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的发展(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1913-至今 华生,斯金纳 环境对人和动物外显行为的影响 心理学只研究可观察的外显行为 精神分析学派 1900-至今 佛洛伊德 决定行为的无意识因素 儿童时期的无意识经验人格特征与心理障碍的根源 认知心理学 1950-至今 奈瑟,西蒙,皮亚杰 思维等复杂的心理过程 心理学需要了解人是如何获取,储存和加工信息的 人本主义心理学 1950-至今 罗杰斯 人类缩独有的特殊经验 人是自主的理性的动物,具有自我发展的潜能,与动物有本质 的区别 7.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是探索心理现象的事实,本质,机制和规律。 具体来说,包括描述和测量,解释和说明,预测和控制三个方面。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8. 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a,观察法:简单易行,直接观察; b,调查法:包括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效率高但是研究结果会有主客观干扰,真实性不足;c,个案研究法:加深对个人了解但搜集资料缺乏可靠性; d,实验法:是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地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来研究这种变量的变化对其它变量所产生的影响,分为现场实验和实验室实验两种。 精确度高但脱离实际情景难将结果脱光到 日常生活中。 9. 心理学研究的程序: a 确定问题并提供假设; b 确定研究对象; c 确定概念及其测量工具; d 选择研究方法; e 解释结果并作出推论 第二章 脑与心理 1. 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大脑:高级心理过程(注意感知学习记忆地位运动) 小脑:协助大脑维持身体平衡和协调动作 脑干:维持最基本的生命活动,具有调节呼吸,消化,血液循环等生理功能,称为“生命中枢 ” 脑 间脑:包括丘脑(神经通路“中转站”)和下丘脑(各种情感和内脏活动调节中心) 边缘系统:与记忆,动机,行为,情绪有关 中枢神经 脊髓 神经系统 脊神经 周围神经 脑神经 交感神经 植物型神经 副交感神经 2. 中枢神经系统结构及机能: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部位, 主要作用是 a 将脑和外周神经联系起来,成为脑神经传入和传出的中间站。 B 对一部分躯体运动进行调节,完成一些简单的反射活动;脑是中枢神经的高级部位,由五部分组成(见上) 3. 神经元的结构及机能: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构成大脑的基本单位,由细胞体和自由细胞体发出的树突及轴突组成。 4. 突触的功能:传导神经信号;神经元间相互联系的突触存在间隙,神经冲动不能被直接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于是,突触间神经冲动的传递改变韦化学方式来进行。 5. 大脑皮层的分区与机能:大脑皮层从前到后可分为额叶,顶叶,颞叶,枕叶四个区域。 6. 布洛卡区和温尔 尼克区的位置及其功能:布洛卡区位与颞叶的后下部,又叫运动性言语中枢,可以理解言语,却影响表达;温尔尼克区位于颞叶的后下部,又叫听觉性言语中枢,讲话流离却不能理解言语。 7. 大脑两半球的分工与协调:左半球负责言语,阅读,书写,数字运算和逻辑推理等活动;右半球负责只觉物体的空间,情绪,欣赏音乐和艺术等活动。 但实际上左右脑叶不是截然分开的,它们既相互联系有相互制约。 8. 脑潜能开发的途径并能知道自己科学保护和利用大脑; 大脑潜能的发展有无限空间,故人们应该通过一下途径挖掘大脑前例: a 敞开心灵的大门,大胆创新; b 让心灵 沐浴爱的阳光(身心健康,美好情操,促进情感活动,对认知过程的激励作用); c 让学习为大脑持续充电,是大脑不断获得有一的刺激; d 利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开发大脑潜能(肢体运动,音乐,书法,绘画) 保护利用大脑: a 锻炼与大脑(锻炼促进大脑发展;锻炼是大脑的积极休息方式;锻炼还是一种良好而有效的健脑方法) b 催眠与大脑(睡眠可能是创造思维的源泉;睡眠有助于人的记忆;睡眠对人的学习有重要作用;睡眠对大脑有重要的营养作用) c 营养与大脑 d 烟酒与大脑 e 疾病与大脑 f 学习,记忆与大脑。 第三章 行为动力 1.需要的含义及其功能:需要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它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应。 有对象性,动力性,社会性等特征。 其功能表现在:人类行为一切动力有源于需要,需要是人动力的源泉。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见书。 各个层次出现的顺序有低到高:各个层次需要在全人口中所占比例由大到小;七层次可概括为两水平,即基本需要和成长需要 优点: a 该层次论注重社会正常人的需要,因此它具有普遍性; b 它是一个有严格组织的层次系统; c 它比较客观,准确的揭示 了人类需要产生的客观规律。 缺点: a 本层次论降低了社会生活环境在人的需要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b 马斯洛强调低级需要想高级需要发展,但没有充分认识到高级需要对低级需要的调解作用; c 马罗斯是一个人本注意者,许多概念从抽象的人性论出发,而未能顾及这些概念的现实社会内容。 3.动机的含义及其基本功能:动机为推动个体从事某种活动的内在原因。 具体说是引起,维持个性活动并是个体活动朝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动力。 有三种基本功能:激活功能(动机能激发有机体产生某种活动);引导功能(动机是针对一定目标或诱因的,是受目标引导的 );维持和调整功能。 4.动机冲突的定义及主要种类; 定义:指在同一时间内出现的彼此不同或相互抵触的动机,因不可能都获得满足而产生的矛盾心理。 