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吨盐渍海带食品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疾儿童中有 80%是由于缺碘造成的,因此,采取有效措施补碘,是一个关系人口质量和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 因为海带营养丰富,不同层次的消费者越来越需要口感好,食用方便的海带食品。 随着海带品种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开发,海带的需求量逐年增长,价格也逐年上升。 二、市场竞争地位分析 地域、产量优越 ******市海带养殖面积 万亩,平均年产鲜海带二 22 百多万吨,养殖面积和产量居全国第一,据统计 ******市海带产量分别占全省的 %和全国 %,是日本全国海带产量的五分之一。 技术领先 性 公司是集科研、开发与生产经营于一体的高技术企业,公司除自身的技术力量外,还聘请了全国知名的几十位海洋生物专家,组成了专家顾问团,还有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一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后盾,这保证了公司在技术上的先进性和领先性,也是其他任何单位无法比拟的。 技术独占性 海带休闲方便食品的生产制备方法和外包装目前已经向国家专利局申请专利,其知识产权受到法律的保护。 质量过硬 公司对产品生产过程严格控制,一贯重视操作规范化和员工培训,保证了产品质量 ;公司生产的盐渍海带和调味即食海带食品通过了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的“无公害农产品”标志认证。 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具有良好的发展空间,巨大的市场需求,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基础。 第二节 发展规划 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本项 23 目的实施符合国家关于东部沿海地区要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重点发展附加值高、创汇高、技术含量高和能源、原材料消耗低的产业及产品,多利用一些国外资金、资源,求得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更好效益的政策。 ******市 的城市定位为:面向韩国的门户,以制造业和海洋产业 为支柱的生态型滨海旅游城市。 在市域城镇规划体系上, ******市 将形成 “ 一城两区,两带三圈 ” 的结构。 一城两区即崖头中心城、石岛片区、成山片区。 其中,崖头中心城和石岛片区相向发展,逐步对接,围绕桑沟湾形成 80 万至 100 万人的大 ******;两带即东部沿海蓝色产业带、西部内陆绿色产业带;三圈即形成中部以崖头为中心的城镇圈、南部以石岛为中心的城镇圈、北部以成山为中心的城镇圈。 在产业集群上, ******市 规划提出,借势联动、海陆并举,环境优先、工业强市,极化中心、协调发展。 即借力半岛城市群,对接日韩协作区,积极 参与区域竞争与合作,取得双赢;海上 ******、陆上 ******互动发展,一体化整合;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保护生态安全格局,创造和保持优越的生态环境;打造制造业基地,培养产业集群,以工业为龙头实现经济高速高质发展;集中优势,培育壮大中心城市, 2020年成为中韩交流的重要门户城市,增强对区域的辐射带动能力和现代化服务水平,提高创新能力;坚持全面协调的科学 24 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在市域产业发展策略上, ******市 提出营造地方产业集群,促进工业 园区健康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重点培育汽车、造船、电子、海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促进产业联系,提高企业交易效率。 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发展中介机构和服务体系,加大基础设施、有技能的劳动力群体和信息服务三大公共要素的投入。 旅游业以建设国家级滨海旅游度假区为目标,大力发展海洋生态旅游、度假、休闲娱乐服务体系。 本项目主要 是海带的加工 ,属海产品加工产业,符合******市城市总体规划要求。 一、 产业政策分析 本项目的建设 ,不在《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20)》中的限制类和禁止类, 属于允许类建设的项目。 项目的建设是在当地政府规划用地范围之内,符合 ******市城市发展规划。 所在地交通便利,取水方便,其选址合理。 生产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对拉动国民经济增长,促进消费需求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顺应了经济发展的潮流和方向。 二、 行业准入分析 目前,我国尚无本项目的生产行业准入标准。 综上所述,本项目符合国家及 ******省产业政策和发展 25 规划,符合 ******市城市发展总体规划,项目选址合理。 在城市经济规模的快速扩张,当地居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海带加 工及养殖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项目的实施是必要的。 26 第六章 公司组成方案 第一节 董事会组成 本项目由 ************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00%出资并占有所有股份。 