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县锂电产业发展规划(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得到广泛认可。 自从商业化以来,锂离子电池不断攻城略地, 其市场应用正在逐渐扩大 , 1998 年至 2020 年,全球锂离子电池需求量的年平均增长率高达 63%以上, 2020年以来,全球锂离子电池的需求量增长有所放缓, 但 2020 年至 2020 年,国内锂离子电池产 量年均增长率仍高达 %, 2020 年全球锂离子电池需求量达到 亿只。 销售额方面, 2020 年全球锂离子电池的市场规模达到 71 亿美元。 锂离子电池在混合动力车和电动车辆上的应用将大大增长锂电池的市场占有率。 消费电子领域的锂电池仍将保持旺盛增长 在全球新一代 3G 移动通讯技术、 互 联网、数字化娱乐便携设备逐步普及 以及物联网技术快速发展 的情况下, 消费电子逐步进入行业景气周期,手机、笔记本、数码相机等诸多相关电子消费品的大幅增长形成对锂电池强劲的需求格局。 行业分析师预计 20202018 年锂电正极材料 需求量年均复合增长率将保 %,到 2018 年预计小型锂电池对 正极材料的总需求量将由 2020 年的 万吨,持续增长至 万吨。 10 新能源汽车带动锂电产业发展 锂电市场已显升温,从低端应用迈向中端、高端应用,锂电池无可比拟的优势得到了世界的共识。 锂电池在新能源汽车中的成熟应用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关注的焦点。 美国 近期投资 24亿美元用于电动汽车的 研发,并将其中 15亿美元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研发。 美国很多专家认为,未来锂离子动力电池将如同今天的石油一样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日本 锂电池研发方面走在世界 前列,力争在 2020年将新型锂电池用于下一代电动汽车。 目前已从意大利引进先进技术生产出一款纯电动汽车“向日葵”,可利用家用电源充电,时速最高可达 65km。 德国 2020年起启动了一项 ,几乎所有德国汽车和能源巨头均携资加入。 中国 未来三年,形成 50万辆纯电动充电式混合动力车和普通型混合动力新能源汽车产能。 到 2020年,新生产汽车中将有 10%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产值有望达到 5000亿元。 如实现这一目标,未来三年内中国锂电池将保持 50%增长。 我国自主研发的各类 电动汽车已在 2020 年北京奥运会、 2020 夏季达沃斯论坛等大型活动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2020 年在上海举行的世博会还将有上千辆电动汽车投入使用,运行时间长达半年。 新能源汽车将给锂电产业带来突飞猛进的发展,据报道,全球电动车 EV 市场渗透率每增加1 个百分点,全球锂电池需求量都将翻番。 一辆电动汽车平均使用正极材料 50 公斤、负极材料 40 公斤、电解液 40 公斤。 按照 2020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 50 万辆计算,如 20%的新能源汽车使用锂电池,则 10 万辆新能源汽车将引发 5000 吨正极、 4000 吨负极、 4000 吨电解液 的消费。 按照 2020 年中国锂电池年销量计算,未来 3 年锂电池业约保持 50%的增长。 新能源汽车已经带动了锂电池整个产业链的快速发展。 我国锂电池产业进入快速成长阶段 锂离子电池从 1992 年由索尼公司商业化开始,世界的锂离子电池产 11 业基本由日本人独霸天下,在 2020 年以前,日本的电池产量占到世界的95%以上。 近年来,随着中国和韩国的迅速崛起,日本一支独秀的格局已经被逐渐打破,国内以比亚迪为代表的液态锂电,以 TCL 金能为代表的聚合物锂电,凭借着成本、规模 优势 不断地冲击着全球锂电市场。 日前,日本锂离子电池的市 场 份额 也下跌到 60%不到,全世界 形成了 锂离子电池产业中日韩三分天下的格局。 我国发展锂电产业具有其他国家无可比拟的优势,首先我国的锂储量居世界前列,资源丰富;其次我们具有丰富廉价的劳动力,大大增强了低成本竞争优势;再者我国具有庞大的本土消费市场。 国内锂离子电池的产业化始于 1997 年后期,走过了一条从引进学习到自主研发的道路。 进入2020 年以后,随着深圳比亚迪、比克电池、天津力神、深圳邦凯、深圳华粤宝 、北京当升 等锂离子电池企业的迅速崛起,中国的锂离子电池产业开始进入快速成长的阶段。 目前我国锂电产业主攻方向应 该是 全面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 ,这是 我国锂电产业扩大国际市场份额的关键。 