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与评估一、积累和运用70分1(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8)人们常用唐代诗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 , ”来表达朋友虽然相距遥远却如在身边的感情。 ( 9) 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深刻哲理的句子是 ,。 ( 10)《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摒弃了赠别诗常有的哀伤和悱恻,写得乐观开朗。 其中劝慰友人,最能表现诗人宽阔胸襟的两句是 “ , ” 请根据本单元所学课文的内容,为“花木兰替父从军”写一个下联。 ( 3分) 上联:花木兰替父从军 下联: 把下面的六个成语补充完整,然后选择其中的三个成语写一段完整的话。 ( 6分) 温_知新 不_下问 学而不_ __不倦 择_而从 _而好学 二、文段阅读训练( 30分 ) (一)比较阅读 ( 8分)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 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乙〉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丐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1.陈元方和方仲永有很多相似之处,试归纳一下,看看有哪些相似之处。 ( 2 分) 2.两文中分别有对陈太丘之友和 仲永之父的指责之意,试作简要概括。 ( 2 分) 指责陈太丘之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