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质性研究方法,但是这种方法比量化研究的方法费时费力,所以一些研究者就放弃这种研究,转向相对简单、发表论文比较快速的研究题目,由此可知,中国 “管理学本土化 ”研究存在急功近利的现象,所以要克服急功近利思想,故答案为 B。 24.现代通识教育鼓励个体藉着知识、智慧、善意与爱,在精神上摆脱物质的束缚,在生活中摆脱各种利害,不为物役,不以物喜,不以已悲,追求心灵的成长和人性内在的精神解放,在真正的学习和探究中,展现 个体的潜能,体悟生命的意义,诠释生活的真谛,实现对功利的超拔,对自我的超越。 文字可以得出以下哪个结论。 A.通识教育是文化教育 B.通识教育是自由教育 C.通识教育是人生价值教育 D.通识教育是综合素质教育 【答案】 B 【解析】概括类题目。 由 “在精神上摆脱物质的束缚,在生活中摆脱各种利害 ”“追求心灵的成长和人性内在的精神解放 ”可知,通识教育是一种自由教育。 故答案为 B 项。 25.从目前销售情况来看,全球一个季度可卖出 iPad 约 400 万台,接近同期笔记本电脑全球销量的 1/10。 美国分析师估算, iPad 上市以来已为苹果公司赚得数十亿美元进账,而由于 Windows 设备市场份额缩减,所以微软市值损失了 500 亿美元。 更可怕的是, iPad 孤军奋战的日子就要过去,谷歌、三星、黑莓和微软等几乎所有 IT 巨鳄们,都排着队准备推出平板电脑。 这段文字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A. iPad 已经成为苹果公司的重要利润源 B.目前全球笔记本电脑销量仍高于 iPad C.平板电脑将对笔记本电脑构成重大威胁 D.销量的背后体现科技之间的激烈竞争 【答案】 C 【解析】概括类题目。 文段是分总结构,主要意思是 iPad 畅销和 Windows 设备市场份额缩减已经导致微软市值损失 500 亿美元, “更可怕的是 ”几乎所有 IT 巨鳄都准备推出平板电脑,由此可知平板电脑将对笔记本电脑构成重大威胁。 故答案为 C 项。 26.人类一直就不知道什么是最好的生活,即使万一猜到了,也肯定不知道如何去实现最好的生活,即使碰巧猜到了什么是实现最好生活的条件,也一定做不成,这是一个难以置信的事实,但确实如此,根本上说,这是因为,人类的好事需要普遍合作,而人性的缺陷总是使任何普遍合作成为泡影。 这段文字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A.实现最好的生活是人类追求的目标 B.只有普遍合作才能实现人类的美好生活 C.人性的缺陷使人类无法达到最好的生活 D.人性具有反合作的缺陷 【答案】 C 【解析】概括类题目。 文段首先提出人类无法达到最好的生活这一事实,进而说明其原因,即是人性的缺陷使人类无法达到最好的生活。 故答案为 C 项。 27.著名学者齐美尔认为,由于允许冲突的存在,结构松散群体和开放社会会对那种危及基本意见一致的冲突形成保护层,从而把产生有损核价值观念的分歧的危险减少到最低程度,对立群体的互相依赖和这种社会内部冲突的交叉,有助于通过互相抵消而把 “社会体系缝合起来 ”,这样就阻止了沿着一条主要分裂线的崩溃。 这段文字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A.某些社会冲突有助于社会稳定 B.社会冲突可能会导致核心价值观念的分歧 C.开放社会的特征是允许不同群体间的冲突存在 D.社会的和谐与冲突是辩证的 【答案】 A 【解析】概括类题目。 分析可知,文段主要论述了允许冲突存在所带来的好处,即 “有助于通过互相抵消而把 „社会体系缝合起来 ‟,这样就阻止了沿着一条主要分裂线的崩溃 ”,也就是避免社会体系分裂,维护社会稳定。 故 A 为正确答案。 28.社会公正不是人们头脑中凭空产生的抽象概念, 而是随着社会产生而产生着社会发展而发展的。 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人们对社会公正的认识是不的。 恩格期曾精辟地指出: “希腊人和罗马人的公平认为奴隶制度是公平 ” 1789年资产者的公平要求废除封建制度,因为据说它不公平 …… 所以,关于恒公平的观念不仅因时因地而变,甚至也因人而异 ”。 这段文字说明: A.社会公正是具体的 B.社会公正是历史的 C.社会公正是相对的 D.社会公正是有阶级性的 【答案】 B 【解析】概括类题目。 由关键句 “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人们对社会公正的认识是不同的 ”可知,社会公正是历史的。 故答案为 B 项。 29.繁荣与自由是现代社会追求的两个具有终极导向的一体化目标。 这一目地能够为人们带来经济上的富足和精神上的自在,正因为如此,人类不会因为自由的存在而放弃对繁荣的追求,也不会为了秩序化的安排而舍弃对自由的理想。 ,人类的这种追求必将在不断涌现的风险中颠簸前行。