业内人士认为,未来我国锂电企业发展首先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依托,以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为重点,总量适度发展,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重点研究、开发、生产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小型、轻量、高能、无污染的二次电池。 12 第三章 产业基地规划原则 与发展目标 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 ,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和产业政策的导向作用, 紧紧抓住“锂电产业作为全球低碳经济下的一颗奇葩,是全球关注的焦点:这一机遇, 高瞻远瞩,开放思想,紧跟时代步伐,把握国家产业发展方向,将锂电产业作为主要发展方向,以招商引资为主要途径,以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和扩大开放为动力,按照集群化、规模化、品牌化、国际化的要求,高标准、高起点进行基地建设,借助外部力量实现宁都工业的跨越式发展,把宁都锂电产业建设成为产业特色鲜明、集约化程度高、产业集群配套完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强的外向型产业基地。 规划原则 规划要符合 宁都县工业发展 特点,建设特色产业 园 以《宁都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 2020~ 2020)规划纲要》 为指导, 推进主导及重点产业集聚,努力打造赣州承接沿海转移产业重要基地,利用宁都县萤石、硫铁矿、锂辉矿、石灰石、稀土等矿产资源,依托江西西部锂业等重点企业,大力发展锂电池材料产业,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建设生态文明示范产业园。 规划要按 “ 集中、统一、共享、提高 ” 的要求,建设高水平的 化工园 “ 集中 ” : 明确 基地 产业定位,以发展锂电产业为主,带动配套的硫酸产业、高技术含量的锂盐及精细化工产业发展。 凡新建化工项目必须入 13 园建设,对于宁都县原有分散的化工企业,给予优惠政策条件,逐步搬迁入园。 “ 统一 ” :企业布局、公用工程、 总图运输、环境保护、污水处理 等要统一,任何企业不得自行其是 , 对 基地 公用设施的建设统一规划。 “ 共享 ” :即 生产原 材料、产品及公用设施要共享,对废气、废渣、废水等排放物及副产品互为有偿使用,体现 “ 上下游一体化 ” 的理念。 “ 提高 ” : 提高 基地 投资准入门槛,大力引进 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的建设项目 ,提高产品的品质、档次和市场竞争能力,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 凡是生产规模和工艺、设备水平不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规定的项目, 安全保障能力低的项目, 不得设立和批准建设。 规划要符合城市规划的统一布局 规划要结合 宁都县 城镇 体系规划,综合公路、 铁路 、水运码头等重要设施 , 结合 基地 人流、物流的 交通 特点,提出 基地 快捷、通畅、有序的道路交通、物流配送规划方案。 规划体现生态优先原则, 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区域环境保护的要求,提出 基地 生态 环境保护的控制要求,体现现代工业区 和 生态 城 市的环境风貌。 规划目标 根据现阶段宁都经济发展现状, 根据指导思想和发展思路, 确定宁都县锂电产业基地 发展目标 如下 : 到 2017 年,建成基地面积 1500 亩,基地工业总产值到达 100 亿元,计划总投资 50 亿元,建成年产 24 万吨硫铁矿制酸、年产 5 万吨氟化氢、年产 5000吨高纯碳酸锂、年产 1万吨磷酸铁锂锂电池正极材料、年产 1000 14 吨六氟磷酸锂电解质、年产 1200 吨电池级氟化锂、年产 1000 万 KVA 锂离子电池、年产 5000 吨稀土储氢材料等生产线,基地工业实现税收 10 亿元,解决就业人口 万人,初步建成一个特色鲜明、产业集群配套完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强的外向型产业基地。 15 第四 章 产业基地 建设条件 地理位置 宁都县锂电产业基地拟建于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青塘镇集镇西面 3公里处。 宁都县位于 江西省东 南部 ,赣州市 北部。 地 理坐标为 东径115176。 40′ 116176。 17′ ,北纬 26176。 05′ 27176。 08′。 东邻 石城县 、 广昌县 ,南接 瑞金市 ,西连 兴国县 及 吉安 地区的泰和县,北毗 乐安县 、宜黄县、永丰县,西南接 于都县。 其南北长 公里,东西宽 61 公里,总面积 平方千米,总人口 741156 人( 2020 年末)。 