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林木种苗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级、剪根,一般根系保留长度为 12— 15cm,对于常绿阔叶树种,可适当剪短侧枝。 剔除带有病虫害、机械损伤、发育不全和无顶芽的苗木。 移栽时要使根系舒展,严禁窝根,覆土压实,及时灌水。 移植后要搞好灌溉、中耕、除草、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 (六)盆景花卉 盆景 基地培育树桩盆景,规划培育树种主要有松、柏、银杏、竹类等观叶树种;梅、杜鹃、海棠等观花类树种;石榴、枸杞、火棘、胡颓子等观果类树种。 盆景主要材料 —— 树苗来源于经基地较长期培育有一定形态的树苗,或采购的有一定造型的树苗。 根据生态特点和艺术要求,抑制其发育,用攀扎、整枝、修剪、摘叶、摘芽、嫁接等方法,进行艺术加工,使其逐步具备干粗、枝细、叶细,根露等条件,体现大自然优美树景,达到小中见大的效果。 在管理方面做好浇水、施肥、修剪、整姿、保护、防治病虫害和换盆等工作。 花卉 大田培育观赏花卉以木本观花植物为主,如含笑、玉兰、木兰、木莲、腊梅、桂花、月季、玫瑰、山茶等,选培名优特新品种。 按花卉繁殖技术,根据花卉植物的生态特性,适时适法繁殖。 有性繁殖从种 18 子大小、色泽、成熟度、纯度、病虫害、活力等形态、生理方面选好优良种子。 按技 术要求,适时适法做好播种和播后管理。 扦插、分根、压条、嫁接等营养繁殖,选择优良植株、穗条、砧木,按技术要求,适时适法进行繁殖培育。 三、种质资源引种开发 针对 **省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城市园林绿化所需各类优良苗木现状,收集保存本地优良育种资源,适宜当地水热条件的外地育种资源和人工创育的育种资源,开展无性系开发、新品种的驯化等工作。 基地为了引进、驯化更多的新品种,采用荫棚、喷雾等凉雾措施,创造温凉、湿润多雾和散射光生境,培育中低山相似生境的优良种苗,使基地的苗木生产不断提供新品种、新品系,还可通过 杂交等措施创造新的品种,把基地建设成为集科研、试验、收集、保存、开发为一体的场所。 四、科学试验、示范 试验、示范种苗培育的新品种、新材料、新技术、新药剂,推广科技成果。 对同一树种不同品系之间的苗木和对同一品系的苗木采取不同的经营措施进行对比试验,引进的新品种,通过试验示范进行推广。 进行生物措施、治病防虫试验,新药剂用量、效果对比试验。 通过试验示范了解树木的抗旱、抗寒性、耐药性、抗污染、抗病能力,以及药剂对植物的生长发育、长势的影响,为选择优良树种,及对病虫害的科学防治提供依据。 五、种子园、母树林 (一) 种子园 种子园选择在都江堰市林场老熊坪杉木无性系嫁接第一代种子园,该种子园是 1988 年开始建设,海拔、坡向、坡度、土壤等因子,符合种子园建立条件。 对种子园应采取除草松土、施肥、辅助授粉、树体管理、病虫害防治、护林防火、开花结实习性观察、去劣疏伐、建立技术档案等措施,加强培育。 (二)母树林 母树林应选择在优良种源区或适宜种源区内,地势平缓,背风向阳,光照充 19 足,不易受冻害的开阔林地。 排水良好,海拔适宜,交通方便,地位级在中等级以上。 年龄处于结实盛期,开花结实正常的实生纯林,郁闭度 -。 母树林选择 在 **省林业学校林场,树种为楠木、峨眉含笑、秃杉,采取疏伐、锄草松土、施肥、保护、病虫害防治、花粉管理等措施,培育好的母树林。 