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标记物及其临床意义(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MYO是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出现最早 的标志物,发病 14小时开始升高, 67小时达到高峰, 24小时恢复正常。 • 围、预后成正比。 峰值越高,表示损伤或坏死的范围越大, MYO2020ug/L为预后不良的指征。 文档之家 23 • 、心绞痛、心肌损伤、心源性休克、出血性休克、肌营养不良症、多发性肌炎与皮肌炎、进行性肌萎缩、甲状腺功能减退、药物所致肌病等。 在肾功能不全、烧伤、乙醇中毒、糖尿病酸中毒时血与尿肌红蛋白水平也升高。 • 由此可见, MYO特异性差。 文档之家 24 肌钙蛋白 (CTn) 心肌肌钙蛋白 CTn是由结构和功能各不同的 3个亚单位 (CTnT、 CTnI、 CTnC)组成 ,参与肌肉收缩和舒张过程中钙离子激活的调节。 CTnT的作用是将肌钙蛋白复合物与原肌球蛋白结合在一起。 CTnI是肌钙蛋白与肌凝蛋白横桥之间结合的有效抑制物。 文档之家 25 CTnT和 CTnI为心肌细胞 特有 ,分游离和结合两种形式存在于心肌细胞中 ,当心肌细胞缺血受损时 ,游离型 CTn迅速透过细胞膜释放入血 ,出现一个偏低的峰 ,所以 CTn的早期阳性率较高。 当发生持续性或不可逆损伤时 ,心肌细胞坏死 ,肌丝降解 ,引起结合型CTn释放 ,出现第 2个峰且在血中持续时间长。 文档之家 26 • 参考值: • 干片法:肌钙蛋白 I 阴性 • 免疫法:肌钙蛋白 T 015ug/L 文档之家 27 临床意义: • cTn是心肌组织中的一种特有的调节蛋白,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出现 较早且特异性高 的标志物 ,心肌肌钙蛋白 AMI后 2小时就能在血清中测出,1248小时达高峰 ,存在 1014天 .临床上只要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判断溶栓疗效、诊断心肌炎。 文档之家 28 心肌肌钙蛋白 (CTn)测定 2020年公布的“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应用准则”中建议 :将心肌肌钙蛋白(CTnT、 CTnI)取代 CKMB成为检出心肌受损的金标准 文档之家 29 cTnI仅存在于心肌细胞内 cTnT基本只存在于心肌内,但在一部分肾脏疾病及一部分慢性肌病时,横纹肌内也有表达 目前研究尚无证据表明 cTnT比 cTnI敏感性高,而且在严重的骨骼肌损伤、肾脏坏死、年龄大于 70岁时, cTnT有可能增高。 故目前临床常用检查项目为 cTnI. 文档之家 30 C反应蛋白 ( Creative protein,CRP) • 参考值: • 速率散射比浊法 血清 6mg/L • 胶乳凝集法 10mg/L 文档之家 31 • CPR是一种急性相蛋白 ,肝脏是其主要的合成器官 ,最近研究表明 ,人体其他部位如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神经元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脂肪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等在炎症刺激或病理状态下都能合成和分泌 CRP。心肌标记物及其临床意义(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动周期中出现一响亮的额外心音,心率常增快,每分钟在 100次以上。 与 S S2所组成的韵律如奔弛的马蹄声 – 舒张期奔马律 实为病理性 S3,出现在舒张中期,短促而低调 – 收缩期前奔马律 S1之前出现一附加的声音与S S2组成奔马律。 此音较低钝,为病理性 S4 – 重叠型奔马律 舒张早期奔马律与收缩期前奔马律在心率相当快时互相重叠所引起 舒张期额外心音 二尖瓣开放拍击音(开瓣音) –
容量负荷过重 → 肺充血 水肿 右心衰 :肺动脉高压 → 体循环淤血 左心衰 → 肺充血 → 肺动脉高压 → 右心负荷过重 → 右心衰 → 全心衰 原因 :① 心梗 心肌炎 ②后负荷 ↑ 高血压 二尖瓣与主动脉瓣狭窄 ③前负荷 ↑ 二尖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输液 ↑ ④心包填塞 ⑤肺部疾病 血流动力学 :心排血量 ↓ 临床表现 :左 血压 ↓ 心率 ↑ 呼吸困难 粉色痰 右 外周充血
围手术期的死亡与麻醉方式无关,而与手术本身和疾病有关。 先心病者易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应预防应用抗生素。 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基础左心室功能异常和冠心病严重性的一种表现。 因此是可能发生围手术期心源性并发症的常见标记。 室性早搏在无基础心脏病病人的心源性预后明显正常,所以室早不应作为这类病人手术时心脏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虽然术前控制心律失常是理想的
2.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3. 严重室内传导阻滞 4. 洋地黄中毒 5. 重症肌无力 6. 逸搏心律 7. 严重代偿性充血性心衰 (心律失常引起者 ) 普鲁卡因胺 ( procainamide) 药理作用 1. 作用与奎尼丁相似,但较弱,对心脏传导系统的抑制以房室结以下部位为主。 2. 无阻断血管 α受体。 临床应用 主要用于室性心动过速(静脉注射用于抢救危急病例)
• 但对于应用了 ACEI和 β受体阻滞剂后仍有心力衰竭症状的患者是否继续使用 ARB和醛固酮拮抗剂,目前的证据仍然不够充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 他汀类药物是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一大新亮点,指南建议应用他汀类药物以降低心血管疾病住院率。 • 关于充血性心力衰竭失代偿期的住院患者继续用还是不用 β受体阻滞剂 的问题, BCONVINCED 试验指出: • 在心衰急性失代偿期期间,继续
就可能打破原有平衡,导致心肌缺氧,诱发心绞痛 (治疗也应根据诱因而定) 另一方面 即使冠脉无狭窄,如果心脏存在某种功能或器质性异常,引起 冠脉血流动力学改变,也可导致心肌缺血 例如: 冠脉血流的特点 一般动脉内血液流动取决于其近端和远端的压力差,之所以有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变动,就是受到心脏搏动的影响 冠状动脉的近端为主动脉根部,远端深入心肌 ( 可分为壁外段和壁内段,前者输送血液,后者血氧交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