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国道改造工程某段隧道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前地质预报施工流程框图 图 3 地质雷达:能判断短距离 (10~ 40m 以内 )的精细岩性结构变化情况,作为 TSP203 超前地质预报的补充,地质雷达用于隧道底部、边墙、隧顶外或其它出水部位可能隐伏岩溶洞穴的探测,效果较好。 远红外探水: 基本 不占用生产时间;资料分析快,测量完毕即可得出初步结论,室内整理和编写报告可在2 h 内完成;可以准确判断其含水量和水压,为防止出现涌水突泥地质灾害提供可靠依据 , 但对水量、水压等重要参数无法预测。 遇到断层和涌水量较大的地段时, 地质素描:操作简便,可以作为其他预报方式的补充和验证。 开挖及钻爆 xx 隧道出口 洞身围岩主要分为Ⅳ、Ⅴ级,选择正确的开挖方法是保证施工质量与进度的关键。 隧道明洞段采用明挖法施工, 洞口加强段采用 CD 法开挖,正洞开挖Ⅴ级围岩采用 CD 法或三台阶法开挖,Ⅳ级围岩采用上下台阶法开挖。 软弱 围岩及其他不良地质地段,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超前加固措施和辅助施工方法。 并在施工中坚持 “ 超前支护可靠、短进尺、早支护、衬砌紧跟、监测及时反馈修正 ”的施工原则。 爆破的关键控制点是提高炮眼利用率、保证光面爆破效果、改善工作环境、缩短装药时间,为达到以上目的,施工中将根据本工区的围岩特性在进尺确定、炮眼布置、装药方法和工艺以及爆破方法等方面进行专题研究优化。 超前支护 xx 隧道 出口 超前支护根据围岩级 可分 为: 洞口 Ⅴ级 加强段 采用Φ 108 超前大管棚、壁厚 6mm无缝钢管,与隧道轴线外插角为 1~ 3176。 ,环向 间距为 50cm;Ⅴ级地段的超前支护采用Φ 42 超前小导管,壁厚 , L=,环向间距45cm,纵向间距 75cm,外插角为 10176。 ,两组超前小导管间保持不小于 的搭接长度。 支护 及注浆施工 xx 隧道出口 初期支护根据围岩级别采用格栅钢架、锚杆、挂网、喷砼或喷锚联合支护等方法: 洞口加强段初期支护参数为: 25cm C20 喷射混凝土 φ 钢筋网 20179。 20cm 钢 拱架 纵向间距 75cm Φ 25 中空注浆锚杆 L= Ⅴ级初期支护参数为: 25cm C20 喷射混凝土 φ 钢筋网 20179。 20cm 钢格栅 纵向间距 75cm Φ 25 中空注浆锚杆 L= Ⅳ级初期支护参数为: 20cm C20 喷射混凝土 φ 钢筋网 20179。 20cm 钢格栅 纵向间距 100cm Φ 22 砂浆锚杆 L= 锚喷支护的关键控制点是混凝土喷射工艺、喷射设备的选型、锚杆设备的选型、成孔工艺及支护时机的把握等。 xx 隧道 出口 设计均为复合式衬砌,为提高初期支护的质量,拟在每个工作面配备喷射机械手和湿喷机,以便及时进行锚喷支护,喷射砼采用湿喷工艺;配备锚杆台车和多功能台架进行锚杆施工。 支护时以安全及时、减少施工干扰为原则,尽早进行支护。 xx 隧道出口 V 级临时支护采用锚杆、挂网、喷砼、 I20b 工字钢联合支护的方法: 临时支护参数为: 15cm C20 喷射混凝土 φ 钢筋网 25179。 25cm 临时钢支撑 纵向间距 75cm(I14 工字钢 ) 锁脚锚管 L=, 2φ 50 钢导管 注浆的关键控制点是注浆参数、设备选型、注浆密实度和注浆效果检查。 为有效控制注浆量、注浆压力等, 在施工中计划使用先进的设备和工艺,通过适时控制注浆参数和注浆泵的现场控制系统,提高注浆工程的质量、效率和可靠性。 装碴运输方案 隧道施工出碴时间是影响进度的又一个重要指标,而出碴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装碴能力。 xx 隧道 出口 出碴采用无轨运输方式,隧道配备一台侧卸式装载机进行装碴,并配齐配足自卸汽车,保证装碴运输的速度。 