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课件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CO2↑+ H2O,计算实验 ① 在 70~90 s范围内HNO3的平均反应速率 ( 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 写出 计算过程)。 ( 3) 请在 ( 2) 的框图中 , 画出实验 ② 、 ③ 和 ④中 CO2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的预期结果示意图。 212121 21解析 ( 1)实验①和实验②探究 HNO3浓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其他条件应相同而 HNO3的浓度不同,故实验②中 HNO3的浓度应为 mol/L。 实验①和③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除了温度不同,其余条件要保持一样。 实验①和④探究大理石规格(粗、细)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因此要求二者大理石的规格不同,一个用粗颗粒,另一个用细颗粒。 ( 2)反应时间 70~90 s范围内: Δ m(CO2)= g= g Δ n(CO2)= g247。 44 g/mol= 5 mol HNO3的减少量: Δ n(HNO3)= 5 mol247。 = 0 mol HNO3的平均反应速率: = 102 mol/( L s) (3)25 mL 2 mol/L、 1 mol/L的 HNO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mol、 mol,10 g大理石的物质的量为 mol。 根据反应方程式: 1 mol CaCO3消耗 2 mol HNO3,因此 HNO3的量都不足,大理石过量,实验②中产生的 CO2是实验①中的一半,且反应速率比①慢,实验③④中用 HNO3和实验①中相同,因此产生的 CO2的量和实验①中相同,但反应速率都比实验①快,因此可以画出图象。 21s20 )(H N O)(H N O 33tVnv答案 ( 1) (2)反应时间 70~90 s范围内: Δ m(CO2)= g= g Δ n(CO2)= g247。 44 g/mol= 5 mol HNO3的减少量: Δ n(HNO3)= 5 mol247。 = 0 mol 实验 编号 T/K 大理石 规格 HNO3浓度 /mol/L 实验目的 ① 298 粗颗粒 ( Ⅱ )①和 ( Ⅲ )①和 ② 298 粗颗粒 ③ 308 粗颗粒 ④ 298 细颗粒 21③ ④ HNO3的平均反应速率: = 102 mol/( L s) ( 3) s20 o )( H N O)( H N O 33tVnv迁移应用 : 实验 序号 金属 质量 /g 金属 状态 c(H2SO4) /mol/L V(H2SO4)/mL 溶液温度/℃ 金属消失 的时间 /s 反应前 反应后 1 丝 50 20 34 500 2 粉末 50 20 35 50 3 丝 50 20 36 250 4 丝 50 20 35 200 5 粉末 50 20 36 25 6 丝 50 20 35 125 7 丝 50 35 50 50 8 丝 50 20 34 100 9 丝 50 30 44 40 分析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 1) 实验 4和 5表明 , 对反应速率有影响 , 反应速率越快 , 能表明同一规律的实验还 有 (填实验序号); ( 2) 仅表明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产生影响的实 验有 (填实验序号); ( 3) 本实验中影响反应速率的其他因素还有 , 其实验序号是。 ( 4) 实验中的所有反应 , 反应前后溶液的温度变 化值(约 15℃ )相近,推测其原因:。 答案 ( 1)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 表面积越大 1,2 ( 2) 1, 3, 4, 6, 8或 2, 5 ( 3)反应温度 6, 7或 8, 9 ( 4)因每个反应加入的金属质量和硫酸溶液体积均相等,且硫酸过量,产生热量相等,所以溶液温度变化值相近 2.(原创) 甲、乙两个实验小组利用 KMnO4酸性溶液与 H2C2O4溶液反应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 1)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提示: H2C2O4的一级电离常数为 102)。 设计实验方案如下(实验中所用 KMnO4溶液均已加入 H2SO4): ( 2)甲组:通过测定单位时间内生成 CO2气体体积的大小来比较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 实验装置如图,实验时分液漏斗中 A溶液一次性放下, A、 B的成分见下表: 序号 A溶液 B溶液 ① 2 mL mol/L H2C2O4溶液 4 mL mol/L KMnO4溶液 ② 2 mL mol/L H2C2O4溶液 4 mL mol/L KMnO4溶液 ③ 2 mL mol/L H2C2O4溶液 4 mL mol/L KMnO4溶液和少量 MnSO4 该实验探究的是 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在反应停止之前,相同时间内针管中所得 CO2的 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实验序号填空 )。 ( 3)乙组:通过测定 KMnO4溶液褪色所需时间 的多少来比较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 取两支试管各加入 2 mL mol/L H2C2O4溶液, 另取两支试管各加入 4 mL mol/L KMnO4溶液。 将四支试管分成两组(各有一支盛有 H2C2O4溶液 和 KMnO4溶液的试管),一组放入冷水中,另一 组放入热水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分别混合并振 荡,记录溶液褪色所需时间。 该实验目的是研究 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但该组同学始终 没有看到溶液褪色,其原因是。 解析 ( 1)根据题中提示可知 H2C2O4是弱酸,在 离子方程式中应保留化学式。 ( 2)对比①②实验可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 影响,对比②③实验可探究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 率的影响。 ( 3)很显然乙组实验是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 的影响,但在反应物的使用量上控制不当,题中 KMnO4溶液过量,因此不能看到明显的褪色现象。 答案 ( 1) 2Mn +5H2C2O4+6H+ 2Mn2++ 10CO2↑+8H 2O (2)浓度和催化剂 ③②① (3)温度 KMnO4溶液过量 4O易错题重练 1.( 2020 山东理综, 14) 2SO2( g) +O2( g) 2SO3( g)是制备硫酸的重要反应。 下 列叙述正确的是 ( ) V2O5不改变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 ,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降低温度将缩短反应达 到平衡的时间 t t2时刻, SO3( g)的浓度分别是 c1, c2,则时间间隔 t1~ t2内, SO3( g)生成的平 均速率为 v= V2O5 △ 1212ttccD 2.(2020。高中化学课件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湖南路 1 号 B 座 808 室 联系电话: 02583657815 Mail: ∴ cosB= a2+ c2- b22ac =-ac2ac=-12, ∵ 0< B< π, ∴ B=2π3 . (2) ∵ B= 2π3 , ∴ 最长边为 b, ∵ sinC= 2sinA, ∴ c= 2a, ∴ a 为最小边,由余弦定理得 ( 7)2= a2+ 4a2- 2a2a - 12 ,解得
02583657815 Mail: 3. 必要不充分 4. 2 0122 013 解析: f′ (x)= 2x+ b,2+ b= 3, b= 1, f(n)= n2+ n= n(n+ 1), Sn= 1- 12 + 12-13 + „ + 1n- 1n+ 1 =nn+ 1. 例题选讲 例 1 解: (1) 设等差数列 {an}的公差为 d,则 (2+ 2d)2= 2
. 39。 Cer tainl y, 39。 t he gir l sai d, 39。 but t hey ar e f or next Wednesday39。 s per for mance. 39。 I m ight as wel l have t hem ,39。 I said sadly. Leson20 One m an in a boat 独坐孤舟 Fishing i s my
08 mo l C aC O3,通入 08 mo l C O2, 08 mo l C O2在标况时体积是 17 mL。 (2) 当 CO2过量时, n (C O2) = 2 n [C a( OH )2] - n ( Ca CO3) = 2 5 L mo l /L - 08 mo l = 12 mo l, 12 mo l C O2的体积是 22 40 0 m L / mo l 12 mo l =
周期, 第 族。 化合物 C的电子式为。 ( 2) J的沸点比硒化氢( H2Se)的沸点高,其原因是。 ( 3)写出 I与 H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 A和 J的化学 方程式 :。 ( 4)写出 D与足量的 N反应生成 E和 F的化学方程 式 :。 ( 5)上图中,在同一反应里一种物质既作氧化剂, 又作还原剂,这样的反应共有 个。 解析 B与冷水缓慢反应,与沸水迅速反应,放出 H2,且
PO4生成 LiFePO4,其电极反应式是 FePO4+Li++e LiFePO4。 4答案 ( 1) 为防止亚铁化合物被氧化 ( 2) CO2 H2O NH3 ( 3) Fe+H2PO +Li+2e LiFePO4+2H+ ( 4) ( 5) FePO4+Li++e LiFePO4 4 电化学原理在生产 、 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化学实验中的作用亦不可低估。 如改变反应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