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A.但繁荣与自由基础上的生存和竞争带有与生俱来的不确定性 B.缺乏自由的繁荣是另一种形式的贫困 C.经济与权益双重最大化的追求形成了人类社会繁荣与自由的发展目标 D.然而当今社会所面临的一系列风险可能正是规范自由发展的结果 【答案】 A 【解析】分析可知,要填入的句子应该是对文段的一个总结,需要涉及 “繁荣 ”与 “自由 ”,又因为 “人类的这种追求必将在不断涌现的风险中颠簸前行 ”,所以应该是存在一种不确定的因素。 故答案为 A 项。 30.我们以往所理解的 “现代化 ”概念仅仅局限于物质层面,局限于表层经济代化,这也是迟发展国家长期存在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在物质层面上求变的欲望很强,而在制度层面和观念层面上却是文化守成主义的,这状况对于现代化实际进程的影响自不必说,它对于学术的影响是 导致知识的流俗化。 不断地更换新词语,在新词语的装潢下重复古老的思想观念,结果是词语和口号不断地更换而社会精神气质则没有实质性的变化。 这段文字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A.现代化应包括物质的、制度的,观念的三个层面 B.片面理解现代化是迟发展国家长期存在的一个普遍性问题 C.物质层面的落后现状是迟发展国家片面理解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D.片面理解现代化会导致知识的流俗化 【答案】 D 【解析】概括类题目。 文段首先提出以往对 “现代化 ”概念的理解具有局限性,之后重点论述了片面理解 “现代化 ”的负面影响,即 导致知识的流俗化。 故答案为 D 项。 31.在民意职权力的地位不平等时,民意就无法获得权力的尊重,在权力面前自保尚不可得,更何谈让权力听话。 因此,要让民意真正发挥作用,除了给予民意力量外,别无他法,权力尤其需要明白的是,民意就是权力动作的前提和基础,而尊重民意的体现,也并非事事按照民意办 ——在限于某些条件无法依民意而行事的时候,向公众坦陈原因,求得民众谅解,这是达成权力和民意双赢的必由之路。 通过这段文字,作者想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A.只有尊重民意的权力才是合法的权力 B.权力应服从于民意,不能服从时应 保持坦诚和谦卑 C.民意无法获得权力尊重的根本原因是民意的力量弱小 D.权力和民意双赢的关键在于公众的知情和谅解 【答案】 D 【解析】文段末句 “向公众坦陈原因,求得民众谅解,这是达到双赢的必由之路 ”说明了文章的主旨,即权力和民意双赢的关键在于公众的知情和谅解。 故答案为 D 项。 32.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和家庭共同努力。 在传统中国,老人赡养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子女义务。 而不是政府责任。 这种观念不仅会增加年青一代的负担,也会影响人力资源的最佳配置,同时有悖于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将养老问题纳入社 会统筹和政府责任范围,不仅会使老龄人口受益。 也会减轻年青一代的负担。 在这方面,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探索出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 早在上世纪 80 年代,日本就在《国民年金法》《老人福利法》和《老人保健法》的基础上,制定了《长寿社会对策大钢》,以致力于建立 “具有活力的长寿社会 ”,并将其纳入社会整体部署。 通过这段文字,作者想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A.要制定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来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 B.中国传统重子女义务的养老模式存在弊端 C.我国养老问题的解决需要强调社会和政府责任 D.中国的养老模式与发达国家存在 不小的差距 【答案】 C 【解析】概括类题目。 文段是典型的总分结构,首句 “人口老龄化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和家庭的共同努力 ”是关键句。 文段首先说明传统观念存在诸多弊端,然后举例说明日本政府及社会在人口老龄化问题上的一些努力,由此可得,作者的主要观点是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应该强调社会和政府的责任。 故答案为 C 项。 33. 