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灯光舞台音响机械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在厅内一定位置上声场可以看作是最近声源的直达声场和所有声源的混响声场迭加而成。 本厅堂电声系统主扩声扬声器主要是指布置在舞台口 两侧左右音箱室的扬声器,为此,这里 重点计算舞台口 两侧左右音箱室 的扬声器在厅内产生的声场。 根据国家标准,在本厅堂内的最大声压级不低于 103dB,由于离扬声器越远声压级越小(声音越小),我们这里就以最远点作为计算点。 由混响场扬声器声功率级公式( 1) L W P 2 2L 10 og R ( )Q4 r 4R     θ ψπ„„„„„„„(2) 式中 :LP为离扬声器 (声源 )距离 r 米处的声压级 (dB)。 R(θ 、 ψ) 为扬声器指向性系数 ,在扬声器主轴方向为 1,比主轴方向灵敏度低 6dB 的方向 (即扬声器指向性波束宽度方向 )为。 Q 为扬声器的 指向性因数 ,它不但和指向特性有关,而且也与扬声器的安装位置有关。 Q=180o/arcsin[sin(α/2)*sin(β/2)] „„„„„ ( 3) 其中: α 是扬声器的水平覆盖角度, 为了达到覆盖要求,水平角度需要有 110 o的覆盖角。 由于音箱的 Q值越大,场内的语言清晰度越好,因此,我们选用了 2 只水平角度 α= 75o的音箱覆盖远场。 (参见设备资料) β 是扬声器的垂直覆盖角度,这里 β= 50o 按( 3)式计算得扬声器 Q≈ R 为房间常数,若不考虑空气吸收房间常数 R 为 : R aSa m 1 2( ) „„„„„„„„„„„(4) 式中:  为平均吸声系数,可由公式( 5)  = 60„„„„„„„„„„„(5) 14 计算得到(其中 V 为房间容积, S 为房间总表面积),本厅堂满场2m4 7 5 7R( 9 )0 .3 7 ,a  式得代入 将 Lp=103dB, r=25m, R(θ 、 ψ)=1 , Q=, R=1712m2 代入 ( 2) 式可算得扬声器在本厅堂中的声功率级 Lw≈128dB。 由公式( 2)可得,距离扬声器 1 米的声压级约为 128。 也就是说,所选择的扬声器在距离扬声器 1 米处的声压级不得低于128dB。 由以上分析计算结果可知,要达到本厅堂 多用途类扩声系统 一级声学特性指标对最大声压级和声场不均匀度的要求。 应:扬声器最大声压级不低于 128dB,指向性因数应不小于 ,根据观众区的分布,建议将水平指向角度控制在 110o左右,以减少墙面反射对频响的影响。 根据本行业技术规范及国家相关扩声标准,观众厅主扩声扬声器我们设计选用了美国 ElectroVoice 的 QRX 系列扬声器,置于台口 左右 两侧的音箱室 内 和台口上方的声桥内 ,分左、中、右三个声道及一组独立控制的次低频扬声器,各声道均匀覆盖整个观众席。 全频扬声器 具有较好的指向性控制能力,能够更好地改善声场的不均匀度。 采用二分频加次低频扬声器系统。 这种三声道各自覆盖全场的扩声方式空间感良好,适于音乐节目演出的需要。 左右声道 远场 扬声器型号为 EV QRX115/75 超低频扬声器型号为: EV QRX118S 左右声道 近场和中置 扬声器型号为 TM system M153N 另外,在 观众厅两侧和后侧墙面设置 8 只 补充扬声器,覆盖 观众厅可能出现的声影区 , 同时兼做电影扩声的环绕声扬声器。 台唇补声扬声器型号为: TM SYSTEMS PS10 选用高品质扬声器是实现高标准扩声效果的基础,而声场设计和系统的合理配置却是实现工程最终目标的保障。 