作好结实量预测预报、种子采收、固定标准地观测、子代测定和建立技术档案等工作。 第五章 基础设施 一、房建 基地现有 管护房 96m2,远 不能满足基地科技、示范和经营等需要。 规划基地建综合楼、组培楼、育苗播种生产车间、库房、管理房、基地大门及门卫房、厨房餐厅及发电房、泵房等,新建房屋面积。 基地地处成都平原,紧邻青城山。 综合楼、组培楼等房建工程在满足生产工艺和办公要求的前 提下,兼顾旅游观光等功能,采用错落有序,斜坡屋面,与环境协调。 门卫、大门、管护房采用园林小品建筑,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建筑结构具备坚固、实用、轻盈特点,框架、砖混结构合理搭配,最高三层,多点布置,尽量与田园景色融为一体。 综合楼、组培楼、厨房餐厅、厨房、门卫房等在立面处理上以川西民房形式为主,外墙采用浅色外墙涂料加深色色带,配以红色英红瓦屋面,使之造型简洁、明快、统一、流畅。 (一)综合楼 综合楼位于基地西侧主道北侧,距紧临石安路的基地大门 55m,建筑体形高低错落、稳重,外墙用灰、白色,显得淡雅优美,是基地的形 象建筑。 建筑项目主要特征:耐火等级二级,耐久年限二级,屋面防水等级Ⅲ级,抗震设防烈度七度,三层框架结构,建筑占地面积 489m2,建筑面积。 建筑构造及装修: 240 墙体,水磨石地面、楼面,丙烯酸脂防水涂料和英红色瓦斜坡屋面,全板夹板门,铝合金窗,水泥混合砂浆顶棚和内墙面,外墙涂料面。 楼层布置:首层为门厅、办公区及研究开发、土壤检验室;二层为实验、检验、信息、档案、培训室及具多功能的会议室;三层为宿舍区,配置淋浴室。 每 20 层配置相应的卫生间和相应的给排水、供电、通讯、电视信号、消防设施。 设施设 备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见建筑图材料表。 房屋立面、平面及各层楼用途,见综合楼立面图、平面图。 (二)组培楼 组培楼在基地西侧主道南侧,与综合楼相对称,色调与综合楼相似,增强整个基地的建筑特色。 结构设计既考虑组培工艺特点要求,又兼顾高新技术展示功能。 建筑项目主要特征:耐火等级二级,耐久年限二级,屋面防水等级Ⅲ级,抗震设防烈度七度,二层框架结构,建筑占地面积 363m2,建筑面积。 建筑构造及装修: 240 墙体,水磨石地面、楼面,丙烯酸脂防水涂料和英红瓦斜坡屋面,全板夹板门,铝合金窗,水泥混 合砂浆顶棚和内墙面,外墙涂料面。 楼层布置:首层布置药剂室、储藏室、洗瓶室、培养基配制室、消毒室;二层布置接种室、培养室;层间用升降机进行物料传运。 考虑光照和观学,接种、培养室四周采用大玻璃窗、门用玻璃门,以利于采光和参观。 每层配置相应的卫生间和相应的给排水、供电、通讯、电视信号、消防设施。 设施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见建筑图材料表。 房屋立面、平面及各层楼用途,见组培楼立面图、平面图。 (三)育苗播种生产车间 育苗播种生产车间设在基地西部东西主道南侧,北、东邻荫棚、塑料大棚,西、南挨科技示范区。 建筑项目主要特征:耐火等级二级,耐久年限二级,屋面防水等级Ⅳ级,抗震设防烈度七度,一层砖混结构,建筑占地、建筑面积均为 ,房高 6m,坡屋顶,屋檐高。 建筑构造及装修: 240 墙体,水泥砂浆地面,石棉瓦斜坡屋面,全板夹板门,铝合金窗,水泥混合砂浆内墙面,外墙涂料面。 育苗播种生产车间配置大玻璃门窗,以便采光通风良好,清洁生产。 配置相应的给排水、供电、消防设施。 设施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见建筑图材料表。 