 分钟内,雨水中的悬浮物和油类物质的浓度比较高, 30 分钟后,其浓度随降雨历时的延长下降较快
调度工作; ② 事故现场通讯联络和对外联系; ③ 负责事故现场及有害物质扩散区域内的洗消、监测工作; ④ 必要 时代表指挥部对外发布有关信息。 安全处处长:协助总指挥做好事故报警、事故信息通报及事故处置工作。 保卫处处长:负责灭火、警戒、治安保卫、疏散、道路管制工作。 设备处处长:协助总指挥负责工程抢险、抢修的现场指挥。 卫生所所长(包括气体防护站站长):负责现场医疗救护指挥及中毒
的场所使用明火;因特殊情况需要进行电、气焊等明火作业的,动火部门和人员应当按照单位的用火管理制度办理审批手续,落实现场监护人,在确认无火灾、爆炸危险后方可动火施工。 动火施工人员应当遵守消防安全规定,并落实相应的消防安全措施。 公众聚集场所或者两个以上单位共同使用的建筑物局部施工需要使用明火时,施工单位和使用单位应当共同采取措施,将施工区和使用区进行防火分隔,清除动火区域的易燃、可燃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