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患者的非心脏手术(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围手术期的死亡与麻醉方式无关,而与手术本身和疾病有关。  先心病者易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应预防应用抗生素。 心律失常  心律失常是基础左心室功能异常和冠心病严重性的一种表现。 因此是可能发生围手术期心源性并发症的常见标记。  室性早搏在无基础心脏病病人的心源性预后明显正常,所以室早不应作为这类病人手术时心脏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 虽然术前控制心律失常是理想的,但心律失常的危险性与基础心脏病的关系较心律失常本身关系更密切。 心律失常  围术期心律失常是常见的,尤其是老年及胸腔手术患者,易感因素:各种原因导致的肾上腺素分泌增多。  围术期房颤导致脑卒中的机率增加,所以,应尽早复律及抗凝治疗( 2020年 4181例 50岁以上患者前瞻性研究)。  地尔硫卓预防性应用可显著降低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而艾司洛尔可更快将之转复为窦性心律。  洋地黄可预防性应用于肺部手术的老年患者、严重瓣膜狭窄和以往有症状性室上速发作史者。 室上速发作可用腺苷、维拉帕米急救。 术后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处理 AF持续 24小时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心绞痛 预激综合征 静脉应用地尔硫卓或β受体阻滞剂控制心率( ﹤ 100次 /分) 紧急直流电复律 AF持续 2448小时 胺碘酮 心脏结构疾病 YES NO 单服氟卡尼 普罗帕酮 胺碘酮 心脏结构疾病指:左室肥厚( ﹥ ) 三尖瓣疾病 冠状动脉疾病 心衰 AF持续 48小时 静脉用肝素 并口服华法令 心脏超声引导下 直流电复律 服用华法令 312周后电复律 β-受体阻滞剂 控制心室率 传导阻滞  传导阻滞增加围手术期风险,可能需要植入临时或永久起搏器。  另一方面,心室内传导延迟的患者,即使出现左或右束支传导阻滞,只要无心脏高度传导阻滞的病史和症状,在围术期很少发生完全性传导阻滞,不需安置起搏器。  完全性传导阻滞者是通过增加每搏量而增加心排量,而多数病人同时存在心脏收缩功能受损,而使代偿受限。  此外,大多数麻醉剂抑制心肌收缩性和 /或引起周围血管扩张,还可使心脏自律性进一步抑制。 所以,即使无症状的、未经治疗的完全性心脏阻滞病人在全麻前也应安置起搏器。 传导阻滞  I186。 - AVB及 Ⅱ186。 - I型 AVB不预防性安置起搏器,但要备用。  双束支阻滞, Ⅱ186。 - Ⅱ 型 AVB及以往不可解释的晕厥或一过性 Ⅲ186。 - AVB患者,均需术前安置起搏器。  已安置永久起搏器的病人,术前需对起搏器评价,保证功能正常。 术中电灼的无关电板远离起搏电极及脉冲发生器,并准备一块磁铁,电灼时要短促操作而非持续操作。 按需起搏器对电磁干扰十分敏感。 电灼也可干扰心电监护,所以要做直接动脉压监测。  少数情况也需要安置临时起搏,如迷走神经刺激引起严重心动过缓者。 室性心律失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