混凝土衬砌施工 在正洞洞身衬砌时依据设计的曲线半径,配备 9m 长的自行式全液压衬砌模板台车进行施工,二次衬砌在工序上形成防排水、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养护一条龙流水作业线。 隧 道洞身二次衬砌均在初期支护收敛变形趋于稳定后及时施作,二次衬砌采用仰拱先行,利用仰拱栈桥保证洞内施工机械与车辆通行;拱墙衬砌采用自行式液压衬砌模板台车整体浇筑。 混凝土由自动计量拌和站集中生产,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送混凝土至施工现场,泵送入模,插入式振捣器配合台车所挂附着式振捣器捣固。 衬砌参数为: 明洞段衬砌参数为: S8 C25 钢筋混凝土 厚度 60cm 洞口加强段衬砌参数为: S8 C25 钢筋混凝土 厚度 60cm Ⅴ级衬砌参数为: S8 C25 钢筋混凝土 厚度 60cm Ⅳ级衬砌参数为: S8 C25 钢筋混凝土 厚度 50cm 防排水施工 本 工区 大部分隧道洞身区地下水不发育,个别地段施工中会遇到 上层滞水和基岩裂隙水 ,均不会出现大面积涌水。 隧道防排水施工按照“以排为主,防、排、截、堵相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进行,通过系统治理,达到隧道不渗不漏无湿渍的防水目标。 洞外防排水:主要采用在 衬砌外表面铺设 PVC 防水板和无钫布;回填耕植土以下铺设 50cm 粘 土隔水层,并与边坡搭街良好;明洞外表面设置环向盲沟,设置间距 10m,并在高洞口外 2m 设横向盲沟 ,以拦截地表水及路面水。 明 洞防水层以及衬砌背后纵向排水管均与暗洞衬砌防水层和纵向排水管相接。 洞内防排水: 拱墙防排水主要在衬砌拱墙背后设 PVC 防水板,背衬无纺布,拱墙环向设软式透水盲管,间距 10m。 衬砌后地下水由衬砌外纵向排水管汇集后经由边墙泄水管引至侧埋盲沟排放;隧道变形缝处设置横向排水盲沟,隧道路面下方地下水由横向排水盲沟引至侧埋水管排放;电缆槽泄水孔延隧道纵向每 10m 两侧各设一道。 在各施工缝、变形缝处按要求设置 双层 止水带。 防水材料铺设:防水板与排水盲管铺设前严格检查其质量,保证其完好,无裂痕、孔洞等 ;防水板铺设前检查初期支护表面,对外露钢筋头、锚杆头等进行处理,以防损坏防水板,影响防水质量;防水板铺设均匀连续,搭接部位采用双焊缝,中间留出空隙以便充气检查焊接质量;衬砌钢筋绑扎时对防水层进行防护,所有钢筋弯钩及绑扎铁丝接口均设在背离防水板一侧。 另外,隧道防水充分利用混凝土衬砌结构自防水能力,其抗渗等级不小于 S8,并适当掺入膨胀剂。 施工通风 xx 隧道 A、 B 口两掘进距离均不到 700m,通风相对容易。 影响通风效果的主要因素是漏风系数和风管直径,风管直径越小,管道阻力系数就越大,所需风机功率就越大 ,反之则越小,采用大直径风管可以减少风阻,缩短通风时间、提高通风效率。 但由于隧道断面的制约,风管的直径又不能无限加大 ,为提高通风效率,采用压入式通风,通风管采用φ 风管。 下为通风设计计算: 本设计计算按隧道 Ⅳ 级围岩 半 断面开挖的最不利情况进行计算。 (1)按洞内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 Q=qmk(m3/min) q每人每分钟呼吸所需空气量 q=3m3/min m同时工作人数,正洞取 m=100 人, k风量备用系数,取 k= 由此得 Q1=qmk=3179。 100179。 =345m3/min (2)按允 许最低平均风速正洞取 ,计算工作面供风量 Q2=60AV Q2=60AV=60179。 75179。 =675m3/min (3)按照爆破后稀释一氧化碳至许可最高浓度计算 采用压入式通风: 工作面需要风量 Q3= 3 LGAt (m3/min) 式中: t通风时间,最不利取 t=60min。 G同时爆破炸药用量,按 Ⅳ 级围岩考虑,每循环最大进尺取 ,取 ,则 G 正洞 =75179。 179。 =; A— 隧道断面积,正洞取 75m2; L— 独头压入式通风长度, 最长取 1000m。 