具体声学指标的实现 : 扩声时最大声压级 ≥ 103dB(额定通带内) 有一定的功率储备和较大的动态范围,能满足 数字电影、演出 和 庭审信号的重放; 除了有较高的语言清晰度,还要求一定的 音乐 丰满度; 15 听众区声场较为均匀, 稳态 声场不均匀度:中心频率为 1000Hz 时 ≤ 6dB /4000Hz 时 ≤8dB ; 具体的整个厅堂内辅音 清晰度 损失 率 和快速语言传递函数图见附图: 由 上 可知, 系统配置 完全满足国家标准中关于声场不均匀度、频率响应及最大声压级的指标。 辅音损失 ALCONS范围为 %- %,小于 10%。 快速语言传递函数范围为 - ,大于。 指标完全能够达到语言清晰度要求。 舞台扩声及返送系统 舞台扩声及返送系统主要为在主席台上的领导和演员服务,由于 形式多变,情况差别很大,所以本系统的舞台扩声及返送采用流动扬声器扩声的方式。 舞台预留 4 组固定 返送扬声器 接口 , 配置 2 只流动返送扬声器, 可以方便、灵活地覆盖整个表演区,满足演出 的需要。 主席台扩声及返送系统由主扩声调音台分别调整控制。 返送扬声器型号为: TM SYSTEMS PS12 传声器设置 为满足会议及文艺演出的需要,在舞台(主席台)的 侧台 、舞台前部共设置了 3 个话筒插座箱,共有 24 路传声器输入,以供 庭审、 会议或文艺演出使用。 无线传声器: 根据大法庭的需要,系统共设置 4 套无线手持传声器 ; 同时配有 3 套头戴式传声器 ;歌手演唱话筒 2 只;乐器拾音话筒 3 只; 无线手持传声器 Shure PG24/58 4 套 歌手演唱话筒 Shure SM58 2 只 乐器拾音话筒 Shure SM57 3 只 头戴式传声器 Shure WH20 2 套 该系统无线传声器具有可调频点,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会议、庭审用话筒: 庭审、会议功能时在法官席、公诉席、辩护席、被告席、证人席和书记员席均设置拾音话筒,话筒编组后通过混音台进入调音台进行输出,通过处理器的控制和电脑远程 /本地控制均可控制其发言、禁止发言,并受中控系统控制,在书记员桌面触摸屏设置控制界面; 16 法官席拾音话筒 ABT MK818 5 只 公诉席拾音话筒 ABT MK818 6 只 辩护席拾音话筒 ABT MK818 6 只 被告席拾音话筒 ABT MK818 3 只 证人席拾音话筒 ABT MK818 1 只 书记员席拾音话筒 ABT MK818 1 只 采用优质材料精工制作,高精度的磨沙喷涂工艺,外观精致、结构乘法牢固。 精心设计的声学腔体,使音头的频响范围得到延展, 低频圆润浑厚、高频清晰通透。 内在声路和线路经过精心设计制作,噪声低、失真小。 其底座坚硬压模铸造及底部的减震绝缘橡胶,稳定话筒养活震动噪声。 配有降低环境噪声的防风罩。 经过严格声学测试,频响、指向性、灵敏度过到一致。 主扩声调音台 设置主扩声调音台于扩声机房内,主扩声调音采用 YAMAHA : MG24/14FX。 该调音台具有强大的处理能力,数量庞大的输入输出通路,具有完全的场景记忆能力,使用方便,能够满足大型演出的需要。 数字系统控制矩阵 本扩声系统在调音台与功放之间采用集增益、均衡、压限、切换、分频、滤波 、 效果 等功能于一体的数字系统控制矩阵。 矩阵由若干相对独立的控制器组成。 数字处理器具有 16 通道输入, 8 通道输出。 这台数字处理器的使用基本取消了以往传统模拟系统里形式各样、使用复杂的各种处理设备,由于采用了数字 DSP 技术,减少了繁复的接线,整个系统组成更加简洁、可靠。 通过计算机 和其配套软件 ,可以对控制器内的设置进行方便、快捷的修改、调整,调节灵活方便。 而在正常使用状态下,控制器可以不依赖外部控制计算机而独立工作。 控制室监听设备 在控制室设置了一对监听音箱和一支监听耳机,供现场操作人员使用。 信号接口 为能使公 共广播系统的紧急信号能够在场内播出,主系统与公共广播系统留有接口。 17 主要设备技术参数 Yamaha MG24/14FX 24 路调音台(进口) 利用 该调音台 ,可获得 24 路输入通道, 8 编组, 4 条立体声线路通道。 