2020 年 10 月,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局长毛羽公开表示: “虽然截至目前电影票房已经完成 80 亿元,然而观影人数同比并无增加,票房提高主要依赖于票价提升。 ”这就解释了为何影院越来越多,看电影却越来越 贵的疑问,可以看出的是,中国电影。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A.票价高的主要原因还是电影业发展不足 B.高票房的成绩并不能掩盖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许多问题 C.在无限风光的背后,暗藏的是一点冲动和一丝乱象 D.与其说创造了 “票房奇迹 ”,不如说创造了 “票价奇迹 ” 【答案】 D 【解析】文段的主要意思是票房完成 80 亿,不是因为观影人数增多,而是依赖于票价的上涨。 画线部分应该填入的句子是对文段的概括总结, D 项最符合。 故答案为 D 项。 34.大学的真正自治,是中国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第一步,自。20xx年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电场中 ab两点间电势差为 3mv2/ 2q B.粒子在 ab两点的加速度可 能相等 C.粒子在 ab两点间运动时速度可能是先减少后增加 D.粒子在 ab两点间运动时电势能一直是减少的 9.如图所示,把两个相同的电灯分别接成 2两种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使两灯都正常发光,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 A.若 U1= U2,则 2两电路的功率满足 P2= 2P1
的一半 解析: 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 E= Blv,电流为 I= Blv/R,安培力为 F= BIl= B2l2v/R, l、 v都在减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加速度也在减小,故 A错;该过程中,动能全部转化为接触电阻产生的热量为 12mv20; B错;该过程中,通过的总电荷量为 Q= BS/R,整理后得开始运动时,导体棒与导轨所构成回路的 S= QRB , C对;由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 E=
t=0 时,波传播到 x 轴上的 B 质点,在它左边的 A 质点位于负最大位移处;在 t= 时,质点 A 第二次出现在正的最大位移处. ① 这列简谐波的周期是 s,波速是 m/s. ② t= s 时 ,质点 D 已运动的路程是 m. (2)在水面上放置一个足够大的遮光板,板上有一个半径为 r的圆孔,圆心的正上方 h 处放一个点光源 S,在水面下深 H处的底部形成半径为 R 的圆形光亮区域
…… 3第二章 ………………………… 9( 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营销策划商业策划书组织设计公务员考试可行性分析报告环境影响报告书连锁店加盟店运营手册作业指导书招标投标招聘绩效管理薪酬管理物业管理经营企划商务礼仪创业金点子销售指南营销创新经济管理选拔企业文化项目管理 )经济管理市场分析国内外市场情况预测……………………竞争力分析………
1的圆锥的侧面积为 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 10个小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请将解答过程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满分 72 分) 17.(本题满分 6 分) 计算: 0 0 112 7 ( 4 9 t an 3 0 ( )2 π ) 18. (本题满分 6 分) 先化简,再求值 222 1 x xxx x ,其中 2x 2
,求椭圆 C 的方程; ( 2)在( 1)的条件下,过右焦点 2F 作斜率为 k 的直线 l 与椭圆C 交于 MN、 两点,在 x 轴上是否存在点 ( ,0)Pm ,使得以 ,PMPN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如果存在,求出 m 的取值范围;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 21.(本题满分 14 分) 已知函数 21( ) ln (1 )2f x a x x a x . (Ⅰ)求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