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时间等等,因此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 国内一些高速公路的监测实验结果也相差较远,长安大学曾用人工降雨的方法在西安~三原公路上形成桥面径流,在车流量和降雨量已知的情况下,降雨历时一小时,降雨强度为 ,在一小时内按不同时间采集水样,测定结果见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降雨近期到形成桥面径流的 30 分钟内,雨水中的悬浮物和油类物质的浓度比较高, 30 分钟后,其浓度随降雨历时的延长下降较快,雨水中生化需氧量随降雨历时的延长下降速度稍慢, pH 值相永胜至宁蒗二级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12 对较稳定,降雨历时 40 分钟后,桥 面基本被冲洗干净。 表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5桥面径流中污染物浓度测定值 项目 5~20 分钟 20~40 分钟 40~60 分钟 平均值 pH ~ ~ ~ SS(mg/L) ~ ~ ~ 100 BOD5(mg/L) ~ ~ ~ 油 (mg/L) ~ ~ ~ 由上表可以看出,降雨对公路附近河流造成影响的主要是降雨初期 1h 内形成的路面径流。 降雨冲刷路面产生的路面径流将对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尤其是初期雨水。 桥面径流 在降雨中近期 1 小时内形成的污染最重,随着降雨的持续,污染程度将逐渐减轻。 但是桥面径流若直接进入水体对水体水质存在一定污染。 永胜至宁蒗二级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13 3. 环境质量现状 . 社会环境 ( 1)整个评价区工业虽然有一定发展,但总体总体上说农村经济主要依靠农业、牧业和林业。 农产品加工业、以及以服务业和商贸为主 的第三产业还有待进一步发展。 ( 2) 评价区 公路网整体水平偏低,干线公路偏少,造成整体运输能力偏小,运行速度较慢,不利于公路网整体水平和功效的发挥。 ( 3) 根据调查,评价区范围内没有文物保护单位。 ( 4)拟建项目 不造成重要矿产资源被压覆。 . 生态环境 ( 1)沿线评价区总体情况: 拟建公路评价区有耕地、园地、林地、水域、建设用地、未利用土地等种土地利用类型。 评价区土地利用开发程度一般,不宜耕种的荒草地占有较大面积,受地形、气候等因素的限制,耕地也多为挂在崖上的坡耕地,生产力较低;有林地面积较小,且成林质量差,林种简 单,多样性低,受自然条件制约,后备土地资源和开发潜力已极为有限,土地资源的配置上存在较大压力。 ( 2) 拟建公路未占用基本农田, 永久性地占用 耕地 (参见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占评价区总面积的 %,其中 水田 、梯坪地 、坡耕地。 ( 3)评价区内的自然植被主要分为 6 个植被型( 常绿阔叶林、 落叶阔叶林、暖性针叶林、稀树灌木草丛 、灌丛、草甸 ) ;人工植被分为旱地、水田、经济林等 3 个植被 型。 评价区内 没有 发现 古树名木 分布 ( 4)从现有资料来看,本次评价范围区域内 有 陆生脊椎动物 4 纲 25 目 63科 143 种。 其中两栖类(纲) 1 目 5 科 8 种,爬行类(纲) 1 目 4 科 9 种,鸟类(纲) 15 目 34 科 84 种,哺乳动物(哺乳纲) 8 目 20 科 35 种。 没有发现有国家和 云南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在评价区繁殖的鸟类(留鸟、夏候鸟和繁殖鸟)共计 66 种,以东洋种占绝对优势,并没有 国家重点保护动物。 永胜至宁蒗二级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14 ( 6)评价区 共有鱼类 5 目 7 科 19 种 , 没有国家和云南省级重点保护鱼类分布,也没有发现该地区特有的鱼类分布。 . 水环境 ( 1) 项目沿线河流 有 观音箐沟、清水河、战河、跑马坪河、麦干河、拉巴河、铜厂河 ,经现状监测,各河流水质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20)》 III 类 标准。 ( 2)据现场勘查和查阅相关资料,评价区内不涉及饮用水源地,也不涉及饮用水源保护区。 . 