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课程实训设计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保证材料、设备的规格、型号、性能等技术指标明确、数量准确。 保证按时进场。 根 据材料计划,请业主、设计、监理单位共同考察供货厂家,实行采购 比选 ,做到货比三家,确保质量好、服务好、价格合理,有足够的供货能力。 本 工程中的部分材料,如主体结构所用的钢筋、预拌混凝土、 砌筑工程所用的水泥、砌 块等,都是影响工程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重要因素,必须严格把好质量关。 对于安装工程的各类构件必要时做 1:1 的模型,保证到现场后能顺利安装,避免返工而影响工期。 四、 主要分部分项施工方案及要点分析 以建设单位提供平面控制点,用矩形控制法设置平面控制网,进行建筑物的定位放线。 定位基准线测设。 根据场地方格网,测设本工程的平面位置定位基准线。 东西、南北向各设 2个基准桩,均采用混凝土桩。 建筑主要轴线控制网的测设。 宿舍楼呈 凹 形,建立 矩形控制网,组成闭合图形。 在楼周围设置 16 个基准桩,桩距轴线距离均为 7m,闭合校验合格后,采用砌砖保护。 允许偏差为:测角为 177。 20″ ,边长为 1/10000。 施 工层放线。 用经纬仪向施工层投测主轴线。 经校核后,以主轴线为准,进行各细部放线。 一层及一层以下采用外控法进行测量放线,当一层放线完毕后,根据确定的控制点位置,做出标志,进行投测。 在各楼层的相应位置留设 150mm150mm 的孔洞,以内控法进行以上各层的施工放线。 允许偏差为:外廓主轴线长边为 177。 1 0mm,短边为 177。 5mm ;梁柱边线为 177。 3mm。 20 177。 以下标高测法 在基坑开挖过程中用水准仪从水准基点引测高程,在基坑内设标高控制点,施测基础各部位构件的标高。 177。 以上标高测法 在建筑外围上设三个工作水准基点,用钢尺向上竖直测量,并相互校核以适应分段施工需要。 钢尺由工作水准基点一次拉到施工楼层,避免累积误差。 允许偏差为:每层 177。 3mm ;总高为 177。 5mm。 在楼周围设置 31个沉降观测点,观测采用 二级 水准测量闭合法,结构施工时,每完一层观测一次,装饰阶段每月观测一次,交工前观测一次,每次观测完,均要做 好观测记录。 竣工后移交建设单位,继续观测,直到沉降稳定为止。 沉降观测 必须由有 沉降观测 资质的单位承担。 测量误差应符合要求。 沉降观测结果应进行整理分析。 基础工程 : 地基处理 → 验槽 → 放线 → 垫层 → 基础钢筋 → 基础模板 → 后浇带处理 → 浇筑基础混凝土 → 土方回填。 , 经建设、监理、设计单位认可后,方可进行下部工序的施工。 ,必须经建设、监理、设计、勘察单位现场地基验槽后,才能进入 3:7 灰土地基处理。 地基处理( 3: 7灰土) 采用换填法 混凝土垫层以下做 3: 7灰土地基,分层( 30cm左右)夯实,压实系数不小于 ,灰土垫层外扩基础边不小于 2m。 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不小于 150KPa,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必须通过现场地基荷载 试验确定。 地基处理详见 3: 7灰土地基专项施工方案 采用竹胶板。 40mm厚高强度砂浆块支垫,确保保护层厚度。 21 条形基础应连续浇筑不留施工缝。 混凝土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表面进行二次抹压,然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养护。 钢筋工程 各种级别、种类的钢筋均应有出厂合格证和质量检验报告,进厂后应按照规定抽取试样进行力学性能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无锈蚀和油污。 、下料加工。 