房屋立面、平面及用途,见育苗播种生产车间立面图、平面图。 21 (四)管理房 管理房已 有 1座,在基地东部,面积 96m2。 规划新建 1座,设在基地西部北面,紧靠南北副道西侧。 建筑色彩与风格与厨房、餐厅、公共厕所一致。 建筑项目主要特征:耐火等级二级,耐久年限二级,屋面防水等级Ⅲ级,抗震设防烈度七度,一层砖混结构,建筑占地、建筑面积均为。 建筑构造及装修: 240 墙体,水泥砂浆地面,丙烯酸脂防水涂料和英红瓦斜坡屋面,全板夹板门,铝合金窗,水泥混合砂浆顶棚和内墙面,外墙涂料面。 房屋布置:分为值班室、厨房、工具室。 卫生间、休息室,配置相应的给排水、供电、通讯、电视信号设施。 设施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单位、数量,见建筑图材料表。 房屋立面、平面及用途,见管理房立面图、平面图。 (五)库房与发电机房 库房、发电机房设在基地西部东西主道南侧,北、东邻荫棚、塑料大棚,西、南挨科技示范区。 建筑项目主要特征:耐火等级二级,耐久年限二级,屋面防水等级Ⅳ级,抗震设防烈度七度,一层砖混结构,库房建筑占地、建筑面积均为。 在库房东端发电机房建筑占地、建筑面积均为 54m2。 房高 6m,坡屋顶,屋檐高。 建筑构造及装修: 240 墙体,水泥砂浆地面,石棉瓦斜坡屋面,全板夹板门,铝合金窗,水泥混合砂 浆内墙面,外墙涂料面。 库房分为材料库、原料库和机具库,用于存放基地种子、农药、化肥、育苗基质、苗盘和作业机械与育苗工具等。 配置相应的给排水、供电、消防设施。 设施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见建筑图材料表。 房屋立面、平面及用途,库房立面图、平面图。 (六)厨房、餐厅 厨房、餐厅规划建在基地西部主道南侧,东南为生活区,北接盆景花卉区,西邻停车场。 采用大玻璃门窗,建筑色彩与风格与综合楼、组培楼一致,形成错落有致的建筑群体。 22 建筑项目主要特征:耐火等级二级,耐久年限二级,屋面防水等级Ⅲ级,抗震设防烈度七度 ,一层砖混结构,建筑占地、建筑面积均为 308m2。 建筑构造及装修: 240 墙体,水磨石地面,丙烯酸脂防水涂料和英红瓦斜坡屋面,全板夹板门,铝合金窗,水泥混合砂浆顶棚和内墙面,外墙涂料面。 房屋布置:分为餐厅、厨房、保管室。 餐厅能容纳 70 人左右就餐,并配置相应的给排水、隔油池、供电、通讯、电视信号、消防设施。 设施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见建筑图材料表。 房屋立面、平面及用途,见厨房、餐厅立面图、平面图。 (七)公共厕所 公共厕所规划建在基地西部主道南侧,北邻盆景花卉区,东接停车场,建筑色彩与风格与厨房 、餐厅一致。 建筑项目主要特征:耐火等级二级,耐久年限二级,屋面防水等级Ⅲ级,抗震设防烈度七度,一层砖混结构,建筑占地、建筑面积均为。 建筑构造及装修: 240 墙体,水磨石地面,丙烯酸脂防水涂料和英红瓦斜坡屋面,全板夹板门,铝合金窗,水泥混合砂浆顶棚和内墙面,外墙涂料面。 配置相应给排水、消防设施。 设施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见建筑图材料表。 房屋立面、平面及用途,见公共厕所立面图、平面图。 (八)基地大门、门卫房、围墙、旁门 大门与门卫房是基地的较强标志之一。 大门用电动伸缩门,左侧门卫房 用圆弧造型,体现柔和、亲善、开朗的设计风格。 右侧布设两柱,柱间设园形花池两个,喻示基地绿化美化,前景美好。 