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起搏的临床应用(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了一个人工房室结 缺点:起搏器的参数必须由医生进行体外程控调整,由于患者失 访、医生程控经验等因素使起搏器不能发挥最佳效果 第四代起搏器(自动化起搏器)( 1996至今) 自动化起搏器,即起搏器的重要工作参数能自动进行调整而 不需要人为进行干预 1. 刺激 心脏使它除极 (频率适应性 ) 2. 感知 心脏自身电活动 3. 提供由起搏器存储起来的心电 诊断信息 4. 其他治疗功能 (房颤、血管迷走性晕厥等) 起搏器具有的功能 起搏模式选择 The NASPE/BPEG Generic (NBG) Pacemaker Code (1987) Chamber Paced Chamber Sensed Response to Sensing Programmability Rate Modulation Tachycardia Function I II III IV V 0=None A=Atrium V=Ventricle D=Dual (A+V) S=Single (A or V) 0=None A=Atrium V=Ventricle D=Dual (A+V) S=Single (A or V) 0=None T=Triggered I=Inhibited D=Dual (T+I) 0=None P=Simple pro grammable M=Multipro grammable C=Communicating R=Rate mo。心脏起搏的临床应用(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三、总务工作必须坚持经济性原则。 自力更生,开源节流。 工作中坚持勤工俭学,勤俭办学的原则。 合理使用资金,事事精打细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因陋就简、修旧利废,能自己干的自己干,能自己做的自己做。 尽可能地节约开支,把有限的经费用到教育和教学急需上。 四、总务工作必须有整体规划。 在当前教育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工作中一定要作出常年规划,有计划、有目的地逐步把学校建设好
下腔出血的急性期患者,静脉输液时应注意补充 氯化钾 ,特别是女患。 ( 4)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急性期患者,应作心电图监测,尽可能检出严重的心律失常,并避免使用 延长心室复极 的药物。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心电图表现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心电图表现: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心电图表现中, Jensen JK等以人群为基础的研究显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有 ST段下移和 T波倒置;也常出现 QT间期延长及
从 《 3机组非停事件表 》 中可以看出,制粉系统故障直接导致 3锅炉灭火两次,另有一次也与制粉系统有一定的关系,分析原因如下: ① 制粉系统的频繁故障跳机,对锅炉燃烧工况产生扰动,使燃烧稳定性变差; ② 因 3锅炉燃烧器的间距大,磨煤机的组合方式直接决定了炉膛燃烧的稳定性,制粉频繁故障使磨煤机偏离了最佳的组合方式,使锅炉燃烧稳定性变差。 ③ # 3锅炉在制粉系统切换时要开关相应二次风档板
合体 主动脉瓣 ( 窦 ) 主动脉口 16 三、心的构造 (一)心纤维性支架 右纤维三角 左纤维三角 圆锥韧带 瓣膜间隔 17 (二)心间隔 房间隔 室间隔 肌部 膜部 房室隔 18 心的瓣膜 左、右纤维三角 19 20 主动脉瓣 21 三尖瓣 22 二尖瓣 23 心肌层 (三)心壁 24 心肌的起止、走行 25 四、心传导系 定义: 特殊心肌细胞 自律性、传导性 概述 由特
CX。 投影体位 右冠状动脉造影投照体位 左前斜 45176。 ,最常用,可显示右冠状动脉近、中、远段,只是分叉后的血管重叠,不易区分; 正位 +头 30176。 ,主要显示右冠状动脉远段,后降支及后侧支及分支,特别是显示后三叉开口非常清楚; 右前斜 30176。 ,主要显示右冠状动脉中段及其主要分支 常见血管名称 左主干, LMT 左前降支, 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围手术期的死亡与麻醉方式无关,而与手术本身和疾病有关。 先心病者易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应预防应用抗生素。 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基础左心室功能异常和冠心病严重性的一种表现。 因此是可能发生围手术期心源性并发症的常见标记。 室性早搏在无基础心脏病病人的心源性预后明显正常,所以室早不应作为这类病人手术时心脏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虽然术前控制心律失常是理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