钢筋下料时应综合考虑构件尺寸,钢筋的接头位置、搭接长度和锚固长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相关规范规定。 工艺流程 : 画钢筋位置线 → 摆放钢筋,加保护层垫块 → 钢筋绑 扎。 按照图纸标明的钢筋间距,算出底板实际需用的钢筋根数,一般靠近底板模板边的钢筋离模板边为 50mm,在底板上弹出钢筋位置线。 按弹出的钢筋位置线先铺底板下层钢筋,一般情况下先铺短向钢筋,再铺长向钢筋。 钢筋绑扎时,靠近外围两行的相交点应全部绑扎,中间部分的相交点可相隔交错绑扎,双向受力的钢筋应将钢筋交错点全部绑扎。 根据弹好的 构造柱 位置线,将 构造柱 伸入基础的插筋绑扎牢固,插筋甩出长度不宜过长,其上端应采取措施保证甩筋垂直,不歪斜、倾倒、位移。 工艺流程:清理插 筋 → 套箍筋 → 画箍筋间距线 → 绑扎箍筋 22 按图纸要求间距,计算好每根柱箍筋数量,将箍筋套在下层伸出的搭接钢筋上,钢筋的弯钩叠合处应沿柱子竖筋交错布置。 构造 柱钢筋采用 绑扎连 接。 在立好的柱子竖向钢筋上按照图纸要求用粉笔画好箍筋间距线。 将已经套好的箍筋由下向上依次绑扎,宜采用缠扣绑扎。 箍筋与主筋应垂直, 箍筋转角处与主筋交点应全部绑扎。 柱筋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垫块应绑在柱竖筋外皮上,间距为 1000mm。 工艺流程:画梁箍筋间距、摆放箍筋 → 穿梁底层纵筋 → 穿梁上层架 立筋 → 梁箍筋绑扎。 在梁底模上按照图纸要求画出箍筋的间距,摆放箍筋。 梁端第一个箍筋应设置在距离柱节点 50mm 处。 梁端与柱交接处箍筋应加密,其间距与加密区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箍筋在叠合处的弯钩在梁中应交错绑扎,箍筋弯钩为 135176。 ,平直部分长度为箍筋直径的 10倍。 穿梁的下层纵向钢筋,将箍筋按已经画好的间距逐个分开,在主梁下均应垫水泥砂浆垫块或塑料卡,保证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受力筋为双排时,可用短钢筋垫在两层钢筋之间,钢筋排距及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 梁纵向钢筋连接形式:采用 闪光对 焊。 本工艺标准如下: 材料及主要机具: 钢筋:钢筋其化学成分应满足焊接要求,并应有可焊性试验。 主要机具:对焊机及配套的对焊平台、防护深色眼镜、电焊手套、绝缘鞋、钢筋切断机。 作业条件: 焊工必须持有有效的上岗 合格证。 对焊机及配套装置、冷却水、压缩空气等应符合要求。 电源应符合要求,当电源电压下降大于 5%,小于 8%时,应采取适当提高焊接变压器级数的措施;大于 8%时,不得 进行焊接。 作业场地应有安全防护设施,防火和必要的通风措施,防止发生烧伤、触电及火灾等事 23 故。 熟悉料单,弄清接头位置,做好技术交底。 工艺流程: 检查设备 → 选择焊接工艺及参数 → 试焊、作模拟试件 → 送试 → 确定焊接参数 → 焊接 → 质 量 检验 连续闪光对焊工艺过程: 闭合电路 → 闪光 (两钢筋端面轻微接触 )→ 连续闪光 加热到将近熔点 (两钢筋端面徐徐移动接触 )→ 带电顶锻 → 无电顶锻 焊接工艺方法选择:当钢筋直径较小,钢筋级别较低,可采用连续闪光焊。 采用连续闪光焊所能焊接的最大钢筋直径应符合表 421的规定。 当钢筋直径较大,端面较平整,宜采用预热闪光焊;当端面不够平整,则应采用闪光一预热闪光焊。 焊接参数选择:闪光对焊时,应合理选择调伸长度、烧化留量、顶锻留量以及变压器级数等焊接参数。 检查电源、对焊机及对焊平台、地下铺放的绝缘橡胶垫、冷却水、压缩空气等,一切必须处于安全可靠的状态。 试焊、做班前试 件;在每班正式焊接前,应按选择的焊接参数焊接 6个试件,其中 3个做拉力试验, 3个做冷弯试验。 经试验合格后,方可按确定的焊接参数成批生产。 对焊焊接操作: 连续闪光焊:通电后,应借肋操作杆使两钢筋端面轻微接触,使其产生电阻热,并使钢筋端面的凸出部分互相熔化,并将熔化的金属微粒向外喷射形成火光闪光,再徐徐不断地移动钢筋形成连续闪光,待预定的烧化留量消失后,以适当压力迅速进行顶锻,即完成整个连续闪光焊接。 