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课件电化学胶体(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PO4生成 LiFePO4,其电极反应式是 FePO4+Li++e LiFePO4。 4答案 ( 1) 为防止亚铁化合物被氧化 ( 2) CO2 H2O NH3 ( 3) Fe+H2PO +Li+2e LiFePO4+2H+ ( 4) ( 5) FePO4+Li++e LiFePO4 4 电化学原理在生产 、 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化学实验中的作用亦不可低估。 如改变反应速率 、制备通常方法难以制备的物质等很多方面 , 现分别列举如下: 应用一 加快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 一个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 , 设计成原电池时反应速率增大。 如实验室制 H2时 , 在 Zn与稀H2SO4反应时加入少量 CuSO4溶液 , 就能使产生 H2的反应速率加快。 实验突破 应用二 比较金属活动性的强弱 两种金属分别做原电池的两极时 , 一般作负极的金属比作正极的金属活泼。 应用三 制备通常方法难以制备的物质 电解是最强有力的氧化还原手段 , 可以制备 F2等氧化性很强的物质 , 也可以制备 Na、 Mg、 Al等还原性很强的物质等。 应用四 利用有关量的关系进行某些测量或测定 可以利用电子与物质间的关系测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 阿伏加德罗常数等。 【 典例导析 1】 下图 Ⅰ 、 Ⅱ 分别是甲 、 乙两组同学 将反应 AsO +2I+2H+ AsO +I2+H2O设计成的原电池 装置 , 其中 C C2均为碳棒。 甲组向图 Ⅰ 烧杯中逐 滴加入适量浓盐酸;乙组向图 Ⅱ B烧杯中逐滴加入 适量 40% NaOH溶液。 34 3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 微安表指针发生偏转 , 溶液颜色不变 , C2作正极 , C1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I2+2e 2I 解析 甲组操作时发生的反应为 AsO +2I +2H+ AsO +I2+H2O, 有碘单质生成 , 因此溶液的颜色变 深 , 但装置构成的原电池中两极直接接触 ( 一极是 AsO /AsO , 另一极是 I2/I) , 呈短路状态 , 因此 微安表中无电流通过 , A、 B错;乙组操作时 , 由 于向图 Ⅱ B烧杯中逐滴加入烧碱 , 此时原电池发生的 反应为 AsO +I2+H2O AsO +2I+2H+, 此时 C2 棒上发生氧化反应 , 作负极 , C1棒上发生还原反 应 , 作正极 , 电极反应式为 I2+2e 2I。 答案 D 343333 3433 34【 典例导析 2 】 【 实验设计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研究 由 Fe2 +制备 F e( O H )2的过程中,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方法一:按照图 1 进行实验,容器 A 中的反应开始时, 活塞 C 处于打开状态,一段时间后,关闭活塞 C ,容器 A 中的反应仍在进行,最终在 ________( 填 “ A ” 或 “ B ” ) 容器中观察到白色沉淀。 方法二:按图 2 进行实验,最终在两极中间的溶液中首 先观察到白色沉淀。 请从所给的试剂和电极材料中选择 正确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① 蒸馏水; ② Na Cl 溶液; ③ Na OH 溶液; ④ 四氯化碳; ⑤ CuCl2溶液; ⑥ 乙醇; ⑦ 铁棒; ⑧ 植物油; ⑨ 碳棒。 其中 a 为 _ __ __ __ _ , d 为 _ __ __ __ _( 填序号 )。 【 探究思考 】 实验表明上述实验中出现白色的沉淀会逐渐变为灰绿色或绿色,那么,如何解释出现灰绿色或绿色的现象呢。 (1) 甲同学查阅资料后,得到 Fe (O H)2如下信息: 资料名称 物理性质描述 化学性质描述 《化学辞 典》,顾翼 东编 白色无定形粉 末或白色至淡绿 色六方晶体 与空气接触易被氧化,将细粉喷于空气中, 则立即燃烧出火花 《大学普通 化学 ( 下册 ) 》 傅鹰著 白色沉淀 此沉淀易被氧化成 微绿色 Fe3(O H)8 《普通化 学教程》 白色 能强烈吸收 O2,迅速 变成棕色 Fe (O H)3,这时氧化的中间产物为土绿色,其中含有 Fe2 +、 Fe3 + 阅读该资料后,你对上述实验中出现灰绿色或绿色现象的解释是 __ 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 资料中提及的微绿色 Fe3(O H)8,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可写成 __ 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2) 乙同学依据配色原理:白色和棕色不可能调配成绿色或灰绿色的常识,认为绿色可能是形成 Fe (O H)2n H2O 所致。 