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人的非心脏手术麻醉(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容量负荷过重 → 肺充血 水肿 右心衰 :肺动脉高压 → 体循环淤血 左心衰 → 肺充血 → 肺动脉高压 → 右心负荷过重 → 右心衰 → 全心衰 原因 :① 心梗 心肌炎 ②后负荷 ↑ 高血压 二尖瓣与主动脉瓣狭窄 ③前负荷 ↑ 二尖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输液 ↑ ④心包填塞 ⑤肺部疾病 血流动力学 :心排血量 ↓ 临床表现 :左 血压 ↓ 心率 ↑ 呼吸困难 粉色痰 右 外周充血 围术期急性心衰的处理 纠正基础病因 诱发因素 高浓度吸氧 PEEP3- 10 镇痛 静 减少氧耗 咪唑+吗啡 减轻心脏负荷 利尿 扩张血管 增加心肌收缩力 激素 与麻醉相关心脏综合征 病态窦房结 综合征 病因 : 窦房结功能障碍 表现:心率慢 快慢交替 诊断:阿托品心率<90次/分 处理:起搏器 禁用 β受体阻滞剂 预激 综合征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麻醉准备:镇静 麻醉管理:全麻 避免用 阿托品 异搏定 510mg 阿-斯综合征 心脑综合征:由心脏病引起脑缺血 脑心综合征:由脑病引起心肌缺血 艾森门格综合征 先心病 左 向右分流 → 肺动脉高压 → 右 向左分流 → 紫绀 → 低氧血症 腔静脉综合征 上腔静脉综合征:上腔静脉阻塞 静脉压 ↑ 下肢输液 下腔静脉综合征:下腔静脉阻塞 上肢输液 循环监测指标 HR(次 /min):正常 60~90 50缓 160速 BP(mmHg):SBP 100~130 DBP 70~80 MBP70~100 50低血压 110高血压 脉压 30~40 20心排量 ↓ 50老年 主动脉反流 CVP(cmH2O): 6~12。心脏病人的非心脏手术麻醉(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围手术期的死亡与麻醉方式无关,而与手术本身和疾病有关。 先心病者易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应预防应用抗生素。 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基础左心室功能异常和冠心病严重性的一种表现。 因此是可能发生围手术期心源性并发症的常见标记。 室性早搏在无基础心脏病病人的心源性预后明显正常,所以室早不应作为这类病人手术时心脏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虽然术前控制心律失常是理想的
CX。 投影体位 右冠状动脉造影投照体位 左前斜 45176。 ,最常用,可显示右冠状动脉近、中、远段,只是分叉后的血管重叠,不易区分; 正位 +头 30176。 ,主要显示右冠状动脉远段,后降支及后侧支及分支,特别是显示后三叉开口非常清楚; 右前斜 30176。 ,主要显示右冠状动脉中段及其主要分支 常见血管名称 左主干, LMT 左前降支, 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合体 主动脉瓣 ( 窦 ) 主动脉口 16 三、心的构造 (一)心纤维性支架 右纤维三角 左纤维三角 圆锥韧带 瓣膜间隔 17 (二)心间隔 房间隔 室间隔 肌部 膜部 房室隔 18 心的瓣膜 左、右纤维三角 19 20 主动脉瓣 21 三尖瓣 22 二尖瓣 23 心肌层 (三)心壁 24 心肌的起止、走行 25 四、心传导系 定义: 特殊心肌细胞 自律性、传导性 概述 由特
动周期中出现一响亮的额外心音,心率常增快,每分钟在 100次以上。 与 S S2所组成的韵律如奔弛的马蹄声 – 舒张期奔马律 实为病理性 S3,出现在舒张中期,短促而低调 – 收缩期前奔马律 S1之前出现一附加的声音与S S2组成奔马律。 此音较低钝,为病理性 S4 – 重叠型奔马律 舒张早期奔马律与收缩期前奔马律在心率相当快时互相重叠所引起 舒张期额外心音 二尖瓣开放拍击音(开瓣音) –
• MYO是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出现最早 的标志物,发病 14小时开始升高, 67小时达到高峰, 24小时恢复正常。 • 围、预后成正比。 峰值越高,表示损伤或坏死的范围越大, MYO2020ug/L为预后不良的指征。 文档之家 23 • 、心绞痛、心肌损伤、心源性休克、出血性休克、肌营养不良症、多发性肌炎与皮肌炎、进行性肌萎缩、甲状腺功能减退、药物所致肌病等。 在肾功能不全、烧伤、乙醇中毒
2.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3. 严重室内传导阻滞 4. 洋地黄中毒 5. 重症肌无力 6. 逸搏心律 7. 严重代偿性充血性心衰 (心律失常引起者 ) 普鲁卡因胺 ( procainamide) 药理作用 1. 作用与奎尼丁相似,但较弱,对心脏传导系统的抑制以房室结以下部位为主。 2. 无阻断血管 α受体。 临床应用 主要用于室性心动过速(静脉注射用于抢救危急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