闪光与 预热闪光焊:通电后,应首先进行 闪光,当钢筋端面已平整时,应立即进行预热、闪光及顶锻过程。 保证焊接接头位置和操作要求: 焊接前和施焊过程中,应检查和调整电极位置,拧紧夹具丝杆。 钢筋在电极内必须夹紧、电极钳口变形应立即调换和修理。 钢筋端头如起弯或成 “ 马蹄 ” 形则不得焊接,必须煨直或切除。 钢筋端头 120mm范围内的铁锈、油污,必须清除干净。 焊接过程中,粘附在电极上的氧化铁要随时清除干净。 接近焊接接头区段应有适当均匀的镦粗塑性变形,端面不应氧化。 焊接后稍冷却才能松开电极钳口,取出钢筋时必须平稳,以免接头弯折。 质量检查:在钢筋对焊生产中,焊工应认真进行自检,若发现偏心、弯折、烧伤、裂缝等缺陷,应切除接头重焊,并查找原因,及时消除。 保证项目: 钢筋的品种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单。 钢筋的 规格、焊接接头的位置、同一截面内接头的百分比,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检验方法:观察或尺量检查。 对焊接头的力学性能检验必须合格。 力学性能检验时,应从每批接头中随机切取 6个试件,其中 3个做拉伸试验, 3个做弯曲试验。 在同一台班内,由同一焊工完成的 300 个同级别、同直径钢筋焊接接头作为一批。 若同一台班内焊接的接头数量较少,可在一周之内累计计算。 若累计仍不足 300个接头,则应按一批计算。 检验方法:检查焊接试件试验报告单。 24 基 本项目: 钢筋闪光对焊接头外观检查结果,应符合下列要求: 接头部位不得有横向裂纹。 与电极接触处的钢筋表面不得有明显烧伤,Ⅳ级钢筋焊接时不得有烧伤。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允许偏差项目: 接头处的弯折角不大于 3176。 接头处的轴线偏移,木大于 ,同时不大于 2mm。 检验方法:目测或量测。 焊接后稍冷却才能松开电极钳口,取出钢筋时必须平稳,以免接头弯 折。 在钢筋对焊生产中,应重视焊接全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以确保焊接质量,若出现异常现象,应参照表 422查找原因,及时消除。 钢筋对焊异常现象、焊接缺陷及防止措施 表 422 . 异常现象和缺陷种类 防止措施 烧化过分剧烈,并产生强烈的爆炸声 ○1 . 降低变压器级数 ○2 . 减慢烧化速度 闪光不稳定 ○1 . 清除电 级底部和表面的氧化物 ○2 . 提高变压器级数 ○3 . 加快烧化速度 接头中有氧化膜、 未焊透或夹渣 ○1 . 增加预热程度 ○2 . 加快临近顶锻时的烧化速度 ○3 . 确保带电顶锻过程 ○4 . 加快顶锻速度 ○5 . 增大顶锻压力 接头中有缩孔 ○1 . 降低变压器级数 ○2 . 避免烧化过程过分强烈 ○3 . 适当增大顶锻留量及顶锻压力 焊缝金属过烧或热影响区过热 ○1 . 减小预热程度 ○2 . 加快烧速度,缩短焊接时间 冷拉钢筋的焊接应在冷拉之前进行。 冷拉过程中,若在接头部位发生断裂时,可在切除热影响区(离焊缝中心约为 倍钢筋直径)后再焊再拉,但 不得多于两次。 同时,其冷拉工艺与要求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4)的规定。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钢筋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 钢筋机械性能复试报告。 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发生脆断、焊接性能不良和机械性能显著不正常的,应有化学成分检验报告。 钢筋接头的拉伸试验报告、弯曲试验报告 穿梁上部的架力钢筋,框架梁上部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接点,梁下部纵向钢筋伸入中间接点,钢筋锚固长度及伸过中心 线的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隔一定间距将架力筋与箍筋绑扎牢固,调整箍筋间距符合设计要求,先绑架力筋,再绑主筋,梁上部纵向钢筋与箍筋宜用套扣法绑扎。 