设备的单声道采用常见的低噪音、高精度前置放大器,可获得清晰的放大效果。 带有独立的效应总线,因此可同时利用两个独立效应器增强混音效果。 主要特征和相关技术参数如下: 24 输入通道 、 8 编组 低噪音、高精度的麦克风前置放大器。 单通道 幻像电源开关和接插式输入/输出。 3 段通道均衡 (中心频率扫描 )和 HPF。 指示灯 ON/ OFF 开关。 单通道输出的可扫描 LPF。 对讲输入。 数字音频矩阵(进口) 18 在演出设备领域,高科技的应用催生了更多的新产品和新技术。 在音响行业中,网络技术的应用上取得了很大进展, YAMAHA 推出了基于网络技术的新产品 DME64N/24N,以取得在本行业中的技术领先地位。 DME24N 可应用在会议室系统、演播厅、大型体育馆和演播厅等大型音响系统中, CobraNet 兼容性让 DME24N 具备了前所未有的灵活性和可靠性,大大减小了工程设计中布线的费用,系统设计简单快捷,效率高。 就信 号路由和系统改造及其扩展能力而言, DME24N 与 CobraNet 技术构成的音频信号网络传输结构都远远超过以往的模拟系统构架和现有不具备网络音频传输能力的数字设备构成的系统。 单台 DME24N 可以代替一整套标准外部音频处理设备。 DME24N 最多可以提供 24 个音频 I/O 通道,级联后的 DME24N 具有更强大的处理能力。 除了固定安装,在大型音乐会等现场扩声使用环境中,多台 DME24N 可组合成一个超级多功能多输出的音频矩阵 /路由后级处理系统。 由于其随机软件 DME Designer 的快捷编辑能力,整个系统可以快速 地进行重新配置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附带的 DME 音频系统设计软件( DME Designer)除了拥有基本的矩阵和混音输出功能以外,还包括全套动态效果处理模块 —— 均衡器、压缩器、扩展器和延时器等,每一种处理模块又分不同的种类(比如不同的频段,频点等,时值等)以适用于各种音频处理用途 —— 正规的音响安装、辅助混音、扬声器系统控制、矩阵和系统路由、多效果处理等。 DME24N 的后面板上带有 8 租模拟输入和输出 Euroblock 端子。 每个端子连接着内置高精度 24 位 /96kHz A/D 和 D/A 转换器以及用于麦克风 /线路输入 的前置功放。 添加了支持 CobraNetTM数字音频网络的 16I/O MY16C 卡后,原有的YAMAHA 的 YGDAI 系列扩展卡能兼容更多种 I/O 格式。 这些卡可与其它兼容CobraNetTM的产品-包括 NHB32C 网络集线器 /网桥以及 ACU16C 功放控制单元构建强大的音频网络。 DME24N 可支持 1 块 MY16C 卡。 19 使用 RJ45 接口,最多可连接 16 台 DME24N 和 ICP1 智能控制面板以构成以太网络。 加上现在广泛使用的 100BaseT CAT5 电缆和其他以太网基础设施组件实现了快速、简便、高性价比的系统构成。 DME24N 带有可兼容多种设备的控制接口。 DME24N 带有 8 个 I/O,同时带有 RS232 和 RS422 串行端口连接控制设备、电脑, PC 上的 USB 端口、和与电子乐器,音序器以及舞台灯光控制器连接的 MIDI IN/OUT 接口。 DME24N 带有大型、易读的背光液晶显示屏,以及众多前面板控制器( LED 状态指示灯、数据轮盘和 SCENE、 HOME 和 Utility 键),使得操作极为简单易学。 带耳机音量调节控制的监控耳机插孔属于标准配置。 DME24N还带有对应前面板上的 8 组输入输出端的信号和峰值 LED 指示灯。 DME24N 和 ICP1 智能控制面板上可以 5 国语言(日语、英语、法语、德语和西班牙语)显示场景和功能键名称。 这 3 个设备都带有用户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