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师考试难点复习突破(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筛选出应调查的有关参数,调查范围应大于评价范围,界外区如有重要的污染源,应适当放大。 ⑵首先应搜集现有的资料。 15. 现状调查的方法: ⑴搜集资料法,应用范围广,收效大,节省人力、物力、时间,只能获得第二手资料,往往不完全,需补充。 ⑵现场调查法:直接获得第一手资料,弥补收集资料 法的不足,工作量大,耗费人力、物力、时间,受季节和仪器设备条件的限制。 ⑶遥感法:从整体上了解环境特点,精度不高,不宜用于微观环境状况调查,受资料判读和分析技术的制约。 16. 现状调查的内容:⑴地理位置;⑵地形、地貌、土壤、水系分布,水文情况,气候与气象;⑶矿藏、森林、草原、水产和野生动植物,农产品,动物产品等;⑷水、气、声、渣环境质量现状;⑸环境功能及重要政治文化设施;⑹社会经济状况;⑺人群健康状况及地方病情况;⑻其它环境污染和破坏的资料。 17. 环境影响预测的原则: 根据评价工作等级,工程与环境的特性,当地的环境要求 而定。 环境影响评价上岗培训知识点整理 Copyright169。 2020 可可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 12 18. 环境影响预测的方法包括: 数学模型法、物理模型法、类比调查法和专业判断法。 19. 环境影响的预测阶段: 三个阶段:建 设阶段、运营阶段、服务期满后或退役期。 两个时段:冬、夏或丰、枯。 20. 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 列表清单法、矩阵法、网络法、指数法、模型预测法。 21. 环境保护措施经济、技术论证: 建设项目的污染控制以预防为主,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相结合,建设项目污染控制与区域污染控制相结合,按技术先进、效果可靠、目标可达、经济合理的原则,进行多方案比选,推荐最佳方案。 改扩建、技改项目,须针对与该项目有关的原有环境污染问题,提出“ 以新带老”环境保护措施。 22.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基本过程: ⑴分类确定工作目标 ⑵确定评价范围 ⑶基础数据调查 ⑷建立预测模型开展评价 ⑸评价环境影响 ⑹制定减缓影响的措施,提出替代方案 ⑺对环境影响的管理、跟踪监测行动计划。 ⑻评价结论 ⑼ EIS。 23. 十五期间国家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因子包括: SO烟尘、工业粉尘、 COD、氨氮、工业固体废物。 太湖、巢湖、滇池、渤海还需控制总磷排放量。 环境影响评价上岗培训知识点整理 Copyright169。 2020 可可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 13 第三章 污染源调查与工程分析 1. 污染源: 指对环境产生污染影响的污染物的来源。 2. 污染物: 在开发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凡以不适当的浓度、数量、形态进入环境系统而产生污染或降低环境质量的物质和能量。 3. 污染源分类: 按主要来源 自然污染源 人为污染源 生物污染源 非生物污染源 生产性污染源 生活污染源 对环境要素的影响 大气污染源 噪声污染源 水体污染源 土壤污染源 地表水污染源 海洋污染源 地下水污染源 按几何形状 点源 面源 线源 按运动特性 固定源 移动源 污 染 源 分 类 环境影响评价上岗培训知识点整理 Copyright169。 2020 可可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 14 4. 污染物分类: 按理化、生物特性: 物理:声、光、电、热、放; 化学:无机、有机、石油类或重金属; 生物:病菌,病毒,霉菌,寄生虫卵; 综合污染物:烟尘、废渣,致病有机体。 按环境要素:水:感官:乙醛,油类; 毒理: Hg P DDT 六六六; 卫生:酸、碱,硫化物,锌; 综合: COD PH SS。 气:感官:氰化物, CCl CS C6H6; 毒理: NOX、 SOX、 HF、 Cl。 综合:烟尘、粉尘、水雾、酸雾。 土壤: 污染物的转化: 5. 污染源调查的原则:⑴ 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和当地环境状况,确定污染源调查的主要对象;⑵根据各专项环评导责确定工作等级及污染源调查范围;⑶选择排放量大,污染严重的因子作为主要污染因子。 6. 污染源调查内容: 工业、生活、农业污染源调查。 7. 工业污染源调查内容: ⑴企业和项目概况;⑵工艺调查;⑶能源、水源、原辅材料情况;⑷生产布局调查;⑸管理调查;⑹污染物治理调查;⑺污染物排放情况调查;⑻污染危害调查;⑼发 展规划调查。 8. 生活污染源调查内容: ⑴城市居民人口调查;⑵城市居民用水和排水调查;⑶民用燃料大气污染物 水污染物 土壤污染物 扬尘 降水 灌溉 径流 蒸发、挥发 降水 环境影响评价上岗培训知识点整理 Copyright169。 2020 可可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 15 调查;⑷城市垃圾及处置方法调查。 9. 农业污染源调查内容: ⑴农药使用情况调查;⑵化肥使用情况调查;⑶农业废弃物调查;⑷农业机械使用情况调查。 10. 污染源调查的三个阶段: 准备,调查,总结。 ⑴准备阶段:明确调查目的,制订调查计划,做好调查准备,资料收集,分析,工具准备,搞好调查试点。 ⑵调查阶段:生产管理,污染物治理,污染物排放,污染物危害,生产发展调查。 ⑶总结阶段:数据处理,建议档案,评价,文字报告,污染源分布图。 11. 