县城距省会 南昌市324 公里,至 赣州市 162 公里。 青塘镇 地处 宁都县西南部。 镇区距宁都县城25公里,东邻梅江镇、竹笮乡,南接赖村镇,西界兴国县梅窖镇,北毗黄陂镇、蔡江乡。 自然条件 【地质地貌】 宁都全境地质构造较复杂,褶皱、断层、隆起、凹陷均有。 地质基础系古生代震旦纪的浅变质岩构成。 已出露的地层为前震旦系、震旦系、寒武系、石炭系、侏罗系、白垩系、第四系,以震旦系、白垩系为主。 岩石主要有花岗岩、变质岩、紫色页岩、粉砂岩,以花岗岩居多。 宁都属赣南中低山丘陵区,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全县有丘陵 1407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 %;山地 1788 平方公里,占总面 积的 %。 境内北部多山,中部丘陵起伏。 西、北、东三面高,中间低,自北向南依次下降。 西、北部边界为雩山山脉,地势较高;东部属武夷山山脉的分支, 16 连绵不断;中、南部是丘陵、岗地及纵贯南北的梅江河冲积平原。 境内一般高程 300 米至 500 米,最高点为西北部的凌云山,海拔 米;最低处是南部黄石镇下车坪村,海拔 154 米。 青塘镇地形地貌为四周高山中间盆地,素有聚宝盆之称。 基地 位于盆地西部边缘。 【气候特征】 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 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冬无严寒,无霜期长,适宜于亚热带作物 的正常生长。 【四季变化】 冬季 11 月下旬至 12 月上旬入冬,宁都在蒙古冷高压东南侧,因而多吹北风或东北风。 这期间,有寒潮侵袭,并伴有霜、雪、冰冻天气。 正常年份是:前冬冷晴多严霜,天气干燥;后冬则多雨雪,天气阴寒。 俗话说“ 三九、四九,相见不出手 ”。 又说: “ 大寒、小寒,滴水成团 ”。 1 月中旬至 2 月中旬,是全年最冷的时节,大雪、冻雨多发生在这个时期。 春季 3 月中、下旬入春,蒙古冷高压强度逐渐减弱,而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逐渐靠近县境,气温渐升,雨日渐多,有 “ 春雨连绵 ” 、 “ 春无三日晴 ” 之说。 但前期气温仍然较低,常有较强的冷 空气影响,有时天气较冷,俗语说 “ 清明谷雨,冻死老虎 ”。 后期是南北气团在县境互相推移的时节,降水强度大,且较为集中,常有暴雨发生,使江河水位陡涨,山洪暴发,这是宁都的汛期,常有雷雨或冰雹。 夏季 5 月下旬入夏,汛期过后,进入盛夏。 由于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控制,天气炎热。 又因地处高压北缘,故多吹南风或西南风。 有 “ 小署南风十八天 ” 之说。 当副高压加强或减弱阶段,容易形成热雷雨天气。 这种 17 热雷雨,多发生在午后或傍晚,且地方性明显,有 “ 夏雨隔堵墙,淋女不淋娘 ” 之说。 这时期,常有台风影响县境,有降水、降温、大风、暴雨现象出现。 秋季 9 月下旬入秋,处署过后,夏季风减弱,但气温仍高,俗称 “ 秋老虎 ”。 不过这时的热与前不同,所谓 “ 白露秋分节,夜寒白天热 ”。 即白天虽热,入夜转凉,秋意渐浓。 这时期,地面至中低空为冷性高压控制,中高空则仍为暖性高压影响,从地面至高空均为高压,且下冷上暖,气层稳定度大,不容易形成云雨,大部分年份天气晴朗。 晚秋时节,有 “ 小阳春 ” 天气促使草木开花,甚至结果。 【气温、降水、日照、霜冻情况】 气温年平均气温在 14 至 19℃ 之间。 北部山区低,南部丘陵、河谷地区高。 黄石、赖村的梅江河谷和固村盆地是两个平均气温高值区,在 19℃以上。 北部的肖田、郎际年平均气温仅在 14℃。 极端气温也是南部高、北部低。 极端最高气温南北相差较小,而极端最低气温相差较大。 月平均气温, 12 月至 2 月平均气温都在 10℃ 以下,其中一月气温最低。 从 3 月开始有连续 9 个月的时间,平均气温都在 10℃ 以上,其中 7月气温最高。 据县城稳定通过 10 至 20℃ ,保证率 80%的起讫日期: 10℃ 最初出现在 3 月 25 日, 20℃ 最终出现在 9 月 28 日,历时 187 天,总积温 ℃。 降水年降水量在 1500 至 1700 毫米之间。 大致北部多,南部少,东部多,西部少。 4 至 6 月降水量占 年降水量的 40- 70%,比重较大。 7 至 9 月降水量与 4 至 6 月降水量相比,明显减少。 这一时期,容易形成伏、秋旱。 18 10 至 12 月降水量最少。 1 至 3 月降水量次于 7 至 9 月降水量。 多年平均降水量 1706 毫米,最多的为 1997 年,达 2791 毫米,最少的为 2020 年。 多年平均年降水日数与无降水日数之比为 18: 20,相差不大。 日照:多年平均日照 小时,日照百分率为 44%,太阳辐射的年平均总量为 卡/平方厘米。 无霜期:县城无霜期多年平均值为 279 天。 最长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