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g_wdm_otn网络的部署策略(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定性分析 维护便利性 2020年 9月 13日星期日 第 20页 武汉光华通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Strength Weakness Opportunity Threat SWOT 网络总容量大 40G产品成熟 CAPEX、 OPEX提高 应对带宽爆发增长 从容引入 100G 网络多出一个层面 40G系统成为过渡 演进路径二的 SWOT分析 定性分析 机遇和风险 2020年 9月 13日星期日 第 21页 武汉光华通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演进路径一( 10G100G) 演进路径二( 10G40G100G) 按照成本单价,两个路径投资基本持平,但路径一受制于 100G的商用进度 经济性 两个路径基本持平,如果能在建设40G的时候有效降低采购价格,将占据成本优势。 功耗较高,原因是 10G系统的单位功耗大于 40G和 100G。 但较早引入大容量 100G,机房空间有优势 功耗和空间 功耗较低, 40G的容量大于 10G,但远小于 100G容量,因此较晚引入 100G,并且建设多套系统,对机房空间的占用将高于路径一。 网络容量较小,容量不足需要扩容或叠加系统;业务配置灵活,个别 40G端口业务建议混传 容量和灵活性 容量较大,短期内无需再新建系统,OTN的电交叉能力使得 40G系统可以灵活承载 10G以及以下颗粒的业务,但应当注意保护和业务分担。 较简易 维护便利性 较复杂, 10G、 40G和 100G可能采用不同的调制编码和色散补偿方式,维护差异较大。 如带宽需求增长迅速,则不得不重新被动面对新建 100G和 40G的选择;10G系统积累过多占用大量机房空间和光缆资源 机遇风险 如带宽需求增长过缓, 100G系统成熟加快,则新建 40G系统成为过渡; 40G相关标准滞后,不同厂家设备差异较大。 在预期带宽增速较快的地区,尽早进入 40G系统,具备较优的经济性和较低的配套资源消耗。 在预期带宽增速较缓的地区,采取观望态度能够避免新建系统的风险。 演进路径对比结论 2020年 9月 13日星期日 第 22页 武汉光华通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 100G WDM/OTN的部署要求 • 10G/40G向 100G WDM/OTN的演进 • 100G WDM/OTN的网络规划与设计 • 100G WDM/OTN的网络部署方案 • 设备制造商 100G WDM/OTN产品及解决方案 • 100G WDM/OTN的网络测试 内容提要 2020年 9月 13日星期日 第 23页 武汉光华通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网络混传解决方案 • 100G和现网兼容传输需要考虑评估几个主要影响因素 – 系统的 OSNR容限 – CD/PMD容限 – 非线性影响 • 混传场景主要有以下三种 – 相干 100G( PDMQPSK)和非相干 10G/40G既有系统混传 – 相干 100G和相干 40G系统的混传 – 非相干 100G( OPFDM)和非相干 10G/40G混传 2020年 9月 13日星期日 第 24页 武汉光华通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相干 100G和非相干 10G/40G既有系统混传 • 相干 100G( PDMQPSK)和非相干 10G/40G既有系统混传 • 具备相干接收端的 100G解决方案可以给网络带来诸多好处 – 节省 DCM模块,光层规划更加简单等 • 具备相干接收端的 100G和原有的系统,特别是 10G非相干混传时,原系统的 DCM模块对相干系统会带来多少影响一直是一个顾虑 – 实验室测试表明,非相干系统对相干系统额外的 OSNR上的代价不高于 ,影响较小 – 相干 100G的入纤光功率可达到 1~ 2dBm,和现有的 10G系统接近 – 只需 OSNR参数能同时满足 100G和 10G的设计要求,即可实现兼容混传 2020年 9月 13日星期日 第 25页 武汉光华通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相干 100G和相干 40G系统混传 • 40G相干系统,目前业界有两种主流编码技术 – 一种采用 2相位调制 PDMBPSK – 码速率为 – 入纤功率和 100G相干、 10G系统接近 – 是最容易平滑混传的解决方案 – 另一种 40G相干采用 4相位调制 PDMQPSK – 码速率为 – 抗非线性较弱 – 入纤功率较低 – 和 100G相干兼容混传代价较大 – 在混传场景时需要慎重设计 2020年 9月 13日星期日 第 26页 武汉光华通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非相干 100G和非相干 10G/40G混传 • 非相干 100G( OPFDM)和非相干 10G/40G混传 • 非相干 100G的光层设计参数和既有 10G/40G系统接近,影响代价较小 • 只要在 OSNR同时满足设计的前提下即可实现混传 2020年 9月 13日星期日 第 27页 武汉光华通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3000公里,刷新 100G波分测试记录 24跨段 (24 23dB), 总长达到 3000km , 125km/23dB 42/40G DQPSK 38/40G DQPSK 39/40G DQPSK 41/40G DQPSK 40/100G QPSK 42/40G DQPSK 38/40G DQPSK 39/40G DQPSK 41/40G DQPSK 40/100G QPSK 100G与 40G DQPSK 混传系统组网配置 树立新的里程碑 • 3,000 km! 创造新的纪录。 • 平滑混传。 从现网 40G系统平滑升级到 100G; • 8T超大容量。 80波系统容量最大可至 8T(100G/波 80波 )。 全波段光谱 局部光谱 信号光谱 40G 40G 100G 40G 40G 100G与 40G DQPSK 混传系统组网配置 2020年 9月 13日星期日 第 28页 武汉光华通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ROADM应用局限 色散补偿:组大网时对色散补偿技术要求很高,增加了网络复杂度和成本 PMD:随着信号速率提升, PMD受限距离急剧减小 波长冲突:节点较多时波长使用受限(通过 RWA算法进行网络优化) 相干检测技术优势 相干接收机在电域实现通道损伤补偿,提高对 PMD和 CD的容忍度,简化传输通道补偿设计,减少对光色散补偿器和低 PMD光纤的依赖 色度色散容限( EOL) ≥ 50000ps/nm(不需要线路色散补偿) PMD容限( EOL) ≥ 35ps 物理受限 全光网演进 相干检测技术解决了 ROADM物理受限的问题,网络朝“全光网”方向演进 100G 系统设计考虑点( 1) — 全光网 2020年 9月 13日星期日 第 29页 武汉光华通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10 x 10 G100 G交叉矩阵 线路盘OTU 440 G低 成 本 大 容 量 调 度 方 案 100G 系统设计考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