按性质和内容分为原则性动机冲突和非原则性动机冲突;按表现形式分为双驱动机冲突,双避动机冲突三种。 5.动机与行为效果之间的关系:动机对个人行为效果的影响取决与两个因素:一是动机本身的强弱;另一是个体行为的质量。 学习动机还是影响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但还不是决定学习活动的唯一因素。 6.耶基斯-多德森定律: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往往会因 课题性质不同而不同。 当学习比较容易的课题,行为效率会因动机强度的增加而提高:当学习比较困难的课题时,行为效率会因动机强度的增加而下降;在一定范围内,动机增强有利于行为效率的提高,特别在学习力所能及的课题时,其效率的提高更加明显。 这一定律早在 1908 年就被耶基斯-多德森证实。 称为耶基斯-多德森定律。 7.强化动机理论:由联结主义理论家提出,他们把人类的行为的动力归结为强化,即通过成就动机理论。 麦克兰德认为,成就动机高的人,喜欢选择难度较大,有一定风险性的开创性的工作,喜欢对问题承担自己的责任,能从完成任务中获 得满足感;成就动机低的人,倾向选择风险较小,独立决策少的任务或职业。 阿特金森认为成就动机的强度由动机水平,期望和诱因的乘积来决定的,其关系表现如下: 动机强度= F(动机水平期望诱因) 动机水平是一个人稳定的追求成就的个性倾向;期望是某人对某一课题是否成功的主管概率;诱因是成功时得到的满足感。 研究表明;成功概率在 50%的任务最能调动力求成功者的积极性,而对避免失败的人来说会回避的可能性最大。 9. 归因理论:海德认为人们都具有理解世界和控制环境这两种需要,使这来年各种需要得到满足的最根本手段。 使了解人们的行为的 原因。 对行为的归因有两种:一种是环境归因,即将原因归为环境。 一种是个人归因,即将行为的影响归为个人。 归因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表现在: a 了解心理与行为的因果关系:人类任何行为都一定有其原因,人们会将自己的某种活动中的成功或失败自觉不自觉的归为某种原因; b 根据行为者当前的倾向预测他以后的动机,这是归因理论的重要价值; c 归因训练有助于提高自我认识。 学生学会归因的过程就是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的过程。 归因训练首先在于培养学生的自觉的归因意向,其实,重要的在于通过归因过程培养学生的自我观念,再次培养学生正确积极的 归因。 10. 自我效能感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指人对自觉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管判断。 影响因素: a 个体成败的经验:( 1)个体成败的亲身经验或直接经验,这是应先个自我效能感的最主要因素。 ( 2)个体成败的替代性经验,指行为者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而获得的间接经验; b 个体的归因方式。 如果个体将成功的经验归因外部的不可控的因素(运气,任务难度等)就不会增强自我效能感。 如果将失败归因于内部的可控因素(努力),也不一定会降低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可以通过训练提高。 11. 学习动机及其基本结构:见大纲 12.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见大纲 第四章 认知过程 1. 注意的含义: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 2. 无意注意的含义及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指实现没有预定目的,也无需作意志努力的注意。 原因:刺激物的特点(刺激物的强度,间对比,活动与变化);人的主观状态。 3. 有意注意的含义及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方法:指有预定目的,需要做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方法:对活动做深入的理解,培养间接兴趣,合理组织活动等。 4. 注意的特征: a 注意的稳定性(注意在时间上的特征,指对同一对象或活动上注意能持续的时间); b 注 意的广度(指同一时间能清楚把握的对象的数量); c 注意的分配(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与不同对象); d 注意的转移(注意的中心根据新的任务,主动的一个对象或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活动中去)。 5. 感觉的含义及其种类: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是对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务的个别属性的反应。 分为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运动觉,平衡觉和内脏感觉。 6. 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受阈限:前者是感觉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后者是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二者在数值上成反比,即 E= 1/R( E 为前者, R为后者) 7. 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受 阈限的含义及其关系:前者是刚刚察觉出同类刺激最小差别量的感觉能力;后者是刚刚能感觉出的两个同类刺激的最小差别量。 刺激的增加量△ I 与原刺激量 I 之前存在关系,即 K=△ I/I, K 是韦伯常数,此公式表述的规律叫韦伯定律。 8. 感觉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后像(当刺激作用于感受器停止以后,感觉并不立刻消失而是逐渐减弱,这种感觉残留现象称为视觉后像。 