建筑项目主要特征:耐火等级二级,耐久年限二级,屋面防水等级Ⅲ级,抗震设防烈度七度,一层砖混结构,建筑占地面积 ,建筑面积。 建筑构造及装修: 240 墙体,水磨石地面,丙烯酸脂防水涂料和英红瓦斜坡屋面,全板夹板门,铝合金窗,水泥混合砂浆顶棚和内墙面,外墙涂料面。 房屋布置:分为休息室、值班室、卫生间,配置相应的给排水、供电、通讯、电视信号设施。 设施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参 见建筑图材料表。 大门围墙高 2m,下部为砖墙,砖柱之间墙体为半椭圆形,灰色抹灰装饰。 墙 23 体上部安装高 、长 4m,用Ф 20mm 不锈钢管作竖管,Ф 30mm 不锈钢管作横管的栅栏。 大门、门卫房、围墙的立面、平面,见大门、门卫房、围墙立面图、平面图。 在基地建砖墙 2200m,墙面抹灰装饰。 设旁门三座,用Ф 51mm 不锈钢管作边框,横梁用Ф 35mm 不锈钢管相连,Ф 20mm 不锈钢管作竖管。 二、土壤改良 (一)基地土壤现状 基地土壤属水稻土,土层较厚,块状结构,质地重壤,孔隙很少,紧实度属紧, pH值 —。 有 机质含量 %— %,全氮 %— %,碱解氮124— 150ppm,速效磷 4— 13ppm,速效钾 30— 61ppm。 (二)土壤改良 基地土壤中性,质地较粘重,肥力较低。 通过土壤改良,使育苗地土壤有机质达到 3— 4%,全氮量 — %、碱解氮达到 150ppm,速效磷 20— 40ppm,速效钾 150— 200ppm,土壤质地达到轻壤至中壤。 为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增强土壤肥力和通透性,大田育苗区的土壤需施有机肥和加入一定量的河沙,反复翻耕与原土拌匀。 土壤改良面积 ,掺沙500m3/hm2,施厩肥、绿肥等 225t。 土壤消毒可用的化学药品有五氯硝基苯、敌克松、工业用 40%福尔马林、工业用 3%硫酸亚铁、代森锌和 50%辛硫磷等。 将化学药品与适量的细土混合均匀后撒于土壤表面,或洒在圃地上,用塑料布覆盖,消灭病原菌和地下害虫。 培育有菌根菌的树种,接种菌根菌,以提高苗木的产量和质量。 三、灌溉 (一)深井泵房、水塔 深井泵房与水塔设在基地南部,西部接科技示范区,北部邻库房,东部靠塑料大棚。 在基地南部建机井一口,井径 50cm,深度 22m,每小时产水量 50m3。 在机井西面建 25m 高、容 积 150m3水塔一座。 用深井水泵抽水上水塔,供组培、温室、 24 大棚、荫棚、凉雾引种等生产和职工生活用水。 其余生产用水直接从水池或沟渠中抽取、过滤,进行半固定式管道喷灌、移动式喷灌。 建筑项目主要特征:采用国家标准图集 94S651- 1设计,房高 , 建筑占地、建筑面积。 修建水塔 1座,采用国家标准图集 94S844 设计。 深井泵房的设施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见建筑图材料表。 泵房立面、平面用途,见深井泵房立面图、平面图。 (二)喷灌 本基地面积大、范围广,苗木品种多,为了满足各种苗木在不同时 期生长发育的需要,大田育苗主要采用二种灌溉方式,一种在播种区、无性繁殖区、采穗圃区采用半固定管道喷灌系统;另一种采用机组式手推喷灌机系统对其它大田苗木进行喷灌。 喷灌的水源来自两个水池,容量为 1888m3。 水池(Ⅰ)设在盆景区内,钢筋砼结构,几何图形,深 2m,容量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