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江苏省新高考物理全真导练(1-6套(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电场中 ab两点间电势差为 3mv2/ 2q B.粒子在 ab两点的加速度可 能相等 C.粒子在 ab两点间运动时速度可能是先减少后增加 D.粒子在 ab两点间运动时电势能一直是减少的 9.如图所示,把两个相同的电灯分别接成 2两种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使两灯都正常发光,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 A.若 U1= U2,则 2两电路的功率满足 P2= 2P1 B.若两电路消耗的总功率相等, U1= 2U2 C.若 U1= U2,则 2两电路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相等 D.若两电路消耗的总功率相等,则 2电路变阻器接人电路中的电阻相等 三、填空题:本题共 2小题,共 18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相应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10. (8 分 )从高空下落的雨点打在人身上并不可怕,说明其速度不会很大.一位同学猜想这可能是由于运动物体受空气阻力的大小与其速度有关,于是定下了“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运动物体所受空气阻力与运动速度关系”的研究课题,实验设计方案和实验过程如下. 实验器材:一个顶部有一个小孔的薄壳塑料球、胶泥、天平、超声波测距测速仪等. 实验方法:用超声波测距测速仪等仪器测量小孔向上的塑料球在空中竖直下落时的 下落距离、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实验步骤: A.用天平测量空球的质量 m; B.测量球在空中下落过程中不同时刻的下落位移,将数据填人表格中,如上表所示; C.用天平称出与空球质量相等的三份胶泥,每次把一份胶泥从小孔填人球中,使球的总质量分别为 m2= 2m, m3= 3m, m4= 4m; 每填人一份胶泥后,让球从空中下落,记录下落过程中不同时刻的速度,由此得到总质量不同时球下落的 4 组速度 — 时间图线,如坐标图所示:图线①为总质量为 m 时的图线,②、③、④分别是总质量为 m m m4 时的图线.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后,得出结论.请你为他回答下列问题: (1)表格中 x处的数值为 ; (2)各条图线的共同特点是:在下落的开始阶段做 运动,最后做 运动; (3)从图线可大致得出空气阻力 f与速度大小的函数关系为 f= (比例系数用 k表示 ). 11. (10分 )现有一电流表 G,满偏电流 Ig=3mA. (1)把它改装成量程为 0~ 3V的电压表,需测出电流表的内阻 Rg. ①在右面的线框中画出利用半偏法测量 Rg的电路图. ②叙述操作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对改装后的电压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增大了 B.刻度盘刻度不均匀了 C.原电流表 G自身的电阻增大了 D.使用时,加在原电流表 G两 端的电压的最大值不可能增大 (2)把改装后的电压表跟标准电压表进行核对,在方框中画出核对电路图。 四、选做题:本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12分,每位考生只须选做其中的任意 2小题,共24 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2. (选修 3— 3模块 )横截面积是 3 dm2的圆筒,内装有 0. 6 kg的水,太阳光垂直照射2min,水温升高了 1℃,设大气层顶的太阳光只有 45%到达地面,试估算太阳的全部辐射功率. [太阳到地球的距离 R= 1. 5X1011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C 水 = 4. 18X103J/ (kg℃ )] 13。 (选修 3— 4模块 )有一台发出细光束的激光器装在小转台 M上,转台以恒定的角速度逆时针转动,使激光束在竖直平面内扫描,小转台 M位于液体池的底部,池的深度为 3m,宽度足够大,如图所示.在小转台 M 的正上方,有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圆弧形显示屏,圆心位于小转台 M 处,圆弧的圆心角为 120176。 ,半径为 R= 10m, C 点是圆弧 AB 的中点, C与 M的连线位于竖直线上.池中没有液体时,激光束从 A扫描到 B所需的最短时间 t1= 2s.当池中装满某种液体时,激光束 从 A扫描到 B所需的最短时间 t2=1s,求液体的折射率. 14. (选修 3— 5 模块 )如图所示,一内壁光滑的圆环形窄槽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槽内彼此间距相等的 A、 B、 C 三位置处,分别有静止的大小相同的弹性小球, m m m3,小球与槽壁刚好接触.现让 m1以初速度 vo沿槽顺时针运动。 已知三球的质量分别为 m1= m、m2=m3= 2m,小球球心到圆环中心的距离为 , m1与 m2碰撞后以 vo/ 3返回, m2与 m3 碰撞时发生速度交换.求, (1)ml和 m2相碰后 m2的速度大小; (2)m3和 m1第一次碰撞的位置. 高考全真导练模拟卷( 四 ) 本卷分为Ⅰ卷和Ⅱ卷.考试用时 100分钟,满分 12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分,共 15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把正确选项答案填在题后括号中. L小车顶上串联两个质量不同的小球,上面小球的质量比下面小球的大,当小车在水平轨道上向右做匀加速运动 (空气阻力不计 ),则图中所示状态中可能的是 ( ) 2.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块正方形薄木板 abcd,在木板的正中央放置一个质量为 m的木块,如图所 示.先以木板 ad边为轴,将木板向上缓慢转动,使木板 ab边与桌面的夹角为θ ,再接着以木板的 ab边为轴将木板向上缓慢转动,使木板的 ad 边与桌面的夹角也为θ (ab 边与桌面的夹角θ为保持不变 ).在转动过程中,木块在木板上没有滑动.则转动以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 ) A. 2 2 mgsinθ B. 2 mgsinθ C. mgsinθ D. mgsin( 2 θ ) 3.