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电缆结构设计资料(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P 绳或其它 . 填充物根数计算 N=(S 空隙 /S单根填物 )整数部分 填充物用量 W=单根重量 *N*λ λ 为芯线绞合的绞入系数 . : 隔离材料的选择 纸带在线材中只起分隔作用 .铝箔在线材中有分隔作用与屏蔽作用 .当线材只需分隔开时 ,选用纸带 .否则选用铝箔 .有时在一些高性能的通信线中隔离层采用无纺布或发泡 PP带 (如 SISC). 工艺方式 在分隔层的制造过程中 ,为了节约工时 ,可根据情况采用绕包 .拖包 .纵包三种不同方式 .(注绕包 .拖包时角度α =4060。 纵包时角度α =90). 物料用量 W D n tK n t  *( * ) * * *纜芯1 n为隔离层数 . t为隔离带厚度 . ρ 为隔离材料密度 . k为隔离带重迭率 . :       l H d HH m/ ( * ) ( )2 2 21 第 13 页 共 26 页 设 计 资 料 (六 ). 其 它 部 分 m Hd m为节径比 . h为节距 . d线材的绞合外径 . 说明 1:上面的绞入系数计算都为一个工序的计算 ,在实际计算物量时 ,应考虑整个个生产过程 ,所以总的绞入系数可能为多个工序的绞入系数的乘积 . 说明 2: 设计计算时应取节距范围的下限值 ,以在定额中争取最大之绞入系数 (而生产中采用接近最大之节距值 ,则既利于提高效率 ,又可减低正常生产中的材料消耗 ). 第 14 页 共 26 页 设 计 资 料 (一 ).等效介电常数 第 二 部 分 电 气 性 能 计 算 部 分 随当代电气通信 事业的飞速发展 ,传输信号用的电线电缆电气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所以在通信线材结构设计时 ,线材的电气性能应为重点考虑对象 ,下面部分主要介绍常用的通信线材基本的电气性能理论计算方法 . (一 ).发泡绝缘的等效介电常数的计算公式 : 发泡绝缘是一种组合绝缘 ,主要是为了降低绝缘介质的等效介电常数 ,提高线材的电气性能 .发泡绝缘介质的等效介电常数介于空气绝缘与塑料绝缘的介电常数之间 ,在设计的过程中可采用下面两种方法对发泡绝缘介质的等效介电常数进行计算 . 方法 (1): ε ε εε εe PP     2 1 2 12 1 1* * ( )* *( ) p e ee    22 1 1ε ε ε εε ε ε ε** *( ) *( ) ε 介质的材料的等效介电常数 P发泡度 %,它表示泡沫介质内 ,所有小气泡的体积与绝缘总体积之比 . 方法 (2): P DD 1 泡沫材料 D 泡沫 泡沫介质的比重 D 材料 介质材料本身的比重 ln( ) ln( )* ( )ε ε e P1 ε e 实心绝缘的介电常数 ε 发泡绝缘的介电常数 第 15 页 共 26 页 设 计 资 料 (二 ). 对 称 电 缆 (二 ).对称电缆的结构计算 : 对称通信电缆是由许多绝缘线芯 ,经绞合成电缆芯后再包以护层所组成 ,电缆一对或多对具有相同外径及相同结构的两根绝缘线芯对地对称的排列 ,因此称为对称电缆 .对称电缆的导电线芯是用来引导电磁波传输方向的 ,因此首先要求导电性能好 .要有良好的柔软性和足够的机械强度 ,同时也应考虑其加工 ,敷设及使用上的方便 . 下面分一次传输参数与二次传输参数来叙述对称电缆的主要电气性能 . .这些参数与传输电磁波的电压和电流的大小无关 ,而与电缆的材料结构及电流的频率有关 . . 有效电阻就是当交流流过对称回路时的电阻 ,包括直流电阻和由通过交流而引起的附加电阻 . R 有 =R 直 +R 交 R ls直  2* * *  R 交 =R 邻 +R 集 +R 金 R R F X G XdaH X daR有 直 金  ( ( )( )* ( )( )* ( ))1122 R R F X G XdaH X da金 直  ( ~ )% * *( ( )( )* ( )( )* ( ))15 20 1122 λ 总的绞入系数 ρ 导电线芯的电阻率 奥姆 *平方毫米 /米 l电缆长度 米 s导电线芯的截面积 平方毫米 d导电线芯的直径 毫米 a回路两导体中心间距离 毫米 X Kd 2 K u  * * K为涡流系数 第 16 页 共 26 页 设 计 资 料 (二 ). 对 称 电 缆 u为磁导率 σ 为电导率 有关 H(X) F(X) G(X) K 的计算详见通信电缆 50 页 当回路通以交流电后 ,则在回路的导电线芯中和回路周围产生磁通  ,在导电线芯内的称为内磁通 ,在导电线芯外的称为外磁通 .而电感为磁通  与引起磁通的电流之比 ,所以相应于内磁通与外磁通有内电感 L 内与外电感 L 外 ,总电感为 L=L 内 +L 外 .当对称电路有屏蔽层时 ,对称电缆屏蔽回路 ,除了有电感 L 内与电感 L外 ,还有屏蔽体给传输回路带来的附加电感 . : L a dd Q X    *( ln ( ) ( ))*4 2 10 4 (H/Km) λ 总的绞入系数 d导电线芯的直径 毫米 a回路两导体中心间距离 毫米 X Kd 2 K u  * * K为涡流系数 u为磁导率 σ 为电导率 有关 Q(X)的计算详见通信电缆 54页 : L= * [ 4 * ln ( 2*ad * ( )( )( ) * * **( )( )]**r ar aQ X uK rr ar assssss2 22 222 244228 22 410  (H/Km) λ 总的绞入系数 d导电线芯的直径 毫米 a回路两导体中心间距离 毫米 X Kd 2 K u  * * 第 17 页 共 26 页 设 计 资 料 (二 ). 对 称 电 缆 K为涡流系数 u为磁导率 σ 为电导率 有关 Q(X)的计算详见通信电缆 54页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