第二节 公司组织机构 一、企业组织机构的设置 项目建成后, 由 ************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负责对项目进行经营和管理,公司实行经理负责制,财务进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公司拟下设管理部门、生管 /资料部门、品质部门等。 附公司组织结构图: 董事会 总经理 品质管理部 资材贸易部 生产管理部 生产技术部 生产部 管理部 财务部 管理部门 品质部门 生管 /资材部门 27 二、劳动定员及人员培训 ( 1) 劳动定员 根据生产规模和生产工艺要求, 本项目以工作岗位确定人员 ,充分发挥生产人员的积极性 ,提高工作效率 ,结合本项目生产管理需要, 项目劳动定员为 880 人 ,其中管理技术人员 80 人,生产操作人员 800 人。 ( 2)职工来源 项目所聘职工择优从公司内部、毕业学生中按招工条件以合同工形式聘用。 ( 3)人员培训 本项目生产组织严密、自动化程度较高、节奏快,人员培训是生产制造和质量保证的重要手段,人员培训的内容包括技术、设备及仪器操作和维护、产品质量控制及检测等,培训 对象主要以技术人员和生产工人为主。 对将使用主要设备仪器的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严格按照行业质量管理体系实行培训,在通过了专业测试合格取得专业上岗证后,持证上岗,保证操作人员有能力高质量地完成本岗工作。 三、工作制度 本项目拟实行单班 8小时工作制度,全年生产天数为 300天。 生产订单紧张时,可考虑部分岗位两班制或加班。 28 第七章 环境保护 第一节 环境和生态现状 本项目位于 ******市 ******镇,该处周边环境状况良好,无严重污染的企业。 项目所在地环境空气为二类区,环境噪声为三类区,地表水为一般工业用水区, 生态环境为城市生态环境类型。 本项目属“三废”排放量少,但要重视环保工作,在施工建设工程和投产运营中,要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 l、环境空气执行 GB3095- 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 地下水执行 GB/T14848- 93《地下水质量标准》 III类标准。 环境噪声执行 GB3096- 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2 类标准。 地表水 (GB3838- 2020)《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III类标准。 外排废水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 1996)一级标准。 工艺废气执行《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 1996)二级标准。 29 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12348- 93)2类区标准。 施工期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GB12523- 90)标准。 食堂人灶执行《饮食油烟排放标准》 (GB18483- 2020)标准。 第二节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污染物来源包括: 施工期污染因素及治理措施 ( 1)对交通的影响 工程装饰建设及设备安装调试时,由于车辆运输等原因,会使交通变得拥挤和频繁,较易造成交通问题,工程建设将不可避免地影响该地区的 交通。 项目单位在制定实施方案时充分考虑到这个因素,对于交通特别繁忙的道路要求避让高峰时间(如采用夜间运输,以保证白天畅通)。 这种影响随着工程的结束而消失。 ( 2)施工扬尘、噪声的影响 扬尘的影响:工程装饰施工期间,运输的沙砾通常堆放在施工现场,直至施工结束,长达数月。 堆土裸露,旱干风致,以致车辆过往,满天尘土,使大气中悬浮颗粒物含量骤增,施工扬尘将使附近的建筑物、植物等蒙上厚厚的尘土,影响周边空气质量;阴雨天气,由于雨水的冲刷以及车辆的辗压,使施工现场变得泥泞不堪,行路困难。 30 为了减少工程扬尘和周围环境影 响,建议施工中遇到连续的晴好天气又起风的情况下,对堆土表面洒上一些水,防止扬尘,同时施工者应对土地环境实行保洁制度。 噪声的影响:施工期间的噪声主要来自污水处理厂建设时施工机械和建筑材料的运输。 特别是夜间,施工的噪声将产生严重的扰民问题,影响邻近居民的工作和休息。 夜间应控制作业时间,或进行严格控制,则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将大大减小。 ( 3)生活垃圾的影响 工程装饰施工时,施工区内上百个劳动力食宿将会安排在工作区域内,这些临时食宿地的水、电及生活废弃物若没有做出妥善的安排,则会严重影响施工区的卫生环境,导致工作人员的体力下降,尤其是在夏天,施工工的废弃物乱扔,轻则导致蚊蝇孳生,重则致使施工区工人暴发流行疾病,严重影响工程施工进度,使附近的居民遭受蚊蝇、臭气、疾病的影响。 项目单位及工程承包单位应与当地环卫部分联系,及时清理施工现场的生活废弃物;工程承包单位应对施工人员加强教育,不随意乱丢废弃物;保证工人工作生活环境卫生质量。 ( 4)废弃物的影响 施工期间将产生许多废弃物,这些废弃物在运输、处理 31 过程中都可能对环境产生影响。 工程建设单位将会同当地环保部门,为本工程的废弃物制定处置计划。 工程承包单位应对施工人员加强教育,不随意乱丢废弃物,保证工人工作生活环境卫生质量。 投产营运期 (1)废水。 本项目产生的废水经处理后对环境无污染。 生活废水净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厂区排水管网。 生产用水为外循环冷却用,满足水排放的要求。 (2)废气。 本项目在生产过程中无废气排出,主要为食堂产生烹调油烟废气。 (3)固体废物。 本项目生产过程中 主要废弃物为海带废弃边料,可再进行加工成海藻粉等,具有很高的回收价值。 (4)噪声。 本项目车间中各种生产设备 都不同程度上产生噪声污染。 