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人民日报评论(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将军也是大官。 而张连印能官能民,无论在不在岗都努力当好普通一兵。 他把种树的举动看得很淡、很寻常,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是别人的羊群啃了自己辛辛苦苦种下的树苗,也没以“威”处置。 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来自基层,脚踩大地,无论何时都应保持这份平常心,并据此正确对待进退、得失等涉及利益的问题。 将军种树,是对社会发展的一次生动诠 释。 张连印退休后,坚持信念,更新观念。 他说服家人,影响大家,将传统的积德行善与新时代的使命、责任结合起来,把实现人生价值与推进公益事业的现实需要结合起来。 如今,这样的人和事越来越多,反映了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折射出社会风气的深刻变化。 将军种树,是一份实实在在的好教材。 怎样做一个一辈子有益于人民的人,这是所有领导干部都应当认真回答的问题。 学习张连印,常怀对党组织和广大群众的感恩之心,常问民生、民意和民情,才能在任职的每个环节不迷失、有作为,书写一份善始善终的人生履历。 学习张连印,我们每 个人都可以发出自己的光和热。 人民日报评论员:树立抗灾救灾的必胜信念 2020 年 02 月 03 日 07:38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连日来,一场持续时间长、涉及范围广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袭击我国南方10 多个省区,给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面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各有关部门紧急行动、全力以赴,全国上下众志成城、奋勇抢险,谱写了一曲中华民 族撼天动地的抗灾壮歌。 灾情发生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专门会议,要求把抗灾救灾作为当前最紧迫的任务,坚决打好这场抗灾救灾的硬仗。 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要求千方百计做好煤电油运保障工作。 胡锦涛总书记冒着严寒深入 400 多米深的大同塔山煤矿采掘区,看望一线工人,并亲临大秦铁路、秦皇岛港考察煤炭生产和电煤供应情况。 在赴湖南广东考察抗灾救灾和春运工作回京仅 44 小时后,温家宝总理再次赶往湖南灾区,研究部署进一步做好抗灾救灾工作的措施。 中央领导同志纷纷深入抗灾救灾一线,慰问干部群众,指导抗灾救灾工作。 这一切,极大地鼓 舞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斗志,坚定了必胜信念。 打好当前抗灾救灾这场硬仗,当务之急是要恢复交通运输通畅和电力正常供应。 各条战线的干部职工,发扬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的精神,千方百计保证交通运输通畅和电力供应。 公安、交通部门奋力除雪铲冰、分流拥堵车辆。 铁路部门在妥善安置好滞留旅客的同时,一方面强力挖潜,抢运煤炭,一方面全力打通钢铁大动脉,力争让旅客平安回家过年。 电力部门日以继夜登塔除冰、抢险保网。 煤炭生产企业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千方百计多产煤、多供煤,为国分忧。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打攻坚战,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突出体现。 国家应急、民政、铁路、交通、民航、水运、气象、电力、电信、卫生等部门紧急行动起来,同心同德,齐心协力,主动支援和帮助受灾地区。 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民兵预备役人员迅速出动,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奋战,社会各界同舟共济,全力投入抗灾救灾攻坚战,涌现了许许多多先进人物和感人事迹。 真情融冰雪,抗灾党旗红。 各级领导干部深入一线,靠前指挥,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帮助基层解决实际困难;广大共产党员不畏艰险,顽强拼搏,冲在最前面,干在危险处,发挥了“顶梁柱” 、“主心骨”的作用。 新春佳节日益临近,我国南方地区的雨雪仍在肆虐,灾情还在继续发展。 我们还将面临更复杂、更艰巨的抗灾局面。 但是,有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有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有灾区军民的团结奋战,有强大的物质能力,只要树立必胜信念,扎实细致地做好各项工作,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我们就一定能够夺取抗灾救灾斗争的全面胜利。 奋力夺取抗灾救灾斗争全面胜利 2020 年 02 月 05 日 04:24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面对突如其来的雨雪冰冻灾害,党中央、国务院迅速部署抗灾救灾斗争,各地区、各部门紧急行动,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冲锋在前,灾区广大干部群众顽强奋战,社会各界同舟共济,抗灾救灾斗争取得了初步成效。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 3 日召开会议,进一步研究部署当前雨雪冰冻抗灾救灾工作。 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中央的部署,坚定必胜信念,发扬连续作战作风,继续扎扎实实做好各方面的工作,奋力夺取抗灾救灾斗争的全面胜利。 这场雨雪冰冻灾害,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危害程度大。 抗灾救灾工作是当前最紧迫的任务,不容丝毫松懈。 