则采用压入式通风时,工作面最大需要风量 Q 正洞 = 3 23 2 )100075(60 VGt=932m3/min; 风管漏风系数 100/1/1 lcP =, (β =, L=1000m) 通风机供风量 Q 供风 =PcQ3; 则 Q 供风 =179。 932=1053m3/min。 混合式通风量计算: Q 混压 = 3 23 2 )6075( LVGt=143m3/min; Q 混吸 =179。 3 23 2 )6075( LVGt=186m3/min; 式 中 LV 为吸风管口至工作面整段隧道的容积 (m3) SLV VL ( VL 吸风管口到工作面的距离 (m), VL =60m。 ) 、水、电布设方案 洞内管线总体布置 洞内管线主要有 :电力电缆线、照明线、高压水管、通风风管、高压风管等 ,电力电缆线架设于隧道边墙右侧距地面 2m 处,通风管架设于隧道右侧起拱线处,高压风管和高压水管均架设于隧道左侧内轨面处。 洞内管线布置详见图 4。 洞内管线布置示 意图 图 4 施工用风 xx 隧道出口段 隧道施工中,以压缩空气为动力的风动机具主要有:凿岩机、风钻台车、装渣机、喷射混凝土机、压浆机等。 空压机站供风能力 : Q=( 1+K 备 )( ∑q K+q 漏 ) Km Q— 空压机站的供风能力; K— 同时工作系数; K 备 — 空压机的备用系数,一般采用 75% ~ 90%; ∑q — 风动机具所需风量, m3/min,(可查阅风动机具性能表) q 漏 — 管路及附件的漏耗损失,其值为: q 漏 =d178。 ∑L , m3/min; Km— 空压机所处海拔高度对空压机生产能力的影响系数 ; 其中 : d— 每公里 漏 风 量 ,平均为 ~ ; L— 管路总长( km)。 xx 隧道 A 线空压机站供风能力计算: q 漏 =d178。 ∑L =179。 = m3/min Q=( 1+K 备 )( ∑q K+q 漏 ) Km =( 1+75% )179。 ( 3179。 14179。 +)179。 =配置 20m3/min 空压机 3 台。 xx 隧道 B 线隧道空压机站供风能力计算: q 漏 =d178。 ∑L =179。 =Q=( 1+K 备 )( ∑q K+q 漏 ) Km =( 1+75% )179。 ( 3179。 14179。 +)179。 = m3/min 配置 20m3/min 空压机 3 台。 高压供水方案 洞内施工用水采用高位水池供水结合普通泵增压的方式。 施工用水采用打井取水或利用当地的自来水 ,用高扬程水泵抽水至隧道顶的 50 高压水池,再用φ 100 钢管从高压水池分别引入隧道内,供洞内用高压水。 xx隧道 出口段 为上坡掘进,随着掘进长度的增加,洞底和高位水池的高差逐渐减小,为保证掌子面的水头满足施工需要,在适当的位置设置普通泵进行增压。 施工排水 、排污 方案 由于 xx 隧道出口上坡掘进,为顺坡排水。 为 及时排除洞内水,保持洞内干燥,将洞内积水排至侧沟,分别在隧道两侧各设 179。 的排水侧沟,顺坡排水至洞外污水处理池中。 洞内施工排放的污水经 洞外沉淀池 沉淀过滤后排放。 滤渣由自卸车运至指定地点堆弃。 高压电进洞方案及布置 前期采用 120KW 柴油发电机供电,后期采用 10KV 高压接入变压器,通过变压器采用三相五线制线路分别向施工地点架设输电线路。 xx 隧道出口段 安装两台 315KW 变压器供电。 为保证施工中不间断供电,施工现场配备 1 台 120KW 发电机。 供用电系统电力设备配置遵循“安全、可靠、经济”的原则进行。 为了保证不间断供电,在各洞口配备足够数量的柴油发电机组,组成自备电站,当主供线路停电时自备电站自动投入,供洞内外全部施工生活用电。 照明供电均采用三相五线制,以各段变电站为中心向两端布置,负荷均布。 用 BLV25mm2绝缘电线沿右侧边墙蝶式瓷瓶明配,间距 15m。 照明光 源采用高效节能高压钠灯,每延长米按 10瓦计,每隔 15m一盏,安装在横担上沿。 距离掌子面 100m范围内,考虑作业人员集中,采用 24伏安全电压供电。 施工用电高压电缆经济实用安全可靠,并具有一定的抗机械损伤性能。 