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羊镇垃圾收集站建设项目建议书(刘(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农村垃圾都是随地堆放,主要倾到地点是“六边”:路边、河边、村边、田边、塘边、屋边;三是部分农村企业的工业废弃物随意倾到在工厂企业的附近。 ( 4)农村垃圾的无序、肆意堆放造成诸多 恶劣后果:一是大量的侵 占土地和 良田;二是污染地下水源;三是污染空气;四是影响村容村貌;四是引起诸多纠纷等等。 粪便处理现状 ( 1) 目前农村粪便出路基本以家庭户厕、公厕化粪池、三格式倒粪池贮存,满溢后自然渗透排放为主,由于部分化(贮)粪池的建造未按无害化要求(三格式)建造,原先建造的化粪池部分是二格式或一格式,因此未经真正的无害化处理而直接排放到河里和田里,但目前还存有少量露天粪缸,部分粪便还得不到无害化处理。 ( 2) 近几年来农村养殖业的无序管理造成的污染也比较严重。 一方面养殖户的环保意识较差,畜禽粪尿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到河里或堆放在路旁污染环境;另一方面大多数养殖户缺乏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的措施,要用先进的无害化方法处理,成本较高,养 殖户难以承受。 农村生活垃圾处置工作严重滞后 虽然我国各地制定了环境卫生专业规划,但在管理职能上没有延伸,规划的制定上对乡镇的环境卫生专业不是编的很细致和深透。 按照国家环保的要求,在农村垃圾的运转处理上,应实行城乡一体化,即:组保洁,村收集,镇压缩、运转,市统一填埋、焚烧或垃圾资源化处理;由于垃圾焚烧发电、垃圾资源化处理和垃圾收运体系才正式启动,待正式运行还有些时日。 目前,我国农村垃圾处理处于各自为战的状况,一些行政村垃圾根本没有出路,部分乡镇的垃圾出路已成问题。 由于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相对 滞后,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城乡环卫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影响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 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处理的生活垃圾达到无害化要求外,当前农村垃圾处理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集镇所在地和少数村庄的垃圾,在当地政府的努力下,被收集后运到由当地政府建设的垃圾堆放场,这方面处理的垃圾仅占农村垃圾总数的 50%左右。 二是大部分农村垃圾仍处于乱倾倒状态,垃圾一般散落于公路边、河边、村边、池塘边,严重污染了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严重威胁着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 黄羊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黄 羊镇城市现状人口 万人,建成区面积 8 公顷,城市人均生活垃圾日产生量 公斤,日产生活垃圾总量 160 吨。 表 21 黄羊镇生活垃圾成份构成 (湿重 %) 有机物( % ) 无机物( % ) 可回收废品类( % ) 植物性 动物性 其他 合 计 煤 渣 类 灰土 砖瓦类 其它 合计 废纸 织物 塑料类 玻璃 金属类 其他 合计 25 8 0.5 33.5 55.5 1.0 2.5 1.0 60 1.0 1.0 2.0 1.0 1.0 0.5 6.5 垃圾成分以无机物为主( 60%)。 目前 ,黄羊镇全镇垃圾处理方式为简易填埋,日处理量 160 吨。 工程建设必要性 由于 黄羊镇 现有的垃圾 收集、 堆放 场地简陋,垃圾处理方式简单 ,造成多方面危害 : 黄羊镇 的经济发展。 黄羊镇镇域经济 发展己步入快车道,作为必备的 城镇 基础设施之一的垃圾 收集、处理 场如不尽快建成,垃圾处置问题如不得到妥善解决,对于 黄羊镇 的 镇 容、 镇 貌和投资环境将有恶劣影响。 全镇居民 的 生产、生活 垃圾雨天随雨水漫流,污染地表水。 在 毫无防渗措施的 简陋收集、 堆填 场会继而 污染地下水。 而黄羊镇大量的生产、生活 用水均主要以 采 用地下水 为 生产和 饮用水源, 许多村民更 是直接饮用地下水。 随意堆填垃圾将直接威胁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简陋的 垃圾 收集 场 所 渗沥液这种高浓度 的废水夹带有害元素也 会 严重污染土壤,继而会对黄羊镇这样一个以农业及深加工为主的乡镇,造成 不可估量的 影响。 简单的 垃圾处置方法 及简陋的垃圾收集场所 对周围 的村镇、农田 环境造成较大污染,群众反应十分强烈,经常引发不应有的的 冲突。 为保持镇区的市容市貌,从根本上消除生活垃圾的危害,给人民群众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镇政府决定建设 六处日处理村镇居民生产、生活垃圾的垃圾收集、填埋站 ,采用“户分类、村收集、镇 转运、市处理 ”的垃圾处理模式,最终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目标。 六处垃圾收集站工程建成后,按照设计要求将容纳自建成之日起至今后黄羊镇区居民产生的全部生产、生活垃圾,工程投入运营后,将进一步保障人民健康,保护环境,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促进黄羊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镇区人民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因此, 黄羊镇 垃圾 收集站 及配套工程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也是非常迫切的。 第四章 工程 建设方案 建设方案 生活垃圾收集点(以下简称“收集点”)是垃圾收集系统最末端的环节,也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