灾害发生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努力增加电煤供应,奋力抢修受损电网,疏通受堵公路铁路,全力安置被困旅客和受灾群众。 目前,一些地方交通运输、电力供应等方面的严重困难得到了缓解,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在逐渐恢复。 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未来几天,南方一些地区还将发生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受灾地区灾情严重,抗灾救灾的形势依然严峻,保交通、保供电、保民生的任务十分艰巨。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密切关注灾情变化,加强统一领导,强化应急指挥,落实工作责任。 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全国一盘 棋的思想,全力支援受灾地区,千方百计恢复交通运输和电力供应,保障抗灾救灾物资、基本生活必需品和电煤的运输,确保居民生活和重点单位的用电需求。 各级领导干部要讲政治,顾大局,深入一线,身先士卒。 各条战线的职工要继续发扬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克服困难,再立新功。 冰雪尚未消融,春节已经临近。 雨雪冰冻严重影响群众生产生活。 各地区各部门要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切实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困难,保证粮油肉等重要商品的市场供应,保持市场价格特别是生活必需品价格的基本稳定,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过一个欢乐祥和 的春节。 全社会都要伸出援手,让灾区群众感受八方支援的温暖,让离家的人们得到祖国大家庭的关爱。 灾情已经缓解的地区,要及时做好灾后重建的准备,早做谋划,早做安排,统筹人力、物力、财力,尽快恢复农业生产,修复重要的基础设施,努力把这场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确保经济平稳正常运行。 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调整结构,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强薄弱环节,加强防灾抗灾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应急体系。 经历风雪,中华民族愈显坚强伟大;走过严冰,这个春节格外温馨珍贵。 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 地区各部门奋发努力,亿万人民群众顽强拼搏,我们一定能夺取抗灾救灾斗争的全面胜利。 衷心祝愿灾区和全国人民新春快乐。 为节日增添一份文化关怀 —— 写在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之际 2020 年 02 月 05 日 04:34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在雨雪成灾、春节渐近的隆冬,这样一则消息让人温暖: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联合下发通知,全国各级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公共博物馆、 纪念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将全部实行免费开放。 从 2020 年浙江在全国首次免费开放省级博物馆,到 2020 年全国范围全部实行免费,博物馆、纪念馆等走向大众的脚步,行进之快,令人惊喜。 这样的脚步,让人们看到党和政府一以贯之的民生关怀 ,博物馆、纪念馆的免费,是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务实举措。 这样的脚步,也让人们听闻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铿锵足音 ,发挥公益性文化机构的辐射功能,必将造就公众亲近历史文化的良好契机。 长期以来,提到中国的博物馆,人们总会想起两组数字。 一组是博物馆数量已经超过2400 个,一 组是目前中国大陆参观者每年不到 亿人次,不少博物馆门前冷落。 中国观众鲜于光顾博物馆当然成因颇多,但一个不容回避的原因,是门票成为一种现实的“门槛”。 对于有着 3000 多万贫困人口、 9 亿农民的中国而言,免费开放博物馆,彰显了对广大民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关怀和保障,体现了十七大提出的“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正得到逐步落实。 “博物馆不仅是旧遗产的投影机,还应成为新文化的发生器。 ”在一个国家的文明体系中,博物馆文化是十分重要的一纬。 包括博物馆在内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 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基础。 博物馆、纪念馆等免费开放,直接受益的是广大人民群众,长期影响的是文化“软实力”。 当尘封千年的历史被更多的观众用目光激活,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会被更加现实地感知和牢记,中国文化的深厚积淀将在潜移默化中穿越岁月,成为激发我们民族创造活力的动力。 免费开放博物馆、纪念馆,也让这项利民事业面临更多机遇和挑战。 现代社会的博物馆正处在一个复杂的文化和休闲产业氛围之中。 免费开放,将使博物馆不再是简单的“藏宝”机构,而是被公众寄予厚望的文化平台。 此前免费开放的博物馆的爆棚现象提醒我们,各级政府 必须正视公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对博物馆免费有更多物质和制度的准备,并以此为契机,加快体制和机制的创新。