本系统为 10KV电压等级,选用 YJLV2210系列电缆。 项目部设调度负责本系统的电力调度,设电气工程师一名,负责安全技术档案的建立和管理。 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并认真执行。 设临电维护操作电工 2名,负责填写临电记录和维护临电线路设备 操作及管理。 电工必须熟悉用电安全规程、规范,并认真执行。 为了使。108国道改造工程某段隧道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249,从而制造出 3 颗新原子。 每颗新原子的原子核包含 118 个质子和 179个中子。 也就是说,这种新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序号为 118,原子量为 297。 按照元素周期表排序规律, 118号元素排在氧气之下,归入惰性元素一族。 在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中,自然界只存在 92种,科学家成功制造出另外 18种 已经得到承认和命名的元素。 此外,还有一些元素没有得到承认或命名,
组 综合办公室 物资装备部 质量安全部 技 术 部 计划财务部 质 量 信 息 反 馈 质量方针宣传 ( 2)质量管理机构 为确保工程质量,我局将建立在局领导协调小组的领导下和局安质部门管理监督下的项目经理部质量管理机构见附图 所示。 附图 质量管理机构图 局领导协调小组 土建施工队队长 局安质处 项目质量小组组长 项目质量小组副组长 物资供应组长 技术部主任 试验室主任 安质部主任 各队技术员
全 年生产天数: 300 天,每班有效时间: 10h (五)劳动定员(见下表) 劳 动 定 员 表 序号 工段及岗位名称 班次 班次 轮休 替补 合计 1 2 3 1 原材料加工处理工段 上料工 磨机工 2 2 1 1 1 1 4 2 2 2 配料浇注工段 6 配料工 浇注工 涂油工 2 2 2 1 1 1 1 1 1 2 2 2 3 静停初养工段 静停管理工 2 1 1 2 2 4
的方向拓展,为瓦楞纸箱生产企业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 第 20 页 综上所述,随着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表明社 会需求旺盛,消费能力增强且长期稳定,中国纸 包装 行业特别是 瓦楞 纸箱 行业的发展步伐加快,发展空间巨大,市场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产品主要用途及应用领域 纸盒包装企业主要有以下产品线: ( 1) 按产品结构细分有:单卡纸折叠纸盒、异型盒以及手工盒、瓦楞盒; ( 2) 按用途进行细分有
集团公司 15 序号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山 形卡 成品 个 8000 2 竹跳板 块 1000 3 草袋 个 3000 用于覆盖砼养护 4 电缆 3 952 50 橡套 m 150 塔吊专用 5 电缆 3 1502 70 橡套 m 100 至各配电箱 6 胶合板 18mm 厚 m2 7500 地下室及楼板 7 钢管 φ 48 t 200 8 扣件 直角、对 接、回转 个
定性分析 维护便利性 2020年 9月 13日星期日 第 20页 武汉光华通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Strength Weakness Opportunity Threat SWOT 网络总容量大 40G产品成熟 CAPEX、 OPEX提高 应对带宽爆发增长 从容引入 100G 网络多出一个层面 40G系统成为过渡 演进路径二的 SWOT分析 定性分析 机遇和风险 2020年 9月 13日星期日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