声环境 老路沿线的灵源社区、战河乡、胜利村、干河子村 等地处 4a 类声环境功能区, 噪声监测值昼间在 ~ ( A)之间,夜间在 ~ ( A)之间,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20)中的 4a 类声环境功能区限值; 地处 2 类声环境功能区的峰子岩小学昼 间噪声值为 dB( A) ,夜间噪声值为 dB( A) ,符合 2 类声环境功能区限值;地处 1 类声环境功能区的 清水河村、跑马坪、药草坪村、麦干河村、脚底山村、光光村、麻里坪村、拉巴河村 等昼 间在~ ( A)之间,夜间在 ~ ( A)之间,符合 1 类声环境功能区限值。 声环境质量较好。 在 胜利村东侧断面噪声在距路中心线 30m 范围内符合 4a 类声环境功能区限值 ; 在距路中心线 30m 范围外符合 1 类声环境功能区限值。 说明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质量较好。 . 环境空气 评价区现有大气污染源主要为 老 路汽车 尾气和道路扬尘,以及公路沿线居民地 生产生活产生的烟气。 根据类比监测资料,拟建公路评价区环境空气质量良好。 . 主要环境问题 ( 1)现有公路修建于上世纪 60 年代,由于修建年代久远,标准低,弯急坡陡,里程绕长,高差大、路基窄、交通事故多、通行能力弱。 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水能资源、旅游资源的不断开发,近年来交通量增长较快,现有公路不永胜至宁蒗二级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15 能满足交通量增长的需求,急需对该段公路进行改建。 ( 2)原有公路两侧居民受交通污染影响较大。 由于公路等级低,路面常常受到破坏,行车速度低,噪声和扬尘污染影响比较突出。 特别是由于地形条件 的限制,公路沿线村镇多数沿公路两侧而建,交通噪声影响比较突出。 ( 3)由于道路沿线排水设施不配套,公路路面排水和沿线村庄生活污水混合后直接进入道路沿线河流和农灌沟渠中,对水体水质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 永胜至宁蒗二级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16 4. 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 社会环境 拟建公路建设对发展该区域经济和旅游,起着至关得要的作用。 公路建设征用土地,工程施工等将产生噪声、扬尘污染以及影响交通畅通等方面的不利影响,通过采取《工可》及本报告书提出的相应措施,可使这些不利影响减至最低程度。 . 生态 环境 ( 1)拟建公路建设永久占地 ,主要为 水 田、梯坪地、坡耕地、有林地、灌木林地、交通用地、荒草地、建筑用地、荒山荒坡等 9 类,其中面积较大的是灌木林地 、 有林地 和 交通用地 ,公路占地将产生农作物和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减少,农作物和经济作物减产,影响当地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改变土地利用价值,改变区域土地利用格局等影响。 ( 2)拟建公路占用植被面积 , 占用类型主要是灌丛丛、暖温性针叶林、稀树灌草丛。 其中变幅较大的自然植被为干热性稀树灌草丛、其次未暖性针叶林。 根据现状调查的结果,评价区内分布自然植被类型主要为地带性植被遭受破坏后形成的次生性植被,分布 比较分散,空间连续性较差,受人为干扰程度大,公路建设造成的植被损失对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产生的影响较小。 ( 3)公路建设将对占地区的植物个体个体数量产生影响,而不会对物种本身产生灭绝性的影响。 所以,公路建设对植物物种的影响不大。 1 种珍稀保护植物云南甘草 将 受公路建设工程的直接影响,建议对其进行迁地保护。 ( 4)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及公路建成初期,由于修筑道路的施工和运营将破坏占地附近陆栖脊椎动物原有的栖息环境、取食地和巢穴等,公路建设及运营初期对陆栖脊椎动物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大多数陆栖脊椎动物具有趋避的本能,只要项目 区以外的环境不遭破坏,施工人员不对它们直接捕杀,公路施工及运营对当地陆栖脊椎动物的多样性及各动物种群均不会有明显的影响。 