污染源调 查的一般方法: 可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分为详查和普查。 重点污染源调查称为详查;对区域内所有污染源进行全面调查成为普查。 12. 污染物排放量确定方法: 物料衡算法、经验计算法、实测法。 13. 工程分析的作用:⑴ 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⑵为各专题预测评价提供基础数据;⑶为环保设计提供优化建议;⑷为项目的环境管理提供建议指标和科学数据。 14. 工程分析的技术原则:⑴ 体现政策性;⑵具有针对性;⑶应为各专题评价提供定量而准确的基础资料;⑷应从环保角度为项目选址,工程设计提出优化建议。 15. 工程分析的重点与阶段划分: 以工艺过程为重点,并不可忽略污染 物的不正常排放。 可将建设项目分为建设期、生产运营期、服务期满后三个阶段进行工程分析。 16. 工程分析的方法:⑴ 类比分析法:是利用与拟建项目类型相同的现有项目的设计资料或实测数据进行工程分析,包括一般特征相似性,环境特征的相似性,污染物排放特征相似性⑵物料衡算法,当投入的物料在生产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时,用总量法或定额法。 ⑶查阅资料参考分析法。 17. 工程分析主要工作内容:⑴ 工程基本数据;⑵污染因素分析;⑶污染物排放量统计;⑷非正常工况分析;⑸资源能源产品废物等的储运;⑹交通运输;⑺土地的开发利用;⑻环保措施方案分析;⑼总 土布置方案分析;⑽补充措施与建议。 18. 新建项目两本帐: 工程工艺过程中污染物产生量;按治理规划和评价规定措施实施后能够实现的污染物削减量。 两本帐之差是评价需要的污染物最终排放量。 19. 改扩建、技术改造项目三本帐: 技改扩建前企业污染物排放量;技改扩建项目污染物排放量;技改扩建完成后污染物排放量(包括以新代老削减量),其相互关系为:技改前企业污染物排放量-以新代老企业污染物削减量+技改扩建项目污染物排放量=技改项目完成后企业污染物排放量。 环境影响评价上岗培训知识点整理 Copyright169。 2020 可可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 16 20. 风险排污的源强估计: 事故排放和非正常工况排放。 非正常工况排污:工艺设备或环保设施 达不到设计规定指标的超额排污。 21. 工程总量控制建议指标要求:⑴ 满足达标排放的标准;⑵符合相关环保要求;⑶技术上可行。 22. 总图布置方案分析 :( 1)分析卫生防护距离和安全防护距离的保证性;( 2)分析工厂和车间布置的合理性;( 3)分析村镇居民拆迁的必要性。 23. 环保措施方案分析 :( 1)分析建设项目可研阶段环保措施方案并提出改进意见;( 2)分析污染物处理工艺有关技术经济参数的合理性;( 3)分析环保设施投资构成及其在总投资中占有的比例。 24. 补充措施建议 :( 1)关于合理的产品结构与生产规模的建议;( 2)优化总图布置的建议;( 3) 节约用地的建议;( 4)可燃气体平衡和回收利用措施建议;( 5)用水平衡及节水措施建议;( 6)废渣综合利用建议;( 7)污染物排放方式及改进建议;( 8)环保设备选型和实用参数建议;( 9)替代方案;( 10)其他建议。 25. 工程分析的要点 : ⑴建设项目在拟建厂址的合理生产规模与产品结构;⑵最佳总图布置方案;⑶筛选确定的主要污染源与污染因子;⑷主要污染因子的削减与治理措施;⑸可能产生的事故特征与防范措施;⑹必须确保的环保措施项目和投资;⑺其它。 26. 工程分析中工艺技术分析内容: 27. 工程分析中污染因素分析内容: 环境影响评价上岗培训知识点整理 Copyright169。 2020 可可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 17 第四章 清洁生产 1. 清洁生产定义(联合国): 指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期增加生态效率并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 ⑴对生产过程,要求节约原材料,淘汰有毒原材料,减降所有废弃物的数量和毒性;⑵对产品,减少从原材料提炼到产品的最终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的不利影响;⑶对服务,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和所提供的服务中。 2. 清洁生产(法 ): 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3. 企业在进行技术改造时应采取的清洁生产措施 第十九条 企业在进行技术改造过程中,应当采取以下清洁生产措施: ⑴、 采用无毒、无害或者低毒、低害的原料,替代毒性大、危害严重的原料; ⑵、 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产生量少的工艺和设备,替代资源利用率低、污染物产生量多的工艺和设备; ⑶、 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废水和余热等进行综合利用或者循环使用; ⑷、 采用能够达到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 制指标的污染防治技术。 4. 清洁生产的内容: ⑴清洁工艺;⑵清洁的原料;⑶符合清洁生产的高效设备;⑷能耗、物耗低、三废排放量少;⑸清洁产品及储运、包装。 5. 清洁生产最主要的是源削减。 6. 洁生产引入环评中的好处: ⑴减轻末端治理负担;⑵提高环境可靠性;⑶提高项目市场竞争力;⑷降低项目的环境责任风险。 7. 清洁生产和环评的结合界面: ⑴清洁生产可 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环评中的工 程分析,⑵评 环境影响评价上岗培训知识点整理 Copyright169。 