一空间站正在沿圆形轨道绕地球运动,现从空间站向其运行方向弹射出一个小物体 (质量远小于空间站的质量 ),当空间站再次达到重新稳定运行时,与原来相比 ( ) A.空间站的高度不变,速率变小,周期变大 B.空间站的高度变小,速率变小,周期变大 C.空间站的高度变小,速率变大,周期变小 D.空间站的高度变大,速率变小,周期变大 4.过量接收电磁辐射有害人体健康.按照有关规定,工作场所受到的电磁辐射强度 (单位时间内垂直通过单位面积的电磁辐射能量 )不得 超过某一临界值 W.若某无线电通讯装置的电磁辐射功率为 P,则符合规定的安全区域到该通讯装置的距离至少为 ( ) 5.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初、次级分别接有完全相同的灯泡 A、 B,且初、次级线圈匝数之比 n1: n2= 2: 1,电源电压为 U,则 B灯两端的电压为 ( ) A. U/ 2 B. 2U C. U/ 5 D. 2U/ 5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4小题,每小题 4分,共 16分。 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把正确选项答案填在题后括号中. 6.地球的半径为 R,地面的重力加 速度为 g,一颗离地面高度为 R 的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 ) 7.对于如图所示的电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a、 b端接稳恒直流电,灯泡发亮 B. a、 b端接交变电流,灯泡发亮 C. a、 b端接交变电流,灯泡发亮,且将电容器电容增大时,灯泡亮度增大 D. a、 b端接交变电流,灯泡发亮,且将电容器电容减小时,灯泡亮度增大 8.如图所示,半径为 r 且水平放置的光滑绝缘的环形管道内,有一个电荷量为 e、质量为 m 的电子.此装置放在匀强磁 场中,其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为 B=B0+kt(k0).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均匀变化的磁场将产生稳定的电场,该感应电场对电子将有沿圆环切线方向的作用力,使其得到加速,设 t= o时刻电子的初速度大小为 v0,方向顺时针,从此开始运动一周后的磁感应强度为 B1,则此时电子的速度 大小 为 ( ) 9.如图所示,在真空中平面的 x0区域内,有磁感应强度 B= 102T 的匀强磁场,方向与 xOy平面垂直 .在 x轴上的 P(10, 0)点处有一 粒子 源,在 xOy平面内向各个方向发射速率为 105m/ s的带正电粒子,粒子的质量为 m= 1026kg,粒子带电荷量为 q= 1018C,则带电粒子能打到 y轴上的范围是 (重力的影响不计 ) ( ) A. 一 l0cm≤ y≤ 10cm B.一 10cm≤ y≤ 10 3 cm C.一 10 3 cm≤ y≤ 10 3 cm D.一 10cm≤ y≤ 10 cm 三、填空题:本题共 2小题,共 18分.把答案填在题 中相应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10. (8 分 )现要验证“当质量一定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这一物理规律.给定的器材如下:一倾角可以调节的长斜面 (如图 )、小车、计时器一个、米尺. (1)填人适当的公式或文字,完善以下实验步骤(不考虑摩擦力的影响 ): ①小车自斜面上方一固定点 Al 从静止开始下滑至斜面底端 A2,记下所用的时间 t; ②用米尺测量 A1 与 A2 之间的距离 s,则小车的加速度 a= ; ③用米尺测量 Al相对于 Ac 的高 h,设小车所受重力为 mg,则小车所受的合外力F=_________; ④改变 ________________,重复上述测量, ⑤以 h 为横坐标, 1/ t2为纵坐标,根据实验数据作图.如能得到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则可以验证“当质量一定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这一规律. (2)在探究如何消除上述实验中摩擦阻力的影响的过程中,某同学设计的方案如下: ①调节斜面倾角,使小车在斜面上匀速下滑,测量此时 A1点相对于斜面底端 A2 的高度 h。 ; ②进行 (1)中的各项实验; ③ 计算与作图时用 (h一 h。 )代替 h. 对此方案有以下几种评论意见: A. 此方案正确可行 B. 此方案的理论依据正确,但利用所给的器材无法确定小车在斜面上是否做匀 速运动 C.此方案的理论依据有问题,小车所受摩擦力与斜面倾角有关 其中合理的意见是 . 11(10 分 )甲、乙两个同学使用完全相同的器材用伏安法测量同一未知电阻 Rx的阻值,给定器材为:待测电阻 Rx、电流表 rnA(量程 0~ 5mA,内阻约为 10Ω )、电压表 V(量程 0—3V,内阻约为 3 000Ω )、最大阻值为 l 700Ω 的滑动变阻器,电源 E(电动势约 3V)、开关 S、导线若干.甲、乙两个同学的测量数据处理结果分别如图甲、乙所示, (1)由图甲得 Rx= _____________,由图乙得 Rx= __________________; (2)在图丙、丁的虚线框中分别画出甲、乙两位同学所用的测量电路,并由测量结果判定哪个同学测量结果较为准确. 四、选做题:本题共 3小题,每小题 12分,每位考生只须选做其中的任意 2小题,共 24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有数 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2. (选修 3— 3 模块 )晶须是一种发展中的高强度材料,它是一些非常细的完整的丝状 (横截面为圆形 )晶体.现有一根铁 (Fe)晶,直径 d= 1. 60um,用 F= 0. 0264N 的力恰好将它拉断.试估算拉断过程中原子间的作用力 f. (已知铁的密度ρ= 7. 92g/ cm3, 铁的摩尔质量 M= 55. 85X103kg) 13. (选修 3— 4 模块 )如图所示是一透明的圆柱体的横截面,其半径为 R,折射率为3 ,AB 是一条直径.今有一 束平行光沿 AB方向射向圆柱体,试求距离 AB 直线多远的入射光线经折射后恰经过 B点. 14. (选修 3— 5 模块 )将氢原子电离,就是从外部给电子以能量,使其从基态或激发态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成为自由电子. (1)若要使 n=2激发态的氢原子电离,至少要用多大频率的电磁波照射该氢原子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