用热水浴的方式加热 “ 方法一 ” 中生成的绿色沉淀,观察到沉淀由绿变白的趋势。 加热时, “ 方法一 ” 中活塞 C应处于 __ _ __ __ _( 填 “ 打开 ” 或 “ 关闭 ” ) 状态, 容器 A 中的反应需处于 _ __ __ __ __ _( 填 “ 停止 ” 或 “ 发生 ” ) 状态。 写出该实验中支持乙同学观点的化学方程式: _ __ __ __ __。 (3) 欢迎你参加该研究小组的讨论,请提出一种有助于对沉淀由 “ 白 ” 变 “ 绿 ” 的现象进行合理解释的实验设计新思路。 解 析 此题以探究实验为载体综合考查了电化学和 化学实验知识,并且考查了考生分析问题、知识迁移的能 力,本题对考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由所学知识可知, F e (O H )2极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 F e( O H )3,分析图 1 可知,用此实验装置可以延缓 F e( O H )2被氧化的时间, 从而观察到白色 F e( O H )2沉淀。 反应开始后,锥形瓶 A 中的铁屑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此时活塞 C 应处于打开位置,生成的 H2进入锥形瓶 B 中,赶跑装 置 B 中的空气,使装置 B 中充满 H2,再关闭活塞 C 后, 生成的 H2使 A 中压强增大,把 A 中的溶液压入 B 中,此 时硫酸应有剩余,在 B 中硫酸和硫酸亚铁分别与 Na OH 反应。 方法二是利用电解的方法来制备 Fe (O H)2,结合题给试剂 和电极材料,要在电解过程中产生 Fe2 +,应选取铁棒作阳 极,阴极可以选用铁棒也可以用碳棒,选取电解质溶液要 注意题给信息: “ 在两极中间的溶液中首先观察到白色沉 淀 ” , d 应选取 Na Cl 溶液,若选 Na OH 溶液就会在阳极。高中化学课件电化学胶体(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周期, 第 族。 化合物 C的电子式为。 ( 2) J的沸点比硒化氢( H2Se)的沸点高,其原因是。 ( 3)写出 I与 H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 A和 J的化学 方程式 :。 ( 4)写出 D与足量的 N反应生成 E和 F的化学方程 式 :。 ( 5)上图中,在同一反应里一种物质既作氧化剂, 又作还原剂,这样的反应共有 个。 解析 B与冷水缓慢反应,与沸水迅速反应,放出 H2,且
08 mo l C aC O3,通入 08 mo l C O2, 08 mo l C O2在标况时体积是 17 mL。 (2) 当 CO2过量时, n (C O2) = 2 n [C a( OH )2] - n ( Ca CO3) = 2 5 L mo l /L - 08 mo l = 12 mo l, 12 mo l C O2的体积是 22 40 0 m L / mo l 12 mo l =
CO2↑+ H2O,计算实验 ① 在 70~90 s范围内HNO3的平均反应速率 ( 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 写出 计算过程)。 ( 3) 请在 ( 2) 的框图中 , 画出实验 ② 、 ③ 和 ④中 CO2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的预期结果示意图。 212121 21解析 ( 1)实验①和实验②探究 HNO3浓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其他条件应相同而 HNO3的浓度不同,故实验②中 HNO3的浓度应为
等于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则沉淀的质量= g + 3 m ol 17 g/m ol = 1 g。 答案 B 3 .将 4 g 铜粉与一定质量浓硝酸反应,当铜完全作用 时,收集到气体 4 L ( 标况下 ) ,则所消耗硝酸的物质 的量是 ( ) A . 1 m ol B . 2 m ol C . 6 m ol D . mo l 解析 由元素守恒, n ( HN O 3 ) = 2 n (C u)
Ba(NO3)2溶液 ,而不能是 AgNO3溶液 ,则沉淀 A为 BaSO4,溶液 1中有 KCl、 KNO BaCl2[或 Ba(NO3)2]。 试剂 2是 AgNO3溶液 , 沉淀 B是 AgCl,溶液 2中含有 AgNO KNO Ba(NO3)2,试剂 3为 K2CO3 溶液 ,目的是除去溶液中 的 Ag+及 Ba2+,沉淀 C为 Ag2CO BaCO3,溶液 3中有 KNO K2CO3
covered t he ski n. The doctor s rem oved a sect ion of t he m um m y and sent it t o a l abor at or y. They al so found som et hi ng whi ch t he Xr ay of t he god Duam utef. Thi s god whi ch has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