2020 可可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 18 中的环保措施可按清洁生产的要求进一步延伸。 8. 清洁生产的目的: 节能、降耗、减污、增效。 9. 清洁生产审核的基本思路: ⑴废弃物在哪里产生 — 污染源清单;⑵为 什么会产生废弃物— 原因分析;⑶如何消除和消减 — 方案产生和实施。 10. 污染物产生原因分析和方案产生的八个方面: ⑴原料和能源;⑵工艺;⑶设备;⑷过程控制;⑸管理;⑹员工;⑺产品;⑻废弃物。 11. 清洁生产指标的选取原则: ⑴选取技术要求中的指标;⑵从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考虑;⑶体现污染预防思想;⑷容易量化;⑸数据易得。 12. 环评中清洁生产评价指标: ⑴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规模、工艺、技术、装备; ⑵资源能源利用指标,单位产品取水量、能耗、物耗,原辅材料的选取(毒性、生态影响、可再生性、能源强度、可回收利用性); ⑶产品指标,质量 、包装、销售、使用、寿命优化、报废; ⑷污染物产生指标: 废水:单位产品废水产生量,单位产品主要水污染物产生量; 废气:单位产品废气产生量,单位产品主要大气污染物产生量; 固体废物:单位产品主要固体废物产生量; ⑸废物回收利用指标; ⑹环境管理要求,环境法律法规标准,环境审计,废物处理处置,生产过程环境管理,相关方环境管理。 13. 清洁生产的定量指标: 资源能源利用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 14. 清洁生产评价方法 :指标评价法。 15. 清洁生产评价程序: ⑴收集相关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标准;⑵预测环评项目的指标值;⑶将预测值与清洁生产标 准二级值对比;⑷得出清洁生产评价结论;⑸提出清洁生产方案和建议。 16. 清洁生产评价等级: 一级代表国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二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三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基本水平。环评师考试难点复习突破(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长途搬运成活率相应降低。 本项目的实施将减少从周边县份调运绿化苗木,并积极发展适宜本地生长的绿化苗木 , 因此, 建立 现代生态 休闲观光 农业园 前景十分广阔。 四、建设地点 建设地点及规模 本项目拟选择在 金堂 县 淮口镇石心 村,拟建设规模 为 300 亩。 建设地概况 淮口镇最高海拔 米,最低海拔 米,属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 ℃,雨水充足,日照偏多,四季分明 ,镇内山、丘
工组织设计 某电站创建安全、文明工地“双优”计划 某纺织车间厂房施工组织设计 某钢厂新建高 炉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某钢炼钢连铸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某高炉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某国家粮食储备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某技术产业开发区厂房施工组织设计 某加工车间厂房工程钢结构安装及土建施工组织设计 某粮库施工组织设计 某热电厂锅炉脱硫(湿法)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某烧结机施工组织设计
ir l of her own age i n Holl and. Last year, we wer e t ravel li ng a cr oss t he Channel and Jane put a piece of paper wit h her name and address on it i nto a bot tle. She thr ew t he bot tl e int
1 1 1 1 1 1 1 1 1 2 2 Page 12 对答题 在用车床加工零件时,不允许操作工穿戴 __等服装。 A: 过于肥大的裤子 B: 手套 C: 雨鞋 D:帽子 1 1 1 1 1 1 1 1 1 2 2 Page 13 对答题 电焊作业可能引起的疾病主要有、。 A: 电焊工尘 B:气管炎 C: 电光性眼炎 D:皮肤病 1 1 1 1 1 1 1 1 1 2 2 Page
j=( DOfDOj) /(DOfDOs) DOj < DOS 时: SDOj=109 ( DOj/ DOs) DOf=468/( +T) 零维模型: C=( CPQP+ChQh) /( Qp+Qh) (注) C-污染物浓度, mg/L; QP-废水排放量, m3/s; CP-污染物排放浓度 ,mg/L ; Qh-河流流量, m3/s; Ch-河流上游污染物浓度, mg/L. 一维模型:
esting an alphabetical symbol. Another exam ple is Herm an Melvile’ s M obyDick, in which t he huge whit e whale in t he t it le of t he book acquir es gr eater meaning t han t he lit er al di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