它们会选择适宜的生境继续生存和生活。 本区域的陆栖脊椎动物的组成以灌木草丛、草地 农田永胜至宁蒗二级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17 动物群为主体,且多数动物表现对人类干扰有不同程度的适应。 公路施工和运营对陆栖脊椎动物的影响十分有限,从总体上看对陆栖野生动物的多样性和种群数量均不产生明显的不利影响。 ( 5)根据工程施工方案,施工期对鱼类产生的影响较小;只要严格遵守国家和云南省水域保护条列进行施工,工程对鱼类的影响可以减少到最小或忽略;该区 域无国家级保护鱼类分布,也无珍稀濒危鱼类分布。 这种影响是在可控范围和耐受的范围内。 随着工程结束,进入营运期后,这些鱼类可在该区域恢复分布。 所以该工程对鱼类而言,是可实施的。 营运期必须对危险品的运输进行严格的管理。 ( 6)拟建公路设 29 处弃渣场、 23 处临时施工场地 , 从地形、占地类型等角度进行分析, 各 选址均可行;但应在施工过程中按照设计的界限和要求施工,做好防护措施,取土、弃渣场应先挡后弃、及时恢复,以有效避免或减缓取弃土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破坏。 . 声环境 永胜至宁蒗二级公路工程于 2020 年 1 月开工, 2020 年 1 月竣工 ,施工机械产生的噪声势必对施工工作人员及沿线附近居民的生活环境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从噪声的影响特性考虑,施工噪声影响主要产生于昼间,主要是施工机械噪声,只要施工停歇或结束,这类影响即消失,属于短期影响,但必须注意作业时间,如果违反施工规定,将会影响到沿线施工区附近居民的休息。 永胜至战河路段, 按照 1 类标准,运营近期( 2020 年)昼夜达标距离分别在 20m、 35m;中期( 2018 年)昼夜达标距离分别在 25m、 50m;远期( 2026年)昼夜达标距离分别在 35m、 70m 以外; 按照 4a 类标准,运营近期、 中期 、远期 昼 间达标距离均小于 , 夜 间 达标距离 分别 在 距路中心线 7m、 10m、 15m处。 战河至宁蒗路段,按照 1 类标准,运营近期( 2020 年)昼夜达标距离分别在 35m、 70m;中期( 2018 年)昼夜达标距离分别在 50m、 100m;远期( 2026年)昼夜达标距离分别在 70m、 140m;按照 4a 类标准,运营近期昼夜达标距离分别在 小于 5m、 15m;中期( 2018 年)昼夜达标距离分别在 5m、 20m;远期( 2026永胜至宁蒗二级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18 年)昼夜达标距离分别在 距路中心线 7m、 30m。 从 24 处声环境敏感点预测结果来看,在没有采取任何噪声 污染防护措施的条件下,昼间噪声近、中、远期达标率 分别 为 %、 %、 %,夜间噪声近、中、远期达标率分别为 %、 %、 %。 在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情况下,交通噪声对沿线敏感点的影响基本满足声环境质量的要求。 . 水环境 ( 1)拟建公路跨越的敏感水体多为当地农灌河渠,丰水季节具有一定的泄洪功能,公路跨河构筑物施工对水体水质和泄洪功能将产生一定程度的干扰影响。 上述路段中,河道中桥梁施工时,必须采取严格按照桥梁施工规范施工、对施工机械和施工材料加强现场管理等措施,避免和减缓桥梁施工对沿 线地表水的环境污染;施工弃渣必须定期清理,按照有关规定运出河区存放; 桥梁下部结构钻孔桩机械作业时应避免将施工废渣、废油、废水等弃入河流;桥梁施工作业完毕后,要清理施工现场,以防施工废料等随雨水进入河流,造成河道淤塞和水质污染。 在采取上述措施后,施工产生的影响是可以控制和避免的。 ( 2) 公路投入营运后,主要废水是雨季的径流污水。 根据类比调查以及研究资料,在降雨过程中由于污染物径流量相对河流流量而言,流量较小,河水对污染物的降解能力主要体现在稀释过程中,此过程中各污染物的浓度增量较小,由此可见正常情况下对沿线地 表水体水质影响不明显。 . 环境空气 拟建公路施工期主要污染物为扬尘、沥青烟和苯并( α)芘,其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范围较小,一般只在公路沿线附近,且为短期影响,施工期一结束,其影响将随之消失。 营运期间汽车尾气对环境的影响均符合环境质量的要求。 同时,公路绿化将采取乔灌草结合的方式,尽量减缓汽车尾气的影响。 