可分为正后像和负后像两种:前者与注意物相同或相近;后者与注意物相反或不同);感觉适应(感受器在刺激的连续作用下,感觉随刺激视觉的延续而发生变化);感觉的相互作用(感觉不是孤立的而是 相互作用影响的,感觉的相互作用分为同一感觉内的相互作用和不同感觉间的相互作用)。 9. 知觉的含义及分类: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分为空间知觉(人脑对物体空间特征的反映。 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方位知觉和深度知觉)。 时间知觉(是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和运动知觉(与时间,空间知觉密不可分,是对物体空间位移的知觉。 分为真动知觉(人静止物体运动),似动知觉(电影画面)和运动幻觉(对两个运动物体的不同理解如月亮在云层中穿行))。 10. 知觉的特征: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理解性;知 觉的恒常性 11. 错觉的含义:对客观事务的不正确的知觉,它与幻觉不同。 错觉是在客观事物刺激作用下产生的对刺激的主观歪曲的知觉。 常见的错觉有图形,大小,方位,形重,运动,时间错觉。 12. 记忆的含义:指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13. 记忆的基本环节:记忆是复杂的心理过程。 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环节 14. 记忆的种类:按记忆的内容分为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四种 15. 记忆的三级加工模型:(略) 100 页 16. 遗忘的规律:指经历过的事物不能重现和再认或是错误的重视和再认的现象。 其规律是遗忘的进程先快后慢 17. 影响遗忘的因素:遗忘 进程受时间因素的制约;识记材料很重要时,一般不容易遗忘;识记材料的性质对遗忘进程有影响,有意义的,形象的材料比无意义的抽象的材料遗忘的慢,同时熟练的动作技能遗忘的最慢;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对识记效果都有很大影响;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应对识记也有很重要的影响,一般系列材料的开始和末尾部分记忆效果较好,中间位置的内容容易遗忘。 18. 增进记忆的方法:复习时提高记忆的最有效方法,复习应注意的几个方面;及时复习,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复习方式多样化,多感官参与等。 此外增进记忆的方法还有:直观形象法;图标法;谐音记忆法;归类 比较法;联想法;歌诀法。 19. 思维的含义及其特征:是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共同的本质的特征和内在联系。 人的思维过程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的特征。 20. 思维的过程: a 分析和综合(分析是在认识上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个别特性或个别方面;综合是在认识上把事物的各个。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的发展(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期天、节假日。 四是在户籍室内准备了桌、椅、开水,笔墨纸张、针线、花镜等用品,方便群众使用。 明亮的户籍窗口服务大厅里,所有的设施都渗透着浓浓的人文关怀,一杯水,一张笑脸,一句问候,让群众倍感亲切。 阳光警察先进事迹 — XXX XXX 同志是我局 XXX 派出所的一名户籍内勤民警,她始终把窗口作为联系
鍹鍺鍻鍼鍽鍾鍿鎀鎁鎂鎃鎄鎅鎆鎇鎈鎉鎊鎋鎌鎍鎎鎏鎐鎑鎒鎓鎔鎕鎖鎗鎘鎙鎚鎛鎜鎝鎞鎟鎠鎡鎢鎣鎤鎥鎦鎧鎨鎩鎪鎫鎬鎮鎭鎯鎰鎱鎲鎳鎴鎵鎶鎷鎸鎹鎺鎻鎼鎽鎾鎿鏀鏁鏂鏃鏄鏅鏆鏇鏈鏉鏊鏋鏌鏍 鏎鏏鏐鏑鏒鏓
钌 钍 钎 钏 钐 钑 钒 钓 钔 钕 钖 钗 钘 钙 钚 钛 钜 钝 钞 钟 钠 钡 钢 钣 钤 钥 钦 钧 钨 钩 钪 钫 钬 钭 钮 钯 钰 钱 钲 钳 钴 钵 钶 钷 钸 钹 钺 钻 钼 钽 钾 钿 铀 铁 铂 铃 铄 铅 铆 铇 铈 铉 铊 铋 铌 铍 铎 铏 铐 铑 铒 铓 铔 铕 铖 铗 铘 铙 铚 铛 铜 铝 铞 铟 铠 铡 铢 铣 铤 铥 铦 铧 铨 铩 铪 铫 铬 铭 铮 铯
59 242 464 1246 121 158 4588 1973~ 74 235 0 51 305 231 75 1022 420 890 429 235 174 4068 1974~ 75 67 226 145 273 310 139 1305 217 536 976 552 135 4882 1975~ 76 65 209 106 334 268 136 1106 941 854 1753
人(会计主管人员)的设置 在设置会计机构的情况下,这位负责人就是会计机构负责人; 在有关机构设置会计人员的情况下,被指定为会计主管人员的人就是负责人。 【例题 5单选题】根据《会计法》的规定,单位会计主管人员是指( )。 A.总会计师 B.会计机构负责人 C.未设总会计师的单位分管会计工作的行政副职 D.未单独设置会计机构而在有关机构中指定行使会计机构负责人职权 【答案】 D
这些报表中列示项目的说明等。 3. 财务报表的分类 按财务报表编制期间不同 中期财务 报表 月报、季报和半年报; 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附注 年度财务报表 按财务报表编报主体的不同 个别财务报表 用以反映企业自身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 合并财务报表 以母公司和子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为会计主体 (二 )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基本要求 1. 数据真实 2. 内容完整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