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在万众一心抗御雨雪冻冰灾害之时,我们即将迎来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 没有比这样一个时刻,更能体现亿万国人浓郁真切的历史情结,更能展现中华文化深挚绵长的精神魅力。 愿免费开放的博物馆,为更多公众、也为因雪灾滞留异乡的人们,提供一个欢度佳节的去处,为亿万人民的节日生活,增加一份文化的关怀与快乐。 履行我军宗旨 全力抗灾救灾 2020 年 02 月 06 日 03:58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最近,一场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袭击了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 灾情就是命令,灾区就是战场。 面对人民群众遇到的巨大困难 ,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全力以赴投入抗灾救灾,谱写了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新篇章。 人民子弟兵的这次抗灾救灾行动,是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直接领导下进行的。 1 月 30 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有关部队要全力支持 灾区抗灾救灾,帮助受灾群众排忧解难,共同为夺取抗灾救灾斗争胜利而努力。 解放军四总部连续发出通知,迅速作出部署。 各有关部队特别是驻灾区部队坚决响应胡主席的号召,闻令而动,冲向抗击雨雪灾情第一线。 哪里最困难,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有人民子弟兵。 连日来,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除冰疏道、抗冰保电、营救群众、疏散旅客,从长江流域到岭南山区,从东海之滨到西南边陲,到处都有他们的足迹和身影。 灾难面前,更显英雄本色。 这次灾情发生后,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大力弘扬战争年代敢打敢拼、不怕疲劳、连续作战、战则必胜的顽强精神,充分发 挥军队应急指挥体制和预案建设比较完善、与地方政府救灾部门协作联动机制逐步成熟的特点,以更加坚强的意志、更加过硬的素质、更加科学的手段投入抗灾救灾,在关键的时候、最危险的地区,发挥了关键作用。 使用大型军用运输机、新型破障车、野战炊事车等一批装备在破除冰雪中攻坚克险;空军和陆航部队紧急派出的 22 架运输机和直升机飞行 84 架次,将一大批棉衣、棉被等救灾物资运抵灾区;广州军区某集团军工兵团出动新型破障车,参加扫除衡枣高速公路冰层的战斗;南京军区组织万余名官兵、动用大批现代化重型装备,三次决战长江二桥。 各级领导身先士卒 ,率先垂范,带领官兵迎着风雪上,严密组织,科学指挥,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硬仗。 广大官兵不畏艰险,舍身忘己,战风雪斗严寒,以实际行动为抗灾救灾作出了巨大贡献,赢得了人民群众的由衷赞誉。 我们谨向奋战在抗灾救灾一线的广大官兵表示亲切的慰问和崇高的敬意。 爱人民、为人民是人民军队的本质所在,无私奉献、不求回报是我军的政治本色,保卫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我军的神圣使命。 如同 1998 年“三江”抗洪、 2020 年抗击非典一样,在这次突然而至的雨雪冰冻特大灾害面前,人民子弟兵又一次冲在前,急人民群众所急,想人民群众所需,解 人民群众所难,全力投入抗灾救灾,再次展示了我军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良好精神风貌。 心与心靠拢,情与情相融,军民血肉相连的感人画面,必将再次感动中国,成为永久的记忆,成为我们这个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没有一支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 当前,全国南方地区大范围的抗灾救灾仍在继续,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广大官兵仍在战斗。 有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有子弟兵的无私奉献,有灾区群众的顽强奋斗,有全国人民的齐心支持,我们一定能战胜这场自然灾害。 在除夕的鞭炮声响起、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让我们道一声:谢谢你,亲人子弟兵。 听从 党的召唤 作出更大贡献 2020 年 02 月 14 日 02:10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2 月 10 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作出重要指示,要求部队在前一段积极投身抢险救灾斗争的基础上,继续支持受灾地区搞好恢复重建,为夺取抗灾救灾全面胜利作出更大贡献。 胡主席向全军发出的号令 ,必将极大地激励人民子弟兵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作风,夺取抗灾救灾和灾区恢复重建的新胜利。 今年春节,参与抗灾的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是在艰苦的环境和无私的奉献中度过的。 人民子弟兵肩负通电、通车、通水、通邮等等重任,经过日日夜夜的顽强奋战,我们听到了一个个好消息:困在路上的车辆启动了,停电的城市和乡村恢复了光明,重灾区的老百姓吃到了过年的饺子„„抗灾救灾取得重大的阶段性胜利。 但是,我们清醒地看到,抗灾救灾远未结束,灾后重建任重道远。 我们已经夺取了重大的阶段性胜利,接下来的任务则是同样艰巨:既要解决灾区群众的吃、穿、住、行等生活问题,还要把被灾害毁坏的基础设施恢复重建;既要重建美好的家 园,又要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等等。 总之,要为灾区的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为灾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