故汽车尾气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 永胜至宁蒗二级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19 . 水土保持 ( 1)拟建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造成的土壤流失总量约为 万 t,其中,新增土壤流失量约为 万 t, ( 3)拟建公路公路水土保持估算 总投 资 万元, 其中,除了 主体已计列投资为 万元 外 , 需 新增 的 水保投资为 万元 . 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环境风险分析 本项目沿线涉及的敏感水体较多,存在事故污染风险。 建设管理单位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严格的事故风险防范管理措施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的预防事故的发生及减轻事故后果影响。 永胜至宁蒗二级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20 5. 环境保护措施 . 社会环境 ( 1) 下阶段设计进一步优化线形,尽量减少拟建公路对沿线水体和沟渠的干扰。 应对现有水体和沟渠作进一步详查,并在沿线合理设计涵洞的位置及数量。 ( 2) 公路 沿线被调查者对公路建设的征地、拆迁补偿以及环境保护问题予以很大关注,同时提出了补偿安置以及农田、沟渠、现有道路保护与恢复等方面的意见和要求,建设单。二级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YFa Y Fa/ [σ F]) / (φ dεαZ12)}1/3 1. 确定公式中各计算数值 (1) 计算载荷系数 根据 kHα= 及 b/h= 由 [1]图 1013,查得: kFβ= 得到: k =kA kv kFα kFα =1 =2 (2) 因为 εβ= 由 [1]图 1028, 查得:螺旋角影响系数 Yβ= (3) 由 [1]表 1018, 查得:弯曲疲劳寿命系数 kFN1=,
(二)混合料组成设计 按《公路路面基层施工规范》( JTJ03493)的有关规定进行混合料组成设计。 〔图纸已给出,二灰土配合比为,石灰(其中 1/10 为水泥):粉煤灰:土 =10: 30: 60〕。 ,试验项目见下表: 试验项目 材料名称 频度 含水量 土、砂砾、碎石等集料 每天使用前测 2个样品 颗粒分析 砂砾、碎石 等集料 每种土使用前测 2个样品,使用过程中每 2020m3 测 2
、重伤 ☆ 0块、悬臂浇注、挂篮施工 高处坠落 安全 设施 作业人员本身 轻、重伤 ☆ 起重伤害 作业 不当 同一作业面其它人员 轻、重伤、死亡 ☆ 坍塌 施工 人员 作业人员本身及同一起所其它人员 重伤、 死亡 ☆ ☆ 物体打击 物体 打击 同一作业面其它人员 轻、重伤 ☆ 机械伤害 操作 不 当 作业人员本身 轻、重伤 ☆ 贵州省仁赤高速公路 RCTJ9合同段 二郎河特大桥 风险评估报告
调度工作; ② 事故现场通讯联络和对外联系; ③ 负责事故现场及有害物质扩散区域内的洗消、监测工作; ④ 必要 时代表指挥部对外发布有关信息。 安全处处长:协助总指挥做好事故报警、事故信息通报及事故处置工作。 保卫处处长:负责灭火、警戒、治安保卫、疏散、道路管制工作。 设备处处长:协助总指挥负责工程抢险、抢修的现场指挥。 卫生所所长(包括气体防护站站长):负责现场医疗救护指挥及中毒
的场所使用明火;因特殊情况需要进行电、气焊等明火作业的,动火部门和人员应当按照单位的用火管理制度办理审批手续,落实现场监护人,在确认无火灾、爆炸危险后方可动火施工。 动火施工人员应当遵守消防安全规定,并落实相应的消防安全措施。 公众聚集场所或者两个以上单位共同使用的建筑物局部施工需要使用明火时,施工单位和使用单位应当共同采取措施,将施工区和使用区进行防火分隔,清除动火区域的易燃、可燃物
类型、规模) 项目涉及的当地环境特性及环境保护要求(如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环境保护功能区域、环境保护规划) 识别主要的环境敏感区和环境敏感目标 从自 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识别环境影响 突出对重要的或社会关注的环境要素的识别 应识别出可能导致的主要环境影响,主要环境影响因子,说明环境影响属性,判断影响程度、影响范围和可能的时间跨度。 掌握评价因子筛选的方法( P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