25 工艺流程:画钢筋位置线 → 绑扎板筋 施工要点: 按画好的钢筋间距,先摆放受力钢筋,后摆放分布钢筋。 板为双层钢筋时,两层钢筋之间应加设钢筋马凳。 绑扎板筋时一般用顺扣或八字扣,外围两根钢筋的相交点应全部绑扎,其他各相交点可交错绑扎。 双向板相交点必须全部绑扎,负弯矩筋每个相交点均应绑扎。 钢筋的末端应做弯钩,弯钩朝向应符合设计要 求,设计无要求时,下层钢筋弯钩朝上,上层弯钩朝下。 预埋铁件要与构件钢筋点焊固定,铁件表面与构件表面要齐平,预埋件的数量、规格、位置,要作为隐蔽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认真检查核实,无误后方可浇筑。 浇筑混凝土时,不得踩蹋钢筋。 委派专人看护钢筋,随时修整变位变形钢筋,确保其位置正确。 混凝土分部工程结构实体验收时,与监理工程师商定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位置,采用 非破损法检测。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课程实训设计书(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一个简洁的定义: 压力是对精神和肉体承受力的一种要求。 力的挑战,那么压力就是会变成动力,不但无害,而且有利。 • 压力过度(超过承受能力)则会危害身心健康。 “喜怒哀乐惊思恐” 七情 的心理活动是人之常情。 而最基本的 4种情绪 :快乐、愤怒、恐惧、悲哀。 情绪的常见的类型 : (二)正确认识情绪 /如何调整自己的情绪 影响情绪的两大核心要素 钟摆效应 正面情绪 负面情绪 + A A + B
黑社会敲诈 得罪某官员 遇到刁民 假货 营销项目研究内容 : 产生问题的背景是什么。 什么样的信息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所得信息的价值有多大。 即减少多少风险或获得多少机会。 企业的经营历史 , 经营政策和经营过程是什么。 研究焦点是什么 , 对于研究者来讲哪些是不肯定或未知的。 基于研究的结果 , 会出现什么样的决策 , 选择或反应。 复星怎样办药房。 郭广昌
10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就业调研》 调研日记 月 日 星期 天气 注意事项: 参加调研学 生 应每日如实填写。 应填写清楚以下内容: 4) 什么时间到什么地点、什么单位、 由 谁接待的。 5) 对调研情况进行详细记载。 6) 其他
利用各种保暖房屋、车辆、帐篷等设施,这是降低寒冷损伤发病率的重要措施之一。 ① 建议使用睡袋或被子。 睡觉前抖动睡袋或被子使其蓬松,以便增加其中的空气含量、增强保暖性。 ② 睡袋、被子或睡垫下面铺垫多层树枝、干草或垫子,尽量使身体远离积雪覆盖、湿冷的地面,减少散热,也可预防因积雪融化而陷入淤泥中。 ③ 在无供热的车辆内睡觉时,只需脱下靴鞋和最外层衣服穿长衣裤和袜子睡觉
常管理法 ” 就是告诉大家怎么做,第一步怎么样,第二步怎么做,具体和实用。 (三) “ 酒店六常管理 ” 改变酒店传统的管理理念 追求卓越 “ 酒店六常管理 ” 以具体、量化的数字来说明。 进行科学决策与管理 我们平常喜欢说 “ 我想 ” 、 “ 我认为 ”“ 大概 ”“ 可能 ” 这些口头禅,因为说这些词语就可以不承担责任。 如下属问: “ 经理,这样做可以吗。 ” ,经理说: “ 可能行 ”
眼外。 ③ 把上眼睑翻开,翻眼皮时,令病人向下看,急救者用拇指和示指捏住上眼皮,稍向前拉牵,示指轻压拇指向上翻,找到异物 用镊子或湿棉签、湿手绢将异物取出。 禁用干布擦拭眼球,防止伤角膜。 ④ 取出异物后,用白开温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眼睛,并滴眼药水(膏)。 ⑤ 严重者,眼内异物取不出,应立即送医院。 P12 擦伤的急救 处理擦伤,先将伤口内脏物清洗干净,再以碘伏溶液消毒,干净纱布加压止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