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课件碳族元素无机非金属(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周期, 第 族。 化合物 C的电子式为。 ( 2) J的沸点比硒化氢( H2Se)的沸点高,其原因是。 ( 3)写出 I与 H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 A和 J的化学 方程式 :。 ( 4)写出 D与足量的 N反应生成 E和 F的化学方程 式 :。 ( 5)上图中,在同一反应里一种物质既作氧化剂, 又作还原剂,这样的反应共有 个。 解析 B与冷水缓慢反应,与沸水迅速反应,放出 H2,且 B为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单质,说明 B为镁。 D是一种离子化合物, 其阴、阳离子个数比为 2∶3, 说明是由第 Ⅱ A族和第 Ⅴ A族的元素组成, D能与水 反应得到两种碱,说明 D为 Mg3N2,Mg3N2与 H2O反应 生成 Mg(OH) NH3H2O两种碱。 C为淡黄色固体化合物 ,则 C为 Na2O2。 O能与 G的水 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且 N与 Cu反应生成 O,说明 O为铜盐, G为碱,蓝色沉淀为 Cu(OH)2。 C为 Na2O2, G为 NaOH,则 J为 H2O, H为 O2。 根据 常温下 Cu与 HNO3可反应生成 Cu(NO3)2,判断 Ⅰ 为 NH A为 N L为 NO、 M为 NO N为 HNO3。 Mg3N2与足量 HNO3反应可生成 Mg( NO3) NH4NO3两种盐, Mg( NO3) 2与 NaOH反应生成 两种产物: Mg(OH) NaNO3,而 NH4NO3与 NaOH 反应生成三种产物: NH H2O、 NaNO3,判断 F 为 NH4NO3,E为 Mg( NO3) 2。 在整个转化关系中, Na2O2与 H2O反应, Na2O2既 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NO2与 H2O反应, NO2既作 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答案 ( 2)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且比硒化氢的分子间作 用力强 ( 3) 4NH3+3O2 2N2+6H2O ( 4) Mg3N2+8HNO3 3Mg(NO3)2+2NH4NO3 ( 5) 2 、 B、 C、 D、 E、 F六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有下 图所示的相互转化关系,所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均 已给出。 ( 1)若反应①、②、③均为水溶液中的置换反应, A、 D、 E为卤素单质,则 A是。 ( 2)若反应①、②、③均为水溶液中的置换反应, A、 D、 E为 Zn、 Fe、 Cu中的某种金属,则 A是 , B、 C、 F三种物质中的阴离子应 (填 “ 相同 ” 或 “ 不同 ” )。 ( 3)若 B是水, C是生产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 所对应的一种具有磁性的黑色氧化物, D是相同条 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 E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有毒 气体,则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 ( 4)若 B为一种淡黄色固体,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和呼吸作用可实现自然界中 D和 E的循环。 则反应① 的离子方程式是。 在反应③中,若生成 1 mol D,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 量为。 解析 ( 1)根据反应①、②、 ③均为水溶液中的置换 反应,以及 A、 D、 E为卤素单质, 可推知 A、 D、 E 分别为 Cl Br I2中的一种,根据置换反应顺序, 即可确定其氧化性大小,显然 A是 Br2。 ( 2) A为 Fe, D为 Cu,E为 Zn。 ( 3) C是 Fe3O4, E是 CO, D是 H2, A、 B分别为 Fe和 H2O。 ( 4)常见的淡黄色固体有 Na2O S等,根据 D、 E是植物光合作用和呼 吸作用中的循环物质可知, D是氧气, E是 CO2。 答案 ( 1) Br2 ( 2) Fe 相同 ( 3) CO+H2O( g) CO2+H2 ( 4) 2Na2O2+2H2O 4Na++4OH+O2↑ 2 mol 实验突破 单晶硅是信息产业中重要的基础材料。 通常用碳在高温 下还原二氧化硅制得粗硅(含铁、铝、硼、磷等杂质), 粗硅与氯气反应生成四氯化硅 (反应温度为 450℃~500℃), 四氯化硅经提纯后用氢气还原可得高纯硅。 以下是实验 ②硼、铝、铁、磷在高温下均能与氯气直接反应生成相 ( 1)装置 A中 g管的作用是 装置 C中的试剂是 ( 2)甲方案: f接装置 Ⅰ。 乙方案: f接装置 Ⅱ。 但是装 置 Ⅰ 、 Ⅱ 方案 优点 缺点 甲 乙 ( 3)在上述( 2)的评价基础上,请你设计一个合理方 案并用文字表述:。 ( 4) SiCl4与 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解析 (1)g管使分液漏斗与烧瓶连通,使浓盐酸顺利滴下。 由信息知 ,四氯化硅与水反应,故需除去氯气中的水。 B瓶 装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 C瓶装浓硫酸干 ( 2)四氯化硅在常温下。高中化学课件碳族元素无机非金属(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08 mo l C aC O3,通入 08 mo l C O2, 08 mo l C O2在标况时体积是 17 mL。 (2) 当 CO2过量时, n (C O2) = 2 n [C a( OH )2] - n ( Ca CO3) = 2 5 L mo l /L - 08 mo l = 12 mo l, 12 mo l C O2的体积是 22 40 0 m L / mo l 12 mo l =
CO2↑+ H2O,计算实验 ① 在 70~90 s范围内HNO3的平均反应速率 ( 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 写出 计算过程)。 ( 3) 请在 ( 2) 的框图中 , 画出实验 ② 、 ③ 和 ④中 CO2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的预期结果示意图。 212121 21解析 ( 1)实验①和实验②探究 HNO3浓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其他条件应相同而 HNO3的浓度不同,故实验②中 HNO3的浓度应为
湖南路 1 号 B 座 808 室 联系电话: 02583657815 Mail: ∴ cosB= a2+ c2- b22ac =-ac2ac=-12, ∵ 0< B< π, ∴ B=2π3 . (2) ∵ B= 2π3 , ∴ 最长边为 b, ∵ sinC= 2sinA, ∴ c= 2a, ∴ a 为最小边,由余弦定理得 ( 7)2= a2+ 4a2- 2a2a - 12 ,解得
PO4生成 LiFePO4,其电极反应式是 FePO4+Li++e LiFePO4。 4答案 ( 1) 为防止亚铁化合物被氧化 ( 2) CO2 H2O NH3 ( 3) Fe+H2PO +Li+2e LiFePO4+2H+ ( 4) ( 5) FePO4+Li++e LiFePO4 4 电化学原理在生产 、 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化学实验中的作用亦不可低估。 如改变反应速率
等于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则沉淀的质量= g + 3 m ol 17 g/m ol = 1 g。 答案 B 3 .将 4 g 铜粉与一定质量浓硝酸反应,当铜完全作用 时,收集到气体 4 L ( 标况下 ) ,则所消耗硝酸的物质 的量是 ( ) A . 1 m ol B . 2 m ol C . 6 m ol D . mo l 解析 由元素守恒, n ( HN O 3 ) = 2 n (C u)
Ba(NO3)2溶液 ,而不能是 AgNO3溶液 ,则沉淀 A为 BaSO4,溶液 1中有 KCl、 KNO BaCl2[或 Ba(NO3)2]。 试剂 2是 AgNO3溶液 , 沉淀 B是 AgCl,溶液 2中含有 AgNO KNO Ba(NO3)2,试剂 3为 K2CO3 溶液 ,目的是除去溶液中 的 Ag+及 Ba2+,沉淀 C为 Ag2CO BaCO3,溶液 3中有 KNO K2C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