第三节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一)拟采取的防治污染措施 为确保项目本身的环境卫生要求和不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对上述污染源必须采取适当的治理措施。 l、施工期: (1)大气污染物:施工期建筑粉尘在采取遮盖、洒水喷淋等防尘措施的情况下,可达到标准要求,施工期粉尘对大气环境影响轻微,随着施工结束,影响将消失。 32 (2)噪声:项目区距周围居民区较远,施工期建筑噪声在采取相应防范措施情况下,符合 GB12348- 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标准要求,不会产生噪声扰民现象。 (3)废水:施工期产生 的废水,水量相对较小。 建设单位设蓄水池将废水收集,全部回用于建筑施工。 施工废水对临近地表水及近岸海域水质无影响。 (4)建筑垃圾:建筑施工过程产生的建筑垃圾,就地填埋建设洼地,对周围环境无影响。 投产营运期 (1)环境空气无污染 (2)水环境无污染。 (3)噪声环境在国家控制标准允许范围之内。 (4)固体废物。 本项目生产车间产生少量纸类废弃物集中收集运 送至废品收购站回收。 (二)环境绿化 良好的绿化不仅能创造优美的生活环境,而且在防止污染、保护环境方面也有特殊的作用。 本项目坚持点、线、面相结合的原则,把 庭院绿化、道路绿化和中心花园绿地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绿化防护功能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 33 第四节 地质灾害影响分析 该场地无不良地质作用,稳定性良好,属建筑抗震一般地段,适合作为本项目的厂区。 第五节 环境影响评价 本项目其污染源很小,且排放量也很少,产生的噪声及固体废弃物经处理后,完全可达到环保要求,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该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34 第八章 抗震设防 第一节 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 ******省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 2020) [******省人民政府令第 176号 ]; 《 ******省防震减灾条例》; 《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规定》; 《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 GB17741202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20); 《建筑工程抗震设施分类标准》( GB502232020); 《 ******省人。10万吨盐渍海带食品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 9(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营销策划商业策划书 组织设计公务员考试可行性分析报告环境影响报告书连锁店加盟店运营手册作业指导书招标投标招聘绩效管理薪酬管理物业管理经营企划商务礼仪创业金点子销售指南营销创新经济管理选拔企业文化项目管理 )经济管理市场分析国内外市场情况预测……………………竞争力分析…………资金筹措投资估算效益分析 0202004 10电动机节电保护器 .第一章…
业管理主管部门 7前期物业服务合同中 基本情况包括 ( DE) A、收费标准; B、公共秩序维护; C、收入分配办法; D、坐落位置; E、建筑面积 7前期物业管理服务应达到 ( A B) 质量标准 A、法定; B、约定; C、合理; D、必要 7签订前期物业管理合同中收费约定的方式一般有 ( CD) A、计时制; B、计件制; C、包干制; D、酬金制; E、年薪制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万户农村居民家庭和 样调查, 2020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6977 元,比上年增加 1058 元,剔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 %,增速同比提高 个百分点,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 2963 元,同比增长 %。 人均家庭经营第一产业纯收入 2520 元,增加 289 元,增长 %;人均家庭经营二三产业纯收入 702 元,增加 101 元,增长 %;人均转移性收入 563元
管理经营企划商务礼仪创业金点子销售指南营销创新经济管理选拔企业文化项目管理 )经济管理市场分析国内外市场情况预测……………………竞争力分析…………资金筹措投资估算效益分析项目总论项目名称项目性质项目意义研究结论第三章…………………… 25 第四章………………………… 36 课程设计 51 单片机电子时钟 .第一章…………………… 3 第二章………………………… 9(
农村垃圾都是随地堆放,主要倾到地点是“六边”:路边、河边、村边、田边、塘边、屋边;三是部分农村企业的工业废弃物随意倾到在工厂企业的附近。 ( 4)农村垃圾的无序、肆意堆放造成诸多 恶劣后果:一是大量的侵 占土地和 良田;二是污染地下水源;三是污染空气;四是影响村容村貌;四是引起诸多纠纷等等。 粪便处理现状 ( 1) 目前农村粪便出路基本以家庭户厕、公厕化粪池、三格式倒粪池贮存
................................................................................................................................. 12 2. 施工噪声的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