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试题选登(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48.试分析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调控货币量的主要手段。 参考答案 (本答案仅供参考)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 1. C 2. A 3. B 4. A 5. C 6. C 7. D 8. A 9. A 10. D 11. A 12. B 13. C 14. B 15. C 16. A 17. B 18. C 19. B 20. D 21. B 22. D 23. D 24. C 25. A 26. B 27. B 28. C 29. D 30. D 二、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10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31. ABC 32. AE 33. AC 34. ACE 35. ABD 36. ABCDE 37. ACDE 38. BCD 39. ABCD 40. ABC 三、简答题 (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 41.( 1)劳动过程必须具备三个简单要素: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后两者的总和即生产资料。 ( 2)三个要素是劳动过程的最抽象、最一般、最基本的要素,任何社会的劳动过程必须具备这三个基本要素。 ( 3)随着社会生产和劳动过程的发展,会在简单要素的基础上逐渐加入某些新的要素,如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经济信息等。 42.( 1)这种说法不正确。 ( 2)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二因素,作为 商品必须同时具备这两个因素。 ( 3)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就没有价值,价值的存在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但使用价值不以价值为前提。 43.( 1) “ 资本一般 ” 即 “ 资本所共有的规定 ” ,简单概括就是资本是在其循环运动中实现价值增殖的价值。 ( 2) “ 资本一般 ” 可概括为三个方面:第一,资本的功能在于增殖,资本是一种能自行增殖的价值。 第二,资本的生命在于运动,它是一种处于不断运动中的价值。 第三,资本的生产过程是以劳动力市场的建立为前提的。 44.( 1)资本周转就是不断重 复、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过程。 ( 2)二者联系:都是资本流通的形式,都包含着资本运动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式。 ( 3)二者不同:资本循环重点考察产业资本一次循环运动过程,揭示资本正常循环的条件;资本周转重点考察资本不断循环运动的速度问题,揭示资本周转快慢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45.( 1)这种说法不正确,生产成本和生产价格是两个不同的经济范畴。 ( 2)资本主义生产成本是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 ( 3)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生产价格由生产成本加平均 利润构成,生产成本是生产价格构成中的一部分。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 3 小题,请任选 2 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 2 小题评分。 每小题 10分,共 20 分) 46.( 1)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是指资本家把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再生产在原有的规模上重复进行。 ( 2)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特点: ① 资本家付给工人的工资即可变资本,是工人自己创造的。 ② 资本家的全部资本归根到底都是工人创造的。 ③ 工人的个人消费也从属于资产阶级,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必要条件。 ( 3)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特点表明,资本主义 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47.生产价格以价值为基础,是由价值转化而来的,这是因为: ( 1)生产价格是在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 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是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的结果。 生产价格由生产成本和平均利润构成,它的各个部分都只能归结为价值。 ( 2)从生产价格的变动来看,它虽然与决定价值变动的因素不同,但最终却是以价值的变动为基础的。 ( 3)从全社会角度看,商品生产价格总额与价值总额是相同的。 48.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主要运用所谓的三大手段来调节和 控制货币量。 ( 1)公开市场业务。 即由中央银行在货币资本市场上公开出售或收购有价证券,从而减少或增加货币流通量。 ( 2)最低准备金率政策。 即法律规定的准备金制度,也就是商业银行要把一定比例的资金存在中央银行,以保证金融秩序的稳定,法定准备金的提高或降低,会减少或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 ( 3)再贴现率政策。 再贴现率指商业银行将已贴现过的票据请中央银行再贴现时的利息率。 如果再贴现率降低,商业银行再贴现的有价证券就会增多,从而使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加,反之则相反。 (本文摘自《江苏自学考试》 2020 年 2 期,总第 22 225 期) 、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 、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 、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生产力。 、生产力自身内在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构成生产力系统的诸要素之间的矛盾和矛盾的不断解决。 、生产资料是: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的总和。 、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以及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结合方式。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生产方式。 、经济规律产生和 发生作用的客观经济条件主要是指:一定的社会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关系的状况。 、商品生产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的生产。 、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称是:商品经济。 、凡是商品一般都是:人们劳动的产品。 、商品价值是:抽象劳动的凝结。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 、商品生产者实现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必须通过:商品的销售。 、商品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是:价值规律。 、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